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可 《科学大观园》2010,(14):80-80
什么是睡眠? 睡眠表现为机体运动活动停止、肌肉松弛、意识消失、新陈代谢下降,允许在能量消耗最小的条件下保证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感知觉与环境分离并丧失反应能力的一种可逆转状态,常可在“瞬间”完成睡眠和觉醒的转换。麻醉或昏迷状态虽然类似睡眠,但与后者截然有别,因为它们不具备瞬间唤醒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可可 《科学大观园》2010,(14):79-79
美国睡眠基金会建议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为7-9个小时。不过根据该基金会的数据,20%的美国人每晚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近三分之一的人因担心财务状况失眠。因而,睡眠不足正在严重损害着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09,(17):15-15
据《大众健康报》报道,大多数人睡眠质量差并非器质性原因造成,而是由于工作生活压力过大,长期处于焦虑,烦躁状态,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知己,出现睡眠质量差、多梦、记忆力减退症状。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10,(9):12-12
每天深夜十二点以后还在网上偷菜、MSN聊天、看碟看网络小说,凌晨两三点上床睡觉,因为玩得太兴奋彻夜难眠,长此以往,年轻“白领一族”反而因自身作息和生活方式不当导致“被失眠”……临近“世界睡眠日”,一项由市中医医院中医睡眠疾病研究所针对临床2421例失眠患者的调查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09,(17):13-13
入睡困难、多梦、浅睡易醒、睡眠时间短.在医学上,这都被称为睡眠障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失眠。躺在床上超过30分钟没有睡着?半夜老醒,醒来的次数超过两三回?天还没亮就醒了?夜夜做噩梦,噩梦连篇,噩梦的情节如同电视连续剧一样?如果你符合其中之一.那要小心,因为你可能已经被失眠盯上了!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13,(19):12-12
按照自然规律.我们的身体在夜晚该得到休息。而睡眠则是最有效最自然的方式,它让一天的疲劳得到释放、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劳累的器官得以休整。但在现实的生活中,睡眠却被忽视,熬夜成了常态。年轻人用来通宵上网、玩游戏;职场人士将夜晚变成了战场,熬夜工作……珠不知,我们的健康正一点一点被熬夜夺走,近视、心血管疾病、抑郁甚至癌症。健康到底是如何被熬夜夺走的?  相似文献   

7.
正其实睡眠不是简单的休息,它包括非快速动眼睡眠(又称深度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又称异相睡眠,有时也被称为有梦睡眠)。但对睡眠进行准确地表型颇具挑战性,这需要通过对脑波和肌肉活动的电生理信号进行长期的大规模记录,以分辨和量化睡眠的各个状态,为此船户弘正及同事对8000多只小鼠进行了持续两天的睡眠规律记录,这些小鼠都携带着父母中一方被随机诱导产生的遗传变异。其中一组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3,(23):16-16
泡脚可以促进血气循环、利于睡眠,并可辅助治疗某些疾病,但同时也应该注意以下问题,否则不但达不到养生的疗效,反而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07,(24):57-57
随着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节奏日趋加快,精神压力增大,睡眠时间不足和睡眠质量的下降,造成严重的中枢神经疲劳现象:困倦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和学习效率下降,产生厌烦情绪。中枢神经疲劳对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已不容忽视。祖国传统医学中对这种长期精神压力过大、劳累过度、睡眠不足而致的疲劳症状有较系统的阐述。中医认为气血是构成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相依,气为血帅,血为气母。  相似文献   

10.
正良好睡眠的基本指标有4个。第一,睡眠足、质量好。一天的最佳睡眠时间要保证7到8个小时。老年人时间可略短,但睡眠质量一定要好。第二,入睡容易,一般上床20分钟内入眠。这不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也能显示睡眠质量的好坏。第三,睡眠连续,不会  相似文献   

11.
彬彬 《科学大观园》2012,(11):32-34
睡眠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让人缓解疲劳、恢复精力的必要休息方式。但对于部分患有睡眠障碍的人来说,睡眠则是一种痛苦的折磨,而且有些睡眠障碍症状更是显得离奇、怪异,比如一睡就是十几天的  相似文献   

