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斑节对虾仔虾对低盐度海水耐受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条件下,对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仔虾耐受低盐海水能力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全长12mm的仔虾在每天递减盐度10%,20%和30%3种条件下,其LC50下限盐度为3‰~4‰,存活时间分别为11,5和2.5d.较大个体(全长17mm)的仔虾其耐受低盐的能力更强.文中讨论了对虾仔虾对低盐度海水耐受力的机制以及在对虾养殖中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不同盐度梯度下非洲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的盐度耐受性,本研究测定了盐度胁迫下对虾生长、渗透、抗氧化及消化指标的变化.实验设置4个盐度梯度(20,30,40,50),以30盐度组作为对照,进行为期35 d的喂养实验.实验结束时计算增重率(Weight Gain Rate,WGR)、特定生长率(S...  相似文献   

3.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为开发渤海滩涂对虾养殖业,研究盐度(30‰和45‰)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和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仔虾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10周的室内养殖,除斑节对虾外,凡纳滨对虾和中国明对虾在不同盐度下生长无显著差异(P>0.05).凡纳滨对虾无论是在盐度30‰或45‰,其生长和成活率均显著高于中国明对虾和斑节对虾(P<0.05),表明凡纳滨对虾更适于高盐环境养殖.  相似文献   

5.
水体理化因子对斑节对虾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检测和比较了3口虾池部分水体理化因子含量的变化及斑节对虾稚虾的生长情况.水体理化因子含量的变动范围为水温25℃~33℃;盐度5‰~20‰;pH值6.6~9.2;氨氮0.797~78.496μg/L;亚硝酸氮0~212.344μg/L;硫化物33.920~318.000μg/L.各池之间的水温无显著性差别.盐度以2号池最高,3号池最低.pH值以1号池最高,2号池最低.氨氮变化较大,以2号池的平均含量最高,1号池最低.3号池的亚硝酸氮平均含量远高于1号池和2号池.硫化物的平均含量也以3号池最高,l号池最低.对虾生长速度以1号池最快,3号池最慢.经相关分析,影响对虾生长的水体理化因子有盐度、pH值、氨氮和亚硝酸氮,其中以亚硝酸氮的影响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6.
不同盐度条件下氨氮对斑节对虾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5个盐度梯度(5,10,15,20,25)条件下分别设置不同氨氮浓度进行氨氮对斑节对虾(P.monodon)的急性毒性试验,计算斑节对虾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安全浓度(SC)。结果表明,盐度为25条件下,24h、48h、72h、96h的LC。。分别为69.3mg/L、58.0mg/L、47.6mg/L和44.3mg/L;盐度为20条件下,分别为56.2mg/L、48.5mg/L、37.6mg/L和32.6mg/L;盐度为15的条件下,分别为39.6mg/L、30.5mg/L、26.2mg/L和21.6mg/L;盐度为10条件下,分别为29.9mg/L、27.8mg/L、22.1mg/L和20.7mg/L;盐度为5条件下,分别为19.5rag/L、14.3mg/L、13.9mg/L和12.5mg/L。而在盐度为25、20、15、10和5的条件下,氨氮的安全浓度分别为4.4mg/L、3.2mg/L、2.2mg/L、2.1mg/L和1.3mg/L。这说明盐度对氨氮的毒性有较大的影响,盐度越低,氨氮的安全浓度越小。  相似文献   

7.
斑节对虾虾苗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鉴别斑节对虾虾的活力枯健康的虾苗有较强的趋光性和集生,用显微镜观察可了健康虾苗体表清洁,肌肉透亮,肠胃有食物,附肢弹跳有力,用毛巾包埋15min后健康虾苗仍活动正常,反应灵敏,放养在瓶子内,不投饵,不换水,健康虾苗也能存活7天。  相似文献   

