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省是传统的产茶大省,也是茶叶的消费大省,茶叶市场发展前景广阔。粤东、粤北山区地处亚热带作物区,高海拔山地多,雨量充沛,温度适宜,生态环境优越,是茶叶种植的理想地区。全省茶叶种植面积为60多万亩,年产量约为4万吨左右,产茶区主要分布以梅州市、潮州市、河源市、韶关市、清远市为主的粤东、粤北山区,茶叶品种以梅州、潮州的单枞茶,河源的绿茶,韶关的白毛尖,清远的红茶为主。近年来,各产茶区都把茶叶产业的发展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县域经济和农民增收的农业支柱产业,加大对茶叶产业的投资力度,出台优惠政策扶持茶叶产业,逐步推…  相似文献   

2.
卢建伟 《科技资讯》2012,(19):234-234
随着茶叶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名优茶的种植面积的大幅增加,名优茶以"早"为贵的商品特点与山区茶园易受冻害的矛盾日益突出。近年来,因茶树早春冻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因此,分析早春茶叶冻害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根据当地气特征,正确选择树种和地理环境,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对发展名优茶,减少冻害造成的损失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泸州市有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目前茶叶年种植面积11.38万亩,其中优质茶占59%,无性系良种早茶基地6.48万亩。现有产茶县区5个,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的叙永县、古蔺县、纳溪  相似文献   

4.
《广东科技》2006,(10):21-21
上莞镇位于东源县东北部山区,是全省有名的茶叶专业镇。近年来,该镇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采取“公司+基础+农户”的模式,引进外来资金合资、合作、独资经营以及农户兴办小庄园等模式,大力发动农民和社会力量发展仙湖茶种植,走农业综合开发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要全面推进茶叶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做好其中的每一个环节。在茶叶产业中,处于最基层的就是茶苗的栽培与种植。要全面推进茶叶产业的发展,首先就要用科学的方法种植好茶叶。然而,现在在黄家坝镇,茶苗的栽培仍然是采用传统的栽培和种植方式,栽培不科学,技术水平低下。笔者作为一名基层的农业技术人员就自己多年的学习经验,简要的阐述了茶苗的栽培与种植。  相似文献   

6.
六安市作为安徽主要产荼区域之一,茶叶产业是山区农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进行了六安市茶叶产业的SWOT分析,提出了相应发展战略,有助于推进六安茶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广东科技》2014,(9):80
正惠州市潼湖华侨农场茶叶公司始建于1967年,是集种植、制作、销售为一体的茶叶生产企业,现有茶园面积500余亩。公司至今有40多年种植、生产绿茶的经验,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茶叶制作技术人员和先进机械设备。潼侨茶叶是纯天然、无农残的绿色食品,远销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及地区,深受惠州及珠三角周边城市顾客的欢迎。潼侨茶叶品种繁多,有十多种优质品种的茶叶,例如:水仙、黄旦、茗花、梅占、云南大叶等  相似文献   

8.
利用1990—2020年福建省及各地市茶叶生产数据,运用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模型(LMDI)、重心模型、灰色关联法等方法,实证分析福建省茶叶生产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福建省茶叶生产发展较快,地区差异较为明显,并初步形成了以南平市、宁德市和泉州市3个地级市为主产区,以三明市、龙岩市、漳州市和福州市为次要产区的模式;(2)种植面积增长是总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并贡献了总产量增长的261.33 kt,单产仅贡献了141.87 kt;(3)福建省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增长经历了3个阶段,重心迁移方向为东北—西南—东北,迁移速度经历了慢—快—慢3个模式;(4)福建省茶叶总产量与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茶叶种植面积、单产、农用机械总动力等关联度较高,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关联度较低,说明福建省茶叶种植已经更加注重绿色高效地生产.优化生产条件、提高机械化水平等可促进福建省茶叶种植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茶叶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强县茶叶生产具有悠久历史,传统茶叶种植和采茶方式已无法适应产业化发展要求。本文就宁强县茶叶生产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茶叶生产机械化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对发展宁强县茶叶生产机械化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正茶叶是我国人民日常消费的必须品,也是我国传统出口的优势农产品。茶叶富含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生物碱和多种微量元素,是世界公认的天然健康饮料。全球有160多个国家种植茶叶,160多个国家有茶叶消费习惯,茶叶产业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1])。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  相似文献   