12.
蔡伟 《科学大观园》2009,(12):68-69
梦境之谜 如果你问10个人梦境是什么样的,你很有可能得到10种截然不同的答案,因为这对于即使是科学家这样的人来说仍然是个未解之谜。一种可能性是:大脑通过做梦来刺激脑细胞神经元突触,使其运载一定的信息。另一种理论则认为:梦境是人们在日间无法顾及的任务和冲动的一种反应,做梦巩固了这些事情在大脑中的印象。总之,科学家们对一件事情还是达成了共识,就是梦境只出现在人的深度睡眠中,深度睡眠的学名是快速眼动睡眠。  相似文献   

13.
正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健康标准。睡眠问题不仅是抑郁症的孪生兄弟,还与各种压力和疾病相伴相生。国际睡眠疾病分类中包含了90多种睡眠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近2.6万人的调查发现,2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美国的失  相似文献   

14.
家庭百科     
睡眠多于7.5小时等于暴饮暴食长期以来,“每天睡眠8小时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观点被人们广泛接受。而近日,英国科学家断言,超过7.5小时的睡眠纯粹是过量,“就像暴饮暴食吃得过多一样”。人们以睡眠时间长短来区分不同人的睡眠情况,但无论少眠或多眠,都或多或少受到遗传的影响,而且并非一成不变。据分析,少眠出现熟睡的比例较高,这种睡眠时间可能很短,但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12,(5):22-22
曾经,我可以连续做50个引体向上;曾经,我可以连续打一上午篮球;曾经,我牙好、胃口好、睡眠好……  相似文献   

16.
<正>据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篇医学研究论文,美国科学家描述了睡眠影响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斑块积聚)风险的机制。这一新发现表明,充足的睡眠和心血管健康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此次,美国麻省总医院及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菲利普·斯维斯基及其同事,研究了长期睡眠片段化(睡眠中断或睡眠不  相似文献   

17.
拯救睡眠     
正"我的身体已经像一条快要干涸的鱼。"有人这么形容曾经遭遇睡眠困扰的自己。睡不够已经成了一种"社会病":有人睡眠质量不高,有人想睡但时间不够,还有人想睡却睡不着。睡眠困扰甚至让不少人患上心理疾病,也催生了各种拯救睡眠的神器。但,唯有科学认知睡眠,  相似文献   

18.
每个人都要睡眠,也都会有各自多彩的梦境。在2003年3月21日的“世界睡眠日”时,中国专家为人们全面解读了梦境的奥妙。据《健康时报》报道,首都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教授杨华渝解释说,运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手段——脑动电流描记器、肌动电流描记器、眼动电流描记器对睡眠进行的连续观测表明:人的睡眠可以分为“做梦的睡眠”和“不做梦的睡眠”两种。“做梦的睡眠”人人都有,每天晚上都要经历4~5次,加起来的时间总共有90~100分钟。也就是说,所有的人每天晚上都必须做4—5次梦,至少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是在梦中度过的。有意思的是,如果你前一天晚上因为开夜车熬夜而缺觉的话,第二天睡眠时会首先把前一天所缺的“做梦的睡眠”补足,然后再进行“不做梦的睡眠”。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07,(11):14
近几年,因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到医院预约做睡眠呼吸监测的病人逐渐增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病人做这种检测?北京友谊医院睡眠呼吸监测室主管护师陈颖说,睡眠呼  相似文献   

20.
一:睡眠时间。四季睡眠春夏应“晚卧早起”,秋季应“早卧早起”,冬季应“早卧晚起”。最好应在日出前起床,不宜太晚。正常人睡眠时间一般在每天8小时左右,体弱多病者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二:睡眠方向。睡觉要头北脚南。人体随时随地都受到地球磁场的影响,睡眠的过程中大脑同样受到磁场的干扰。人睡觉时采取头北脚南的姿势,使磁力线平稳地穿过人体,最大限度地减少地球磁场的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