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油茶叶茶多酚,并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曲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分析油茶叶中儿茶素类主要成分以及体外抗氧化法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油茶叶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40、微波时间120s、微波功率400W,此条件下,茶多酚提取的得率为9.59%;油茶叶儿茶素类主要成分为EGC和EC,无EGCG、ECG及C;儿茶素类成分具有良好的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清除活性和较强的总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2.
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其主要成分儿茶素,化学名称为3,3’,4’,5,7-五羟基黄脘儿茶酚,分子式C15H14O6,分子量290。有两种异构体,即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其他儿茶素衍生物有d-没食子儿茶素、L-表没食子儿茶素、L-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L-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  相似文献   

3.
 采用HPLC-DAD-MS/MS技术对英红1号、英红9号和祁门茶树的芽叶进行了分析,鉴定出了2种嘌呤生物碱,7种儿茶素类化合物以及2种非儿茶素类茶多酚。对这3个茶树品种的嘌呤生物碱和儿茶素类成分质量分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者的儿茶素类总质量分数均大于20%,其中英红1号和祁门红茶品种在儿茶素类成分的组成上较为接近,EGCG质量分数均为最高;而英红9号质量分数最高的是ECG。  相似文献   

4.
采用HPLC-DAD-MS/MS技术对英红1号、英红9号和祁门茶树的芽叶进行了分析,鉴定出了2种嘌呤生物碱,7种儿茶素类化合物以及2种非儿茶素类茶多酚.对这3个茶树品种的嘌呤生物碱和儿茶素类成分质量分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者的儿茶素类总质量分数均大于20%,其中英红1号和祁门红茶品种在儿茶素类成分的组成上较为接近,EGCG质量分数均为最高;而英红9号质量分数最高的是ECG.  相似文献   

5.
以贵州绿茶为研究对象,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对茶叶中水分、游离总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类总量、茶多酚及水浸出物的含量进行快速同时测定。采用偏最小二乘法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建立茶叶中水分、游离总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类总量、茶多酚及水浸出物的定量校正模型,并用相关系数、交互验证均方差和预测均方差对模型进行评价,验证集中水分、游离总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类总量、茶多酚及水浸出物6个内含物成分定量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1 5、0.910 7、0.970 6、0.922 5、0.964 1、0.903 7;预测均方差(RMSEP)分别为0.574、0.418、0.279、0.959、0.735、0.28。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准确,更适合于茶叶中主要成分的快速分析。  相似文献   

6.
茶多酚对自由基抑制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循环伏安法测定自制茶多酚及标准儿茶素的氧化峰电位.结果表明,前者高于后者,即后者还原能力较强.经加温强化处理的各种食用油,分别加入同量、不同量的上述两种试样;不同来源的食用油加同量的标准儿茶素,用ESR方法测试它们随温度、时间条件的改变引起自由基强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说明:茶多酚、儿茶素均有很强的自由基抑制效应,儿茶素更强(和还原能力较强相一致).该研究对于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并用于食品工业,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用HPLC方法对中国茶叶中茶多酚等成分含量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中用HPLC方法对6种中国茶叶的茶多酚和生物碱类等成分含量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6种中国茶叶中总儿茶素含量按照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的顺序有降低的趋势.生物碱类的咖啡因和茶黄素的含有量与茶叶种类的不同而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自然界,茶多酚以简单儿茶素、二聚体和多聚体等形式存在于茶叶中,茶多酚的聚合形式不仅显著影响茶叶品质,也表现出不同的生理活性,本研究就茶多酚的氧化聚合机制进行文献综述.方法:从酶促氧化聚合和非酶促氧化聚合两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茶多酚氧化聚合机制的研究新进展.结果:在酶促氧化聚合反应中,简单儿茶素类化合物在茶叶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生成邻醌类衍生物,进一步聚合形成二聚体和多聚体.在非酶促条件下,简单儿茶素类化合物在痕量金属离子的催化下依然可以发生氧化和聚合生成二聚体和多聚体,并生成活性氧自由基.结论:简单儿茶素可在酶促和非酶促条件下通过不同的反应机制形成二聚体和多聚体.了解茶多酚的酶促氧化聚合和非酶促氧化聚合反应机制,能为人们认识茶叶和更有效地利用茶叶资源提供有益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茶多酚生物学效应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仕剑  黄瀚 《科技信息》2007,(15):87-88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黄烷醇类、黄烷双醇类、类黄酮类和酚酸类四类化合物的总称,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茶多酚基本生物学效应的作用机制,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茶叶中儿茶素,咖啡因和叶绿素的提取和分析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茶叶中儿茶素、咖啡因和叶绿素的提取和分析鉴定吴明光,王金茂(化学系)茶叶中的儿茶素咖啡因和叶绿素无论作为保健食品或医药、化妆品中的添加剂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应用前景。因而引起国内外有关专家的关注,已有不少研究结果发表,但多侧重于儿茶素类或多酚类化合物等的...  相似文献   

