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实际燃煤烟气试验系统,测试分析了湿式电除尘器进口粉尘和SO_3酸雾的粒度分布,考察了电压、烟温和入口浓度等对湿式电除尘器脱除PM2.5和SO_3酸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式电除尘器进口粉尘和SO_3酸雾均以亚微米颗粒为主;提高湿式电除尘器电压后不同粒径脱除效率的增幅各不相同,湿式电除尘器对于PM2.5的脱除仍然以较大颗粒为主,相同条件下降低烟温有利于颗粒通过水汽相变和凝并作用而长大;湿式电除尘器对SO_3酸雾的脱除效率总体上在30%~60%之间;烟气中存在SO_3酸雾可增强湿式电除尘对细颗粒的脱除效果.  相似文献   

2.
影响植物的有害气体有 SO_2、SO~3、HF、CI_2、HCI、NH_3、H_2S、NO_2等。其中 SO_2漂白力强而且许多工厂都有排出,故占植物烟害的大部分。除 SO_2、SO_3、NO_2以外,其余几种气体基本上只是局部地区才有危害。次于 SO_2而成问题的是 HF。对植物的有害浓度,虽然因气体种类,接触时间,接触时的光线、温度、湿度、土壤水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燃煤电厂烟气中SO_3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讨论了当前主要几种SO_3控制技术的优缺点。提出燃煤电厂烟气SO_3控制技术研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1低SO_2/SO_3转化率的SCR催化剂开发;2 DSI系统复合碱性吸附剂、碱性吸附剂添加剂与一体化脱除技术的开发;3 DSI系统SO_3脱除率的影响因素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4.
该文介绍了燃煤电厂燃煤污染物之三氧化硫(SO_3)的生成机理,分析了不同位置处SO_3的生成特点,总结了SO_3排放所造成的相关危害;在此基础上,对几种常见的SO_3抑制与脱除技术进行了探讨,包括低硫煤混合燃烧技术、SCR脱硝系统的参数调整、脱硫剂喷射技术、除尘器前喷氨技术和湿式静电除尘技术,对燃煤电厂降低烟气中SO_3排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果蔬气调冷藏保鲜的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国内外果蔬气调冷藏保鲜的发展概况 ,对我国果蔬气调冷藏保鲜存在的问题作了阐述 .认为气调冷藏保鲜技术与气调冷藏库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潜在市场 .最后 ,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果蔬气调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  相似文献   

6.
漂浮育苗不同基质对烤烟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降低不可再生资源草炭的开采,采用漂浮育苗方式,研究河砂、河泥沙、山沙和常规基质共4种基质对烤烟烟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河砂、河泥沙和常规基质出苗率都高于90%,螺旋根发生率小于2%;河砂、常规基质利于根系生长,烟苗一级侧根数、二级侧根数和根系体积表现最佳的为河砂基质;河泥沙和常规基质在播种40d后烟苗硝酸还原酶(NR)活性高于河砂和山沙基质;地上、地下部干鲜质量以常规基质和河砂基质较大;河砂和山沙基质烟苗根系活力较高.常规基质的烟苗素质优于其他3种,同时也表明河砂基质具有较好的烟苗素质,而河泥沙基质的烟苗素质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番茄采后自发气调贮藏技术,通过测定不同贮藏期(3、6、9 d)番茄病果率、硬度及营养成分变化,研究0.01 mm PE保鲜袋、高渗CO2 PE保鲜袋、0.03 mm PE保鲜袋和0.02 mm遮光PE保鲜袋对10℃下番茄果实采后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病果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均呈现增长趋势,使用0.03 mm PE自发气调保鲜袋的病果增长最少,防治效果最好;0.03 mm PE自发气调保鲜袋还可有效提高果实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降低纤维素酶和果胶甲酯酶活性,使硬度得到更好的保持;使用自发气调保鲜袋后均可有效减缓果实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及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其中0.03 mm PE自发气调保鲜袋使用效果较好.可见0.03 mm PE自发气调保鲜袋更有利于成熟番茄采后贮藏.  相似文献   

