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俾格曼人的体征 博阿利大瀑布和蒙贡坝是中非的两大旅游胜地。而后者更为吸引入,因为那里居住着世界最矮小的人——“俾格曼”原始部落。俾格曼族散居在一些原始丛林中,生活以游动为主,一个地方的食物吃光了,再搬到另一个地方。  相似文献   

2.
结果都一样     
《科学大观园》2006,(23):60
小村庄里生活着两个年轻人,他们从小到大都形影不离,他们是最要好的伙伴。这天,一个年轻人对另一个说:“嗨!我最好的朋友,我们都还很年轻,不应该永远呆在这个小山村里。我们应该出去闯一闯,或许我们可以出人头地。”那个年青人听他这么一说,惊恐地摇着头:“不,朋友,外面的世界是  相似文献   

3.
技术手段并不能消除自身产生的社会后果,需要进行社会性建构。本文在考察当今社会如何回应“数字化生存”的挑战问题时,提出了一个生活方式分析框架,认为生活方式在解决数字化高科技可能给人们的生存方式带来的意义缺失、“生活风险”等负面影响时,具有重要的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4.
<正>历史学者的工作是“摆事实,讲道理”,从故事之中提取经验,洞察人性,寻找联系,把握趋势,从而理解生活、观察社会和认识世界。与哲学家相比,他们不擅长思辨,常常不能精准把握概念,论事说理不明不深是常见毛病。老实说,什么是“不对称”?我的理解就很模糊,只凭直觉将其视作一个随着情境和语境变化而不断改变其内涵和外延的概念。比如说,近代以来的中国史学就存在一个相当严重的“不对称”现象。  相似文献   

5.
请你悦纳另一个自己.人都有两个自己,一个芒火四射,一个暗淡无光.悦纳前一个自己容易,悦纳后一个自己难. 平淡,是另一个自己.世界上很少有人喜欢躲在灯火照不到的地方,渴望被关注是人之常情.然而,一个人要被社会关注,需要许多前提条件,比如出了比较大的名,做了相当富有的人,当了高级别的官,假若这些东西你一样也不占,也许就只能安于平淡.接受自己的平淡,用心经营一份有趣味有激情的生活,比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取所谓的“辉煌”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秋凌 《科学大观园》2012,(16):26-27
本届伦敦奥运会想要传达给世界的主题是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美国国家地理网站还刊登了一组关于伦敦奥运会的图片,在奥运会开幕之际带领读者以另一个角度来欣赏本届盛会的点点“绿色”。  相似文献   

7.
圆石 《科学大观园》2009,(10):66-66
绝大多数女性都会思索这样一个问题——能创造出一个没有男性的世界吗?对于人类社会而言,这种可能性显然是不存在的。但一种生活在热带的物种却让这种“白日梦”成为现实,进而成为世界上第一次全部由雌性构成的种群。这种开创全雌物种先例的动物便是生活在亚马孙流域的蚂蚁。  相似文献   

8.
赵萱 《科学大观园》2009,(12):32-33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又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的各族人民有着各种不同的饮茶习俗,真可谓“历史久远茶故乡,绚丽多姿茶文化。”  相似文献   

9.
新手抉择专家意见的依据是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科学实践和生活世界中,面对一个问题,当两个专家给出不一致或相;中突的专家意见时,外行或新手是否能够又如何能够获得辩护地相信一个专家意见而不是另一个专家意见?  相似文献   

10.
virtual reality有人按英文的通用解释直译为“虚拟现实”。究其技术涵义,一般认为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构造一个“人造”的、“非现实”的世界,并借助于视觉(图形、图象)、听觉(声音)、触觉甚至嗅觉等提供的反馈信息,与这一世界发生相互作用,探索其中的科学规律的一整套技术。“虚拟”意为这一世界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的三维世界不同;“现实”意为这一世界又具有某些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的三维世界类似的性质。随着计算技术和仿真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发展,这种模拟的世界的真实性程度将会不断提高。种种诱人的前景正激发着人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因此,我以为“虚拟现实”的译法,就其通用的中文涵义来说,已可大致包括这一技术的内涵,并且已经逐步为技术界和一般公众所接受,似可考虑定为中文译名的标准,以正视听。西学东渐之后,中文面临许多科技名词的翻译问题。“信、达、雅”的标准曾为许多人所推崇。历史上,中国是一个重名的国度,科技术语的翻译,民族文化背景是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它可能决定所选择的译名是否最终为公众所接受,即避免冲淡其科学意义或造成不必要的误解,以有利于科学的普及。另一方面,如果说现代汉语构词特点更倾向于双字成词的话,与“仿真”类似的“拟实”或“拟真”似应在可选之列。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09,(1):70-71
“中国火药对世界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它改变了现代世界格局,还体现在它影响了人类的生活。”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潘吉星如是评价,“以此看,明末清初无论如何都算是一个十字路口。”站在这个十字路口。最早发明火药的中国,在军用火器的道路上被西方远远甩在了身后,但却在民用烟火之路上一承前朝的绚烂,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2.
一、关于“生态环境”一词。日常用语和科学用语不可混同,“生态环境”在日常用语中用是可以的,但是在科学术语和政府行文中应该规范。“生态”是关系,“环境”是实体,组成“生态环境”确实不妥。应该改为“生态与环境”,科学用词必须明确,不能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生态环境”一词从词汇结构上有三种理解: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和其他结构。这很容易引起歧义。所以对“生态环境”可以理解为:由生态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或是生态与环境。作为政府文件或科学用语应该避免语言的泛化,使一个词有不同的内涵。在政府文件和科学用语中,为避免歧义,应该使一个词的词义上有惟一性,并在一个时期内相对固定。二、关于“生态建设”一词。“建设”有两层意思,一是指construction,是对有形物体而言的,另一层意思是对无形的事物而言的,如政治制度建设。“生态建设”从广义来讲也不错,是可以使用的。  相似文献   

