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5 毫秒
1.
张吕 《长沙大学学报》2004,18(3):72-74,89
青年时期曾热心于政治而晚年潜心于学问的梁启超,不论从政还是治学,都有一个终极目的--兴邦救国.这使他的治学生涯既融进了政治家的风范,又具备了学者的品格.而他的文艺思想亦兼具二重性,既重其学术性,即文学本身特质的探求,又重其政治性,即对政治与民生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王尚絅曾有十年官宦生涯,有出色的从政才能。由于朝政颓败,辞官归里读书隐居长达十九年。他和"前七子"领袖人物交往过从,同样反对"台阁体"诗风,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但他在文学观点上反对刻意模仿古人,力倡变革创造精神。他是个关心社会民生民瘼的诗人,写出大量的政治诗、山水诗和反映农民普遍破产、农村纷纷凋蔽的农村生活的诗。他的诗具有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明代诗史上一支清潋的溪流。  相似文献   

3.
陈亮是南宋时期浙东学派的杰出代表,他不满理学空言性理天命的迂阔,提出了实事实功的主张。他认为:治学要"通其委曲,以求见诸事功";治世要"取王霸之杂,事功之会";修为要"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他的事功思想对南宋以降的学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成为历史大转折时期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诗言志辨》不仅体现了朱自清先生"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更以其科学的治学方法垂范后学。其治学方法主要体现在在治学选题上"从小处下手",文献上"爬梳剔抉",论证上"谨严地辨析"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对朱熹教育思想的探讨应当重视外缘研究。朱熹的心路一直徘徊于入仕从政和退隐从教之间,二者形成一个巨大张力,极大影响到朱熹的教育观念。入仕从政是儒者定位、士大夫身份和时代背景所赋予朱熹的首要使命;以道进退、学政分离、育才化俗则是退隐从教的不得已;"格君心之非"、教育立国、"庆元党禁"充分证明朱熹教育思想的强烈政治诉求,在政治与教育之间的出入徘徊构成朱熹教育思想的底色。  相似文献   

6.
执政能力是政党执政的基础性资源,在政治学意义上有着丰富的意蕴。增强执政能力,保持执政的有效性、合法性和稳定性是执政党的最高政治诉求。从政治学的视角,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巩固执政合法性基础、整合多元社会利益、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政治发展和实现政治现代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的政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政策思想是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为了解决当时苏维埃国家面临的最紧迫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而提出来的。本文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新经济政策,认为新经济政策始终是一个政治性的命题,因政治需要而出台,也因政治问题而被中止,是政治方面的因素最终决定了它的命运。  相似文献   

8.
张舜徽先生是我国 2 0世纪著名的国学大师。他毕生研治国学 ,著述繁富 ,成果丰硕。其贯穿于整个治学生涯的学术志趣、学术胸襟以及严谨博通的治学道路、治学态度、治学方法等有关治学的诸多方面 ,堪称自学成才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9.
教师应有严谨的治学精神。梁光华教授在三十多年的莫友芝研究历程中,向我们展示了他崇德、博学、敬业、创新的治学精神。以莫友芝研究为线索来梳理梁光华教授的治学精神,既是对莫友芝先生的高度景仰和隆重纪念,也是我们青年教师学习梁光华教授治学精神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0.
闻一多将其短暂的一生用于治学,但他身居乱世不忘经世。他研究古书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社会。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危机感是他治学的动力。他个人的学术研究史即是一部救国史。弘扬爱国主义是他治学的主题,追求科学、追求真理、追求民主与民族独立是他一生的主旋律。他既是诗人、学者,同时又是民主斗士;他既是现代新文化运动的战士,同时又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锋。另外,闻一多垂教20余裁,作为一代良师,他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学问与人品并重,为培养下一代古典文献整理工作者而不遗余力。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一生为恢复周礼而不懈努力,但因其“从周”、“尊君”思想的原则性和入世原则,以及当时的从政活动习惯等原因,他并没有到当时的周朝去服事周朝和周天子,成为早期儒家有原则地入世从政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2.
李起方同志是北京市顺义区第九中学校长。顺义九中自建校以来,在李校长的带领下,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人文化,形成了“以德立校,以人为本,严谨治学,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制定了“八要八不”的干部行为规范和干部从政准则,打造了一支作风正、凝聚力强、工作热情高的干部队伍,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机制、监督机制和考评机制,构建并完善了年级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而且也是一位能诗善书、才学横溢的大学问家。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养成了自己独特的治学个性,有着自己的治学方法:一是博与专、中与西相结合;二是质疑、择书、自修与求友相结合;三是德智体相结合;四是提倡自由讨论、独立思考、追求真理;五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毛泽东青年时代形成的治学方法一直影响到他的一生,其大学问家的特点是他领袖人格魅力的重要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4.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面对人生重大选择时,盖兴之教授总是这样激励自己。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他投身民族语言研究事业,在藏缅语研究方面赢得了一席之地;年近花甲之时放弃颇有成绩的研究领域,转战民族语言教育,成为该领域的拓荒者与领路人。老一辈民族语言学家和双语教育学家盖兴之教授以他的治学经历和态度给年轻一代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政治学的维度对明代著名政治家于谦的死因进行了重新解读 ,指出 :一代清官和民族英雄于谦的政治悲剧 ,其根源主要不在奸臣陷害 ,也不是明英宗的的昏庸或残忍 ,而是在英宗复辟成功、皇权转移更替之际 ,皇朝最高统治者为确立其“复辟”的政治合法性 ,为重建因景泰帝继统而遭到破坏的皇统的政治需要之所致。  相似文献   

16.
郑樵是我国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文献学家,他广泛涉猎古史、儒经、文字、礼乐、自然、科学等领域。其读书治学精神在各个领域都熠熠生辉。本文主要从郑樵《夹漈遗稿》来探求其读书治学思想。  相似文献   

17.
预防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特殊方法,它能够针对干部可能或将要发生的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向,进行事先预防,可以并且应该在干部廉洁从政中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我们应从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合理选择预防教育法的具体形式、构建"家庭、单位、社会"立体交叉的预防教育体系等途径着手,有效发挥预防教育法的保障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汪艳琴 《科技信息》2006,(3):259-260
戴震出身单寒,但最后成为我国十八世纪中叶著名的考据学家,自然科学家及思想家,这与他的实事求是的治学作风分不开。他一生治学,敢于诘难,穷源知变,精于钻研,勤奋忘我,敏而好学诲人不倦。这些良好的治学作风堪为我们后学之楷模。  相似文献   

19.
戴震是乾嘉时期考据学派的集大成者,在清代近三百年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认为,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关键在于他独特的治学方法,一是敢于质疑,二是坚持独立思考,这一治学方法在当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约瑟博士刚才已经向您们介绍了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现在由我来说明他的治学方法。我是在一九五八年一月开始和他合作的。一九五七年在我动身往英国之前,我马来亚大学的同事、现在是香港大学校长的黄丽松博士对我说:在剑桥,最重要的是学习李约瑟的治学方法。李约瑟最近来香港为东亚科学史图书馆筹款时也曾谈到这方面的情况,现在且引他本人当时的叙述,然后由我稍加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