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王富春 《甘肃科技》2009,25(24):28-30
甘肃鹰嘴山金矿田是硅质岩型金矿床,以其物质组分简单、规模大、品位高为其特点,经过多次选矿试验研究和选矿厂的生产实践,证明该矿石为易选矿石,氧化矿采用全泥氰化一炭浆工艺、过渡及原生矿采用浮选工艺,回收率均较高;通过对该矿石物质组分及矿物赋存状态研究,为该矿床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该工作对遵义铜罗井锰矿东南翼碳酸锰矿石物理性质进行了研究,在这过程中采用多种手段和合理方法对矿石中Mn、Fe、Ca、Mg化学成分的关系,物质组成特征、矿石和主要矿物的磁性和比重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获得大量数据,并得出以下结论: 1.矿石中Mn、Fe、CaO、MgO四种主要元素含量变化较大,但锰与铁,锰与氧化钙之间关系并不密切。 2.矿石中碳酸盐矿物种类多,从锰菱铁矿到含锰方解石都有,但基本上以菱锰矿和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池州地区往年锰矿资源的地质调查过程中,对本区锰矿床主要矿石类型物质组分的化学分析和岩矿鉴定成果进行了总结.池州地区锰矿床两个丰要矿床类型中,原生的沉积型碳酸锰矿床矿石以锰方解石-含锰方解石为主要的矿石矿物;风化型锰矿床矿石中,以硬锰矿、软锰矿、水锰矿为主耍的矿石矿物,次要矿石矿物为锰方解石~含锰方解石.作为沉积型碳酸锰矿石中的重要矿石矿物菱锰矿并没有被广泛发现.本区的硬锰矿为广义的硬锰矿,作为矿物种的硬锰矿并没有被广泛发现.  相似文献   

4.
岭后矿床为大陆拗陷带中形成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产于中石炭统底部伴有少量火山岩、硅质岩和碧玉岩的白云岩中。整合块状矿体之下有一状矿化蚀变带,矿石具典型海底喷气沉积作用形成的结构构造和矿石相(带),矿床金属分带、黄铁矿的Co/Ni和S/Se比值。成矿温度以及硫。铅同位素特征表明,岭后矿床为海相火山热液沉积成因的。  相似文献   

5.
刘山岩块状铜锌硫化物矿床产于寒武系二郎坪群刘山岩岩组的石英角斑岩-硅质岩中。矿体呈脉状和透镜状产出,受刘山岩韧-脆性断裂的控制,产状与地层基本一致,但品位和厚度变化较大。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黄铁矿与黄铜矿,脉石矿物为石英、绢云母、重晶石和绿泥石。矿石具自形-半自形晶结构、它形晶结构、斑状结构,浸染状、块状和条带状构造。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和围岩蚀变特征都表明该矿床为火山-喷流型块状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6.
对广西某锰银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的研究,查明了锰银原矿石矿矿物成分.金属矿物主要为硬锰矿、软锰矿、黄铁矿、赤铁矿和少量毒砂、黄铜矿、闪锌矿.矿石的主要结构是隐晶质结构、胶状结构、显微鳞片结构及砂质结构.主要的构造是脉状构造、胶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精矿中银品位是3 923 g.t-1,锰的赋存状态是独立的锰矿物,锰矿物是硬锰矿和软锰矿.精矿中硬锰矿在0.152~0.088 mm粒级范围内占17%,0.088~0.074 mm粒级范围内占38%;>0.074 mm粒级范围占40%;软锰矿在0.152~0.088 mm粒级范围内占18%,0.088~0.074 mm粒级范围内占35%;>0.074 m...  相似文献   

7.
硅质岩是指主要由隐晶或微晶质自生SiO2矿物所组成的一类分布范围极广的沉积岩石。安徽南部地区孤峰组地层分布有大量硅质岩,孤峰组主要为一套薄层状硅质岩、泥页岩互层。研究显示,该区硅质岩属于受火山作用影响的生物成因硅质岩。  相似文献   

