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做梦与智力     
“我睡觉总做梦,会不会影响智力?”“我常做梦,还记得很清楚,脑子是不是得不到休息?”  对于睡梦,一直是许多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虽然还有许多未解之谜,但不会影响智力是肯定的。  人的睡眠可分为两期,一期是慢相睡眠,另一期是快相睡眠。人在快相睡眠时,眼球出现快速运动,所以又叫快速眼动睡眠。如此时被叫醒,大约80%的人都说正在做梦,而且梦境非常清晰。  科学家认为,快相睡眠对大脑特别重要,正是靠快相睡眠,我们第二天才能头脑清醒地学习和工作。那么,快相睡眠时不做梦是不是对大脑更有帮助呢?其实不然。  对此,科学家做过实验…  相似文献   

2.
睡眠术综论     
良好的睡眠是确保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实践证明,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定的对策措施,可以在实现良好的睡眠方面取得显著的效果.本文想就与睡眠有关的种种良方妙策作一概要的介绍.一、作短时间的白天睡眠,可以弥补睡眠不足,消除脑子疲劳一天的睡眠时间虽然在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普通人的睡眠时间最好为6h~8h.睡眠不足在短期内尚无大碍,但长此以往,就会发生大问题,例如导致过度疲劳,诱发突然死亡.为了补充睡眠时间,使身体得到休整,脑子恢复疲劳,作短时间的白天睡眠,是一种良策.对老龄者而言,白天睡眠尤为重要.它也是一种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法.人的睡眠从生到死是有变化的.婴儿除了吃奶以外,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睡眠状态.幼儿一天也要睡眠几次.这种睡眠称为“多相性睡眠”.到了学生时代,睡眠仅局限于晚上,而变成“单相性睡眠”.成人同样为“单相性睡眠”.到了老龄,则又回复到“多相性睡眠”.因此,老人作白天睡眠是理所当然的.睡眠有身体休息和脑子休息两种类型.身体休息的睡眠称为眼快动睡眠;脑子休息的睡眠称为非眼快动睡眠.眼快动睡眠可使身体的  相似文献   

3.
《青年科学》2003,(4):11-11
人的睡眠分为“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快速眼动睡眠”时,虽然肢体已经处于休息状态,但脑仍在活动,眼球在眼皮下方急速转动,常有做梦的现象发生。“非快速眼动睡眠”时,睡眠由浅入深,无眼球快速转动,它又可分为四个  相似文献   

4.
进行动物生理学呼吸实验时,有若干种描记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呼吸描记器记录方法;按气管压力的波动记录呼吸方法;通过胸骨柄剑突记录膈肌运动方法等等。我们在多年实验工作中认为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缺点。如:用呼吸描记器方法的缺点是置于胸廓上的呼吸描记器经常发生移动,从而可以改变描记的性质,可误为呼吸运动的变化。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呼吸型的改变,如胸式呼吸转为腹式呼吸时,描记出的曲线将非常微弱。按气管压力的  相似文献   

5.
(21) 苍翠欲滴的“巴哈”到过壮乡的人会看见:每个村子的后面都有一座苍翠欲滴的山林,景致十分幽雅。这种属于村上集体所有的山林,壮话叫“巴哈”。对于“巴哈”,壮人十分爱护。平时缺柴,宁可到远一点的山坡找柴草,也不肯到“巴哈”上偷砍,这实际是约定俗成的“村规”。根据“村规”,每隔二、三年才能上“巴哈”集体砍伐柴火一次,时间安排在春节前五、六天。那时,按人口计划砍伐,不能乱砍,对名贵的树木和药材要保护,只能有选择地砍一些可做柴火的树木。严格的是,每天  相似文献   

6.
正一个人通过脑电波对另一人的大脑进行"控制",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然而,近日美国科学家首次成功进行了一次人脑"意识融合"试验,让科幻成为现实。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教授罗杰西·拉奥日前在该校进行了一次试验。拉奥坐在学校的实验室里,头部通过电极与一台脑电图描记器相连。此时,在校园另一侧,拉奥的同事安德里亚·斯托克头戴一顶装有经颅磁刺激线圈的紫色游泳帽,线圈正好对准控制他右手活动的头部左运动皮层。拉奥注视着电脑屏幕,想象自己正在操纵一个电子游戏,并在游戏中用右手发射火炮,此时他的手并没有动。脑电图描记  相似文献   

7.
《厦门科技》2004,(2):60-62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五天不睡眠人就会死去.可见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即春季的第一天定为“世界睡眠日”。  相似文献   

8.
《今日科技》2008,(2):50-53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5天左右不睡眠人就会死亡,可见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之所以定在每年初春第一天,是因为季节变换的周期性和睡眠的昼夜交替规律都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以及夜生活、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引发睡眠障碍。患者平时会表现出紧张焦虑,甚至偏执的倾向。另外,不健康的睡眠还会产生不少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2003,(1):36-36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睡眠的好坏不是取决于睡眠的长短,而是取决于睡眠的质量。那么,何时入睡才能取得较好的睡眠质量呢?答案是:晚上9~11点,中午12~1:30,凌晨2~3:30。究其原因,与睡眠的两种不同的状态有关,即与快波睡眠与慢波睡眠的关系密切。人在入睡后,首先步入的是慢波睡眠,持续时间一般在8~120分钟左右;然后进入快波睡眠,维持时间在20~30分钟左右;此后又回到慢波睡眠中。整个睡眠中如此反复转化约4~5次。越接近觉醒,慢波睡眠越相对缩短,快波睡眠则越相对延长。人可以从慢波睡眠或快波睡眠中直接醒  相似文献   

