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重组DNA技术,以(A6,A11)-双突变胰岛素原分子为支架构建了含有外源抗栓肽功能区的嵌合分子,并在大肠杆菌进行了表达和纯化.对嵌合分子进行胰岛素受体结合活性、放射免疫活性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嵌合分子具有较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活性,而无胰岛素生物活性,证明以(A6,A11)-双突变胰岛素原作为外源肽序列呈递骨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对生物活性肽的功能研究及分离、提取技术的成熟和研究与开发乳源活性肽的兴起,研究者发现乳清蛋白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潜在肽段.综述了近年来乳清蛋白生物活性多肽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其抗氧化活性、ACE抑制活性、降胆固醇活性及其他活性的作用机理和研究概况.随着研究水平的提高,乳清蛋白生物活性肽的功能特性必将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3.
小牛类表皮生长因子活性肽的高分子复合物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牛颌下腺通过中性抽提,硫酸按沉淀,CM52和DE52负吸附,SophadcXG75凝胶过滤得到一个具有类表皮生长因子活性的大分子多肽,该分子可在PH7.习,DE52层析盐梯度洗脱分开成27KD无活性的结合蛋白和6KD的具有表皮生长因子活性小肽。通过计算,该大分子为结合蛋白和类表皮生长因子活性肽1:1结合的三聚体,大分子复合物比类表皮生长因子小肽显示更高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4.
生物活性肽的生理作用与应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泽鑫  李萍 《科技信息》2013,(8):170-170
<正>随着我国养殖业水平的提高,传统诱食剂已不能满足畜禽生产的需求,新的诱食剂产品开始出现。新型诱食剂的主要活性成分有:γ-氨基丁酸、活性肽、植物活性成分等。目前,国内外对生物活性肽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并通过应用研究将多种生物活性肽推向市场,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1.生物活性肽的主要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食源性生物活性肽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源性生物活性肽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小鼠灌胃给予食源性生物活性肽,剂量分别为0.4 g/kg·bw,0.2 g/kg·bw和0.1 g/kg·bw,连续给药30天,观察其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和NK细胞活性测定的影响.结果 食源性生物活性肽能够使小鼠碳廓清能力增强,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和血清溶血素含量,但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NK细胞活性、抗体生成细胞的数量无明显影响.结论 食源性生物活性肽对小鼠体液免疫及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两项试验结果均为阳性,故可判定食源性生物活性肽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海洋动物中含有大量的活性肽,这些活性肽具有不同的功能特性。其中海洋动物寡肽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菌、调节血糖、降低血脂、增强免疫力等重要的生物活性。对这些寡肽的结构,制备工艺,功能特性及其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为海洋药物和海洋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丝组二肽是目前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小的有切割活性的肽,探索合适的丝组二肽合成方法以便进一步研究丝组二肽对蛋白核酸的切割机理、作为酶活性中心的化学依据以及其它生物活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以三氯氧磷为肽的缩和试剂,研究了丝氨酸和组氨酸在其辅助下的成肽反应,并利用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发现丝氨酸和组氨酸与三氯氧磷的反应不仅产生了丝组、组丝二肽,还产生了组组、丝丝、环组组、环丝组二肽等产物.这一结果为几种小肽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相关生物活性肽的研究进展傅颖(浙江省医学科学院保健食品研究所,杭州310013)肝细胞刺激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和肝再生增强因子是一类能促进人类及动物细胞再生、促进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生长、促进组织器官损伤后的修复、治疗肝衰竭和促进肝再生,又具有各自独特功能的生物活性小分子物质。介绍了与肝细胞相关的3种生物活性肽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7)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超家族(IGFBPs)中一名新成员。与其他结合蛋白一样,它能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相结合,携带、转运IGF,延长IGF的半衰期,调控IGF的生物活性;更为重要的是,IGFBP7具有许多不依赖于IGF的生物作用,可参与多种类型的组织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衰老与癌变等病理生理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利用赖氨酸专一性的蛋白水解酶进行了酶促人胰岛素半合成反应,猪胰岛素经该酶切去B链羧基端丙氨酸形成去丙氨酸胰岛素素DAI。进一步在水/有机溶剂介质中该酶的转肽反应,使B链生成苏氨酸叔丁酯羧基末端,水解去酯后产生人胰岛素。研究了转肽反应的最佳条件。转肽反应生成的人胰岛素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免疫初乳对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用正常小鼠和糖尿病模型小鼠研究免疫初乳调节血糖的作用.连续30d给予正常小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免疫初乳,30d后眼眶取血,取其血清测定小鼠空腹血清血糖.结论免疫初乳能显著降低四氧嘧啶致高血糖小鼠的血糖水平并提高其糖耐量,且高剂量免疫初乳组的效果好于低剂量组的效果.但免疫初乳对正常小鼠的血清血糖及糖耐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乳铁蛋白是牛乳中一种重要的碱性蛋白,相关基础与应用研究已引起广泛关注.首先以鲜牛乳为原料,通过脱脂、除酪蛋白、SP Sepharose Big Bead阳离子交换层析及Superdex 200凝胶层析组合方法、超滤浓缩等过程,最终获得乳铁蛋白样品,纯度约为94.71%.进而,研究了热处理对乳铁蛋白的分子特性的影响.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得到的乳铁蛋白热变性温度为73.1℃.通过圆二色谱研究了热处理(63℃30 min;72~75℃20 s;85℃10 min;95℃10 min)对乳铁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增加,乳铁蛋白的α-螺旋构象逐步转变为β-折叠构象,蛋白质分子排列更为有序,分子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密,蛋白质分子发生变性趋势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检测水牛乳中掺入普通牛乳的方法.在德昌水牛乳中添加不同比例的普通牛乳,用电泳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乳清蛋白组成,根据乳中β-乳球蛋白在水牛与普通牛之间的差异,可准确鉴定水牛乳中掺入的普通牛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能检测到掺入的1%的普通牛乳;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在30min内检测到掺入的10%的普通牛奶.本研究为水牛乳的质量监控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4.