8.
硅质岩由于受后期风化作用及成岩作用影响较弱,其地球化学特征常被用来讨论硅质岩成因和形成构造背景。本文分析了硅质岩的成因以及形成于不同构造背景下硅质岩的主元素、痕量元素、稀土元素、Si同位素和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在总结硅质岩成因与构造背景研究方法和进展的同时,指出元素地球化学行为的错误理解和硅化作用过程中SiO_2稀释剂作用的影响是造成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判别硅质岩成因和构造背景时产生多解性的主要原因。而对硅质岩成岩机理的再认识表明:硅质岩成岩过程中,SiO_2对主元素和稀土元素起稀释剂的作用;TiO_2、Al_2O_3、MgO、K_2O作为陆源组分,受成岩作用的影响比Fe_2O_3、MnO、CaO、Na_2O、P_2O_5弱;成岩作用对页岩或泥岩主元素的影响强于硅质岩;硅质岩的稀土元素含量除受沉积环境的控制外,还受硅化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田旭 《遵义科技》2004,32(4):50-51
随着铁合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矿石、电价的上涨,铁合金企业的生成空间已变得愈来愈窄小,降低消耗与节约成本对于铁合金企业来说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我市绝大多数乡镇铁合金厂都是以硅锰合金作为主要产品,下面就以硅锰合金的节能途径作个介绍。  相似文献   

10.
添加剂对电解锰矿石中锰浸出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几种无机和有机添加剂对电解金属锰矿石(主要是菱锰矿)中锰的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糖、蔗糖等有机添加剂在常规时间里,可使锰的浸出率达到85%以上,是实际工业生产中可取的添加剂;浓硫酸虽也可提高浸出率,但由于具有强腐蚀性而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11.
在小型石英反应管中用模拟的黄铁矿焙烧气和有色冶炼厂含二氧化硫废气对东湘桥氧化锰矿石进行了硫酸盐化焙烧条件实验。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磨矿细度、添加剂种类和用量,二氧化硫浓度等条件对矿石中有价元素锰、钴和镍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焙烧的温度制度、磨矿细度和添加剂对各元素的浸出率有显著的影响,其它条件影响不大。可以推荐下列工艺制度:矿石细磨添加2-3%硫酸钠造粒,在400℃和700℃左右用含SO_2废气进行两段硫酸盐化焙烧,而后浸出。由此可得锰浸出率一般大于90%,最高可达97%;钴浸出率大于80%,最高亦达97%。在利用含SO_2废气时,可以利用废气余热一段加热,只要废气温度高于400℃,矿石充分磨细,也可以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在矿石的地球化学研究工作中,常常需要测定矿石中亚铁和高铁的含量。 Brumblay和Maxwell认为在影响亚铁测定结果的诸因素中,样品分解不完全和亚铁在测定过程中部分被氧化是最难于解决的问题。假如矿石中含有还原性硫化物,或高价锰化合物,甚至于两者兼有,那么亚铁的测定就更加复杂。对于含硫矿石中亚铁的测定,大仓等曾提出用溴—甲醇浸取矿样来消除  相似文献   

13.
我国华南地区前寒武系至二叠系地层广泛发育硅质岩,开展不同时代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对华南地区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华南地区前寒武系至二叠系硅质岩主量及稀土元素分析数据,结合岩石学、古生物等资料,对华南地区元古代和古生代7个层系中硅质岩开展了对比分析及成因探讨。结果表明:(1)震旦纪时期,华南地区硅质岩沉积于远洋盆地,热源受南华裂谷等张裂事件影响;(2)寒武纪时期,华南地区硅质岩沉积于远洋盆地和大陆边缘过渡带,热源受到地壳张裂作用影响;(3)奥陶纪—志留纪时期,华南地区硅质岩沉积于大陆边缘环境,热源与地壳的张裂作用有关;(4)泥盆纪时期,华南地区硅质岩沉积于海盆环境,热源与广西运动造成火山活动有关;(5)石炭纪时期,华南地区硅质岩沉积于海盆环境,热源与地壳张裂作用有关;(6)二叠纪时期,华南地区硅质岩沉积于海盆环境,热源与峨眉山地幔柱活动有关。震旦纪—二叠纪时期,华南地区与构造运动相伴生的热液活动为硅质岩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硅源,是该地区硅质岩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且硅质岩清晰记录了华南地区震旦纪—二叠纪时期古气候、古环境和古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相似文献   

14.
中-下志留统碳硅泥岩赋铀建造中硅质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Si和O同位素特征显示,下部地层中硅质岩样品的形成与火山物质相关,其形成古构造环境为边缘海环境,并具上地壳特征,硅质岩样品中的铀来源于下伏中酸性火山岩;上部地层中硅质岩样品为与生物作用有关的热水沉积硅质岩,其形成古构造环境为扩张中心(裂谷)开始活动的边缘海环境,并具幔源特征,硅质岩样品中的铀可能来源于上地幔。  相似文献   

