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物的眼睛     
人的眼睛可以看到1.6公里的远处。鹰的视力却超出人视力的八九倍。它的视力在高处飞时是远视眼,在低空飞时是近视眼。猫头鹰的眼睛比其它动物有众多特殊感光细胞——圆柱细胞,其夜间应视能力特别强。有趣的是,它的两只眼睛能轮流休息,真是名副其实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青蛙、海龟、四眼鱼、海豹和鳄鱼等动物的眼睛能水陆两用。  相似文献   

2.
猫头鹰是一种白天休息夜间捕食的夜行性动物。要在夜里能看清捕食的目标,就必须有一双与之相适应的“夜视眼”。动物眼睛的视网膜的感觉细胞,分为圆锥细胞和圆柱细胞两种类型。人眼长的是圆锥细胞,它需要较强的光刺激才能看清物体,因此人眼只能在白天看清东西。而猫头鹰眼生的是圆柱细胞,在  相似文献   

3.
在黄土高原的沟沟壑壑,田间村旁,人们时常能见到一类与众不同的鸟,这种鸟,学名为鸮,属鸱鸮科。因它们头大眼大,脸如“面盘”,头似“猫头”,俗名又叫“猫头鹰”。猫头鹰的喙和爪都呈钩状弯曲,非常锐利;嘴的基部有蜡膜。它的眼睛与其他鸟类不同,没有生长在头部的两侧,而是正面。谈起猫头鹰,大多数人们的厌恶之情油然而生,因为在夜间,每每听到洪亮而“凄厉”的鸟鸣声音,人  相似文献   

4.
猫眼夜视仪提起夜视仪,就一定要提到猫。漆黑的夜晚,猫能清楚地观察到老鼠的一举一动并敏捷地抓住它。猫的眼睛为什么能在黑暗中看清东西呢?其原因在于猫眼的视网膜上具有圆锥细胞和圆柱细胞,圆锥细胞能感受白昼普通光的光强和颜色,圆柱细胞能感受夜间的光亮。只能在白天活动的鸟、鸡等动物的视网膜中只有圆锥细  相似文献   

5.
有许多参观动物园的人抱怨白天动物们“太懒”,狮子、老虎躺在地上酣睡,任凭游客大声喧哗也无动于衷。这也难怪,因为它们都属于夜行动物,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夜幕降临对于白天活动的动物是休息的信号,而对于夜行动物来说,则是一天生活的开始,它们只有在夜晚才能活动、捕食、繁殖后代。为了让观众能够看到动物在夜晚的活动状况,近年来在国内外陆续开放了许多新颖别致的夜间野生动物园。在这些动物园中,伴随着自然界的风声、雨声、鸟鸣、兽吼———,游客可以走进夜幕之中,去体验动物之夜的奇妙感觉。新加坡夜间野生动物园,是世界…  相似文献   

6.
笼养条件下甘肃鼢鼠夏秋季行为活动节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行为学方法对笼养条件下甘肃鼢鼠夏秋季的休息和睡眠、挖掘、探视、觅食、贮食、进食及筑巢等行为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肃鼢鼠虽生活在黑暗的地下,但其各种活动仍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甘肃鼢鼠是昼夜活动的动物,夜间活动时间多于白天。夏季白天活动时间占总活动时间的49%,夜间活动时间占总活动时间的51%;秋季白天活动时间占总活动时间的45.50%,夜间活动时间占总活动时间的54.50%。鼢鼠每天大部分时间处于休息和睡眠状态,夏季休息和睡眠时间占总时间的73%,秋季为67%。夏季每日有2个活动高峰,秋季活动节律与夏季基本一致,但秋季白天活动时间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7.
《广西科学》2011,(1):43-43
很多植物春季开花,秋季结果;夜行动物白天睡大觉,夜晚则四处"狩猎"。例如,十字花科植物——拟南芥的生物周期约为24h;果蝇通常白天活动,夜晚休息。决定这些生理节律的生物周期被称为"生物钟"。  相似文献   

8.
夜行恐龙     
在现生鸟类中,能适应夜间活动的种类并不多.那么,鸟类的祖先——兽脚类恐龙是否也有能适应夜间活动的种类呢?一项于2021年5月6日发表在Science上的研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研究人员通过视觉和听觉方面的对比发现,生活在沙漠中的鸟面龙(Shuvuuia)拥有超强的视觉和能与猫头鹰媲美的听觉系统,应该是一种习惯在夜间觅食的...  相似文献   

9.
纵纹腹小鸮     
我国地域广博,生境多样,鸟类资源也相当丰富,有鸟类1244种。众所周知,鸟中有一类主要活动于夜晚,以老鼠为主食,是老鼠的天敌,是生态系统内食物链中处于最高能量级的类群——即猫头鹰。所谓的“猫头鹰”是所有鸮形目种类的统称,是一类夜行性猛禽,由于其外观似猫而得名。我国鸮形目鸟类有27种,占世界鸮类的20%左右,分隶于草鸮科  相似文献   