13.
上个世纪以物理学为主导的自然科学在探索世界过程中,将人类理解的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境界。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科学发展的另一线索,即“意向性科学”的路线。在新的世纪中,科学技术的背景将逐渐转移到“意向性科学”。物理学在20世纪是科学的典范,波普尔、卡尔纳普、库恩、查尔默斯等均以物理学为样本建立起自己的科学哲学理论。意向性科学的核心概念或中心话题是“信息”。科学观的变革必然导致哲学观的转变,而信息哲学有可能成为21世纪科技哲学的新范式。  相似文献   

14.
最可怕的不是遇到敌人,而是发现数十年的“老朋友”竟是伪装得最好的敌人。一项售台武器的交易,终于使中国的“老朋友”波音露出了掩藏的另一面。一个波音在中国大做生意,另一个波音则在制造包围中国的武器。波音是一个怎样的双头怪兽?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05,(14):35
自从前年“夫君”——“巴倒烫”告别人世以来,国内最大的淡水龟“胖妹”一直寡居在北温泉水族馆,但它似乎不但不悲伤,反而生活更加得悠哉。原因是它“移情别恋”了。不过它所移情的对象,并非另一帅气的公龟,而只是一个个黄黄的香蕉。平日里与之很有交情的饲养员介绍说,要是你空着手呼唤,它就是装聋作哑不予理会。而一旦亮出香蕉,它那并  相似文献   

16.
“世界英语”“作为通用语的英语”“作为国际语的英语”虽然都可以用来谈论英语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和地位,但它们是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文章依据社会语言学理论探究这三个语言学汉译术语背后的概念并阐述其联系和区别,令术语使用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17.
这不是科幻电影里的情节,而是生活中真实的案例——奥地利一个专门负责做家务的机器人竟然在家“自焚”了。如果属实,这将是世界上已知的首例机器“自杀”事件。但目前,机器人“自杀”的原因仍然成谜,当地媒体认为,机器人是因为厌倦了为人类服务的单调生活,才决定用这种残酷的方法了此余生。  相似文献   

18.
在同学PARTY上,讲好了一个一个笑话——我富有表情地说了一个从书上看来的: 男人问另一男人:“如果你遇到这样一个女人,她肯原谅你的一切过错,非常爱你,对你善良而又友好,你应该对她说什么呢?”另一男人想了想回答说:“你好!妈妈。”  相似文献   

19.
传统认识论从工具论视野出发,认为科学仪器是起“表征”作用的主客体中介工具。该认识不足以从认识论甚至本体论意义上揭示仪器的作用。对科学仪器的实在论分析表明,仪器通过“居间调节与统合”作用,构建了人类和世界的界面,人类和外在世界均被“仪器化”。对科学仪器的现象学分析表明,仪器不仅“干涉”了主体和客观世界,使主体和世界成为相互开放的现象,而且将在科学世界发觉的现象通过技术的解释“转译”到生活世界中,成为人类知觉可以理解的形式。  相似文献   

20.
科技新讯     
钻石娃娃一个价值105万日元(合1万美元)的“钻石娃娃”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国际珠宝贸易展上向观众展示。这个娃娃是日本宝玩具公司和日本浦井珠宝联合制作了100个佩戴钻石王冠、钻石项链和耳环的限量版“钻石娃娃”。科威特城放飞世界最大的风筝作为“二月哈拉节”活动的一部分,科威特城在市中心旗帜广场放飞了一只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风筝。该风筝长42米,宽25米,在天空的总体积达950立方米,打破了此前633立方米的世界纪录。中国最古的蒸制食品陶器甘肃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套2800年前古人类所用的陶制烹饪器具,其中一为陶锅,另一为放置在锅上用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