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it分裂句的研究显示分裂成分的对比性是it分裂句的语义特征之一,但前人的研究大多没有考虑到英语学习者学习分裂句的困难。本文在关联理论的基础上,将it分裂句的对比性解释为关联假设的选择和对比。据此可以解决英语学习者it分裂句与定语从句使用混淆问题。  相似文献   

2.
语篇连贯可以通过表层形式的显性衔接得以实现,也可以借助深层结构的隐性衔接来获得。显性衔接的语篇带有明显的形式标记,句与句之间的语义关系清晰明了,是语言表层、形式上的连接,是构成语篇连贯的有形网络。而隐性衔接则无形式标记,句与句之间的语义关系含而不露,是实现语篇连贯的无形网络,是语篇深层结构上的认知衔接手段,与交际双方的心理、认知语境密切相关,可以分为:隐性连接、预设性外指衔接、语义空环衔接。本文主要对隐性衔接进行探讨,以关联理论为理论基础论述隐性衔接机制的认知心理和存在理据。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从句后置型假设句是一种主要用于言域的语用性特殊假设句式。因使用非常规语序而语义关系不明,便强制要求使用假设标记,同时排斥推论标记,形成“……,如果……的话”这样的典型结构形式。其语体分布和假设标记显示了其书面化倾向,具有追补说明作用的从句可为主句所言提供适宜性条件。这种特殊语序假设句能在汉语中使用开来,外受西文翻译的影响,内则因凸显强调主句内容及与前后文保持语义连贯的语用需要。语用表达需求是假设句语序变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英语动词性语义研究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名词的动词性语义,剖析形容词的动词性语义,探讨副词的动词性语义,阐述倒序性动词和否定性动词的语义内涵.  相似文献   

5.
从篇章的角度来观察汉语同语式的特点,主要分析了同语式在篇章中的语境限制及与前后话语之间的语义联系。初步观察到比评性同语式在篇章中可以单用,也可以几个结构连用;可以独立成句,也可以作分句,还可以作句子成分。语义上,该结构或作始发句提出话题,或作后续句对前文进行评议性总结,或者承前启后即总结上文,同时提出供进一步解释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语言中决定谓语动词和主语之间的关系的语法形式称为语态。而其中作为表示句子主语和谓语动词之间被动关系的语态就是被动语态。汉语、英语和日语三种语言的被动态在结构特征、形成动因及语用功能等方面都各具特色,笔者通过对三者在这些方面的对比分析,得出三者都可以表示中性、积极和消极的意义,但是主次不同,英语被动语态倾向于表中性意义,汉语被动语态表示消极意义居多,而日语被动语态则主要是发展以说话人的主观感受为语义动因的被动句.所以也是表达消极意义居多。  相似文献   

7.
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考察了“把”字句与SVO句之间的变换情况。“把”字句不能变换成SVO句有两种情形:一种是由于句法或语义的限制,这类“把”字句是强制性的,没有与之相对的SVO句形式。另一种是语用限制,由于表达的需要可以互相变换的“把”字句和SVO句,在一种情况下适宜用“把”字句表达,在另一种情况下适宜用SVO句表达,必须根据情况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8.
本从教育交往行为理论进行审视,道德教育要走出当前的困境,交往行为双方的话语必须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与道德现实的客观世界的关联要满足真实性的要求;二是与道德规范设计的社会世界的关联要满足正当性的要求;三是与个体表达的主观世界的关联要满足真诚性的要求。作认为道德教育的变革要回归到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9.
着眼于动词的显性功能和潜在功能,从“致使性”特征入手,分析动词的驱动图式和致使关系链,对汉语动词的认知结构进行描述,并进行认知语义分类,得出五类动词:致使动词、关涉动词、自动动词、自变动词和状态动词。然后,讨论了与之相应的动词语义句--致使句、关涉句、自动句、自变句和状态句,从而对汉语动词及其语义句做出重新分类,以助于人们对动词及其语义句的理解和认知。  相似文献   

