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学术论     
学术一词,德文意为知识的创造.知识的创造即理智的活动、精神的努力和文化的陶养.学术研究不只是做学问,它有个学术品位问题.作为研究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品位,提高自己创造知识的能力.梁启超先生曾经说过:"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这里强调的仍然是学术的创造品位.  相似文献   

2.
学术期刊应避免同质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作家王小波曾在作品中多次引用罗素的话"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这句格言也应该被学术期刊从业人员借鉴.我们不妨说."期刊的参差多态是学术繁荣的本源".只有每一种期刊都办出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各位代表、同志们: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今天,我们迎来了第四届安徽科技论坛暨安徽省腐蚀与防护学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的召开.在这里我代表安徽省腐蚀与防护学会,向出席会议的代表和省科协领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4.
要治学就要讲究学风."严谨而不保守,活跃而不轻浮,锐意创新而不哗众取宠.追求真理而不追逐名利"就是优良学风.优良学风存在于过程中,可以归纳为"进"--"出"--"进"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读书、调查,搜集梳理资料,进入研究对象的过程;第二阶段是超越已经掌握的资料,拉开距离来审视,提出某种理论和学术假设的过程;第三阶段是用精纯而真实的资料去论证所提出的学术假设的过程.甘美的学术成果出现在完满的过程之后.  相似文献   

5.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鲞也说过:"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的手习中,兴趣有着定向和动力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想方设法诱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作者、审者、编者工作准则》(节录)编者按:学报是学术成果的载体,它体现着作者、审者、编者的学术行为。要办好学报,就要规范作者、审者、编者的学术行为。为此,我们节录原国家科委制订的《科技期刊作者、审者、编者工作准则》,以期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7.
高校"名刊工程"对编辑素质要求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11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名刊工程",准备重点建设一批社会科学"名刊"、"名栏".去年10月,又正式下发了关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的文件."名刊"应具备学术的权威性,理论的创新性、方向的引领性等特征."名栏"则除了具备这些特征外还应有自己的特色.在这种形势下,编辑必须努力加强自身修养,为创办"名刊"、"名栏"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豪放"只是东坡词貌."骚雅"才是东坡词骨.苏轼"以诗为词"突破了北宋词所谓的传统,为宋词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概言之,东坡词中的"骚雅"所寄者乃是其生命精神.  相似文献   

9.
教材教法研究是时代所需,新课之前的"引题"更需我们老师探究."引题"的方法就是新课改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论语》作为研究孔子的重要资料,其学术价值不容忽视."直"在《论语》中共出现22次,主要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正直的人,二是指直率、公平、正直的心态.而且可以上升为儒家伦理哲学的"直道".拙文在此将"直"作为研究孔子君子观新的切入点,并由此说开去.  相似文献   

11.
“重写学史”口号在80年代末提出后,曾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现当代学研究的学术增长,其学术价值不可低估。新时期学史重写的最显实绩表现在鲁迅研究的突破上。而出现在口号前的两种新的学史观,既为口号的提出和讨论的深入作了理论铺垫,又随着学术界对“重写”认识的不断深化而产生更大的学术影响,可以说是新时期现当代学“重写学史”呼声中最大的理论收获。从学理上说,“重写学史”是一个永无终结的现代命题,这使它至今仍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顾颉刚先生为代表的疑古思潮,对现代史学研究影响颇大,但疑古思潮的局限也是十分明显的,其主要问题是文化建设方面不足,造成了古代历史的很多空白,对古代典籍搞了很多“冤假错案”,极需反思。“走出疑古时代”,重建古代历史系统,是目前史学界的共识。由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主编的《疑古思潮回顾与前瞻》是应运而生的一部学术力作。  相似文献   

13.
张福贵先生在其文章《从意义概念返回到时间概念》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称谓产生质疑,进而提出“中华民国文学“的概念。本文主要从遮蔽与超越、封闭与敞开、诱惑与质疑三个维度阐释“中华民国文学“概念对“直线性“、“政治性“、“现代性“等既往“现代文学史观“的理论反思和修正,以及作为一名文学评论家独特的思想个性和对文学解释回归本原的学术诉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已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时代,应用知识和创造知识将成为人类的新追求。知识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昂贵,因此人们注重知识、学习知识、创造知识。而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传播知识的高等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学籍管理。是实施“学年制”管理方式,还是采取“学分制”管理方式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笔者在这里将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诗经》中的篇章构思精巧,风格高雅,其语言经历代广泛习用,许多已转化为成语。源自《诗经》的成语共有130个,可以分为两个基本大类:一是《诗经》中首创的成语,二是后人从《诗经》中加工提炼而成的成语。源自《诗经》成语的词义多种多样,这些语在汉语史的发展过程中,有的古今词义相同,有的古今词义同中有异,有的则古今词义不同。源自《诗经》的成语形象、生动、简洁、凝练,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审美救赎论时,不倚重被目前的学术界炒得很热的社会批判理论,把关注的重心投向被学界淡忘的朱光潜先生和宗白华先生的审美思想。与西方现代的学术思潮有着密切联系的朱光潜先生,其“人生艺术化”主张还是相当“古典”的,而学术取向颇具古典味的宗白华先生,其“审美化生存”思想则更具现代性。  相似文献   

17.
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现代信息社会高校图书馆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的必然性,从学历水平、能力水平等方面探讨了“学科馆员”的角色定位与工作职责定位。  相似文献   

18.
对"中介"论与"一分为三"之关系的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学术界,承认“中介”的有很多,但多数人还是不承认“一分为三”;既承认“中介”也承认“一分为三”的人确有不少,可他们对于“中介”的理解又有所不同;而更多的人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论证“一分为三”,不过并未涉及到“中介”。“一分为三”并不完全等于“中介论”,因为它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  相似文献   

19.
在晚清诸子学研究中,由于西学的广泛传播、"西学中源"说的再次兴起和研究方法的内在需要,出现了"以西释子"的学术特色。其发展在晚清大致经历了从通过西学对诸子的再注解来发掘诸子中的自然科技,到阐发诸子中的现代价值观念两个阶段,出现了一系列"以西释子"的学术专著。由于这一学术特色的出现,为中国近代学术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推动了西学的中国化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也促进了儒学独尊地位的瓦解。  相似文献   

20.
中国自古注重天人关系,可以说,“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理念是“礼法结合”产生的直接原因。它们的结合自始就自然而然存在,并在后来的政治化、学理化结合过程中仍被作为理论基础。于是,人间的治理模式——礼法结合就变得天经地义了,只是在不同时期结合程度不同而已。礼法结合曾经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对我们今天建立和谐社会有着历史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