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省气候区划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第四纪以来强烈新构造运动,省内各地差异升降运动普遍,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从而造就了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性,从温带到寒带、从半湿润到极干旱气候类型均有分布.为因地制宜发展各地农牧业生产,从青海省具体情况出发,进行气候区划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蕲春县气候与白术生长发育的关系,对白术种植进行气候区划,为蕲春县白术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酿酒葡萄气候区划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中国各酿酒葡萄气候区划指标体系总结的基础上.从指标体系产生的气候背景、区划范围、区划手段以及区划结果方面,对目前中国各气候区划指标体系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就如何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气候区划指标体系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所应用的主要国外区划指标如水热系数、积温、维度-温度指数、光热系数、光热指数等并不能对全国范围进行全面有效区划.只有首先建立了签于中国自身地理气候特点的区划指标体系.其他分析手段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李华等所建立的无霜期-干燥度-埋土防寒线区划指标体系是首个以国内自身气候特点提出的新指标体系.中国气候区划目前存在三大问题:首先是区划指标的选择没能考虑到中国自身的自然气候地理特点,单一引用国外区划指标;其次区划一直在理论到理论的圈中转,没能全面深入到实际对其实用性进行验证;再次,没有一个基于全国的并细致到各产区的完整区划指标体系.国内酿酒葡萄气候区划正在向更科学全面的方向发展.通过对目前中国各气候区划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为中国酿酒葡萄气候区划指标体系的完善和统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中国气象中心提供的山东省123个气象站点连续30年(1979—2008)的气候资料,排除不能种植酿酒葡萄和数值缺失较多的3个站点,对余下的120个站点气象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李华等提出的指标体系,即利用无霜期作为第一指标、生长季干燥度为第二指标、埋土防寒线为第三指标。结果显示,在山东省,生长季干燥度能很好地判断一个地区能否种植葡萄,但对适宜种植产区的优劣区分得不好,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第四个指标,通过分析山东省的气候特点(雨热同季),排除水热系数,采用成熟季(7—9月)降水量作为第四指标。利用这4个指标对山东省进行酿酒葡萄气候区划,通过Excel软件对区划指标进行计算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利用ArcGIS软件作图。将山东省划分为2个优质区,1个优良区,3个一般产区和1个可种植区,初步评价了各区适合种植的品种种类。  相似文献   

5.
宁夏回族自治区酿酒葡萄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24个一般站点30年(1979—2008)的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按照李华等提出的气候区划指标体系,详细的分析了各区划指标在宁夏的分布情况。以无霜期为一级指标,干燥度(4—9月)为二级指标,埋土防寒线为第三指标,对宁夏进行气候区划。本文将宁夏划分为5个区域,其中1个为不适宜种植葡萄区,主要分布于固原全部、中卫市和吴忠市的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的限制因素是无霜期太短;其他区域为适宜区,适宜区可细分为4个区域,其中1区和3区主要集中在贺兰山东麓一带,无霜期适合,干旱少雨且有引黄灌溉的便利条件,是种植酿酒葡萄的优质产区。本文并对各区适合种植的品种种类做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气候区划及酿酒葡萄品种区划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甘肃省一般气象站点20年的气候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按照李华等提出的气候区划指标体系,即采用无霜期作为一级指标,干燥度作为二级指标,埋土防寒线作为三级指标,将甘肃省划分为9个气候区。确定了河西走廊地区、白银中部地区、兰州周边县区为酿酒葡萄的最佳产区,其余地区为一般适宜区,可发展适应性较强的酿酒葡萄品种,还有某些特殊的小气候区域也能生产优质或优良葡萄与葡萄酒,但需进一步研究细化。通过对光热指数、纬度-温度指数、有效积温3个品种区划指标的计算分析,结合甘肃省目前酿酒葡萄实际的种植情况,确定了光热指数比较适合作为甘肃省酿酒葡萄品种区划的指标,并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每个区域适合栽种的酿酒葡萄品种。  相似文献   

7.
三明市茶树的气候条件分析及气候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是多年生常绿作物,性喜温暖湿润,不耐严寒。主要分布在33°S到49°N范围内。最适宜栽培在季风型亚热带气候区。三明市种茶历史较早,据沙县县志记栽,在清朝咸丰年间,沙县所产乌龙茶已成为福建省畅销茶类之一。全市现有种植茶园面积17万余亩,主要品种有:铁观音、黄旦、毛蟹、本山、梅占、肉桂、福云六号、福鼎大白茶、  相似文献   

8.
新疆地区酿酒葡萄栽培气候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新疆地区处于干旱地区,地域广阔,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是国内最大的鲜食、酿酒葡萄栽培区.本研究通过对中国新疆地区102个一般气象站点30年(1979-2008)的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目前中国酿酒葡萄区划各项指标,对新疆地区进行了酿酒葡萄栽培气候区划.本研究采用无霜期F作为一级指标,生长季(4-9月)干燥度DI作为二级指标,埋土防寒线作为三级指标,得出不适宜种植酿酒葡萄的区域与适宜栽培区.适宜栽培区可划分为4个气候区,即优质酿酒葡萄产区2个,优良酿酒葡萄产区2个.  相似文献   

