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实验室从西藏灵菇中筛选出的一株植物乳杆菌YW11发酵产胞外多糖的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发酵条件进行初步优化,然后利用二水平正交试验直观分析确定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以胞外多糖产量作为响应值,采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从而确定植物乳杆菌YW11产胞外多糖的最优条件。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时间为18h、碳源为乳糖(质量浓度为15g/L)、氮源为大豆蛋白胨(质量浓度为15g/L)、发酵温度为32℃、接种量为3%、pH值为6.0。直观分析确定影响植物乳杆菌YW11产胞外多糖主要发酵因素为大豆蛋白胨质量浓度、pH值、接种量,响应面法优化其较佳值为:大豆蛋白胨质量浓度为13.50g/L,接种量为2.70%,pH值为6.27。验证实验表明,在优化的发酵条件下得到植物乳杆菌YW11胞外多糖产量为131.26mg/L,与理论预测值(129.915mg/L)相接近。  相似文献   

2.
放射形土壤杆菌GY04胞外多糖发酵工艺及其持水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贵阳市郊区玉米地根际土样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产胞外多糖的细菌GY04菌株,其16S rDNA同源性分析表明该菌株为放射形土壤杆茵(Agrobacterium radiobacter).采用均匀设计原理对GY04菌株产胞外多糖的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利用统计软件SPSS(V10.0)分析,得到GY04菌株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牛肉膏2.000 g/L,乙二醇2.775 g/L,碳酸钙2.000 g/L,初始pH值7.000,接种量7.000%.在此发酵工艺条件下,多糖产量达(2.683±0.600)g/L.将GY04菌株扩大培养制备成细菌持水剂,实验条件下达到较好的持水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沼泽红假单胞菌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诱变和罗红霉素抗性筛选,以期获得辅酶Q10高产菌株.试验结果表明,紫外照射时间60-70s时可能达到最大正向突变概率.通过紫外诱变、罗红霉素初筛和发酵复筛,获得一株沼泽红假单胞菌突变株R-1,辅酶Q10产量达到0.021g/L,较出发菌株产量(0.018g/L)提高16%.经过6次传代培养,突变菌株产辅酶Q10产量稳定,可用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碳源、氮源、金属离子和发酵时间4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法对Lachnum YM328胞外多糖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出最优发酵条件为:ρ(葡萄糖)=20 g/L,ρ(酵母膏)=5 g/L,ρ(硫酸锰)=0.075 g/L,25 ℃下培养10 d;该条件下YM328胞外多糖产量为1.895 mg/mL,相对于优化前提高了36.27%;通过测定其胞外多糖(EPS)对·OH、NO-2的清除作用来研究YM328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YM328胞外多糖对·OH、NO-2均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抗氧化性随着多糖质量浓度的增加呈增强趋势.  相似文献   

5.
对青岛近海及威海近海海水和海洋沉积物中的细菌进行了分离和纯化.通过苯酚硫酸法对分离得到的海洋细菌在液体培养条件下的产胞外多糖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测定,筛选获得了13株生产胞外多糖能力较高的海洋细菌.其中菌株0417胞外多糖产量最高,可达144.212μg/ml.观察细菌的菌落形态特点,并且利用PCR技术对其中的7株进行16S rRNA基因的克隆,将获得序列进行分子鉴定.经序列比对鉴定出这些细菌分属于Bacillus,Alteromonas,Pseudoalteromonas三个属,由此构建系统发育树.  相似文献   

