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华旅游,旅游文本的地道、准确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根据旅游翻译的目的和旅游文本的特点,文章探索了变译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旅游外宣资料汉英翻译中的"译与不译"问题,应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目的论"的指导下,突破传统"忠实"翻译原则的束缚,强调以读者为中心,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予以解决,以实现目的语读者的交际目的.具体表现在增译、缩译、编译和创译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全译与变译是翻译的一对新范畴。变译应用于实践,构成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译评、译写、阐译、改译、参译、仿作十二种变译方法。本文通过单位、解字、过程视角,以图表形式宏观解构变译,探寻变译十二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此普化变译研究,丰富翻译体系。  相似文献   

4.
詹璐 《科技信息》2013,(35):156-157
变译是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全新概念,它围绕一个关键词"变通"而展开。变译是由黄忠廉教授首次提出的,他还构建了变译理论的基本框架。而译者是变通和变译的主体,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实用文体而言,为了迎合读者的需求与心态,必要情况下译者应对原文进行变译,甚至是浓缩或改动原文的内容,来完成传播信息的目的。而黄忠廉教授提出的"变译"理论中的某些翻译方法以及"变译"原则,对实用文体里信息传递的翻译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除此之外,译者的主体性在运用变译的整个过程也要得到很好地体现。  相似文献   

5.
农业中变译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本文分析了农业文本英语,翻译中变译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变译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变译理论的提出,使我们不再拘泥于全译的理念,为农业英语的翻译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将有效促进农业英语的翻译质量的提高,从而增强农业对外交流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刘丽 《科技信息》2010,(20):I0166-I0167
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趋提升,中国的饮食文化之地位日渐显著.饮食之窗口--中餐菜单,又因其蕴含厚重民族文化而增其固有的不可译性,为译者翻译增加了难度.本文在肯定其中的不可译性的前提下,分析中餐菜单的命名特点,并以黄忠廉教授的变译翻译理论为指导,采用其中的摘译、阐译和改译等变译方法,提取餐单翻译中的精髓,以弘扬民族文化,满足外国食客点餐宗旨为己任,从全新的角度对餐单英译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变译以读者为中心,本质是变通。广告翻译借助翻译手段和策略,达到宣传产品或理念,争取消费者的目的,尤其适合采用变译。广告变译可以满足特定条件下特定消费者的特定需求,达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8.
变译和全译是一对全新的翻译范畴,变译是相对于全译而言的。在不同文本转换中变译现象比比皆是,在中式文本转换中也不例外。本文在介绍变译和变译理论的同时,旨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式文本转换中变译的可取性:中式文本的特殊性与其面对的尴尬、变译的原因、变译的主要应用范围和变译事实等。  相似文献   

9.
鉴于介词在英语及汉语中使用频率及发挥作用的不对称性,导游的讲解词要做到既能忠实于旅游资源的历史真实性,又必须考虑英语游客的审美心理.认识英汉语的这种差异,还要运用变译策略,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把这些元素相结合,才能达到满足游客审美的交际需求.  相似文献   

10.
旅游外宣资料汉英翻译中的"译与不译"问题,应在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目的论"的指导下,突破传统"忠实"翻译原则的束缚,强调以读者为中心,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予以解决,以实现目的语读者的交际目的。具体表现在增译、缩译、编译和创译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旅游翻译是一种涉及文化、语言和思维的极为复杂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的内容不是语言符号本身,而是语言符号所承载的文化。而文化差异处理得好坏是旅游翻译准确与否的关键。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视角,说明了文化差异和旅游翻译的关系,阐述了文化差异对旅游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结合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原理,对旅游资料的作用及功能进行分析。发现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是旅游资料英译中要解决的难题。为了最大限度地传递出原文的核心信息,应该灵活运用增译、省译、改写的翻译策略,以达到较好的沟通交流效果。  相似文献   

13.
韶关是广东的旅游资源大市,旅游景点颇多。旅游景点名称翻译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韶关旅游的对外宣传和形象。根据旅游景点名称的特点,对韶关的几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名称进行分类,并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结合几种常用的翻译方法,对韶关几个旅游景点名称的英文翻译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鼓浪屿景区旅游文本的基础上,参照汉英译文,研究旅游文本的汉日翻译。由于中日两国在文化与语言上的历史渊源,译者往往在日语译文中直接沿用汉语文化词的汉字,这种翻译方法有其积极的一面,但过分使用,也会妨碍翻译目标的实现。因此,旅游文本中文化词的汉日翻译应充分考虑中日两国的文化异同与日本人的异文化接受能力,并参考汉英翻译策略,除直接使用对应的日语汉字外,还应综合运用增添解释性文字、适当删减等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旅游业高速发展的今天,英语导游词的创作、翻译和讲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英语导游词的翻译创作着手,以“意境”为主线,阐述了如何在英语导游词的翻译创作活动中恰到好处地表现景点所蕴含的完美意境。  相似文献   

16.
王红霞 《科技信息》2012,(10):183-184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must be counted when we talk about literary translation.Cultural differenc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of literary translation.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promote the communication of different culture,it is imperative to effectively elimi-nate the culture differences.Four kind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western culture are mentioned in this thesis.There are al-so some theories that can be followed to eliminate these differences.The ultimate purpose is always to create the perfect translation that can fit the originaltext both on meaning and on style.  相似文献   

17.
公示语是宣传城市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苏州,公示语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在公示语的翻译方面仍存在着一些误差。本研究根据功能翻译理论,对收集的苏州市公示语英译实例进行了分析。苏州市公示语翻译失误主要表现为语用、文化、语言、特定文本等方面。公示语的翻译必须按照忠实、连贯和目的法则。规范的公示语能更好地推广苏州文化,突显苏州应有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8.
语篇翻译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多年研究。他们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为此领域的进一步探索予以铺垫。但是目前国内针对旅游语篇文化层面翻译研究不够深入。本文试图从语篇人手,结合大量实例对汉语旅游语篇及其英译文进行对比分析,认为旅游语篇翻译不仅是两种文字的简单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其中文化信息的理解与处理值得引起大家注意。笔者就如何有效地传递旅游语篇中的文化信息,提出儿种翻译方法:1.释义法;2.增补法;3.删减法;4.改译法;5.类比法。  相似文献   

19.
在功能翻译理论的基础上,对旅游外宣品汉英翻译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种翻译策略。选取语用功能对等这一切入点来管窥旅游文本的文本特征以及翻译策略,对旅游英汉两种文本进行了剖析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