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运用地质力学的观点,详细论述了阜新、铁法聚煤盆地的构造特征,依据构造体系的联合与复合及构造的分期与配套,得出盆地的构造演化及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2.
平 盆地为晚中生代形成的主体为单壁断陷,局部为双壁断陷盆地,北西西系是主要的成盆期构造,对聚煤起得要的控制作用,盆地西缘的北不向同沉积大断层和盆地北部边缘的南北走向的同沉积断层控制着盆地的形成和发展,盆地内北西西向褶皱控制着盆地的聚煤中心,中新华夏系和北北西系为成盆后构造,它们所形成的褶皱与先期构造叠架构造穹隆或构造盆地,对煤层的埋藏深度起到了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   总被引:85,自引:3,他引:85  
根据中生界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地层和控盆断裂分布分析,中生代晚期晚侏罗—早白垩世郯庐断裂带的左旋走滑平移导致郯庐断裂带以西自北向南发育了3个北西向断堑系,即北部的渤海断堑系、中部的济阳断堑系和南部的鲁西南断堑系。从区域资料综合分析,渤海湾盆地的基本格局是早第三纪以来的新生代盆地格局。渤海湾盆地的形态、构造和沉积特征及热流值分布表明该盆地在新生代为拉分盆地。根据渤海湾盆地的各个坳陷内新生代各时期的地层分布、沉积厚度和控盆边界断裂在各时期的空间位置以及活动性质综合分析,恢复了盆地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格局。中、新生代盆地构造和沉积分布特征表明渤海湾盆地是一个中、新生代叠合盆地。  相似文献   

4.
阜新盆地聚煤规律与控煤因素分析(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阜新盆地内第组和阜新组聚煤区的分布、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的分析,论述了盆地内聚煤区的分布便于瓣关系,并探讨了构造活动对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阜新盆地内沙海组和阜新组聚煤区的分布、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的分析,论述了盆地内聚煤区的分布与沉积环境的关系,并探讨了构造活动对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盆地构造演化沉积环境及非煤能源矿产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阜新盆地是中生代陆相断陷型盆地,由太古界、中元古界组成盆地基底。其上接受了晚中生代地层沉积,包括沙海组、阜新组两套含煤岩系,盆地的沉积充填组合反映了盆地构造演化的阶段性,而同沉积构造的演化又控制了沉积环境。通过研究盆地构造演化及沉积特征,论述了煤层气、砂体气、石油、地热等相关非煤矿产能源的形成条件及开发远景,并提出进一步勘探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疆阿尔泰西北部地区的南段,主构造线方向为北西-南东向,而其北段的主构造线方向突变为近南-北向(区域性南北向构造).研究表明,在北西-南东向区域构造线发育地区,在一些已知的矿区内也存在南-北走向的断裂系统(矿区南-北向构造).通过地质填图综合调查和应变分析研究,区域性的南-北向构造仅发育于前奥陶系分布区,特斯巴汗断裂北东,是海西运动前的产物.在额尔齐斯山前地带新发现两套石英质砾岩,是阿尔泰推覆构造的沉积响应.结合对冲乎尔盆地进行的构造分析,表明推覆构造是由南向北、由南东向北西扩展的.矿区的南-北向构造系统是在先存的北西-南东向构造基础上,随着推覆构造应力扩展新产生的分支断裂,同时局部形成张性空间,成为容矿构造.而区域性的南-北向构造实质是海西运动前构造形迹的残留.  相似文献   

8.
胶莱盆地的运动学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走滑构造及派生的伸展构造和升降史入手,研究了胶莱盆地的运动学特征,该盆地是一种个白垩纪走滑拉分盆地,其升降活动、断块欣斜活动和伸展活动在时间上和强度上密切相关,控制上述活动的是主控制裂的走滑运动。盆地的发育经历了北东向拉分、北西-南东向扩展、南北向拉分和盆地萎缩四个阶段,盆地的拉分过程控制着内部油气藏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9.
川西南新生代构造作用以及四川原型盆地的破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四川原型盆地的破坏过程.方法 川西南构造变形野外研究.结果 川西南山地的隆起破坏了四川原型盆地,大凉山中生代凹陷以及楚雄盆地原本可能是四川原型盆地的组成部分.川西南山地的隆升与两个背斜构造的形成有关:牛栏江背斜的形成造成川西南的隆起,始于北西一南东向挤压,是北西一南东向紫云一罗甸断裂的左行走滑引发的,该断裂是协调四川盆地顺时针旋转运动的主干断裂之一.结论 川西南隆起受控于两次构造事件,分别发生在晚古新世或渐新世,导致四川原型盆地的破坏,楚雄盆地向西挤出.晚新生代,随着青藏高原沿鲜水河一小江断裂左行走滑断裂挤入扬子西缘,川西南发生北西一南东向挤压,由此形成大渡河背斜,与此同时,楚雄盆地沿小江断裂向南运动并位移至现今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隐性断裂带(断裂趋势带)是指盆地沉积盖层内发育的弱变形(隐蔽性较强)构造带,属于断裂带形成演化早、中期阶段的产物,由于缺乏明显的断裂面(带)和显著的位移而难以识别。在对苏北盆地、渤海湾盆地隐性断裂带研究基础上,于歧口凹陷识别出基底断裂走滑型隐性断裂带,并分析其特征、形成机制、控藏作用等。该断裂趋势带其自南向北可以分3个区段:南段基底断裂与盖层断裂体系直接连接构成花状构造;中段古近系的花状构造终止于沙二段,新近系仅发生挠曲变形,成为东西侧不同构造单元、南北部不同构造特征的平衡点;北段新近系发育的花状构造深部收敛于古近系的重力滑脱断层,基底断裂通过影响滑脱断层控制盖层断裂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古近系基底断裂扭动作用主要以直接传递、调节传递、间接传递等3种方式控制影响盖层中隐性断裂带的形成。深部隐伏断裂切入基底,有利于热作用传递而促进烃源岩成熟;盖层中的隐性断裂带控制了沉积体系和隐蔽性圈闭的形成和分布;隐性断裂带的观点丰富了构造地质学理论,为油气勘探提供了新认识。  相似文献   