11.
魔芋是山区传统的经济作物,随着魔芋加工工业的兴起以及外销渠道的打开,其生产已逐步由房前屋后零星种植转入大田规模化商品生产。我市部分地区已将魔芋列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其种植规模逐渐稳步壮大,但由于山区土地有限,目前规模种植的魔芋大都采用的是魔芋玉米套种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近代以来,伴随通商口岸的开放,茶业逐渐成为近代中国商人的主要行业。但由于受国际经济局势的变动、金银比价的差异、外销国贸易政策调整以及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等因素影响,中国外销茶叶数量不断减少,价格持续下跌。包括徽州茶商在内的大部分中国茶农、茶商面对工业文明的冲击,仍坚持传统的茶叶种植经营模式。印度、日本、锡兰等国改进种植和加工方法,采用机器焙制茶叶,加之政府在税收等方面扶持,印度红茶慢慢占据了英国市场,日本绿茶、印度和锡兰茶叶也逐渐控制了美国市场,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份额逐渐被挤压。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适合临夏州大部分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饲用玉米品种,2009年-2011年,共引进7个饲用玉米新品种进行双垄沟播种植试验。结果:富农1号:豫玉22号、酒688三个品种适合在干旱山区种植;豫玉22号、富农1号、酒688三个品种适合在二阴半干旱山区种植。豫玉22号、富农1号二个品种适合在川原灌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丘陵山区烟草种植机械配置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丘陵山区是我国主要的烟草产区,合理的烟草种植机械配置模式,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机械的利用率有重要的意义.丘陵山区复杂的地形条件及种植模式导致机械作业效率和作业面积并非定值,为合理地进行烟草种植机械的配置带来一定的难度.运用模糊线性规划理论,将作业效率和作业面积模糊化,建立了约束带有模糊系数的烟草种植机械配置模型.与实际对比发现,模糊线性规划配置模型在机械数量和类型结构的优化上优势明显,为解决丘陵山区烟草种植机械配置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研究基于湄潭1951—2018年的逐日气象数据,选取年均水平和茶叶生长期的降水、气温、湿度、日照时数等指标,综合分析了湄潭县基本气候变化特征、基于不同指标的茶叶种植适宜等级逐年变化和不同时段典型适宜性等级发生频率的演变特征,系统揭示出气候变化对贵州湄潭茶叶种植影响。结果表明:除日照时数外,气温、降水和空气湿度的演变均对茶叶种植适宜性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由于≥10℃活动积温和相对湿度的改变,最适宜级发生频率分别从超过80%降低至约30%和从超过90%降低至约60%;降水变化导致次适宜等级发生频率增加,不适宜等级在近年发生。  相似文献   

16.
2006年度苏州市优秀农业龙头企业家榜单上,苏州市邓尉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朱永良赫然在目。这位地地道道的山区农民,在十几年漫长的创业过程中,将自创的“邓尉山”牌碧螺春茶叶打造成苏州茶业市场上一个响亮品牌。他白手起家,不仅合作建立了1500余亩绿色食品碧螺春和炒青茶叶基地,带领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增效,还在苏州城区接连开出了7家茶叶专卖连锁店,在苏州烟草公950余家烟草连锁店独家设立茶叶专柜,在全国有关城市建立销售网络,朱永良的名气也随着他的茶叶事业越做越响。  相似文献   

17.
茶源于中国.饮茶始于4000年前.唐朝陆羽在《茶经》中记有"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约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秦、汉时期,由于种植面积的扩大,茶作为饮用的范围在中国日益扩展.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各国用现代化的医学科学进一步证明了茶叶不仅具有保健的功能,还对多种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目前茶产业在世界已发展成一个很大的产业.中国2019年种植面积已过300万hm2,产量已达265万t,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种茶国和产茶国,中国的种植面积占世界茶园总面积的46%,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2%.茶叶之所以能风靡世界,不论是古今,还是中外,人们在宣传茶叶时都将茶叶介绍为一种健康的饮品.正因为如此,茶叶作为一种饮品,世界各国对茶叶的质量安全赋予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2009年7月28—30日,中国贵州2009国际绿茶博览会在遵义市凤凰山广场举办。遵义市参会的茶叶企业成为博览会的亮点。作为博览会东道主,代表我市参会的茶叶企业多达50多家,包括集茶园种植、生产与销售一体的企业、专业包装经营的企业、零售茶叶的企业等;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晋商开辟了一条把中国江南和欧亚大陆连起来的"茶叶之路".晋商的万里"茶叶之路",由采茶到开发基地种植、加工;由水运到驮运、车运、再驮运到欧亚大陆,是一项庞大的茶叶物流工程.祁县的古茶道路是晋商万里荼路上最重要的中心路段,祁县茶商是开辟"茶叶之路"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20.
良桑园套种魔芋的研究,能使山区桑农从单一的良桑种植,变为良桑园套种魔芋的经济作物模式种植,通过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就可大大提高桑园种植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