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莞科技》2003,(5):16-16
空气消毒可以分为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类方法。物理方法包括紫外线灯照射、静电吸附和空气过滤等方法。化学消毒主要包括用消毒剂熏蒸.如过氧乙酸熏蒸或喷雾,如用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进行超低容量喷雾消毒,也包括用一些消毒器械即时产生的化学因子进行消毒,如可以用臭氧进行空气消毒。  相似文献   

2.
采用不同的消毒剂对黄浦江原水进行试验,考察不同消毒剂量对水中营养基质及其组成组成部分所占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消毒剂对水中营养基质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别,氯投量为1~4 mg/L时,对水中有机物的氧化作用可以分为高速反应和低速反应两个阶段,水中的AOC组成中AOC-NOX占优势.氯胺消毒时,管网中AOC变化幅度较小,出现高峰的时间比氯消毒滞后,低强度(0.038 mW/cm2)的紫外线照射对营养基质没有影响,中高强度(0.076 mW/cm2和0.153 mW/cm2)的紫外光照射后,水中营养基质随紫外光剂量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AOC各组成部分中AOC-P17和AOC的变化一致,AOC-NOX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3.
三种饮用水消毒剂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三种常用饮用水化学消毒剂氯(Cl2)、二氧化氯(ClO2)和臭氧(O3)的性质,以及它们的制备原理和方法,并比较了它们在饮水消毒应用中的利弊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技》2003,(Z1):41
1.地面、墙壁、门窗: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500mg/L~1000mg/L二溴海因溶液或1000mg/L~20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l/m2~300ml/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m2.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m2~300ml/m2,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min.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四种含氯消毒剂稀释后在不同条件下保存有效氯逸散的规律。通过30天的试验调查得知,原药的稳定与否与稀释后有效氯的稳定程度不一定呈正相关;低温保存、封口保存优于高温保存、开口保存;有结膜现象的含氯消毒剂,保护结膜可以减少有效率的逸散。  相似文献   

6.
通过氧化电位水与优氯净(优氯净液)对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比较,以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消毒剂。用氧化电位水、500mg/L优氯净液分别对心内科治疗室台面进行擦拭消毒,并按消毒技术规范进行采样。同时将两种消毒液对工作人员的眼、鼻及咽部的不适感进行评分。结果:氧化电位水与500mg/L消毒液对台面上微生物的杀灭率分别为100‰和87.2‰。两种消毒液对医务人员的不适感评分分别为(0.266±0.7)分、(5±1.79)分。结论:氧化电位水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人体无毒、无刺激、对环境无污染,极大地保护了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高效杀菌消毒剂。  相似文献   

7.
采用氯和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用模拟水样和实际水样比较这两种消毒剂的消毒副产物产生量及其消毒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腐殖酸浓度、消毒剂浓度及pH下,氯消毒产生的三氯甲烷都比二氧化氯消毒产生的多;从成本上看,不同二氧化氯制备方法所需的药剂成本都比液氯高,其中过氧化氢法所需的成本较低,是液氯的1.4~2.5倍;而盐酸法和亚氯酸钠法所需的成本较高,是液氯的4~5倍.  相似文献   

8.
以MS2噬菌体为指示微生物,检验了7种不同成分的消毒剂(双氧水、乙醇、发酵乳酸消毒剂、络合碘消毒剂、复合季铵盐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消毒剂)对噬菌体的杀灭效果.结果表明,被广泛使用的消毒剂对病毒杀灭的效果差异较大.络合碘消毒剂具有最强的杀灭作用,其次为复合季铵盐消毒剂和过氧乙酸消毒剂,而双氧水、乙醇和发酵乳酸消毒剂的杀灭效果较差.该试验结果可为合理配置消杀环境中有害微生物的消毒剂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二氧化氯是目前公认的一种高效、低毒、快速、广谱的第 4代新型灭菌消毒剂。经美国环境保护署 (EPA)和食品药物管理局 (FDA)批准 ,广泛应用于食品保鲜、加工 ,饮用水的消毒、杀菌、除臭以及工业、农业和医疗卫生中。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公布的材料 ,我国主要大城市中的居民饮用水只有 2 3%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所以人们不得不采用消毒剂来消毒。然而 ,目前在我国大量使用的消毒剂是氯气和含氯的漂白粉 ,它们在杀菌的同时 ,又带来游离氯对各种有机物的氯化作用 ,产生氯酚、三氯甲烷及二口恶 英等致癌物 ,极大地危害人类的…  相似文献   

10.
选用目前常用的含氯、季胺盐消毒剂,针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进行了最小抑菌浓度、最小杀菌浓度的测定及定量杀菌试验。结果表明含氯消毒剂(强力消毒灵)对3种细菌的杀菌效果最好;双链季胺盐消毒液(康唯消)对3种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双季胺碘消毒液(百毒杀)对3种细菌的抑菌、杀菌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1.
自然界存在着大量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是有益的或无害的,但也有不少是有害的或致病的.为了控制有害的微生物,人们研究出了各种各样的消毒剂,其中氯系消毒剂(包括氯气、次氯酸钠、漂白粉等)应用最为广泛.但近年来,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发现传统的氯系消毒剂存在如下缺点:(1)在碱性pH值条件下,杀菌效果大幅度下降;(2)在有氨存在的情况下,杀菌效力大幅度下降;(3)水经其消毒,口感变差,带有刺激性气味;(4)在消毒过程中,它能与有机物反应,生成致癌的卤代烃(THMs).因此取代传统氯系消毒剂,便成为当务之急.据美国环保局(USEPA)推荐,用二氧化氯取代氯气进行消毒,是一个较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到目前为止,饮水消毒以氯及氯制剂消毒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特别是应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极为普遍。但近年来对饮水的氯消毒提出了质疑,国外对氯消毒的饮水中所检出的卤有机物(以三卤甲烷为主)的致癌性进行了讨论,目前虽尚无肯定结论,但其副作用已引起了广泛的重视。为了确保人类饮水的安全,近年来不少国家都在寻找新型的饮水消毒剂,以期最后取代氯消毒。据国内、外的试验,初步认为高铁酸钾是一种有希望的新型饮水消毒剂。它具有杀菌力强(消毒能力达99.95—99.99%),在水中能产生出氢氧化铁凝胶,故能沉淀除去水中的部份重金属离子和在水中无味、无臭以及有良好的除味作用等  相似文献   