10.
寓言两则     
正猫头鹰找朋友猫头鹰总爱白天睡觉,夜晚出来活动,所以没有朋友。它觉得总是这样独来独往没意思,想多交朋友,于是特地选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飞出去找朋友。找啊找啊,猫头鹰看见一只百灵鸟在树上唱歌,就对百灵鸟说:"百灵鸟,我们做朋友吧。看,我们有相同之处,羽毛的颜色都不好看。"百灵鸟听了,心想:虽然我的羽毛的颜色不好看,但我唱歌唱得好呀,你为什么不说呢?百灵鸟不理猫头鹰,径直飞走了。  相似文献   

11.
《科技知识动漫》2011,(7):37-37
猫头鹰是有名的夜猫子,它白天隐伏在多叶的树枝上,不鸣叫,一到夜里出来觅食时。叫声洪亮。它呜叫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同种个体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的寻找食物和繁殖后代。有人因为猫头鹰鸣声难听,而把它看作“恶鸟”,这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2.
美丽的天空曾带给人们许多美好的遐想!白天,一朵朵棉花般轻柔的白云在蓝蓝的天空上倘徉;夜晚,在沉沉的夜空中繁星点点,眨着神秘的眼睛。可是,当人类把火箭、卫星、飞船送上太空以后,太空中也留下了形形色色的垃圾,不再是一个洁净的的世界。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博览》2012,(23):74-75
第1天感受白色圣诞怀拉拉帕(Wairarapa)地区位于惠灵顿(Wellington)以北不远处,这里的普卡哈野生动物保护中心(Pukaha Wildlife)野生动物保护中心每年364天对外开放,目前游人们已经可以在奇异鸟馆中欣赏新诞生的白色奇异鸟的可爱模样了。第2天拥抱参天大树让我们与朋友们一起,手拉手环抱北部地区(Northland)贝壳杉森林中的参天大树。白天,游人可以从SH12停车场步行一小段距离来到大树下,夜晚,则可以在导游带领下参加怀普阿足迹(Footprints Waipoua)夜间步行之旅。  相似文献   

14.
枭就是猫头鹰。有人一提起猫头鹰,便有恶感,认为它是不祥之鸟,“夜猫子进宅,好事不来。”其实,自古以来人们心目中的枭类并非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认识的提高,枭在人们的心目中的印象也是不断变化的。  相似文献   

15.
知识果味派     
农场里,一只鸭博士想弄清楚,为什么它们家鸭就不能像鸟一样飞翔呢;一只将死的甲虫也有一个强烈的心愿,就是想再拥抱一下大地,可是,一股神秘的力量阻挠了它!还有还有,猴子、猫头鹰、苍蝇、蚊子,它们都有怪异的表现!想知道这一切为什么发生吗?看看本期知识果味派——  相似文献   

16.
钟萃相 《科技资讯》2013,(17):125-126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正在全世界被广泛地讨论。尽管许多人半信半疑地接受了温室气体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这一观点,但许多科学家仍然持怀疑态度,他们用大量的证据驳斥了这一观点,并认为自然驱动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但他们并没有找出具有说服力的自然驱动力。近来作者的研究也表明尽管温室气体能使局部地区短期出现变暖现象,但火山活动能改变地球的轨道,因而是引起气候明显变化的关键因素,这是一直被人们忽略的。如果一次大的火山喷发主要发生在夜晚,它可能导致全球变暖;如果它主要发生在白天,它可能导致全球变冷;特别地它还能使地球进入冰河时期或间冰期。如果我们要使地球变暖,就应该使火山喷发主要发生在夜晚;如果我们要使地球变冷,就应该使火山喷发主要发生在白天。我们再也不怕因气候变化引起的世界末日的到来。  相似文献   

17.
《科技知识动漫》2013,(4):50-51
正竹叶青蛇又名青竹蛇,可以说是中国的国粹之一,是一种美丽的毒蛇,全身翠绿,眼睛多数为黄色,瞳孔呈垂直的一条线,有点像猫的眼睛,观赏价值极高。它喜居树上,多夜间活动,捕食鸟、蛙、鼠类,有冬眠习性。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区。  相似文献   

18.
《奇闻怪事》2013,(6):38
冥王星上的冰比钢铁还要坚硬冥王星,因为距离太阳最远,所以也是太阳系里最冷的天体。最低温度可降到华氏-390摄氏度。冥王星的表面全是冰,因为极度的寒冷,冥王星上的冰比钢铁还要坚硬。天比年长众所周知,地球绕地轴一周是一天的时间,绕太阳一周是一年的时间。每一个行星这样运转所需要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猫头鹰几乎都是在夜间活动。它属于肉食动物,行动敏捷,不大啼叫,飞翔时几乎是无声的。它只捕食活的动物,如老鼠、鼹鼠、旅鼠、  相似文献   

20.
认识猫头鹰     
提起猫头鹰,就想起民间的一些传说,说什么听到了猫头鹰的叫声就要倒霉,或者家里就要死人,其实这是人们缺乏科学知识的误解。由于过去医学没有现在这样发达,病人长期在家卧床,临终时散发出的一种特殊气味,猫头鹰的嗅觉特别灵敏,嗅到这种气味就来到附近鸣叫,于是人们就认为猫头鹰来了很不吉利,认为猫头鹰足“不祥之鸟”。猫头鹰也是一种猛禽,因为它们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