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冬小麦矮抗58为材料,在小麦生育期不灌水(W0)和拔节期灌水(W1)两个水分处理下,研究了不施氮肥(N0),180 kg/hm(2N1),240 kg/hm(2N2),300 kg/hm(2N3)4个施氮水平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灌水处理小麦籽粒产量、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明显高于不灌水处理,但灌水处理水分利用效率明显低于不灌水处理.相同水分处理下,不同施氮处理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均以240 kg/hm2施氮处理产量最高.研究还发现,在拔节期灌水处理条件下,小麦籽粒灌浆后期存在"灌浆小高峰"现象,这可为最终提高籽粒千粒重,进而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奠定基础.综上所述,适宜的水分处理和合理的施氮量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为探寻黑龙港地区超晚播节水栽培条件下冬小麦的适宜品种,采用大穗型(潍麦8号)、小穗型(衡水4399)和中间穗型(济麦22)3种不同类型品种连续3年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穗型品种的花后光合特性和籽粒灌浆特征。结果表明,在超晚播栽培下,不同品种产量的差异主要是千粒重的差异;3个品种中济麦22千粒重和产量均最高,主要是由于灌浆持续期特别是活跃灌浆期较长、灌浆后期的灌浆速率较高所致。与潍麦8号和衡水4399比较,济麦22在灌浆后期不仅具有较高的光截获率,还具有较高的叶片光合活性,这是其灌浆期较长、后期灌浆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因此,中间穗型品种济麦22是黑龙港地区超晚播节水高产栽培的适宜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不同种植密度下晚播冬小麦的籽粒灌浆特性,分析种植密度与籽粒灌浆参数的关系,于2018~2019年度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技实验站进行大田试验.选用京花11号作为试验材料,设525万株/hm2,675万株/hm2和825万株/hm2等3个密度水平,对冬小麦的籽粒灌浆过程用Logistic方程进行拟合,研究小麦籽粒...  相似文献   

4.
5.
春小麦籽粒灌浆成熟是决定粒重的关键时期,开花受精后28日左右,麦粒长、宽、厚已达最大值,干物重增加快,35日后直至成熟干物重变化不大。干物重增加主要是贮藏在胚乳内的淀粉粒逐渐形成和增加所引起的。粒重与灌浆期长短成正相关灌浆期长,灌浆强度大的品种粒重大;胚乳细胞发育快,淀粉粒积累早的品种干物质积累快。  相似文献   

6.
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其灌浆参数与粒重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Richards方程对新春8号等6个春小麦品种籽粒灌浆过程进行拟合。对各品种的灌浆参数和速率曲线分析表明:新春6号、新春9号和Geleng为典型的强、弱势粒异步灌浆型品种;新春8号、宁春30号和新陇麦15为典型的强、弱势粒同步灌浆型品种。异步灌浆型品种强、弱势粒起始势之间差异较大,强势粒较弱势粒进入灌浆盛期早;同步灌浆型品种强、弱势粒起始势之间差异不大。灌浆过程的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3个阶段对总灌浆物质的贡献分别约占26%、45%和29%.但所需的时间在强、弱势粒和品种间有较大差异。渐增期灌浆速率与千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快增期持续天数、缓增期灌浆速率和灌浆活跃期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灌浆活跃期对千粒重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延长灌浆活跃期对稳定和提高千粒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玉米籽粒灌浆生长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生长分析法和细胞计数法研究了掖单 1 3号和石单 3号两个玉米品种籽粒灌浆过程中籽粒增重与胚乳细胞增殖的关系 ,结果表明 :同一品种粒重的差异是由灌浆速度决定的 ,而不同品种粒重的差异则是灌浆持续期的长短造成的。胚乳细胞数与灌浆速度和灌浆持续期均呈极显著相关 ,表明胚乳细胞数的不同是引起粒重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亚种间杂交稻籽粒灌浆特性及其生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种间杂交稻强、弱势粒灌浆表现为明显的异步灌浆型,强热粒和谷粒充灾率好的组合,灌浆初期籽粒中蔗糖含量低,淀粉含量高,弱势粒和谷粒充实率差的组合结果则相掇;灌浆初期籽粒中的蔗糖转化酶活性、Q酶活性以及细胞分裂素含量,强势粒高于弱势粒,谷粒充实率好的组合高于谷粒充实率差的组合,表明灌浆初期籽粒的生理活性低是部分亚种间杂交稻组合籽粒充实不良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复播油葵瘦果籽粒灌浆规律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葵瘦果的重量由皮壳和籽仁构成 ,复播油葵在石河子地区籽粒从开始灌浆到成熟持续 36~ 40天 ;皮壳的鲜重随灌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皮壳干重前期逐渐增加 ,成熟前开始下降 ;籽仁鲜重随灌浆时间的延长前期逐渐增加 ,最后一周开始下降 ,籽仁干重增长速度呈“慢—块—较快—慢”的增长规律  相似文献   