13.
以某南方大都市A水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际运行中消毒工艺变更前后的出厂水和管网水的水质和耗氯量进行分析,评价两种消毒工艺的消毒效果、副产物产生情况以及运营成本。结果表明:氯胺和液氯两种消毒剂均有良好的消毒效果;使用液氯后水中的三氯甲烷和游离氯的含量骤增;液氯消毒成本较低,约为氯胺消毒的70%。  相似文献   

14.
选用的消毒剂(苯酚类)能符合药厂洁净室消毒要求而进行该消毒剂消毒效果的研究.方法:通过验证的方法来判断此消毒剂是否适用于洁净室的消毒用途.结果:经过验证符合洁净室消毒要求.结论:苯酚类消毒剂适合洁净室的消毒使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少预氯化时产生的大量消毒副产物,保障饮用水的化学安全性,我们寻找更为安全可靠、更能发挥各种消毒剂长处的饮用水预氧化方式来代替预氯化.本文着重研究了氯胺和PPC(高锰酸钾复合药剂)这两种安全的消毒剂单独以及二者联用对原水中细菌、总大肠杆菌群的灭活效果.用Berenbaum公式判断两种消毒剂联合作用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氯胺和PPC两者联用预氧化对原水中的微生物具有协同灭活效果,可以提高细菌、大肠杆菌的灭活率,保障饮用水的生物安全性.同时可以减少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保障饮用水的化学安全性.因此,可以作为新的安全可靠的预氧化方式来代替预氯化.  相似文献   

16.
新颖杀菌消毒剂稳定性二氧化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菌消毒剂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如今的杀菌消毒剂仍是沿用了几十年的“氯制剂”。目前各行业使用的漂白粉、消毒灵、过氧乙酸等杀菌消毒剂,其主要化学成份为氯,气味重、刺激性大、一些残留物还会产生副作用,另外,这类杀菌消毒剂杀菌单一,真菌、细菌、霉菌等菌类要靠几种杀菌消毒剂共同完成杀灭,而且功效不高,其稳定性也不佳。稳定性二氧化氯是技术含量高的杀菌消毒剂,  相似文献   

17.
该文主要研究了含溴水体在经过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工艺处理前后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变化。通过加氯培养测定三卤甲烷(THMs)和卤乙酸(HAAs)的生成势。结果表明:进水经过臭氧-生物活性炭系统处理后,总三卤甲烷(TTHM)和9种卤乙酸(HAA9)的生成势均降低了20μg/L左右,抑制率在30%以上。其中,主要去除的是一些含氯的消毒副产物如三氯甲烷、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前体物。当原水中含有高质量浓度的Br-时,臭氧化可能会导致含溴消毒副产物(如三溴甲烷、一溴乙酸和二溴乙酸)占总消毒副产物的分配比例升高。同时,研究表明:活性炭对于溴代副产物(Br-DBPs)前体物的去除效果低于氯代副产物(ClDBPs),因此在经过Q3-BAC工艺处理后,消毒副产物生成势中,溴代产物所占分配比例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8.
正酒精、84消毒液、双氧水……什么情况选择什么消毒产品,让我们一起来捋一捋!新冠病毒爆发期间,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公布了消毒的正确打开方式:新型冠状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温。按照以往对抗其他冠状病毒的经验,含酒精、含氯的消毒剂,还有过氧乙酸等等,也都可有效灭活病毒。那么,什么情况下选择什么消毒产品,才能给自己和家人提供更好的保障呢?一起来捋一捋!  相似文献   

19.
北方某油田供水厂原水受到一定程度的有机污染,且pH值、水温年间变化较大,常规氯消毒副产物生成较多。针对该厂原水特点,进行了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消毒效能及其对氯仿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消毒剂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氯仿生成量较少,当二氧化氯投量为0.5~30 mg.L-1时氯仿的生成量均低于10μg.L-1,二氧化氯消毒剂的投量、反应时间、水温、原水pH值等对氯仿生成量基本上没有影响。因此,该厂以二氧化氯消毒剂代替氯消毒是完全可行的,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前提下,能有效控制氯仿生成,明显提高出厂水水质。  相似文献   

20.
自19世纪发现氯具有消毒作用以来,许多国家相继用它作为水源和医用设备的消毒剂,以及用于食品工业生产设备、原料、盛器、包装、罐头冷却等的消毒上。有的还将它用来改良小麦粉的品质。总之,都认为它对于人体是无害的。但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对此有一些新的认识,现作报道如下: 大家知道,氯之所以能产生消毒效果,是因为氯在水溶液中会水解生成次氯酸和氯离子。次氯酸(HOCl)能与有机碳和氨基氮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产生强烈的杀菌作用。然而,与此同时,在氯的水溶液中也有许多种有机物会被氧化和氯化,形成具有潜在毒性的疏水与亲脂有机氯化物,并易于在摄入生物机体后积聚起来。现在知道用氯消毒过的饮用水中,常常含有有机氯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