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全人格是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对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本质促进作用。健全人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健全人格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全人格,需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途径,施行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健全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为了提高全体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课程,其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心理游戏因其趣味性广受学生喜爱。将心理游戏应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既能更好的利用心理游戏实现其教育价值,又能充分发挥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从而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有实效。  相似文献   

3.
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专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活动。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而中专阶段是青少年身。发展的关键时期,校园心理环境对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应优化校园心理环境,促进中专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邱鸣华  蔡冲 《科技信息》2007,(4):230-230
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心理健康成为青少年的一大困扰,如何不断地提升青少年的心理承受力,可以通过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技能的培养,提高心理素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据教育部的一份抽样调查统计,目前中学生心理疾病患者达20%左右。学生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学习质量。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兰德森指出:“心理卫生与学习中的成功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发现了许多理由,说明为什么一些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成绩会超出或落后于我们通常可预料到的具有同等智慧能力的个体,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学生的心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个知识与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时代的挑战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心理危机。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以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小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儿童的内在心理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做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心理素质在学生的各方面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其他素质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应以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个性完善和人格健全为目的,其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智能开发,各种心理能力的训练培养,以及心理辅导与治疗等。实施心理素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条途径共同进行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8.
蒋忠 《奇闻怪事》2009,(7):10-1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当前,人们所关注的重点不是学校是否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而是如何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9.
运用《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量表》对1 200多名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问卷调查,得出了我国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青少年不同亚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提出了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围绕自我意识、社会思维及社会性需要等方面来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促进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相似文献   

10.
班级心理委员和寝室心理联络员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支十分重要的工作队伍。本文试从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联络员在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系统、心理健康普及性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上,探索其发挥作用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1.
张巍 《科技信息》2012,(30):334-334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教育过程,是一项重要工程,尤其是少儿时期的基础训练。心理素质培养又是这一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重要环节。本文针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状态,从心理素质的构成、不良心理表现及其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改变不良心理素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健康的心理形成需要精心周到的培养和教育,必须把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作为更加重要的教育内容.”因此,现代学校教育不仅仅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把他们培养成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3.
以班级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以班级为基本单位,一支以班主任为主体,科任教师、班团干为骨干力量,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在一套完整的心理辅导理论的支撑下,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出发点,通过一系列显性或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以班级为本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当前,一些学生在人际交往、学习、恋爱、人格发展等方面存在心理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和心理训练,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心理健康的缘由,并提出了如何进行思想教育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心理素质包括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智力因素和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组成的非智力因素两部分.这是适应环境、赢得学习和生活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形成和发展人的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心理素质教育就是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索,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成熟,这是理科教学中的新任务.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转变原有的教育、教学、教法和教绩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把心理素质教育落实到各章节、各知识点教学中,贯穿于理科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发展迅速、变化复杂、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中,具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光靠专家和一部分教师远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全员参与,通过理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本文从分析中学生的心理现状入手,阐述了如何在理科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7.
侯玉玲 《科技信息》2009,(9):145-146
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提出了要解决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可以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及训练,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建立规范有序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重视和推动大学生家庭教育,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个体心理素质与教育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引起个体行为变化,个体的心理素质起到中介和过滤作用。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是制约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因素和性格因素,影响智育效果;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制约德育的实现。无论知识接受转化为智能的智育,还是道德情操养成的德育,都是教育受体的个体心理内化与外显的结果。心理素质教育和良好素质结构的完形,是教育效果最佳实现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9.
羽毛球运动以它独具的特色和魅力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是一项有益身心的体育运动,不仅能够促进健康、增强体质,还可以改善心理环境、有利心理健康。文章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阐述了羽毛球运动特点和青少年心理特征及羽毛球运动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影响,就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羽毛球运动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视角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慧 《科技信息》2010,(3):I0158-I0158
青少年犯罪近年来呈现越来越严重的趋势,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因素。青少年所处心理阶段的特点、自我为中I心以及缺乏心理疏导,是青少年产生犯罪心理的重要原因。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建立心理咨询网络是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学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