10.
以周麦18为材料,研究了底施纯氮120kg·hm~(-2)基础上拔节期不同追氮量对主茎穗和分蘖穗不同穗粒位籽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追氮,对主茎穗基部不孕小穗数、结实小穗率、不孕小穗率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对分蘖穗各性状的影响不显著.追氮处理下,结实小穗数和结实小穗率均高于不追氮处理.随追氮量增加,分蘖穗基部不孕小穗数增加,而主茎穗基部不孕小穗数低于不追氮处理.主茎穗及分蘖穗各穗位结实粒数和粒重均随小穗位升高呈先增后降二次曲线变化趋势,拐点分别位于9~10和6~9小穗位.拔节期追氮,促进了小穗粒数的增加,但二者之间并非正相关关系.主茎穗和分蘖穗不同粒位的粒数,以穗下部差异最大,尤以高追氮处理下差异显著.追氮对基部、顶部小穗第1、2粒位和中各小穗第3粒位粒重影响较大.主茎穗和分蘖穗第1、2粒位粒重显著高于第3粒位,而第1、2粒位粒重差异不显著.适量追氮增加了分蘖穗第3粒位粒重.本研究中,底施纯氮120kg·hm~(-2)基础上拔节期追氮100kg·hm~(-2)时,主茎穗及分蘖穗不同穗位与粒位的结实粒数、小穗重和单粒重均较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三个干旱年度的自然条件,鉴定了抗旱品种在生态和生理方面的特征、特性,并测算了根的伤流量、叶片结构和水分生理等几个主要农艺性状与抗旱性的相关系数,以及干旱胁迫对单株分蘖、成穗、籽粒产量和抗旱指数的影响,为进一步挖掘旱作农业技术潜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6个具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系)为供试亲本,按照Grifing方法2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对杂种F1的单株籽粒产量及其构成性状(单株粒数、单穗粒数、单穗粒重、千粒重)分别进行杂种优势分析、亲子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杂种F1的单株籽粒产量杂种优势最强,其它4个性状依次为单穗粒重>单株粒数>单穗粒数>千粒重。(2)单穗粒数在低值亲本(LP)上亲子间呈显著正相关,其它4个性状在各亲本类型上亲子间的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3)单株籽粒产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单株粒数的增加,其次是单穗粒重和千粒重,单穗粒数对单株籽粒产量的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耐旱种质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年对986份新育成小麦品种(系)抗旱性鉴定研究结果分析,将参试品种根据其性状抗旱指数的等级数值之和划分为抗旱型、中间型和不抗旱型;根据小麦性状对不同时期的水分胁迫反应的稳定性分为综合性状稳定型、穗数稳定型、粒数稳定型、株高稳定型和千粒重稳定型。这种划分对实现小麦品种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品种增产作用和育种上有效地选择亲本种质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11月中下旬将冬小麦花粉试管苗栽入田间,然后覆盖塑料薄膜至翌年2月底揭塑料薄膜,气温保持在10~0~13℃,土壤水分保持在占田间持水量的60%~70%,2月底揭塑料薄膜后调查移栽成活率达98.18%。经对618株自然加倍植株的考种,单株平均成穗10.9个,结实358.6粒。  相似文献   

15.
将小麦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转入含有不同浓度秋水仙素的C17培养基中,进行幼苗分化和染色体加倍。结果表明,5mg/L秋水仙素能获得较好的加倍效果,加倍率为83.33%,比常规加倍法提高30.95个百分点,但对幼苗分化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小麦的个体发育与基本苗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随着基本苗的增加 ,小麦株高呈线性增加 ;单株的次生根数、分蘖数、结实小穗数和子粒重呈指数函数减少 ;单株成穗数、穗粒重呈幂函数减少 ;穗粒数呈倒数函数减少  相似文献   

17.
覆麦秸对盐碱地小麦生长及产量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表覆麦秸和深埋麦秸能明显提高耐盐小麦德抗961的出苗率和冬前分蘖数,并使其单株鲜重、株高、公顷穗数、穗粒数、旗叶面积、旗叶鲜重、旗叶干重、旗叶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Na^+/K^+比降低,最终使小麦产量显著增加。地麦覆麦秸和深埋麦秸使耐盐小麦品种德抗961的产量构成因素明显大于对照,使前两者的每公顷产量分别达4422.45kg、3769.95kg,而对照的只有2850kg。因此,选择耐盐品种,地表  相似文献   

18.
用灰色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对 1 997~ 1 998年参加河北省中北部区域试验的 1 0个冬小麦新品系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唐 93- 5 0 1 5、沧核 0 30的关联系数最高 ,分别为 0 85 43和 0 80 45 ,综合性状优良 ,综合评价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19.
研究结果表明,穗粒数、千粒重、籽粒饱满度、株高和单株产量可以作为小麦杂种早期(F2,F3)分离世代的综合评价指标。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以这些指标为评价因素,在早代可以定量的估测组合的超亲或超标优势和组合内包含的单株类型比率,对于提高选种效率,加快育种进程,减少育种规模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100mg/kg GA_3溶液在冬小麦春季的四个时期进行叶面喷洒处理,发现GA_3可以明显促进处于待伸长~伸长中期的节间的伸长,并相应减少其直径;增长效应消失后,后继节间反而比对照缩短。前两期处理对上部三片叶的长度有促进作用,对叶宽则影响不大。前两期处理还显著增加了主茎的干物质织累,其中开花前积累所占比重较大,其转运量也较多,而对照则以转运开花后积累的干物质为主。CA_3处理有利于小麦穗部性状的改善,但穗数有降低的趋势,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