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泽生教授对棉花雄性不育小孢子败育的细胞学研究从1972年开始历经十八年,其成果于1990年8月经四川省教委组织省内外专家进行了鉴定验收。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成果对棉花洞A不育系、阆A不育系、洞A_3不育系、新海不育系、海洞不育系等棉花雄性不育系从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以及小孢子的发育过程等的研究,论证了棉花雄性不育系的败育时期及其变化。发现了不同基因控制的棉花雄性不育系的小孢子败育除具有某些共同点外,还各有自己的特点。从而可以根据不同棉花雄性不育系小孢子败育的特点来辅助鉴定不同棉花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该项研究对棉花雄性不育的机制,从细胞学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全面的研究。立题新颖、目标明确,为棉花雄性不育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为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开辟了  相似文献   

2.
国外关于棉花雄性不育性的研究,远较玉米、高粱等作物为迟。近二十年来,世界上一些产棉国家先后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在美国,第一篇有关棉花雄性不育性的研究报告发表于1960年。可是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培育出在生产上较理想的雄性不育系。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棉花雄性不育性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基因雄性不育性;另一类是  相似文献   

3.
南充师范学院院长、教授汤泽生同志从70年代初开始对棉花雄性不育细胞学进行系统研究,10多年来取得了重大突破,获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果。这些成果存国内外居领先地位。为了推广这些成果,为棉花生产服务,特将这些战果汇编成册,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88年12月出版,书号是:ISBN7—5394一1209—8/S.176.本书内容丰富。主要目录如下: 1.我国棉花雄性不育细胞学研究概况; 2.棉花“洞A”兄妹系花器官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4.
棉花雄性不育系的研究,是近二十年来棉花育种工作上的一个新动向。棉花生产上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棉花产量的一个新途径。据报导棉花不论在品种间或种间杂种一代,都存在着杂种优势,在产量上一般比亲本增产25—35%。因此,研究棉花雄性不育系利用杂种优势,对于提高棉花产量和丰富遗传学理论,将有很大的前途。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经过几年的实践,利用不同方法,目前获得了一大批不同类型的不育株。通过对材料的综合分析,初步看出,所获得的不育株,经过二代测交鉴  相似文献   

5.
前言据国外的研究,棉花雄性不育受核基因控制者,有隐性基因和显性基因两类。目前,在陆地棉中,已发现了三个显性核基因 Ms_4、Ms_7、Ms_(10)控制的材料,并对细胞学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国内,除了发现受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的棉花“洞 A”雄性不育系外,还发现了新的受显性核基因控制的新海雄性不育系(属海岛棉)和“洞 A_3”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作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搜集和阅读了国内、外有关文献,经过研究、归纳而成。文中扼要的论述了目前世界上对这一问题研究的现状及其发展.1、论述了杂种棉对大幅度提高产量和改进品质蕴藏着巨大的潜力。2、论述了当前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和选育上,特别是对恢复系的研究中所取得的重大进展。3、作者结合自己的体会,绘制了不育系和恢复的转育图;并从棉花遗传的原理出发,提出了在转育过程中,应该考虑的事项。可以认为是作者今后的研究计划。同时就正于棉花遗传育种同行们。  相似文献   

7.
棉花阆A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阆A”雄性不育系小孢子败育,从小孢子母细胞就已经开始,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是败育的主要时期,基本上不能完成减数分裂,不能形成正常小孢子。与洞A,无62—1A受隐性核基因控制的棉花雄性不育系,在细胞学败育上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论述了植物雄性不育的原因、类型及显性和隐性核基因控制雄性不育,重点介绍线粒体、叶绿体、质粒等对雄性不育的作用,从分子水平上进行了分析.对温敏和光敏型雄性不育也作了介绍.从而展示了诱导植物雄性不育和不育材料用于育种的光明前景,并提出了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同工酶具有器官的特异性;杂交小麦石春1号幼苗叶出现杂种酶带;供试春小麦和棉花分别具有5条和4条SOD同工酶带;雄性不育系棉花子叶POX活性相对较弱,Nacl胁迫可使POX和SOD同工酶发生一些变化,产生了酶蛋白合成的盐诱异,提高了POX活性,这有助于对作物耐盐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棉花三系配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棉花杂种优势,是提高产量和改进纤维品质的有效途径。推广杂种棉的关键措施是进行三系配套,实行不育化制种。我们于1985年以哈型雄性不育材料为不育“源”,以北疆推广品种“新陆早一号”和“66—241”为回交亲本,进行回交转育。经过三年的回交和定向选择,现已基本育成不育性稳定的,农艺性状接近回交亲本的四个新的雄性不育系。1987年,开始了恢复系的转育工作,并取得一定的研究结果。同时对不育系的自然授粉也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发现不育系对野蜂有某种吸引力,因而有较高的单株成铃数;这对制种工作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11.
棉花洞 A 雄性不育,是一个受隐性核基因(msc_1 msc_1)控制的整株不育材料,农艺性状好。现已采用“一系两用法”配制成杂种棉川杂1号、2号、3号,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经研究棉花洞 A 小孢子的败育有一个发展过程,小孢子母细胞基本上能通过减数分裂,而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花粉粒时期。故成熟花粉粒绝大多数细胞质退化,形状多样,仅少数花粉粒外形正常,但花药不开裂。采用自交或强迫自交均不成铃。经十年的实践证明:棉花洞 A 雄性不育是彻底而稳定的。  相似文献   