9.
我国葡萄栽培气候区划研究(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全面分析了现有葡萄气候区划指标体系和我国的气候特点,认为现有葡萄气候区划指标体系,主要是针对以地中海式气候条件为主的地区,并不适合我国大陆性特征突出的气候条件。并进一步提出了在我国气候条件下,应根据葡萄生长的生物需求量,确定葡萄气候区划应遵循的原则和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风沙侵蚀与沙尘危害日趋加重、水源总量急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提出实行保护性耕作,改善生态条件的对策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葡萄栽培气候区划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充分考虑我国气候特点和葡萄生长需要的前提下,通过热量和水分指标的深入研究,提出了适应我国气候特点的葡萄栽培区划指标体系:以无霜期作为一级区划指标,干燥度为二级区划指标,年极端最低平均温度-15℃作为三级指标,即埋土安全越冬指标。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30年(1971-200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利用该指标体系和ARCGIS软件作图,将我国划分为12个葡萄栽培区域。该区划基本上能全面反映我国葡萄栽培区域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选取了18个与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气候因子,使用多元统计的聚类分析方法,对汾河流域34个气象站进行了Q型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汾河流域可以划分为3个生态气候区:1)汾河源头暖温带北部生态气候区;2)汾河中上游暖温带中部生态气候区;3)汾河下游暖温带南部生态气候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阐述了黄河三角洲湿地概况,对其环境进行了生态风险的影响评价。最后,阐述作者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影响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草原畜牧经济文化类型在当代的新近变迁,主要体现为政府和牧民通过实施退耕、退牧和还草、还林工程,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本文介绍并讨论了关于这一举措及其效果的两种不同观点:完全赞成的观点和不完全赞成的观点。不完全赞成的观点把草原生态重塑与畜牧生产方式转变问题放在天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度其内在关联的系统中来考察,强调指出:指导政府决策的草地生态科学还不够“科学”;不减畜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草畜矛盾和生态恶化;要充分认识牧区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和社会资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得到准确的公路气候区划指标的分布规律,以空间变异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公路气候区划指标进行地理统计分析,提出了公路气候区划指标的分析方案,得到中国公路年施工热量不利日数分布图.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对中国公路工程工期的影响呈现出3个分布特征区域,即南部无冰冻区、东北梯形渐变区和西北锥形渐变区.  相似文献   

16.
在气温、降水、光照等气象要素30年观测数据的基础上,结合高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DEM),利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及叠加功能,综合分析了柑橘在巴南区的生长条件、产量、质量,制定出实际可行的区划指标,对其生长区域进行了合理划分.划分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等4个区域.其中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占全区面积78%,而花溪、一品、安澜等乡镇是气候最适宜发展甜橙类柑橘种植的区域.该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柑橘生产提供指导,也为今后农业气候区划的推广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河南科学》2016,(3):431-435
以生态足迹原理为基础,计算了榆林市2001—2013年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并用生态压力指数及其指数等级划分标准对其进行了生态安全评价.结果表明,榆林市2001—2013年间,人均生态足迹从3.522 hm~2上升到了4.290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从3.145 hm~2下降到了2.455 hm~2,生态压力指数从1.120上升到了1.748.由此看出,榆林市的自然生态处于不安全状态.榆林市今后要采取优化产业结构、完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改变能源结构,以及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等措施,以减少对自然生态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生态足迹的常德市土地生态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分析了常德市2002~2006年的生态足迹的动态变化,初步探讨了常德市土地生态系统安全情况.结果显示:常德市人均生态足迹从2002年的1.917 94 hm2增加到2006年的2.509 93 hm2,而同期的人均生态承载力则由0.527 85 hm2下降到0.516 23 hm2,人均生态赤字由1.390 09 hm2增大为1.993 70 hm2,生态压力指数由3.26上升为4.22;万元GDP生态足迹从2.588 59 hm2逐渐下降为2.107 49 hm2.研究表明:虽然常德市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但常德市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土地生态系统始终处于超负荷状态,土地生态系统处于危险状态.  相似文献   

19.
20.
为了合理地安排露天草莓的种植布局、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从而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以苏州太仓站及其周边6个气象站1971—2010年气温、降水和日照资料为数据源,根据草莓生长对气象条件的需求以及太仓的农业气候资源,确定草莓种植的气候区划指标,并利用普通克里金空间插值和几何分级法,对太仓市露天草莓种植进行了气候区划。结果表明:璜泾镇和浮桥镇北部地区不适宜种植草莓,沙溪镇中部、浮桥镇南部、浏河镇中部和西部地区是草莓种植的一般适宜区,而经济开发区、城厢镇、双凤镇、沙溪镇南部是草莓种植的最适宜区。太仓市的农业气候资源总体上适宜种植草莓,最终的区划结果可以为草莓的种植布局和品质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