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巍 《科技信息》2012,(4):108-109
创新型科技人才政策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政策系统,应当进行总体的框架设计和内容规划,以保证整个创新型科技人才政策的系统性、动态性和延展性。本文在对创新型科技人才政策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政策、激励政策、引进政策等方面对山东省创新型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构建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人才是科技活动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运用文本分析法、关键词分析法以及词云可视化的方法对1996—2016年浙江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共67条相关政策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探讨了浙江为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所颁布政策的热点及演变路径。研究发现,浙江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政策颁布数量呈上升态势,独立发文部门增速较大,政策热点主要聚焦在完善科技人才引进、培养与评价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打造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平台,落实科技人才后勤生活保障等方面,且形成了"探索阶段-发展阶段-深化阶段-成熟阶段"的演变路径。  相似文献   

3.
元颖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8):1521-1532
本研究利用本文围绕我国2017年以来主要的科技人才政策文本,从政策类型、政策发文主体、政策执行主体等角度进行了国家科技人才政策分析,发现:2017年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政策类型主要以培养、激励和评价为主,政策发文主体形成了由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构成的高发文量主体结构网络,政策执行主体力度出现了政府热、市场冷的现象。该研究结合当前科技人才政策的现状,对未来科技人才政策制定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十一五"至"十三五"十三年间湖北省颁布的82项科技人才相关政策及法规进行梳理,从科技人才政策的发文频度、发文部门、政策文种、适用对象、政策类型构建五维度分析框架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表明,湖北省围绕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制定科技人才政策,政策的颁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但也存在发文主体较多、政策指导性可操作性不足、人才评价与激励政策较少、人才保障政策缺乏等问题。因此,联合发文应明确主体部门,注重政策的落实和作用的发挥;建立科学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健全科技人才流动机制,激发人才队伍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5.
科技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各国发展战略的首要环节。对天津市科技人才吸引政策的现状进行了述评,通过实证分析出吸引科技人才的影响因素,目的是完善天津市吸引科技人才政策,争取到更多的科技人才来津工作,促进天津市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需要对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成效进行科学有效地评估,为后续政策调整改善提供依据。基于因子分析和DEA模型对河南省2011~2015年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成效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不同年份河南省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成效有显著差异,规模效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科技人才政策的运行机制、完善科技人才政策体系以及优化科技人才政策综合环境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科技人才作为一个移动的、自主的知识库,对国家和区域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有很大影响,西部地区经济的低速增长和高层次科技人才缺乏且流失严重的现象值得深入研究。通过对青海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的实地调研,发现科技人才可持续发展建设工作有很多值得总结的经验,同时也需要深入挖掘存在的问题根源,力求突破科技人才发展的诸多困境。具体政策建议包括科技人才引进、科技人才使用与保留、科研经费与硬件设施水平的提高、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审等方面需要政策进一步扶持,需要追本溯源,从人才发展早期开始就着重本土化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西部边远地区的特色产业来吸引相关专业科技人才;加强柔性引才力度,采用多种方式吸收全国乃至国外的智力支持;在人才评价、编制管理方面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加以分类管理;在税收方面对西部边远地区科技人才进行适当减免等,对西部地区促进科技人才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通过恢复技术职称、恢复和重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等科技人才激励政策,激发了科技人才的创造热情,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科技激励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科技人才的成长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基于对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科技人才激励政策的分析,对我国未来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合理设计和政策安排来完善中小企业科技人才的激励措施,能够让广大中小企业吸引、留住、用好科技人才,切实提高中小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目前,在科技人才的开发与培养、科技人员薪酬福利的改善和提高、科技人员的精神激励、科技人员个人发展机会的创造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是需要完善科技人才教育培训政策,加大对科技人员培训力度;二是需要改进和完善科技人才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三是需要完善科技人才引进与交流政策,建立一个行之有序、有效的人才流动机制;四是需要完善中小企业科技人才激励政策和法规,并狠抓具体落实.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工程实施以来,改善了河南省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匮乏的局面,但是没有解决根本性的问题。河南省是人口大省,高层次创新人才落户河南省的人数与发达省份相比偏低,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面临很多的问题。本文研究河南省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秦伟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8):120-121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作品的内容都取材于民间故事,都属于标题性音乐作品,作品曲式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对造成悲剧原因的展示有着明显区别,主、副部主题的表现和运用截然相反,音乐的主基调有较大差异,作品的整体风格迥异。  相似文献   

12.
徐辉 《科技信息》2011,(5):231-231,266
健康与运动是密不可分的,运动分为有氧和无氧,有氧运动较无氧运动更易普及和被大众接受,从人体长期参加有氧运动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角度来阐述有氧运动对人体的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13.
Dads and disomy and disease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M Little  V Van Heyningen  N Hastie 《Nature》1991,351(6328):609-610
  相似文献   

14.
欲望是作家创作的内驱力,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欲望有什么影响,这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不能不思考的问题。本文从道教的功利性,文人纷纷走近道教,文学观念中的道教因素等方面,对道教与魏晋南北朝文人的功利欲望作些专门探讨。这无疑会拓展人们研究的新视界。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沙暴、尘暴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沙尘暴易发的国家 ,进入90年代以来 ,沙尘暴有频率增加、强度加大、范围扩展、危害程度加剧的趋势。据统计 ,我国发生强沙尘暴的次数 ,50年代为5次 ,60年代为8次 ,70年代为13次 ,80年代为14次[1] ,90年代为23次[2] ,呈明显上升趋势。沙尘暴的强度及造成的损失 ,以90年代最为突出 ,发生于1993年5月5日(5.5沙尘暴)和1998年4月16日(4.16沙尘暴)的特大强沙尘暴 ,是我国近100年来所罕见 ,损失极其惨重。5、5沙尘暴锋面前移速度14~17米/秒 ,最大19.5米/秒 ,瞬时最大风…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沙尘暴易发的国家, 进入90年代以来, 沙尘暴有频率增加、强度加大、范围扩展、危害程度加剧的趋势。据统计, 我国发生强沙尘暴的次数, 50年代为5次, 60年代为8次, 70年代为13次, 80年代为14次[1], 90年代为23次[2], 呈明显上升趋势。沙尘暴的强度及造成的损失, 以90年代最为突出, 发生于1993年5月5日(5.5沙尘暴)和1998年4月16日(4.16沙尘暴)的特大强沙尘暴, 是我国近100年来所罕见, 损失极其惨重。  相似文献   

17.
辽金诗文作品中存在着大量的由佛经禅典移植而来的话语。这一现象从特定侧面体现了佛禅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渗透溶浸。其表现主要反映在借用佛禅意像、使用佛禅故实和引用佛禅语汇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文献信息情报工作在科技工作及立项决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揭示了在当今信息市场形势下 ,文献信息情报工作在科技工作和经济立项决策中的作用 ,同时也指出 :图书馆文献信息工作者们能在强手如云的信息市场中占领一块阵地也应成为图书馆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因高校管理引发的法律纠纷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是师生的法治观念在增强,另一方面说明高校在师生管理等方面也存在诸多不适应。要改变这些不适应,就要进行依法治校,更新管理理念。做到规章制度合法、管理行为合法。努力加强法制教育工作和师德校风建设,切实保障师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网络的发展为我们带来全新便捷的互动平台和交流方式,博客是当今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因个体性、公共性、开放性、成本投入少等特点吸引着"90后"大学生广泛关注。在新形势的要求下,高校辅导员应主动占领网络博客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加强辅导员博客建设,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博客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