15.
尕林格铁铅锌金属矿床位于青海省东昆仑西段祁漫塔格弧后裂陷盆地中部。通过近几年大规模开展工作,对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找矿标志。分析表明:矿体主要分布在滩间山群下岩组(∈Οta)大理岩与硅质岩界面附近产矽卡岩,矿石类型主要为磁铁矿,其次为方铅矿、闪锌矿,局部地段共(伴)生黄铜矿、金矿、钴矿。在寒武—奥陶纪海底火山喷发—沉积、热水喷流—沉积共同作用形成了一套碎屑岩夹中基性火山岩、硅质岩、碳酸盐的含铁建造,成为本矿区多金属矿的矿源层。华力西期和印支—燕山期的岩浆活动使侵入岩与围岩发生双交代,成矿物质活化、转移、富集,形成了火山喷流沉积—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6.
吉林老岭大横路式热水沉积叠加改造型钴矿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横路式钴矿床位于辽吉元古库裂谷带中部的老岭金、多金属成矿带中,是国内近年来发现和查明的新类型钴矿床。该类矿床产于古元古代老岭群富硼、碳千枚岩夹石英岩(硅质岩)建造之中;矿体由含碳绢云千枚岩、含电气石绢云千枚岩、石英岩、电英岩组成,呈层状、鞍状产出,产状与国岩一致;矿石中钴呈独立矿物硫钴镍矿、辉钴矿、方钴矿和含钴黄铁矿等产出。通过对矿床层控特征、矿体产状与矿石组合、矿石沉积组构、容矿岩石地球化学、热水沉积岩、稀土元素及同位素组成等几方面的研究,证明该矿床具有明显的海底热水沉积成因特征,矿床受后期热液改造叠加强烈。从而提出大横路式钴矿床为海底热水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甘肃北山及龙首山一带的(铁)锰成矿带发育有多处富含伴生钴的热液型锰矿产,虽然规模有限,但伴生钴含量比较高,如,甘肃北山肃北县的3019锰矿、龙首山山丹县深井锰矿,含钴超过0.03%,肃北县3019锰钴矿部分富矿石中的伴生钴含量高达0.038%~0.080%,远远高于传统意义上的沉积—变质型和风化淋滤型锰矿中的钴含量,矿石中的锰钴含量分别是围岩的50倍、10倍,而且锰钴矿化体的产出完全受构造控制,矿体与围岩呈断层接触,界线截然清楚。3019锰钴矿,热液成矿特征明显,具有一定的寻找此类矿产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西秦岭大水式金矿含金硅质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于西秦岭南缘的大水式金矿是一个新类型金矿,其容矿主岩为一套热液硅质岩。硅质岩的产状、结构构造、岩石类型及空间配置等与典型热泉体系沉积物架构相似,硅质岩化学组成与广东长坑硅化岩、腾冲热海硅质岩、美国卡林型金矿含矿似碧玉岩以及海底热泉硅质岩相近,稀土元素组成及配分曲线、硅氧同位素组成等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与燕山期陆内造山阶段的构造-岩浆活动有关,金矿类型可能属于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列中的一个新的矿床式。  相似文献   

19.
采用对不同聚磷区含磷岩系剖面进行对比,并对不同类型矿石分别采样进行地球化学测试,系统研究了天山成矿带内的沉积磷矿,将该区含磷岩系划分为碎屑含磷岩系、黑色含磷岩系以及火山-硅质含磷岩系。根据研究区含磷岩系特征,划分出碎屑岩型、黑色碳质岩型和火山-硅质岩型,并分别对3种类型磷矿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碎屑岩型磷矿以MgO含量明显偏低,Ba含量偏高,伴生Yb、La为特点;黑色碳质岩型磷矿以含V、U为特点;火山-硅质岩型磷矿Ba含量则明显偏低,Eu基本无异常,Ce亏损明显,以伴生Mo、Ni为特征。最后,根据成矿条件划分出乌什—柯坪、库鲁克塔格、科古琴和平台山—方山口4个远景聚磷区。  相似文献   

20.
昌平锰银多金属矿矿石工艺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矿相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电子探针及单矿物化学分析等手段,对昌平锰银多金属矿的矿石工艺性质,尤其是银矿物的工艺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