8.
油气田的注空气开采工艺导致油气田设备及管线的严重腐蚀.为降低氧气对油气田设备及管线的腐蚀,研究了Na_2SO_3在油田水系统中的除氧规律及影响因素.通过电化学探头法,研究了Na_2SO_3质量浓度、温度、除氧时间、pH和各种金属离子催化作用下Na_2SO_3的除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Na_2SO_3除氧在中性、碱性环境较为合适;温度越高、接触时间越长,Na_2SO_3的除氧效果越好;Na_2SO_3与NaHSO3复配对Na_2SO_3的除氧率无明显效果;Co~(2+)、Cu~(2+)对Na_2SO_3除氧具有很好的催化作用,可以显著提高Na_2SO_3的除氧率;Pb~(2+)与Na_2SO_3反应生成沉淀,抑制Na_2SO_3的除氧反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链计算方法导出了一些SO_5×SO_5SO_5的群链约化公式和SO_5SO_3的一个约化表。  相似文献   

10.
接触法生产H_2SO_4和固体SO_3的制备,是现行统编高一教材的一个课堂演示实验。过去介绍这方面的资料和经验以及具体的方法也很多,笔者都分别进行过实验,总的体会是,SO_2通过催化氧化成SO_3完全可靠,但如何将SO_2通过催化剂氧化制成固体SO_3困难很大。笔者对如何制得固体SO_3,曾在反应气体的制备、纯度和储存,催化剂的选  相似文献   

11.
炉内喷钙脱硫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烟气脱硫工艺。其技术关键之一,是要使随烟气流出锅炉的钙吸着剂与雾化水滴相撞,使吸着剂所含CaO转化为活化的Ca(OH)_2,进一步与烟气二氧化硫相作用,从而提高总的脱硫效率.在该活化过程中,雾化喷头的选型和结构十分关键,它既要能使水滴与吸着剂有最大的碰撞效率,又要避免(或减少)水滴与水滴的相互碰撞;既要求水滴不会沾活化器的器壁导致结垢,或随烟气流出活化器而影响下游,又要求雾化过程用动力少.作者研制了一种用压缩空气雾化的水喷头,冷试表明,该喷头在喷角、滴径分布、雾化能耗等方面全面达到了设计要求.在活化装置中试(烟气量1000M ̄3/h)进行的脱硫试验表明,该喷头活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在沈阳化肥厂脱硫示范工程上进行液柱喷射烟气脱硫系统的性能研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单位体积浆液吸收SO2的量与浆液的pH值呈幂函数关系。烟气体积流量的增加有利于液滴的表面更新作用;入口烟气SO2浓度的增加有利于反应传质推动力的增加;循环浆液量的增加将增加液滴间合并趋势。前两者有利于脱硫反应,但入口SO2总量的增加导致脱硫效率下降;后者不利于脱硫反应,但脱硫浆液量的增加导致脱硫效率增加,其变化规律符合液柱喷射烟气脱硫机理。  相似文献   