10.
“我两个月才来一次月经,是不是有问题?”“我的月经量有时很少,有时又很多,甚至一次来半个月才干净,我真担心……”“为什么我一个月来了两次月经?”这是几个初二女生的来信。我真的很理解她们的担心,因为她们都只有十三四岁,来月经的时间不长,而这时期的月经往往会出现一些不规律的现象,让女孩子手足无措。 到青春期的女孩,自然会来月经。一般来说,月经是有规律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月经周期。月经周期就是两次月经所间隔的时间,这个间隔可以因人而异,有的25天,有的28天,有的40多天,但大多数人的月经周期是28~30天。月经除了有这种周期…  相似文献   

11.
研究梦的科学,即梦学,是世界上最新兴的学科之一,上个世纪60年代才独立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但是,科学家们对梦学抱有很大的希望,认为做梦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是有帮助的。每场梦需耗时90分钟? 古人称梦为“小死一次”。在他们看来,人做梦的时侯灵魂便离开了躯壳,去了梦中王国。所以,已入睡的人  相似文献   

12.
9月的一天,27岁的中学教师马铸铭带着这段灾难史走进中国青年报社。他揣着一份名单,上面有5位完全不认识的记。他挨个询问.前4位都不在。还好,第5位在。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电磁主动悬架用直线作动器推力密度低和推力波动大等缺点,提出一种分数槽结构的圆筒形永磁直线作动器,并建立作动器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理论计算其绕组反电动势验证了其正确性;同时,研究了作动器的作动力、响应时间和效率随速度和电源激励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作动器绕组的反电动势中含有3、2和4次的谐波分量;作动器作动力存在一定的波动,且随着电流增加而增大;作动器响应时间随着运行速度增加而减小;作动器效率与电压和速度相关,速度越大,效率越高,电压越大,效率越低.根据车辆在各工况下的悬架工作特性得出:当车辆侧倾时,作动器处于低速、大作动力、慢响应、高耗能的工作状态;当随机路面激励时,随着悬架运行速度的提高,应逐渐增大作动器电流激励的幅值和频率.  相似文献   

14.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5天左右不睡眠人就会死亡,可见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之所以定在每年初春第一天,是因为季节变换的周期性和睡眠的昼夜交替规律都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以及夜生活、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引发睡眠障碍。患者平时会表现出紧张焦虑,甚至偏执的倾向。另外,不健康的睡眠还会产生不少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个正常寿命的人,生命中有整整6年的时光是在梦境中度过的,其中75%的梦境都并非美梦。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将噩梦换成美梦?"午夜,当你从噩梦中惊醒,或许伴随着一声尖叫,或许额头还冒着汗,盯着四周漆黑的房间,仍然心有余悸。这一刻,你并非唯一的不眠者——实际上,普通人每天晚上会花上2个小时做梦。也就是说,一个正常寿命的人,生命中会有整整6年的时光在梦境中度过,而我们75%的梦境,都并非美梦。  相似文献   

16.
睡眠的学问     
凡是生物都需要睡眠。即使是植物,它在一天的昼夜变化中,也有“工作”和“睡眠”的时候。人就更是如此,只有在深深地睡足一晚之后,第二天一早才会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但也不是睡得越多越好,睡眠是很有学问的。一,如何提高睡眠的效率美国心理学家建议,为了美美睡上一觉,每天在大自然里沉思20分钟,例如倾听流水的淙淙声,观察树顶在风中晃动、云彩在空中飘动。这时,人体的新陈代谢放慢,产生较少的使人兴奋的激素———可的松和肾上腺素。此外,消耗较少的营养物。这样,大脑里生成“睡眠分子(如血清素)”的松果体就能吸引更多…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三一年八月十二日,鲁迅在写《〈肥料〉译后附记》一文时,下署“洛文记于西湖之避暑吟诗堂”。查《鲁迅日记》一九三一年八月九日,记有“夜译短篇《肥料》讫”。四天后写“译后附记”,在时间上是完全吻合的,可是,在这几天里,鲁迅并没有离开过上海,也就没有到过杭州西湖。为此,这“西湖之避暑吟诗堂”,一直来被人认为是不知所指。  相似文献   

18.
大凡睡眠时间充分、睡眠质量又好的人,总显示出脸色红润、精力充沛的样子;而那些经常熬夜而睡眠不足、或睡眠时间够却又失眠的人们,却表现出脸色晦暗、神采黯然……”原来,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一个活到90高龄的人要在睡眠中度过约30年时光。睡眠是彻底消除疲劳、恢复生命活力的最佳手段;睡眠也是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动物节和植物节,现将这些有趣的动物节和植物节分录如下: 鸟节在尼泊尔,乌鸦经常成群结队地落在屋顶上,肆元忌惮地强夺小孩手中的食物。尼泊尔人把每年秋季历时3天的盛大“灯节”的第一天作为乌鸦节,并在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节日这天,家家都要在吃早饭前,用树叶制成碟子,装上炒米、饼干等食物,供乌鸦食用。美国在每年的11月都要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水鸟节”活动。孩子们在路边、屋角放上一把谷穗,以供水鸟啄食。姑娘们为了避免一些冒失的水鸟在晚间撞玻璃而死亡,特意在明亮的玻璃窗上贴上花边。  相似文献   

20.
这是美国的一个大陨石坑,直径超过1.2千米,是5万年前砸出来的,要是现在……看见美丽的流星雨真是件让人高兴的事情,听说它能让你美梦成真。可那些流星要是再大些,你恐怕得永远去做梦了!我们总是笑话那个“忧天的杞人”,天怎么会塌呢?那好像是恐龙时代的事,或者科幻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