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宁夏红寺堡移民区为例,构建了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对研究区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年8年的农业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红寺堡移民区农业生态安全总体呈下降态势,安全等级处于Ⅲ一Ⅳ级,安全状态从敏感态下降到风险态.2004年是研究区农业生态安全变化的转折点,从2004年起,农业生态安全有所回升.在分析变化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2.
3.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运用GIS软件,分析红寺堡灌区1996,2000,2006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并计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996—2010年间红寺堡灌区的土地利用变化较大,主要土地类型为牧草地、耕地和沙地、荒地,从以牧草地为主变为以耕地为主,牧草地减少和耕地增加的幅度最大,城镇村建设用地和林地次之,水域最小。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增加的趋势,从1996年的24956.31万元增长到2010年的26663.71万元,其中耕地和林地面积的增加起主要作用,加上水域,三者对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的贡献为84.59%。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分布变化也与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紧密相关,直观地反映了从灌区开发前到灌区建设初见成效后的土地利用变化,表明红寺堡灌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加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对宁夏红寺堡新灌区综合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对该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全面分析,论述了绿洲防护体系建设的理论依据,即风沙物理学原理、系统论原理、生态位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和景观生态学原理.提出了建设红寺堡新灌区防护体系的具体方法:首先,在绿洲外围营造宽阔的封沙育草带;其次,在绿洲边缘营造固沙林带和阻沙林带;第三,在绿洲内部营造“窄林带,小网格”的护田林网;第四,有计划地营造薪炭林饲料林,提倡“四旁”植树,绿化居民点.最后,总结了建设防护体系时所面临的问题,即模式选择、树种选择和管理规划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山东省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不足,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仍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化率较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慢。本文通过对山东省三大产业结构及其内部结构演进的分析,发现其在演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4年以来甘肃形成"三二一"的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发展,但与全国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与全国水平进行比较,对2010-2014年甘肃三次产业的结构及就业结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从产业贡献率、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角度分析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产业结构效益,分析三次产业结构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在三次产业发展上,应立足甘肃产业基础、发展条件和区位优势,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工业制造业,提升工业技术水平,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注重制造业与服务业协调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演变、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平衡等方面对贵州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分析,提出促进贵州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徐敏 《河南科学》2010,28(9):1200-1204
对南京市1993年至2008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南京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日趋协调,但产业结构总体就业效益水平不高.同时提出了关于促进南京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1952年以来山西省产业结构的演进,从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内部结构和产业关联度及投资结构等方面探讨了山西省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发展的机理,并借助产业偏离度等指标,对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的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互动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产业结构的变动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存在着不一致;(2)近10年来,我省新增就业岗位的66.9%由第三产业提供,第三产业产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平均增加就业岗位就达1.56万个,比第二产业多0.9万个,而且在现有产值规模下第三产业仍有吸纳就业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过程中,FDI起到了重要作用。基于三大产业指标,研究FDI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分析,得出FDI对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影响最大,对第二产业次之,对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几乎没有影响。但FDI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空间仍较大,且可以带动第三产业更好的发展。为此,应在政策上引导FDI,使其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发展不仅是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而产业结构效益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本文从结构偏离度视角分析了1978-2006年的江西省产业结构效益演化情况。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的演进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层次变迁的同步关系,以具有代表性的辽宁省的实际数据为基础,建立了量化模型,定量描述了两者的同向协调关系程度。  相似文献   

14.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SM),对大同市产业结构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以山西省为参照系,全面分析了大同市三次产业结构与竞争力的变化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大同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偏离-份额(shift-share)分析法,利用2007年和2012年的产业统计数据,分析了典型资源型城市——临汾市产业结构优劣势及各产业竞争力的动态变化.最后提出了临汾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江西省三次产业的产值及就业比重的变化趋势、就业吸纳弹性、结构偏离度的考察和分析,以此来研究江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问题。研究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江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基本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但是,其就业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第三产业也未能充分发挥其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作用,三次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次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产业结构随着经济增长而演进,也是经济增长的内在驱动力.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研究产业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考察因地区增长差异导致的河南省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发现各地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大部分中原城市群地区的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明显,而大部分非中原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具有相对劣势,全省增长偏离量呈现中心-外围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对传统偏离份额法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定量分析2000—2014年榆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结果表明,榆林市产业结构发展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产值比例从2000年的13.344.442.3变为2014的4.868.326.9,仍以第二产业占主,但第二产业多样化指数从2000年的5.09下降到2013的4.44;产业结构相似度指数总体在0.91以上;榆林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分别呈现"二三一"和"一三二"的特征;以能源化工为主的第二产业竞争优势和结构优势明显,成为榆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推动力.榆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驱动力是资源禀赋优势、市场需求结构、国家政策和固定资产投资.针对性地提出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均衡化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
根据1995—2009年统计资料,在分析日照市三产业结构发展演变基础上,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把山东省作为参照系,全面分析日照市三产业结构的现状.结果表明,日照市三产业发展比较顺利,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但是三产业结构中夕阳产业的比重过大,三产业的总体竞争能力相对较强.其中第一产业的竞争能力在逐渐减弱,第二产业的竞争能力最强,第三产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针对上述特点提出了优化日照市产业结构的如下建议: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以发展新兴服务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改造传统工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巩固发展第二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