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启文 《科学通报》1988,33(3):230-230
我们以前的研究表明,急性饥饿时大鼠血液黄体生成素(LH)水平急剧降低,但垂体LH水平并不降低,LH由循环中清除的速度及靶腺对LH的结合亦无显著改变,提示饥饿时垂体LH释出减少,但其发生机理则仍未阐明。垂体LH的分泌主要受血液中性激素水平的反馈调节和下丘脑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的控制,而后者本身的释出又受若干中枢递质特  相似文献   

2.
谢启文 《科学通报》1984,29(9):567-567
早在五十年前已注意到在饥饿时垂体发生明显的改变并由此续发机体的一系列功能紊乱,但其详细机理则迄今仍未阐明。由于自然界的、社会经济的或病理的原因造成饥饿或营养不足,仍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研究饥饿对垂体的影响及其发生机理,对于深入认识其规律和寻求有效的促进康复的措施,显然仍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在垂体前叶的各  相似文献   

3.
张致一 《科学通报》1964,9(7):634-634
在激素与目标器官发生亲和或向性的作用时,往往发现两种性质接近的激素在合并使用时,其效果大于两者单独作用的总和;或者,一种单独注射不引起作用的激素,有时在另外一种激素的配合下(指两种性质并不接近的激素而言),才显示出显著的效用。这种现象称之谓“协进作用”,即相互协助和促进提高的意思。就垂体蛋白质激素而言,促黄体激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促使哺乳类卵巢增重和诱导排卵的协进作用是前一种类型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张世荣 《科学通报》1964,9(8):723-723
过去形态学上的研究,已充分证明高度提纯的促卵泡刺激素(以下简称FSH),对摘除垂体的哺乳类动物卯泡有促进生长发育和成熟作用,而促黄体激素(以下简称LH),则有修复卵巢间降细胞组织的能力。这些事实清楚地指出不同的垂体促激素都有其专一性的目标结构。至于激素与其目标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若何?则只有从细胞生理生化的角度进行研究,才有进一步深入了解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鱼类促性腺激素在文昌鱼哈氏窝免疫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方永强 《科学通报》1993,38(9):840-840
张致一及其同事曾证实文昌鱼哈氏窝对哺乳动物促性腺激素(LH和FSH)抗体发生免疫阳性反应。方永强等发现了文昌鱼哈氏窝匀浆中含有一种促性腺激素物质,并用电镜观察证实了这种物质存在于哈氏窝上皮细胞中。但Sahliil未能证实文昌鱼哈氏窝与脊椎动物垂体激素的抗体发生免疫反应。新近,Nozaki和Gorbman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发现了人黄体生成素β-亚单位(hLHβ)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抗体在哈氏窝中呈现免  相似文献   

6.
血液流变学与临床医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循环血液的流动性和变形性,即流变性,血液有形成分(红细胞等)的变形性和无形成分(血浆、血清)的流动性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以及血液与血管和心脏间的相互作用的一门边缘科学。在人体内,血液的流变性不仅是调节和控制血液在血管内的正常流动,以维持组织和器官的正常血液供给和物质运转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保证人体的免疫功能和体液调节功能得以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人体罹患各种疾病时,血液的流变性异常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又可成为造成组织和器官的缺血、缺氧和功能、代谢障碍,从而引起坏死、坏疸、炎症、变性、水肿、血栓形成等一系列病理变  相似文献   

7.
一、急性胰腺炎的研究概况急性胰腺炎(AP)是以胰腺的炎症及胰酶对胰腺组织本身及胰腺周围组织进行自体消化为特征的临床急症。可分为急性水肿型(AEP)、急性出血型(AHP)及急性坏死型(ANP)。AEP及AHP多用内科治疗,预后较好;ANP则来势凶险,迅速累及各重要脏器,病人可在几天内甚至几小时内死亡,幸存者在后期常继发感染形成脓肿或败血症,非手术治疗死亡率可高达70  相似文献   

8.
史瀛仙 《科学通报》1963,8(5):64-64
内分泌腺对再生影响的问题,很早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在两栖类动物的肢体和尾部再生过程中进行了许多实验。近年来Schotte等有系统地在割除垂体截肢后的蝾螈体内注射促肾上腺皮质素(ACTH)、皮质素、脱氧皮质固酮或肾上腺皮质提取液,结果指出肾上腺皮质素能恢复割除垂体的蝾螈肢体的再生能力。最近Wright和Plumb研究了正常蝌蚪和去垂体蝌蚪尾端的再生,认为二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别。因而内分泌腺或激素与再生之  相似文献   

9.
促黄体素(LH)在文昌鱼哈氏窝中的免疫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致一 《科学通报》1982,27(15):946-946
哈氏窝组织是一个沟状结构,位于文昌鱼轮器的前部,人们长期以来推测它可能与脊椎动物的垂体前叶同源,但是没有确凿的生理学证据。最近我们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证实了LH免疫阳性颗粒呈现于哈氏窝的上皮细胞中,这个发现在系统发育上有着很大意义,因为它首次提供了确切的依据,证明文昌鱼的哈氏窝与脊椎动物的垂体同源。  相似文献   

10.
李伟英  李金倍  汪清  张明  郭春燕 《科学》2007,59(4):18-20
环境激素(Environmental Hormone),亦称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即"能干扰机体天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结合或清除的各种外源性物质[1]".  相似文献   

11.
功能农业(functional agriculture)是指天然富含有益成分的土壤、生境中生长或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及其他生物技术培育,实现农副产品中一种或多种有益健康成分(如矿物质和生物化合物等)基于人类健康需求做出标准化优化的生产实践[1].功能农业概念是农业发展新方向,也是农业发展新趋势,着力解决居民的"隐性饥饿...  相似文献   

