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吴磊 《科技资讯》2023,(9):115-118
震源深度的准确测定对地球科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1年9月16日04时33分在四川泸州市泸县发生Ms6.0地震,且发生一系列余震。该文采用PTD方法和四川、重庆地震台网记录的数据,基于四川2015速度模型,计算了该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得到Ms6.0主震震源深度约为10 km,M≥2.5余震深度为10~15 km。所有震相数据来自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编目数据库。  相似文献   

2.
基于时空影响域方法构造地震网络,结果显示地震网络具有小世界、无标度等复杂网络的一般特征.选取1990年至2010年的四川地震数据进行研究,这些地震大多分布在龙门山断裂带上.对所构造的地震网络进行节点汇聚,得到以节点为单位的地震序列,序列类型为前震-主震-余震型.通过对地震序列的能量变化进行研究发现,能量的变化不具有周期性,而一定大小的时间窗口内的地震能量和的变化具有周期性,且能量中心分布在龙门山断裂带的主中央带上.这些结果说明,基于节点汇聚的地震序列分析方法对于认识地震的发生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发生Ms6.4特大地震,此次地震为甘肃周边地区继2013年岷县Ms6.6地震以来最大地震,根据国家测震台网地震目录正式报告,主震发生后一个月时间内国家测震台网总共记录了1882次余震目录,本文利用青海测震台网地震目录,分别以最大曲率法与最大似然法分析计算了2016年1月21日青海省门源县Ms6.4级地震余震序列最小完整性震级M_C与地震活动性b值,得到青海测震台网在门源地区最小完整性震级为M_L0.5,地震活动性b值为0.87左右,继而分析青海测震台网的监测能力与门源地区未来地震活动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探讨龙门山断裂带深部结构,根据四川省地震局提供的地震原始资料,采用Hypo 2000对汶川大地震以及震后M≥2.0级余震进行重新定位。从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后,截止到2011年4月15日,获得了26 278个地震记录。重新定位后对结果的总结为:(1)主震发生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中央断裂中段的北川-映秀断裂上,余震主要沿龙门山断裂带方向延伸,呈南北分段分布。重新定位后的到时残差为±0.35s,水平误差为±1.32km,深度误差为±5km。(2)在主震附近的映秀、理县和黑水有一条北西向的余震带与龙门山断裂带的捩断层一致。(3)在青川附近(龙门山断裂带的北端),此段成为余震密集地区,这与历史上此地很少有地震发生不吻合。  相似文献   

5.
 基于第23、24太阳活动周发生的全球M≥7.8级以上大震数据、汶川余震和智利余震数据,发现:地震的发生与日月位置存在着关联性;地震的发生与太阳风磁场到达地球的优势聚集方向存在着关联性。说明地震的发生与日月运行有关联。所用地震事件有两类:一类为余震——2008-05-12 M8.0汶川地震M≥5.0强余震与2010-02-27 M8.8智利地震M≥5.5强余震;另一类为1997—2010年全球M≥7.8大地震。虽然参与分析的地震事件数不算很多,但从两类各自不同的代表性以及所使用地震震级与地域的跨度,仍可望其结论具有普适性。文中提供了众多地震发生与日月运行关联的证据,其随机发生概率多为10-4—10-6,小概率为不发生事件,但竟然发生了,表明它们之间必定有其非随机的统一成因机制控制。这是本文作者对地震发生的宇宙环境——“天外来客”特别给予重视的立论所在。  相似文献   

6.
“十五”以来,宿迁市完成地震前兆台网数字化改造,实现前兆仪器观测数据的实时采集、处理、分析能力,但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观测环境受人类活动干扰的越来越多.预测预报对资料观测资料的质量和类别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下的台网布设已经不能满足防灾减灾的需求.以宿迁市前兆台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现存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策略,以促进宿迁市地震...  相似文献   

7.
利用北京大学2016—2019年在小江断裂带中段布设的20个宽频带流动测震台和云南测震台网的3个固定台站的波形数据, 对北京大学开发的地震自动检测与定位程序PALM的有效性进行测试, 完成研究区的微震检测和精定位。共检测出4355个地震事件, 是云南台网地震目录中的4.6倍, 最小完备震级Mc值从ML1.3降至ML 0.8, 说明PALM技术可以在高密度地震台阵中有效且准确地检测微地震并进行定位, 提高台阵地震资料分析的智能化水平和微震检测能力。基于获取的包含丰富微震事件的目录, 研究结果勾画出小江断裂带中段地震活动的最新空间分布特性, 显示小江断裂带在主断层之外发育大量次级断层, 走向大致为东北东?西南西。研究区南端可能存在一条未曾发现的隐伏断层, 宜良县柴石滩水库周边检测出密集的微震活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地震的空间分布规律,准确、及时掌握地震讯息,对云南地区2001至2014年地震数据进行了分析,探明了该区域断裂带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该地区有大约52.64%的地震发生在以20km为半径的断裂带缓冲区内,中强级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断裂带10km缓冲区内;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中甸大理地震带和小江地震带,且在两组断裂带交汇处地震发生频率很高.  相似文献   

9.
杜江  王希燕  付琦  王宇  杨桐 《科技信息》2012,(16):266-267
长春地震台网担负着长春市及其邻近地区的地震监测与速报任务。本文概述了长春地震台网的建设、完善与发展,着重介绍了台网投入使用以来的效能。运行实践表明,台网建设达到了预期目标,在区域地震监测、速报与社会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为区域地震研究、地壳与地球深部构造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广东前兆台网“十五”项目的部署情况。根据国家地震前兆台网中心的工作要求,制定了相应的区域前兆台网中心和台站的规章制度,对中心和台站进行规范化管理。该工作仍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目的是要按质、按量、按时地提供前兆数据。  相似文献   

