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海 《科技信息》2008,(13):64-65
本文讨论对通信电源设备的雷电防护,首先简述了雷电的形成、危害、雷电波形、雷电保护区等基本知识:随后通过对雷击通信电源设备的主要途径的介绍,重点阐述了通信电源系统对抗感应雷的主要措施以及电涌保护器SPD的使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从避雷针保护范围及雷电流分析入手,研究了避雷针引下线周围,通信台站布线及接地系统构成的金属线框,若非闭合其回路上的感应电压大小与雷电流关系,若闭合其回路上的感应电流以及各段电压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雷电峰值越大,波头时间越短,金属线框距雷击点越近,设备损坏可能性越大;若该金属线框作为通信台站防雷、保护及工作共用接地线,因雷电强电磁感应,使共用接地系统的地线电位无法处处相等,并有达数百至数kV变化,将使通信台站内的设备,特别是逻辑集成电路工作混乱、CPU死机或硬件损害。文中的定量分析结论,可为通信台、雷达站及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电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惠凯 《科技咨询导报》2012,(14):101-101
本文针对雷电对通信信息系统的破坏进行了分析,从引发雷电的可能性入手,提高通信信息系统防雷系数,确保通信信息系统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朔黄铁路原平南站通信设备雷害严重的问题,运用雷电特性和雷电电磁脉冲LEMP理论的分析,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出对重点雷害的综合防治措施,提高了通信系统的整体防雷性能。  相似文献   

5.
李建英 《科技信息》2013,(6):496-497
本文主要介绍了煤矿专用通信网电源设备的雷电过电压防护、通信线路的防止过电压、防止静电引起的过电压、通信设备的接地以及通信设备的维护。  相似文献   

6.
梁建东 《科技资讯》2012,(25):242-243
随着通信的不断发展,对通信设备的可靠性、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通信设备的防雷接地系统的规范与否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现代通信系统是一个巨大的网络,全程全网和实时通信是其特点。通信设备相互之间的互连给防雷造成了一定困难,目前防雷要求的效果是将雷电就近处理,避免现场和远端设备损毁,造成通信障碍和经济损失。因此,对于通信设备的防雷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现今铁路通信系统中的火灾雷电安全隐患,以及对通信设备甚至是铁路系统的危害,并提出了在铁路通信设备中的防火防雷安全防护技术,而且做出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由ZXJ10程控交换机谈通信设备综合防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通信系统中,有相当一部分故障是雷电引起的,因此防雷击是通信系统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试图从单一设备的角度,给出通信设备防雷的一般方法,达到全系统安全有效的防雷。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雷电对通信设备的危害和通信楼防雷的基本原则,并对综合通信楼的接地装置、等电位连接和防雷保护系统作了介绍,最后针对本单位综合通信楼防雷系统的现状,从接地系统、避雷系统和雷电过压保护系统三个方面提出了整改方案。  相似文献   

10.
雷电电磁场对通信局站中的电信设备的危害,主要是通过电源线耦合到电信终端设备。要对其危害进行有效的防护,首先要研究雷电电磁场对通信电源线的耦合机理。文章运用电磁场理论和传输线方程,推导出了大地为均匀非理想导体时,雷电电磁场对通信线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11.
吴兆国 《广东科技》2008,(16):38-39
本文从雷电活动影响电子计算机房及电子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多个途径入手,分析了计算机房及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综合防雷措施,对减少雷电对计算机通信网络的干扰,使相关设备免受损坏,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可靠地运行,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朱国春 《科技信息》2013,(7):452-452,420
现代防雷技术强调全方位防护,综合治理,建立一套完整防雷系统,并把防雷看做一个系统工程。除建筑防雷要符合规范外,并且对电源系统、信号系统、地电位反击等各个方面,要求严格作好雷电防护工作;并且,确保安装DK防雷器件后对供电、监控及通信设备的正常使用没有任何影响。因此,安防工程里的防雷进行合理设计,提供高质量完整的防护设备,通过有效措施防止雷电波侵入设备,形成层层保护结构,确保安防设备感应雷防护安全,使其在雷电环境中安全可靠工作。  相似文献   

13.
空管无线通信设备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空管通信领域,由于雷电的危害,空管通信设备时刻都处在危险中。本文主要对雷达站CON-DOR MK2D雷达防雷措施及应急处理进行探讨,以保证飞机安全飞行。  相似文献   

14.
刘卓宏 《广东科技》2012,21(5):175+177-175,17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通信设施防雷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通信设施的雷电过电压及电磁干扰防护是保护通信线路、设备及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确保通信线路、设备正常运行不可缺少的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5.
讨论远程通信的保护电路问题,提出利用气体放电管、瞬变二极管和自复保险丝构成保护电路,以消除雷电通过电源线以及通信传输线感应进来的浪涌电流对通信设备造成破坏.  相似文献   

16.
汪涛 《科技资讯》2010,(2):22-22
夏天是雷雨频繁的季节,由于雷电的危害,无线通信设备时刻处在危险中,因此,在无线通信设备中认真做好防雷避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无线通信设备的防雷措施,以促进通信防雷工作、减少通信机意外故障因素,提供更优质可靠的无线通信服务。  相似文献   

17.
杨刚毅 《广东科技》2006,(12):153-153
一、前言 目前,公共建筑内电子信息设备及计算机系统应用已经相当普遍,由于这类设备的工作电压和耐冲击电压水平低,极易受到雷电过电压的危害,从而使雷电灾害由电力和建筑这两个传统领域扩展到几乎所有行业,特别是金融、航空、通信、IT数据中心、计算中心以及微电子生产等行业由雷电造成的危害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和智能化在通信设备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各种先进通信设备对过电压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由于雷电在电源线、信号线、天馈线等上感应的瞬间过电压造成的危害时常发生,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以避免因过电压及其所产生的过电流对传输线路、通信设备和人员造成的危害.为此应采取的防范原则是“整体防御、综合治理、多重保护”,力争将其产生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19.
雷击时产生的超强电流和电压很容易对通信设备造成严重的危害,使得社会经济和设备安全以及人员的生命受到危害。本文就对雷电的特征和形成进行分析,做好预防铁路通讯设备的安全工作,以确保铁路信号的安全通信与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薛治亚 《广东科技》2008,(14):106-108
随着电力设备自动化改造的深入,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不断增多,雷电对弱电设备的危害越发突出,我局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二次设备多次遭受到雷击,造成设备损坏、通信中断、系统退出等情况,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运行,本文针对综合自动化的设备,通过对雷电波入侵途径的分析,结合当今弱电防雷的一些技术和供电局变电站的情况,探讨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