11.
茶多酚是茶叶重要内含化学物质,其含量占鲜叶干重的15%~30%,是一类以儿茶素为主体的酚性化合物。自50年代日本发现茶多酚的特殊保健作用以来,各国都十分重视对茶多酚的研究,现已涌现大量研究成果,本文摘介如下。 1 抗癌抗衰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发现,茶具有显著的抗癌作用,这主要是茶多酚的功效。现已发现茶多酚类不但具有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的作用,且对肿瘤细胞有较强的破坏作用。日本研究表明,茶多酚具有抑制α-苯并芘、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质的致突变作用,能防止人体肿瘤发生。俄罗斯研究发现,茶多酚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有机合成法合成茶多酚-锗化合物.运用反相液相色谱技术初步分离茶多酚和茶多酚锗的酚类组成.选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化飞行时间(MALDI-TOF)质谱技术分析茶多酚及茶多酚-锗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茶多酚主要由儿茶素及酚类化合物组成,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棓酸甲酯(EGC-MG)和表三羟基黄烷-3-醇没食子酸酯(EZG)易与Ge4 反应且形成含锗的酚类化合物.茶多酚及茶多酚-锗化合物均有抑制肺癌细胞生长的能力,其抑制速率随着酚类化合物浓度增加而提高,但茶多酚锗抑制速率高于茶多酚近1倍.  相似文献   

13.
以毛尖茶叶为原料,用加速溶剂萃取法提取茶多酚粗品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和正交试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温度和循环次数对萃取率的影响。用二极管阵列高效液相色谱(DAD-HPLC)对照测定加速溶剂萃取的茶多酚粗品、微波辅助提取的茶多酚粗品和商品茶多酚。结果表明:茶多酚粗品的制备最佳条件为萃取温度160℃、乙醇体积分数60%、循环萃取2次。高温加速溶剂萃取法对茶多酚的粗提率较高,但其中儿茶素的总量却显著下降降低提取温度,则茶多酚中的主要功能成分儿茶素的含量显著高于微波辅助提取法。  相似文献   

14.
对信阳毛尖茶中主要非挥发性和挥发性品质成分进行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咖啡因和儿茶素含量,用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茶多酚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分析香气成分.结果发现,信阳毛尖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53.21~61.07 mg/g,在中国绿茶中属于较高水平;咖啡因、茶多酚、儿茶素的含...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种类盐类盐析和不同温度水平对茶多酚粗品中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盐析的方法对茶多酚粗品液进行处理,薄层色谱扫描仪进行酯型儿茶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在较低的盐浓度下,适当增加盐的浓度(≤5%,质量分数)有利于酯型儿茶素含量的提高,降低茶多酚粗品溶液的温度(40℃)也有利于酯型儿茶素含量的提高。结论采用薄层色谱扫描的方法测定酯型儿茶素的含量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的消费趋于高档化,低档茶的积压和废茶的遗弃逐年增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本研究利用高新科学技术,从低档茶和废茶中综合提取茶多酚和咖啡因,并综合开发利用,变废为宝,能增加农业收入,活跃农村市场。 茶多酚是茶叶中生物类黄酮类物质和酚酸类物质的总称,由30多种有酚性羟基的化合物组成,约占茶叶浸出物的65%~70%,其中以儿茶素含量为最高,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以上。现代科学证明,茶多酚具有抗自由基、抗衰老、抗氧化、抗突变和降血压、降血脂的功能,对当今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心血管疾病有  相似文献   

17.
茶叶中富含多酚类物质,比如儿茶素、茶黄素、茶红素等,这些统称为茶多酚。研究发现,茶多酚具有调节血脂、抗氧化等作用,可以延缓衰老、预防肿瘤、抗炎、减轻关节炎症状、预防白内障等,另外还有助于调节血糖、抗菌和抗病毒、预防龋齿、除口臭、解毒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 ,世界各国对茶多酚的提纯和应用研究已成为化学、药化、食品工业、化工技术等交叉的热门学科 ,本文详细论述了茶多酚的提取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茶多酚的提取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茶多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世界各国对茶多酚的提纯和应用研究已成为化学、药化、食品工业、化工技术等交叉的热门学科,本文详细论述了茶多酚的提取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五峰春茶、夏茶和秋茶的主要呈味成分和品质的差异, 以五峰春茶、夏茶和秋茶为样品,利用重量法对五峰春茶、夏茶和秋茶的水分、水浸出物进行测定和比较;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测定样品的主要呈味成分,包括茶多酚、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咖啡因和氨基酸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五峰春茶、夏茶和秋茶的主要呈味成分存在差异.茶多酚、儿茶素、EGCG含量:春茶 < 夏茶 < 秋茶;咖啡因、茶氨酸、总氨基酸含量:春茶 > 夏茶 > 秋茶.不同季节的茶叶呈味成分成分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可能是导致五峰夏秋茶苦涩味偏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