13.
烟气脱硫控制系统的DCS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用于工业控制的DCS系统,以实现烟气脱硫的自动化控制.本文介绍了湿法烟气脱硫的工艺概况和系统配置,详细说明了烟气脱硫过程控制的实现方法.实践表明,该系统参数调整简单方便,完全实现了自动控制,并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FeSO4溶液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SO2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烟气脱硫新工艺.实验在无其他催化剂条件下进行,FeSO4为脱硫吸收液.脱硫过程中加入铁屑以实现高脱硫率和回收硫的目的.对比实验发现加入铁屑可显著提高SO2脱除效率.连续运行实验结果表明,脱硫率与吸收液pH的变化同步.吸收液中总铁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问的变化及初始FeSO4物质的量浓度对脱硫率和吸收液pH的影响显示,在保持较高脱硫率的同时,制取高浓度FeSO4溶液是可行的.并调查了吸收温度、液气比、空塔气速和SO2入口质量浓度对脱硫率和吸收液pH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将磷酸钠缓冲溶液吸收SO2的工艺工业化,对该过程建立了非平衡级模型,并对模拟烟气中SO2的吸收过程进行了模拟.利用溶液电离平衡理论结合离子活度系数的修正,对磷酸钠溶液吸收模拟烟气中的SO2气液平衡进行预测,获得非平衡级模型中的界面气液平衡常数.对直径为30mm,填料高度为0.6m的吸收塔中不同条件下磷酸钠缓冲溶液吸收模拟烟气中的SO2过程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模拟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该模型可以为工艺设计及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O2/CO2气氛下燃煤过程中SO2排放特性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沉降炉对O2/CO2气氛和空气气氛下煤粉燃烧过程中SO2排放特性进行实验,结果表明,随燃料/氧化学当量比的增加,烟气中SO2浓度升高,单位煤生成SO2的量随燃料/氧化学当量比的增加而减少.在实验条件下,不加石灰石时,气氛和温度对SO2的生成无明显影响,SO2的生成量只与煤中含硫量以及煤的种类有关.当煤中加入石灰石后,O2/CO2气氛下SO2的排放量远小于空气气氛下,这主要是因为石灰石在O2/CO2气氛下取得的脱硫效率大大高于空气气氛下的脱硫效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活性炭、活性焦和活性炭纤维等3种炭基吸附剂脱除烟道气中SO2的现状,介绍了其制备工艺、脱硫及再生机理和表面性质,重点阐述了活性焦脱硫的工艺,并展望了今后烟道气脱硫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采用乙烯废碱液作为吸收剂, 对模拟烟气进行钠碱法烟气脱硫实验. 主要考察了进口烟气温度、烟气含氧量、液气比、进口烟气SO2 浓度、烟气流速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并对采用该工艺技术的某厂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得出脱硫效率达到95% 以上的工艺参数: 进口烟气温度80~90 ℃、烟气含氧量5%~6%、液气比3.5 L/m3、烟气流速3.5~4.5 m/s 等. 以2.0% NaOH 和7.2% Na2CO3 平均浓度及以上浓度乙烯废碱液的脱硫效率较高. 此外, 乙烯废碱液在烟气速度较低时具有一定的发泡趋势.  相似文献   

19.
喷钙脱硫技术作为一种烟气脱硫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已渐步为人们所认识,并已开始走向商业化,钙基吸着剂脱硫效率的提高则能使该法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本研究为探索加入少量添加剂来提高钙基吸着剂脱硫效率的途径取得了理想的结果.添加少量钠化合物和铬化合物后,钙基吸着剂在高温下颗粒表面发生变化,促进其与二氧化硫反应,从而使脱硫率显著提高.NaCl、其他一些钠化合物及Cr_2O_3的加入,使脱硫率分别提高15%、1倍和1.5倍.  相似文献   

20.
转炉炼钢是钢铁生产的关键环节,其产生的烟气含有大量余热和化学余能,但也具有烟气产生不连续、含尘量高、易燃易爆的特性,如何高效清洁地回收和利用转炉烟气余能是钢铁行业的热点问题。对转炉烟气余能回收利用的现状进行了介绍,重点总结了转炉烟气余能回收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对一些新式转炉烟气余能回收技术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展望了未来转炉烟气余能回收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广泛应用的氧气转炉煤气回收法(oxygen converter gas recovery, OG)、由Lurgi公司和Thyssen公司联合开发的LT法(Lurgi-Thyssen)等转炉烟气余能回收利用技术在防爆和除尘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中低温烟气余热未回收、高温烟气余热利用■损失大、转炉煤气回收水平低、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以转炉烟气热化学储能技术为代表的新式技术为以上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结合旧技术的缺陷和新技术的研究进展得出,未来转炉烟气处理工艺提高节能减排水平的关键是实现中低温烟气余热深度回收、高参数蒸汽发电、烟气余能梯级回收利用、能源资源环境一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