6.
以紫芝为研究对象,讨论液体深层发酵碳源、氮源、无机盐和培养条件对菌体生物量的影响,确定紫芝液体发酵最优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0,g/L、蛋白胨3,g/L、KH2PO41.2,g/L和MgSO4·7H2O 0.8,g/L.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5,℃,起始pH自然,装液量24%,接种量15%,140,r/min培养7,d.同时,以菌体生物量、胞外多糖和pH为指标,绘制紫芝液态发酵动力学曲线,发酵培养7,d后菌体生物量和胞外粗多糖的含量分别达到最大值3.63,g/L和1.67,g/L.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液体发酵产胞外多糖和菌丝虫草素的初步实验研究,获得了蛹虫草液体发酵联产胞外多糖和菌丝虫草素的适宜参数.研究结果表明,蛹虫草液体发酵联产胞外多糖和菌丝虫草素的较适宜的氮源是豆粕粉和6%~8%玉米浆粉;较适宜的碳源是玉米面;维生素B1添加量以10 mg/100 m L、微量元素锰添加量以0.01%Mn SO4为宜、培养基初始p H值以5.5为宜;培养温度22~24℃,接种量1%,培养基装量50 m L和5~7 d的培养时间有利于胞外多糖和菌丝虫草素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灵芝真菌发酵胞外多糖反馈抑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灵芝胞外多糖自身反馈抑制作用。在摇瓶中考察了灵芝真菌发酵菌丝体生长、胞外多糖(EPS)和胞内多糖(IPS)合成的动态过程。在培养168h时,生物量达到最大值3.18g/L(干重),培养216h时,胞外多糖达到最高浓度1.24g/L,EPS和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大致呈正相关。在摇瓶培养基中添加同源胞外多糖,以浓度梯度实验法考察培养基中的同源胞外多糖浓度对灵芝真菌发酵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的同源胞外多糖浓度高于0.59g/L时,EPS的产生受到明显抑制,其趋势是随着培养基中同源灵芝胞外多糖浓度的增加,反馈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当培养基中添加的同源胞外多糖浓度高于2.34g/L时,菌丝的生长和胞外多糖的产生完全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9.
针对一株从传统酒曲中分离出的高产胞外多糖的菌株,经16S rDNA鉴定,得知该菌株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GSBm-1,采用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法优化其培养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培养基组成为酵母提取物5.0g/L、胰蛋白胨10.0g/L、氯化钠10.0g/L、大豆蛋白胨40.0g/L、蔗糖26.0g/L、pH值6.26,培养温度37℃、培养时间48h、转速140r/min、接种量4%的条件下,胞外多糖的产量达到最大值,为(520.1±1.2)mg/L。对胞外多糖的生物学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胞外多糖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DPPH和ABTS+自由基,对Fe2+有螯合能力。此外,胞外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有抑制作用,因此具有降血糖作用。实验结果以期为微生物胞外多糖的工业生产以及食品产业的功能性原料研发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为了获得在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下,菌丝体干重得率和干菌丝体多糖含量综合较高的培养基.通过精选15个培养基配方进行了液体摇瓶发酵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4号作为最适培养基,其菌丝体干重得率为23.32g/L,干菌丝体多糖含量为4.27%.  相似文献   

11.
通过单因子试验和多因子正交试验,优化筛选了适于绣球菌摇瓶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适于产菌丝体的摇瓶条件为:培养温度28℃,培养基起始pH4.5,接种量8%,摇瓶转速100r/min;摇瓶培养适于产菌丝体的最适碳氮源及其浓度分别为:可溶性淀粉2.5%,蛋白胨0.15%。适于产胞外多糖的摇瓶条件为:培养温度29℃。培养基起始pH5.5,接种量8%,摇瓶转速100r/min;摇瓶培养最适碳氮源及其浓度分别为:可溶性淀粉2.5%,蛋白胨0.25%。  相似文献   