12.
灵长类和反刍动物生长激素受体的快速进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振芳  李英  张亚平 《科学通报》2005,50(9):890-895
在大部分哺乳动物的进化历程中, 垂体生长激素的进化非常缓慢, 各类群之间没有很大的差别, 但在灵长类和反刍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却出现了明显的快速进化, 即所谓“插曲式”的进化模式. 我们获得了4种灵长类动物的生长激素受体的膜外区序列, 并结合已有的序列数据进行系统的进化分析, 结果表明, 哺乳动物生长激素受体也经历了一种类似垂体生长激素的所谓“插曲式”的进化模式. 考虑到垂体生长激素的生物学效应需要通过其受体的介导才能实现, 结合相关性分析的结果, 推测垂体生长激素受体的这种进化模式可能是与垂体生长激素发生了协同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是碳水化合物代谢紊乱的疾病,在美国,患者多达总人口数的3%.此病起因于胰岛细胞制造胰岛素不足,人体无法利用葡萄糖供能,或转化为糖元贮存,结果血液中葡萄搪浓度升高至有毒的水平,而组织细胞对能量的需要却得不到满足,造成“充裕中的饥饿”. 糖尿病可用胰岛素治疗,但是,如何不断监测病人血中葡萄糖的水平,以及对付病情迁延引起的多种并发症(如动脉硬化。易于感染,  相似文献   

14.
正海洋的一些生物中包含可以治愈癌症、MRSA(一种皮肤病超级细菌)及更多疾病的化学物质珍贵的马蹄蟹血液马蹄蟹是原始的节肢动物,其血液中含有铜离子,故它的血液是不变的蓝色。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古老的节肢动物的血液中含有会对微小细菌产生反应的变形细胞。当马蹄蟹受伤或感染时,其血液就变稠凝固,血液中的一种蛋白质叫  相似文献   

15.
自然信息     
额外的受体可清除血中危险的脂肪是什么决定了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呢?当然,食物是因素之一。其实,细胞及其所携带的基因是最为关键的介导者。因为其表面上的受体能够结合带有胆固醇的蛋白质,并把它们从血液循环中清除出  相似文献   

16.
在体内测量中采用直径只有几分之一毫米的玻璃纤维或塑料纤维,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应用潜力很大。光纤维传感器可以作得像电子传感器那样小巧,它的优点是安全;光引出线小而软,可以放进导液管里作多种传感;所用材料能长时间植入体内等。体内光纤维传感已经发展出三种,这就是测光纤维或裸头维纤;物理传感器,装在纤维末端的转换器根据物理参数改变光讯号;化学探头,纤维末端装有适当的可逆试剂,以便进行分光光度分析或荧光分析。(1) 光学传感器(光度测定法) 光纤维传感法同血氧测定法(对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进行分光光度分析)、血液和组织中的染料结合起来,测定流动情况、心脏输出量和灌注情况;组织和荧光试剂中的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的天然荧光;血液流速的激光-多普勒测定法。  相似文献   

17.
张世荣 《科学通报》1965,10(1):82-82
我们曾探讨了垂体激素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金鱼卵巢的蛋白质核酸合成的影响,发现这些激素对发育中鱼卵的合成代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另外,根据离体排卵实验指出,肾上腺或卵巢产生的一些类固醇激素,特别是孕酮及其类似物,与排卵有密切关系。因此,使人感兴趣的是,类固醇激素是否和垂体促性腺激素一样,既有诱导排卵作用,又有促进卵生长发育和成熟的作用。这个问题的阐明,将有助于了解这两种类型激素对卵巢作用的性质。为此,我们应用同位素C~(14)-甘氨酸和S~(35)-蛋氨酸等,研究了类固醇激素对鱼卵巢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对森林可持续性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过程,如何保持人工林长期稳定生长是全球性技术难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北方地区营造了大面积樟子松人工林,对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国北方防沙带绿色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樟子松人工林退化较为严重,虽然已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对于樟子松人工林退化机制的认识仍然不是非常清楚.本文梳理了导致樟子松人工林退化的主要因素,提出樟子松人工林树木退化过程的概念模型,认为水力学失败和碳饥饿是导致樟子松人工林退化的两种主要生理机制;水力学失败和碳饥饿降低了樟子松抵抗病虫害的能力,而病虫害又进一步促进了水力学失败和碳饥饿的发展,直至樟子松发生严重退化甚至死亡.今后的研究应该重点关注樟子松退化的生理过程及其与病虫害的相互作用,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樟子松人工林退化的多因素协同作用机制;(2)林分或景观尺度樟子松人工林退化机制;(3)樟子松人工林对环境胁迫的响应及调控机制;(4)樟子松适生范围及生态适宜性评价.  相似文献   

19.
微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导致的"隐性饥饿",将导致婴儿出生缺陷及发育不良、增加儿童和孕产妇死亡率及免疫系统弱化等诸多疾病,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素质和经济发展.我国居民人均微量营养素摄入明显不足,近3亿人处于"隐性饥饿"状态.生物强化技术是改善人体微量营养素缺乏的最佳手段和途径.以满足健康需求为导向的营养型农业及其分子育种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更优质、更富有营养的食品,而且还可以提高农作物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业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的全面提高,并成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20.
《科学通报》2012,(17):1605
红细胞输注是多种急性和慢性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全世界范围内,每年采集大约7500万单位的全血(3400万升),用于血液成分制备和输血.尽管采集量逐年增加,但因血液采集、制备、储存和生物(免疫)等方面的问题,目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