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晚清词社,较之以往,更加发达,不仅几乎包含了词坛所有重要人物,亦与当时的词学精神紧密关联。文章对从道光后期以至宣统年间的143个各色词社进行梳理,以为相应理论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王国维《人间词话》对纳兰词的评价使其达到了整个清代的顶峰,然而还原到晚清王国维之前,通过对纳兰词刊本和相关选本的分析,可以看到,纳兰词在清中叶已经淡出词坛视野。通过分析纳兰词在晚清词学理论和词创作中的接受情况,可以发现晚清词坛是建构纳兰词文学史地位的关键时期,建构的方式是创作和理论并行。同时,纳兰词也影响了晚清词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漳州师院学报》2019,(1):41-47
闽南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繁缛,彩画作是营造布彩梁栋一项重要装饰。晚清袱子彩画色调协调丰美,区域特征显著,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田野调查采集闽南遗存古建彩画资料通过图像学比较分析,袱子彩画藻头、素地与之江南堂子彩画相比特征鲜明,工艺局部变异且存在材料革新现象。  相似文献   

4.
西方传教士的《圣经》汉译在清末民初中国翻译史的第三次高潮期达到顶峰,而晚清姗姗来迟的一群在华美国传教士在所有西方教士中后来居上,他们以独特的翻译手段中西合壁地演绎了西方经典之作《圣经》,其《圣经》汉译的成就无不让他们的外国同行叹为观止,望其项背。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了众多词人,推尊五代、北宋词人,而对南宋词人多所贬抑。《人间词话》的词人论背后隐含着王氏的词学观:他批评姜夔是指向浙西词派的词学理论,批评吴文英是指向晚清四大家的词学理论。在王氏对清代主流词论的批评中体现着他鲜明的词学自觉意识、创新精神和明确的现实指向。  相似文献   

6.
我国部属院校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主要提供者。从学校数量、学生规模、学生的结构和层次三方面分别研究我国部属普通高等学校在省级区域分布的差异性。结论表明:我国省级区域部属普通高等学校分布不均衡,校均学生数多,学校规模大,每万人口在校生数总量小,且区域间差异显著,各类学生比例分布不均,需进行部属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规划、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7.
海南岛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海南岛人口普查数据,运用统计学、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海南岛各县市人口进行分析和分类,得出海南岛区域经济发展与文化结构、民族结构、地区分布、城乡分布、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关系;根据得出的结论提出一些解决和促进海南岛经济发展的措施,如加强人力资源的投资与开发;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区域合作与分工;加快城镇化建设,推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晚清四十家诗钞》三卷,是吴阎生完稿于民国十三年的诗选集,前两卷选录晚期桐城派若干关键人物的诗作,以相当大的篇幅建构了一个以吴汝纶为核心的北传桐城诗派的力量组合,对桐城派诗学源流的梳理与总结进行了一定深度的探索,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降水空间插值方法比较与区域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福建省70个气象站点(其中10个为检验站点)1960—1990年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作为数据源,基于ArcGIS10.1平台,采用了反距离权重加权法(IDW)、克里金法(Kriging)和趋势面法(Trend)三种空间插值方法,对降水的最优插值方法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克里金法取得较好的效果,并对空间插值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福建省降水存在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并深受地形的影响,地区降雨量呈现出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增的趋势.而在德化、九仙山以及平和地区降水量呈现异常偏大情况,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区域高大山脉的影响下,暖湿气流在地形抬升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降水.  相似文献   

10.
自开商埠是晚清通商口岸的重要类型。清季政府批准开放数量达36处,按其开埠性质晚清的自开商埠可分为完全自开商埠和半自开商埠两种类型。但是政府的批准并不等于商埠的真正设立。在实际运作中真正设埠的口岸数量要低于批准开埠的数量。  相似文献   

11.
初唐咏物诗不能被简单地视为南朝遗绪,它有力地促成了初唐诗歌声律的成熟,而风骨的产生也是以咏物诗为标志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咏物诗对盛唐诗歌高潮的到来起到了先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它经历了封建专制主义巅峰后的社会转型,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之下变革是无处不在,而作为衣食住行第一要素的服装,其变革首当其冲。满族服装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主流服装,在这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服装纹样和装饰有着怎样的演变发展,又呈现出了怎样的新形式与艺术特征,这些都是值得研究分析的。以清末民初的满族女装为代表,结合历史背景,对其纹样和装饰的演变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分析,最后对满族女装纹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做出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3.
文学的语言世界、生活世界、心灵世界三者是融在一起的,一层扣一层,由显而隐。语言为生活和心灵的载体,生活是诗人的依托,而心灵的表现才是最深的旨归。唐代宫怨诗的心灵世界从性质上分两个方面:一是宫人自悼宫怨诗,反映宫女对爱情和自由的向往;一是文人的借喻拟写之作,主要是借宫怨抒发自己的不遇之音、反映仕途的险恶以及表现那种历史沧桑感。  相似文献   

14.
郑善夫是活动于明代弘治、正德年间的一位著名诗人。其诗以气格为主,以悲壮为宗,具有独特的审美风貌,当李梦阳、何景明倡导文学复古之时,诗人继承了杜诗的写实精神,创作了诸多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干预时政的优秀作品。这些诗歌成为前七子复古运动的积极成果。深入研究郑善夫的思想与创作状况,可以弥补明诗研究之不足。  相似文献   

15.
清末民初出国留学人员日渐增多,这其中尤以留日和留芙为最甚,形成了留日和留美的热潮.留日始于维新运动,盛于清末"新政";留美始于洋务运动,盛于"庚款兴学".对这一时期留美和留日热潮的成因、留学渠道及生源质量、所学内容与学习效果以及留学人员归国后的影响加以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两者虽然各有特色,但对中国的发展都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清代统治者在借鉴以往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了以监察官为主体的财务监督审计制度,加强对中央和地方的财务审计监督,在整顿吏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时至今日仍然对搞好各级财务监督审计工作,有着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清末掀起一股创办报刊的热潮,具体表征如下:一是报刊数量激增,二是报刊地域扩大,三是报刊栏目设置多样化,四是报刊民间化趋向,五是白话报刊大力推广,六是讲阅报社的出现。清末报刊异常繁荣对社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公共领域扩大,形成报刊舆论国家失控的局面。之外,对清末教育、国家发展、学术交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生活文化习俗是自然的文化,是人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黑龙江是我国多民族地区之一,在特定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下,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文化习俗.从地理学角度,对清代黑龙江地区少数民族生活文化习俗的地理环境特征进行了探讨,解析了生活文化习俗与地理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对研究民族生活文化习俗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与现实的参考,对深入研究人地关系系统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