8.
斑节对虾组织的原代培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选用L-15,添加10%~20%FBS,渗透压用NaCl等调节,pH7.0,在28℃下,原代培养斑节对虾的多种组织,发现淋巴器官,造血器官和血淋巴的组织细胞在较宽范围的培养基渗透压条件下能贴壁生长形成细胞单层.每升培养基添补7.50gNaCl,0.32gKCl,1.02gMgCl26H2O,0.49gMgSO47H2O,2.00gCaCl22H2O和0.30g葡萄糖调节渗透压时,上述3种组织细胞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9.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感染度与水体理化因子关系模型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产实践的观察和水体理化因子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杆状病毒感染度关系的进一步分析,对斑节对虾杆状病毒感染度与水体理化因子关系模型进行了修订,以便更好地指导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0.
随机抽取北部湾野生墨吉明对虾和斑节对虾各80尾,对其体长、头胸甲长、胸高、胸宽、尾长、额剑上刺数、额剑下刺数和体质量等8个性状进行测量.采用逐步回归法分析体质量与形态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墨吉明对虾5个性状、斑节对虾3个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它们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指标.墨吉明对虾的体长、头胸甲长、胸宽、额剑上刺数和额剑下刺数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而斑节对虾则为体长、尾长和胸宽.在墨吉明对虾的上述5性状中,胸宽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0.388)最大,其次为体长、头胸甲长、额剑下刺数影响相对较小,而额剑上刺数则为负效应;但在斑节对虾的上述3个性状中,体长(1.020)是影响体质量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胸宽,尾长为负效应.通过分析,建立最优多元回归方程,从而为墨吉明对虾和斑节对虾的选育种提供理想的测度指标.  相似文献   

11.
 对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在不同条件下的无机磷、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的代谢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温度、体质量、盐度、pH值和摄食状态对其代谢存在影响。无机磷、硝酸氮、氨氮的代谢率与体质量呈负相关, 而亚硝酸氮的代谢率与体质量随体质量的上升而增大;在20~30 ℃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日本囊对虾磷、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的代谢率均上升;在10‰~31‰的盐度范围内,随着盐度的升高,日本囊对虾(6.739±0.023)g磷、亚硝酸氮的代谢率升高,当盐度为31‰盐度时,磷代谢率达到(0.736±0.002)μg·g-1·h-1,亚硝酸氮代谢率为(0.0778±0.011)μg·g-1·h-1,而硝酸氮、氨氮的代谢率与盐度呈负相关,当盐度为31‰时,硝酸氮的代谢率降为(0.257±0.207)μg·g-1·h-1,氨氮代谢率降为(4.445±0.259)μg·g-1·h-1;在7.5~9.0的pH值范围内,随着pH值的升高,日本囊对虾(6.749±0.013)g磷的代谢率明显下降,氨氮、硝酸氮的代谢率提高,亚硝酸氮的代谢率在pH值为8.5时达到最大值,后又呈下降趋势;日本囊对虾(6.729±0.028)g摄食配合饲料,饱食状态下磷、亚硝酸氮、硝酸氮、氨氮的代谢率比饥饿状态下分别提高了272.02%、91.67%、795.38%、98.54%。  相似文献   

12.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感染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探究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MBV)感染对脂肪代谢的影响 ,指导虾病的防治 .方法 :利用索氏 (Soxhlet)提取法对养殖健康斑节对虾和MBV感染斑节对虾的中肠腺脂肪含量进行了检测 .结果 :健康对虾中肠腺脂肪占干重平均 34 2 8% ,占湿重平均 9 60 % ,含水率平均 71 0 6% .MBV轻度感染的中肠腺脂肪占干重平均 31 52 % ,占湿重平均 9 58% ,含水率平均 69 31% ,三者与健康对虾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30、P >0 90和P >0 4 0 ) .MBV重度感染的中肠腺脂肪占干重平均 56 4 2 % ,占湿重平均 2 4 14% ,两者均明显高于健康虾和MBV轻度感染虾 (均为P <0 0 0 1) ;含水率平均 57 2 2 % ,明显低于健康虾和MBV轻度感染虾 (均为P <0 0 0 1) .结论 :严重感染MBV的斑节对虾可出现脂肪代谢紊乱 ,造成脂肪堆积 ,进而影响中肠腺的消化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氮(N)、磷(P)水平对细基江蓠(Gracilaria tenuistipitata)植物营养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以亚热带大型海藻细基江蓠为原材料,研究不同N、P浓度条件下细基江蓠的生长,净化吸收N、P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细基江蓠的相对生长速率随着N、P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但藻体增重幅度跟营养盐浓度不成正比,在N和P初始浓度分别为160 μmol·L-1和10 μmol·L-1时增幅最大,N、P水平和N/P明显影响细基江蓠的生长。在低N、P浓度条件下细基江蓠对N、P的去除率更高,P4组(N=64 μmol·L-1、P=4 μmol·L-1)对PO43--P去除率高达96.8%,对NH4+-N和NO3--N的去除率也表现出类似特征。细基江蓠在高N/P组对P的去除率高,在低N/P组对N的去除率高,N、P胁迫对细基江蓠的营养盐去除率有明显影响。各实验组中细基江蓠对PO43--P、NO3--N和NH4+-N的吸收速率随着初始营养盐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分别在PO43--P初始浓度为25 μmol·L-1,无机氮(NO3--N:NH4+-N浓度比为1:1)初始浓度为200 μmol·L-1时吸收速率最大。适应富营养环境的细基江蓠倾向于按Redfield比吸收N、P,偏离Redfield比则对细基江蓠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效应。细基江蓠对N、P高去除率的特性使其成为富营养化水质修复的潜在优良种类。  相似文献   