姜汁凝乳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生姜中的某些成分可以使牛乳凝固,探讨了姜汁凝乳的机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民的优选工艺。  相似文献   

15.
母乳(人乳)是人类母亲用于哺喂婴儿的乳腺分泌液,它既是婴儿出生后能量和营养的来源,更是母体为新生婴儿提供的全方面延伸保护。母乳作为一种自然演化的产物,其成分复杂,构成物质种类繁多,包括支持婴儿物质代谢的营养物质和帮助婴儿功能发育的生物活性物质。这些母乳成分在含量、亚组分构成及化学和生物学状态等方面,能完美地吻合婴儿解剖、生理、生化特征和能量、营养、免疫功能、微生态发展等需求,是婴儿存活和健康成长必需的生物学体系。母乳成分是奠定母乳喂养健康优越性的基础之一。正是由于母乳成分与婴儿需求之间的天然一致性,使母乳喂养对促进婴儿早期健康生长发育和降低成年期慢性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母乳喂养可确保喂养婴儿获得健康的体格生长状态,有利于其脑神经生长和认知功能发育,有利于免疫系统平衡发展,提高抵抗力,降低感染性疾病风险,同时对过敏性疾病具有防护效应。在远期健康效应方面,母乳喂养可降低喂养婴儿的儿童期和成年期肥胖风险,可明显降低成年期代谢综合征(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等)的风险。对母乳成分的持续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婴儿的营养需要,也是推进婴儿配方食品技术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乳蛋白经恒磁场处理后的体外酶消化作用,结果表明:磁处理可提高胰蛋白酶对热变性牛乳蛋白,酪蛋白(CSN)的消化率;提高牛乳中蛋白酶对变性CSN的消化率;降低瘤胃胞外蛋白酶对变性CSN的消化率。磁处理对胰蛋白酶分解奶粉蛋白、牛血清白蛋白影响不显著,并且不影响牛血清白蛋白及热变性CSN的紫外吸收光谱。  相似文献   

17.
目的:牦牛乳富含酪蛋白,其经酶解制备的降血压肽以安全性高、无副作用等优点已成为乳品开发和高血压防治药物研究的新热点.方法:本实验对从牦牛乳中提取的酪蛋白,依据复合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及胰蛋白酶各自的最适pH及温度采用酶解方法制备降血压肽,并且以ACE抑制活性为指标初步筛选最佳水解酶.结果:五种酶ACE抑制肽抑制率分别为:复合蛋白酶为39.02%,中性蛋白酶为67.48%,碱性蛋白酶为56.10%,木瓜蛋白酶为71.54%,胰蛋白酶为8.94%.结论:说明,在最适pH及温度条件下,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为制备降血压肽的最佳酶选,这为后续进一步的制备降血压肽实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糙米营养全面,富含生物活性物质和矿物质,但由于其组织结构的原因,口感较差,人体难于消化,制约了它在人们膳食中的消费。研究一种糙米乳的生产工艺,为提高糙米的可食性开拓新的途径。采用双酶法降解糙米所含大量淀粉,既可降低米乳的浆液黏度,改善口感和状态,又能提高米乳中葡萄糖含量,降低生产成本。利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对糙米乳液进行液化和糖化处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DE值(葡萄糖当量)为指标,优化了糙米酶解的工艺参数:α-淀粉酶用量为0.35g/100mL,65℃保温40min;糖化酶用量0.35g/100mL,60℃保温8h。酶解后淀粉降解,DE值达到最高35.68%,乳液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9.
牦牛是藏区牧民不可或缺的收入来源,然而,过度放牧已经导致了当地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因此,为了减轻当地贫困,高附加值的牦牛产品(例如牦牛奶及其制品)的开发应当被重视与支持.牦牛奶的高营养价值和稀缺性使之成为了具有深加工潜力的资源.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奶业合作社在改良奶品生产和为合作社成员增加收入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索怎样发展牦牛奶业合作社可以为发展当地牧区经济提供重要参考.本文分析了藏区奶业合作社的需求,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为更好地发展合作社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当前最急迫的需求是解决生产技术和营销的落后,才能为更大规模的酸奶的商业化流通提供必要条件.合作社可以通过与高等院校合作获得技术支持,与专业团体合作获得营销支持.长期来看,提高社员的商业意识和管理能力是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