12.
棉花湘远 A_(41)是一种新的无花粉型雄性不育系,其小孢子败育主要发生在减数分裂早前期,偶线期是败育的主要时期,它的败育与绒毡层细胞的不发育和小孢子母细胞透明带的不形成有关.湘远 A_(42)与湘远 A_(41)是同一败育类型的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13.
前言对陆地棉(G.hirsutum)雄性不育材料的研究,国外已有不少报导。六十年代以来,美国曾先后发现和鉴定了受隐性核基因控制并已命名的有 ms_1、ms_2、ms_3、ms_5ms_6、ms_8ms_9,受显性核基因控制并已命名的有 MS_4、MS_7、MS_(10)~1。在棉花核不育材料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全国棉花杂种优势利用协作会议于一九八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七日,在武汉市华中农学院举行。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主持,出席会议的有中国农科院、浙江农业大学等二十多个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我院生物系付教授汤泽生出席了会议。并宣读了“棉花洞 A_3雄性不育小胞子败育的细胞学观察”、“棉花自然单倍体植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长物质与植物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植物生长物质与植物雄性不育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已有的研究涉及到雄性不育与各种内源激素水平的关系、外施激素对植物育性的影响、以及植物生长物质在雄性不育中的作用机理等,不同生长物质对育性表达作用不同:GAs和多胺有利于雄性器官的发育,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脱落酸含量过高往往导致雄性不育,雄性不育既受单种生长物质变化的影响。也受各种生长物质间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LGR4和ZNF281是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重要分子,参与广泛的生物学过程.研究的目的是比较这两个基因在牦牛及其杂交后代睾丸中的表达.从成年牦牛(n=10)和雄性不育犏牛(n=7)睾丸中提取总RNA,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LGR4和ZNF281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显示,这两个基因在睾丸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水平,其中LGR4基因在牦牛和犏牛睾丸中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而ZNF281基因在牦牛睾丸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雄性不育犏牛(P 0. 01),差异达4. 7倍.推测ZNF281在犏牛睾丸中的低表达可能与其雄性不育有关.  相似文献   

17.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基因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甘蓝型油菜波利马(Brassica napus pol.)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油菜不育类型.目前关于其分子机制的研究已证实,线粒体ATP合成酶的一个亚基ATP6与其雄性不育相关.本实验以ATP6作为诱饵蛋白,应用酵母双杂交共转化的方法筛选与ATP6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在获得的阳性克隆中,发现了一个与tAPX基因及其表达的蛋白都具有较高同源性.它是活性氧清除的重要酶类,很可能与细胞质雄性不育间建立起了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18.
棉花“洞A”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形态学研究补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洞 A”雄性不育株是自然突变而来,经研究为隐性核基因控制,定名为msc(?)msc(?)。四川省南充地区农科所、省棉花研究所已先后培育出“洞 A”、“751A”、“473A”两用系,并筛选出川杂一、二、三号三个杂交棉品种。其中川杂一、二号在南充地区推广十万亩,获得了好的收获。为了探讨“洞 A”雄性不育小孢子败育的时期和表现,曾对“洞 A”小孢子母细胞的变化,减数分裂和小孢子等进行了研究,结果发表在南充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相似文献   

19.
棉花无“62—1”雄性不育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棉花雄性不育的研究,近二十年来发展较快。国外,已发现受隐性核基因控制者五个,受显性核基因控制者三个,并通过杂交获得具哈克尼西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国内,在近十年来,也先后在陆地棉中发现了受隐性核基因控制的洞 A,阆 A、社 A、川 A 等,受显性核基因控制的洞 A_3,新海棉雄性不育,军海棉不育  相似文献   

20.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油菜ATP6的相互作用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蓝型油菜波利马(Brassica napus pol.)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油菜不育类型.目前关于其分子机制的研究已证实,线粒体ATP合成酶的一个亚基ATP6与其雄性不育相关.本实验以ATP6作为诱饵蛋白,应用酵母双杂交共转化的方法筛选与ATP6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在获得的阳性克隆中,发现了一个与拟南芥中未知基因AT3G47550所编码的蛋白质具有较高同源性的蛋白质.它含有RING HC的结构,可能在泛素-蛋白质降解途径与细胞质雄性不育间建立起了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