14.
试验了几种特殊蛋白源:青霉素渣、B12渣、Vc渣、酪蛋白、喷干血粉在斑节对虾幼虾饲料中的效果。在室外水泥池养殖初始体质量为0.2g左右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70d,从存活率、增重率、蛋白质保留效率、饲料系数等指标评估表明,效果优劣依次是喷干血粉、Vc渣、酪蛋白、青霉素渣、B12渣,但它们的效果都比用鱼粉差。饲料组成影响斑节对虾全虾蛋白含量,但不影响虾体总必需氨基酸与虾体总蛋白  相似文献   

15.
斑节对虾养殖垦区水质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5-9月对厦门市同安湾潘涂垦区两口虾池及进水渠道的Chla、DIN、DIP等生态因子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虾池内DIN、DIP含量比邻近内湾低,而Chla和COD明显高于邻近内湾,调查结果表明,在虾病高发区,通过改进养殖技术,虾池的水质状况较以往有所改善、虾池的富营养化程度较以往有所降低,而这内湾则仍呈现较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斑节对虾防病养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了斑节对虾防病养殖模式的研究,采取消毒海水的半封闭养殖和消毒海水冲淡的半封闭式淡化养殖以及地下咸水和浓缩海水冲淡的封闭式淡化养殖.由于养殖用水均无携带致死的对虾白斑病毒.虾塘彻底消毒和使用经PCR和核酸探针检测的健康虾苗,养殖过程投喂配合饲料,并防止飞禽等偶然带毒入池,从而切断了白斑病毒传播途径.放苗时,养殖用水起点盐度分别下调至12‰~10‰、8‰~6‰和5‰~4‰;捕虾期间最终盐度下降至6‰~5‰、3‰~2‰和2‰.淡化养殖虾塘环境因子的变化范围为透明度为58~40cm、水温为23.0~30.5℃、pH值7.8~9.0、DO为4.8~7.6mg/L、COD为4.0~7.6mg/L、NH4-N为0.01~0.05mg/L、NO2-N为0.001~0.05mg/L.水中和底泥弧菌数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0×101~8.0×102个/mL和2.0×102~8.5×103个/g;水中和底泥异养菌数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34×103~8.6×103个/mL和1.5×105~8.6×105个/g,在养殖过程中,养殖前期的总菌数<养殖中期>养殖后期,这与采取捕大留小养殖后期存虾数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7.
通过广东省廉江市龙营围对虾养殖场的现场试验,对3种防治虾病的药物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各处理组斑节对虾杆状病毒(Penaeus monodon baculovirus,MBV)感染率与用药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MBV感染度各处理组与用药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01).其中以2号药物的作用较明显,但各处理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对照组与用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别(P>0.05).研究表明,3种药物均能降低MBV的感染度,起到预防MBV病发作的作用.鉴于2号药物价格较昂贵,而1号药物和维生素C则药源丰富,价格便宜,其作用和2号药物无显著性差别,故主张1号药物和维生素C合用,作为预防MBV病发作的首选药.  相似文献   

18.
斑节对虾病原菌河流弧菌(I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患"红体综合症"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体内分离到一株细菌6101号,回归感染证实了其致病性,经形态观察以及生理生化特性检测,鉴定为河流弧菌(I型).提取河流弧菌6101号胞外产物,分析其酶成分,定量检测了胞外产物中蛋白酶、酸性磷酸酯酶和碱性磷酸酯酶的活性,将提取的河流弧菌6101号胞外产物对健康斑节对虾进行致死试验,证实其胞外产物所具有的毒性甚于该菌的菌悬液.电镜观察致死对虾肝组织细胞严重受损,从细胞病理方面进一步证实了病原菌胞外产物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