11.
湘西北镍钼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严格地受构造控制,矿床具有两套成矿系统,在成矿过程中,除形成镍钼等金属硫化物外,还有硅质岩(燧石岩)和硅质白云岩,并具有海底喷气作用特征,本文还结合矿床地质和矿液上升通道的地质特征,对本区镍钼多金属喷气沉积矿床的沉积盆地进行了划分。图2,表1,参11。  相似文献   

12.
阜新盆地聚煤规律与控煤因素分析(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阜新盆地内阜新组的规律和沉积环境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主要探讨了古构造活动,即盆缘断裂和基底断裂的活动对成煤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松辽盆地茫汉凹陷为对象,采用构造-地层分析方法,通过对多条地震剖面的二维构造-地层解译、平衡恢复,伸展量和伸展率计算,揭示茫汉凹陷的发育过程,分析盆地总体结构特征和盆地形成机制.研究表明,茫汉凹陷表现为明显的断坳叠置结构:下白垩统九佛堂组、沙海组及阜新组为受断裂控制断陷盆地,泉头组至嫩江组为坳陷盆地,两侧的控盆断裂已...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黑水镇地区中生代沉积盆地的调查,系统采集盆地周缘出露好、较为新鲜的侵入岩、火山岩样品,对其进行锆石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U-Pb同位素测试.分析得出此盆地奠基于早三叠世-晚侏罗世侵入岩之上,其盆地基底为义县组火山岩,根据孢粉样品测试及沉积特征分析可知,盆地依次充填下白垩统九佛堂组、阜新组、上白垩统孙家湾组地层.结合钻孔资料对比研究,建立了盆地演化模型,盆地北缘控盆断裂为同沉积构造,是形态呈簸箕状展布的断陷盆地.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保持其可持续发展,采用模糊模式识别理论,研究了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市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定量评价方法,并对阜新市1999年和2007年两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经济的可持续性好于1997年,说明阜新市的经济可持续性正在不断提高.该模式识别方法意义明确,评价结果符合实际,对国内类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具有一定的参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喀斯特流域结构与枯水径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喀斯特流域系统出发 ,阐述了喀斯特流域结构的分类和特性 ,并从枯水退水过程及枯水径流效应角度阐明喀斯特流域结构复杂。在分析流域面积形态结构时 ,利用了流域多年平均降水入渗模数推求其枯水发生前月的降水入渗量 ,并证明用枯水发生前月的降水入渗量与枯水发生月月均径流模数来反映流域枯水期的闭合性是可行的。同时也揭示了流域结构与枯水径流功能的过程响应关系 ,再一次证明喀斯特流域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7.
结合阜新市这座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城市的3年转型探索实践,阐释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主要任务,总结了阜新的基本做法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期对国内同类城市的发展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辽宁省内辽河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以小流域为评价单元.在相关数据调查基础上,构建辽河流域水生态干扰性的组成和评价指标体系,确定评价指标标准体系,采用灰色关联度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值.在此基础上运用ArcGIS技术生成辽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干扰性评价分级图.结果表明:辽宁省辽河流域低、中、高干扰区域分别约占全流域面积的37.3%、58.4%、4.3%.低干扰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丘陵和低起伏山地区,主要集中在抚顺、本溪、阜新和锦州等市(县);中干扰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山区和西南部河流冲积平原地区,主要位于辽河干流沿线城市,包括铁岭、沈阳、本溪、辽阳、鞍山、营口、锦州、盘锦等市的部分地区;高干扰主要分布于中部平原地区,主要是沈阳、鞍山、辽阳等市的部分地区.人类干扰度贡献率排序依次为资源利用状况社会发展水平污染物排放压力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