11.
Obtaining high-quality measurements close to a large earthquake is not easy: one has to be in the right place at the right time with the right instruments. Such a convergence happened, for the first time, when the 28 September 2004 Parkfield, California, earthquake occurred on the San Andreas fault in the middle of a dense network of instruments designed to record it. The resulting data reveal aspects of the earthquake process never before seen. Here we show what these data, when combined with data from earlier Parkfield earthquakes, tell us about earthquake physics and earthquake prediction. The 2004 Parkfield earthquake, with its lack of obvious precursors, demonstrates that reliable short-term earthquake prediction still is not achievable. To reduce the societal impact of earthquakes now, we should focus on develop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models that can provide better predictions of the strength and location of damaging ground shaking.  相似文献   

12.
预警地震     
共振是一种普遍现象,在地震事件中也存在,当一个大震爆发时,其地震波将引起一个已到了孕震晚期的震源体共振,地震波被吸收的能量一般并不多,但却可以作用孕震进程的一种标志,即预警信号。发出信号的大震称为预警地震,地震波是各向异性的,在地震带、纬度和经度的方向占有优势,一些毁城巨震,如唐山7.8级、海原8.5级和日本关东8.2级等地震,原来都存在着预警地震,预警地震的存在对可能发生大震地区的防震起到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2014 年8 月24 日世界时10:20 发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地区(38.21°,-122.32°)的M 6.0 地震,利用美国地区全球定位系统(GPS)双频观测台网和欧洲定轨中心(CODE)绘制的全球电离层地图(GIM),分析震前上空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EC)的时间和空间变化。结果表明,震前2 d 震中附近区域TEC 相对于前25 d,TEC 下边界限出现明显负异常;通过对全球范围电离层TEC 变化的空间分析,震前2 d 震中附近区域异常减小的时间持续约40 h,且TEC 减小幅度和相对变化较为明显。此次地震前电离层TEC 异常减少,与以往亚洲地区地震的统计分析结果较为一致,但对北美地区地震空间前兆规律还有待于积累更多资料及分析。  相似文献   

14.
 依据《地震应可预测》一书收录的自中国初建电信传输台网以来,涉及近半个世纪的地震活动性图像,震级跨度自M3.0—M4.0级中强震至M8.0级大震,着眼于地震大尺度的观点,将中国地震的活动性图像置于全球地震活动框架中进行分析研究。认识到大地震不是任何地方都能发生的,大地震不是任何时间都能发生的,大地震有其特定的时空结构。条环交会、差异活动和深震与天外来客事件等是制约发震时空窗口的主要因素。条带与圆环的交会基本上有三种类型:条带与条带、圆环与圆环以及条带与圆环。研究了空区的特征形态,认为似用屈曲传递动力的组合环节以解释可能更为合适。因之重点应着眼于对其两者(活跃与平静)的差异性组合。鉴于大地震发震时刻窗口经常处在天外来客的节点上,因之我们尚需关注那些非随机的天外来客事件。本文阐述了制约发震时空窗口的诸多因素,这些因素也已在2011年3月11日M9.0东北日本大地震观测中得到了印证。  相似文献   

15.
气象奇点与云南最大震级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震活动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密切关系,采用大量气象资料选取预报因子,将气象统计理论应用于地震预报,开创了地震预报的数值预报新方法,并对中国云南5个地震分区,分上下半年做出了最大震级预报,其置信度达到特别显著水平。这对提高地震预报水平将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震发震大尺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次大地震发生前,地震活动在其未来震中区近处,常会表现平静。但着眼于全球大尺度规模,则可观测到颇具特色的地震活动性图像。较为普遍出现的图像是直线型与圆弧型,以及构成这些图像的主要地震事件的等间距性。本文认为大地震发震结构可以具有全球规模的大尺度,这些地震发震大尺度结构主控着大地震发震的短临进程,对认识地震成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文中还给出中国近年发生的数次大震(1976唐山M7.8;2001昆仑山口西M8.1;2008汶川M8.0)前呈现的地震发震大尺度结构,很明显它们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不同版本的历史地震目录的收集和整理,利用已掌握的历史地震资料,结合地震学、地震地质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对湖北省历史地震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整理和修订。我们收集了湖北省区域内地震地质资料和1990年以来发生地震的现场考察资料,结合当地经济、地质和建筑特点对有感区域的地震烈度进行了重新判定,通过选取多个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对烈度-震级的对应关系进行重新标定,并利用经验公式对地震目录中部分历史地震的震级、时间等参数进行了修订。本文最终提取并重新确定了15个遗漏的历史地震,另对3个历史地震做出地震参数的校改建议,研究结果对新的地震区划工作和历史地震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活动断层分段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地震发生在活动断层上,而断层活动不一定都发震,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确定未来可能发生地震的地段和强度。因此,把活动断层分成地震破裂段进行研究,分析断层活动在时间上、空间上的不均匀性,了解破裂段特征和分段标志,确定破坏性地震发震的构造条件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人工神经网络在地震分析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探索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地震分析预报的可能性,以福建及其周边地区地震活动为例,采用b值、地震频次、地震能量释放、空间集中度4项地震活动性指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用具有S-型特性函数的BP网络对由每年地震的活动指标组成的标准样本进行训练,由训练结束后的权值和阈值及待预报样本的因子测值计算出网络输出值,作为地震活动性的预测.结果表明,用神经网络可以在一定精度范围内使震级预报的内检符合率达100%,在例子中,外推预报准确率达8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