10.
“最好”始见于两晋时期,是由极性程度副词“最”与性质形容词“好”组成的状中短语。起初“最好”可作谓语、定语、补语等,用来对其前后的话语内容进行客观的评价。唐代出现了构式“最好VP”,“最好”在句中充当主语,具有指称性。在主观化、音律规则、VP的语义变化、使用频率等因素的推动下,“最好VP”发生了重新分析,由主谓关系重新分析为状中关系,“最好”表达主观意愿、希望或建议,在宋代开始词汇化为一个语气副词。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一类变参数复迭代系统Zk+1=f(λk,Zk,Z-k)的吸引子分布规律,对该迭代系统的动力行为特征作了猜想,且利用研究结果和计算机可视化技术中的逃逸时间算法得到了若干二维n次迭代映射中的分形图,计算机图示实验的结果为猜想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语言的文化对比研究:气与Air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语言与文化的同生同在性,文化的差异势必影响英汉语言词法与语义的不同。以气与Air为例,相比于气,air用作词根比较少。即使都用作词头,air的构词能力也不及气。虽然它们都可以转类用作动词,但是意义迥然不同。其中的差异与后文语义对比的结果一致。气比air的意义所指范围更广,这便不得不推及到文化。虽然英语文化深受古希腊文化的影响,但是古希腊气本原说在英语文化中并没有传承下来。这便与中国气文化大相迳庭。气与air文化上的较大差异还在于air深层文化内涵的缺失。其缺失原因不仅在于文化传承.还在于其思维形式与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3.
音幻小屋体验对学龄儿童黑暗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敏  庄苗  张成明 《科技信息》2011,(19):31-31
目的:评价音幻小屋体验对学龄儿童黑暗焦虑的影响。方法:参加音幻小屋体验学龄(7-13岁)儿童78例,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测定音幻小屋体验前及体验后1周,1月对黑暗刺激焦虑评分。结果:体验后1周,1月对黑暗刺激焦虑评分均高于体验前(p〈0.01),且两者无差异(p〉0.05)。结论:学龄儿童应远离恐怖刺激,避免心理创伤。  相似文献   

14.
维特根斯坦在早期哲学的整个表达之中,加入了一种"虚幻之物"的成份.这种成份是诱发"言说某物"的因素,它也是贯穿维氏前后期哲学共同的线索,即,肯定与世界的实存不相干的"某物",成为世界产生的最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15.
呼图壁河石门水文站流速仪比测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防止流速仪在使用过程中因仪器转动不灵活、接触丝与信号不正常等导致所测流量不正确,常用流速仪使用50~80h后必须跟备用流速仪比测。本文以呼图壁河石门水文站比测成果为例,浅析流速仪比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主要研究了“无待逍遥游”的三方面问题:(1)《逍遥游》所写的追求自由的故事的寓意分析。通过分析发现,有待逍遥游的自由有很大的局限,算不上是真正的自由。这是庄子之所以提出无待逍遥游的原因之一。(2)无待逍遥游的含义和性质分析。认为无待逍遥游的自由在现实世界里是根本不存在的,只存在于虚构的精神世界里。(3)逍遥游个体形象的意蕴分析。希望对庄子逍遥游思想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论虚概念     
把虚概念理解为“所指称的对象不存在于客观世界的概念”,是不对的,将导致把“理想模型”等本该是实概念的概念纳入其中,也把本该是虚概念的如“地心说”中的概念却排除在外。实际上,对象有虚实,属性也有虚实。实对象、实属性,属于实概念;虚对象、实属性,也属于实概念;实对象、虚属性,属于虚概念;虚对象、虚属性,是虚概念。可见,无论对象虚实,只要所指称的对象的主要特征所反映的属性不是客观的概念就是虚概念。  相似文献   

18.
英汉词汇空缺类型及成因的文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民族的文化独特性在其他民族文化中经常体现为空白。词汇空缺是这种空白的表现之一,可分为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社会体制方面的词汇空缺,亦可分为词汇指称意义空缺和词汇语用意义空缺。词汇空缺产生的主要原因有语言文字系统差异、地域环境差异、生产生活方式差异、宗教信仰差异、风俗习惯差异、价值观念差异以及对客观世界认识差异等。  相似文献   

19.
一个民族的文化独特性在其他民族文化中经常体现为空白。词汇空缺是这种空白的表现之一,可分为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及社会体制方面的词汇空缺,亦可分为词汇指称意义空缺和词汇语用意义空缺。词汇空缺产生的主要原因有语言文字系统差异、地域环境差异、生产生活方式差异、宗教信仰差异、风俗习惯差异、价值观念差异以及对客观世界认识差异等。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在对真实木材作理想化假设之后,论述了木材弹性参数的理论和测试方法。提出弹性参数的含水率系数具有和参数一样的对称性质。测定水曲柳弹性参数的实验结果证明这一理想化假设是正确的,也表明电测法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