12.
以红曲霉ZL307为出发菌株,利用氦-氖(He-Ne)激光对其单孢子悬液进行诱变育种.通过计算存活率和正突变率,确定激光诱变育种的处理条件为电流强度20mA,照射时间50min.通过平板初筛和摇瓶发酵进行复筛,选育出突变株红曲霉ZZ307.相对于出发菌株,实验不仅缩短了菌种的培养时间,而且产色素色价达到100.39U/mL(提高了34%),色价达到峰值时间提前1d.进行10代遗传稳定性实验,突变菌株仍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在Y-Z型多功能摇瓶中由固定化啤酒酵母将腺苷转化成ATP,得到一组过程参数曲线,以摇瓶转化过程中的CO2释放率(CER)-转化时间曲线为参照曲线,在液流循环式固定化啤酒哮母流化床反应器中进行放大试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以CER为判据进行固定化啤酒酵母生产ATP从摇瓶到反应器的放大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4.
点青霉高产葡萄糖氧化酶菌株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产葡萄糖氧化酶的点青霉(Penicilium notatum)No.8312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对单菌落进行摇瓶选育,在193个突变株中初筛选定3株.进一步对培养基和发酵条件优化试验,复筛得到了一株(No.T111)高产葡萄糖氧化酶的菌株,连续12次对其传代试验,该突变株遗传性状稳定,摇瓶产酶水平达到55.7U/mL,比出发株(36.2U/mL)提高了53.9%.  相似文献   

15.
喜树果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Decne.)果实中分离、纯化得到5株内生真菌,经初步鉴定,分别属于半知菌亚门的匙孢霉属(MystrosporiumCda.)、鲜壳孢属(ZythiaFr.)及无孢类群(MyceliaSterilia)。其内生真菌经摇瓶培养后,采用薄层层析(TLC)法对其菌丝体提取物进行分析,初步表明WZ001菌株可能产生喜树碱(Camptothecin,CPT)的类似物。  相似文献   

16.
利用刚果红法、Azure-B平板法从白蚁肠道中分离出5株同时具有木质素降解和纤维素分解功能的菌株,选取其中分解功能最强的菌株MX5经形态观察、生化鉴定和16S rRNA鉴定为芽孢杆菌属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产酶条件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菌株MX5以w=0.5%秸秆为碳源,w=0.5%酵母粉和硫酸铵混合物为氮源,初始pH8.0,37℃摇瓶培养96 h,接种量为1%时,产酶活性最高。筛选出产酶活性优良的菌株,对提高木质纤维素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7.
喜树内生真菌的分离及产10-羟基喜树碱菌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e Decne)树皮中分离、纯化得到6株内生真菌,经摇瓶培养后,采用TLC法与HPLC法对其菌丝体提取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中1株内生真菌(XK002)产10-羟基喜树碱(10-hydroxycamptothecin,HCPT),将此菌株命名为XK002,其10-羟基喜树碱产量为410 μg/L.对菌株XK002菌落、菌丝体和孢子的有无进行了研究,表明菌株XK002属于无孢菌群(Mycelia sterlia).  相似文献   

18.
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强壮滋补中药,但由于其严格的寄生性和特殊的生长地理环境,天然虫草资源越来越少,冬虫夏草的开发利用只有走人工培养之路.经研究蛹虫草的培养时间与菌丝体生产量的关系,虫草多糖的提取以及虫草多糖的测定,结果显示培养6d的菌丝产量最高,发酵时间对菌丝生长量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控制大规模发酵生产大周期.多糖含量的测定用硫酸-苯酚法.经实验显示2次浸提比1次浸提的得率要高,摇瓶菌丝体的粗多糖得率为25.0%,精多糖得率为10.15%,均比已报道的虫草多糖得率高,这为人工控制大规模发酵生产大周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8株红曲霉中筛选出红曲霉MQ7作为高产糖化酶和酸性蛋白酶的供试菌株,采用固态发酵方法测定在不同发酵温度、底物料液比、大米和麸皮比例条件下的产酶情况.利用正交实验优化固态发酵产酶过程,确定该菌株产酶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底物料液比(g∶mL)20∶25,大米麸皮比例(g∶g)17∶3.在此条件下,糖化酶活力达1,641.69,U/g,酸性蛋白酶活力达151.09,U/g.同时研究了NaCl含量对红曲霉酶活力的抑制作用,当NaCl质量分数达到18.92%时,红曲霉MQ7产糖化酶活力下降64.8%,酸性蛋白酶活力下降85.6%.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红曲霉产生生理活性物质的过程中,获得麦角固醇含量较高的红曲霉菌株,从中选择两株进行产生红色素条件因子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甘油、大米粉、温度、pH对产生红曲色素具有较大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