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主权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权力,对内表现为最高权,对外表现为独立权。国家主权思潮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产生了不同的关于国家主权的思潮。文章梳理了从近代国家主权思潮的确立,到现当代国家主权思潮的流变,特别是全球化对国家主权思潮的影响。文章批驳了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否定或者弱化国家主权的思潮,坚持发展中国家关于国家主权的学说。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经济全球化对国际政治特别是对国家主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国家主权的排他性和专属性已 不再完全符合国际政治的实际,表现在非国家行为体对国家主权的分亨与销蚀,全球性问题的存在侵蚀着国家主权,信息技术的发展限制了部分国家主权的行使。面对国家主权受冲击的实际,我们应用发展的眼光去建构国家主权,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基础上,绝对维护“核心主权”,适度让渡,分享“外围主权”。  相似文献   

3.
传统主权观是一种绝对主权观,印认为主权对内对外具有至高性和不可分割性等特征。这一观点在17—18世纪已引起争论,到了20世纪,随着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迅速发展.绝对主权观面临严重挑战,尤其是来自因国际法而产生的国际人权及国际干预的挑战。如何认识国家主权、国际人权和国际干预之间的关系将是国际政治领域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主权遭受到从未有过的冲击和挑战,许多曾被视为国家主权范围内部的事务,突然失去了自己的护身符,被裹进全球化的大潮。在这一背景下,很多西方学者纷纷提出了“主权过时论”“主权终结论”“世界政府论”等各种主权理论。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国家主权“何去”“何从”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处境。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民族国家主权的历史变迁,从全球化的视阈下重新解读国家主权,进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国家主权的重构作一个诠释。  相似文献   

5.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是两个不同的学术概念.半殖民地指的是一个国家的主权遭受损害的程度,其中,国家主权遭受损害最为严重的时期可以称为深渊或深渊的谷底.如果把中国近代史放在1840年到1949年这样一个完整的时段来考察,中国半殖民地深渊的谷底不是如有的学者所说的在20世纪前20年,应当是在1931年至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因为这一时期正是中国近代主权遭受损害最为严重的时期.至于半封建,则不存在深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十九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神经细胞学中有一个普通概念,认为“胚胎发育后期,神经细胞已达到高度发展和分化的阶段,不再有分裂繁殖的能力”;也就是说神经细胞从幼年到老年只有生长和衰老,没有再生,最终随动物死亡而死亡。这种概念统治了组织学工作者的思想达半世纪之久,中外的组织学教科书皆以不同的辞句来表达这个概念,在苏联除了伊万诺夫的教科书外,其他教科书都根本否定  相似文献   

7.
本对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进行了多层面的探讨,从美国当时的经济背景,到当时政局,再到“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最后到美国近代对华政策的特点,由浅及深,层层推进,全面透析这一历史事件,撇开政治岐见,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说到底,关键因素是夺取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8.
国家主权是历史的范畴,必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生演变,与这一过程相伴随的是主权呈现出相对性、可分割性和虚拟性的特征。认识到主权的演变趋势及特征有助于我们制定正确的主权政策,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9.
韩胜利 《甘肃科技》2013,(24):80-82
中国近代报业的转变与初步发展,始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一阶段是中国社会发生剧烈政治变动的时期,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了3次办报高潮,报刊业在由最初的出现到逐步形成的过程中,第一次在中国政治生活中产生影响,刺激了中国政党报刊(主要是言论纸,而不是新闻纸)的兴起,政治新闻学在中国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企图夺取西江的缉捕权,以控制西江。广州商人在粤商自治会的领导下,积极展开对西江缉捕权的保卫行动,阻止了英国破坏国家主权行为。广州商人这一爱国行为表明近代广州商人不仅有追求经济价值的“利”,更有捍卫国家主权的“义”,体现了近代商人新的义利观。  相似文献   

11.
乾隆皇帝和叶卡特林娜二世是中俄两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分别继承、发展了康熙和彼得一世的内外政策,把两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推向了鼎盛阶段。在中国,从康熙到乾隆统治的一百多年,被史家称为“康乾盛世”。在俄国,叶卡特林娜二世实行“开明专制”,其统治时期被贵族誉为俄罗斯帝国的“黄金时代”。但从世界历史全局横看乾隆和叶卡特林娜,则两人又不同程度地落伍于18世纪的时代潮流。乾隆实行闭关政策,使中国失去了向西欧先进国家学习,追赶时代潮流的机会。叶卡特林娜二世则竭力维护和加强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延缓了俄国近代化的步伐,对此后俄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专门阐述职业教育历史和理论的作尚难寻找,从教育史中总结职业教育理论的发展脉络就成为一件有意义的研究工作。按照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西方职业教育理论可以概括为三个发展阶段。即“近代实验科学奠基阶段”、“从实验教育到实用主义的发展阶段”和“现代产业集成与职教理论系统化阶段”.而每一阶段的理论发展总是同技术生产的规模和技术构成的科学含量密切关联,并且对特定阶段和层次的技术生产产生相应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谭志茂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1):22-24,42
改革文学并不是一种已封存于历史的文学创作潮流,它是不断发展的。改革文学的发展分为新时期、社会转型期、世纪之交三个不同的阶段,本文拟从总体创作潮流、人物形象塑造、创作手法和结构模式等方面来探寻它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4.
当前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已从纯粹的思辨转向了运用,这是一种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由之路。转喻的研究同样也需要顺应这一研究潮流。对转喻和转喻理据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整理,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根本目的在于为转喻研究的深化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矛盾的思想,在黑格尔哲学和毛泽东哲学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黑格尔哲学代表作《逻辑学》中,矛盾的思想贯穿全书,成了该书的整个指导思想.在毛泽东哲学思想中,矛盾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的直接继承和发展,成了辩证法的中心内容,‘已在毛泽东的重要哲学著作《矛盾论》中得到了集中、系统而科学的论述。但这两个人关于矛盾的思想是根本不同的.本义拟从矛盾的主体、性质。结构及理论应用等方面来对他们的矛盾观作一个简略的比较.一、主体的不同作为辩证唯心论的矛盾现,黑格尔的矛盾以概念为主体.他认为物质世界本身就是思想…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末到如今,百余年的艺术历程,欧洲艺术流派此起彼伏,层出不穷.艺术已从传统的写实走向抽象化、多元化、综合化,艺术观念已与新工艺、新材料、高科技密切结合,艺术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封建蒙昧性是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突出特点,而劫运观是赋予义和团运动浓厚的封建蒙昧性色调的最主要的宗教信念。这一宗教信念以其富有乡土文化气息的独特义理,成为十九世纪末北方乡土民众进行民族自卫斗争的核心思想武器。透视这一思想武器的历史内涵,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十九世纪末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乡土百姓投身于民族救亡斗争的精神诉求,以及他们实践其精神诉求的悲剧性方式。  相似文献   

18.
从20世纪初到世纪末,闲适小品文贯穿始终,它的内涵虽因时而变.但它的本质却是一以贯之的。它是安静平和,追求优雅趣味的文人的表现.也是边缘的、独立的、隐士式的境界的体验。它不仅是一种文学潮流.而且首先是一种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9.
热量概念是用来描述热现象的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回顾这一概念的产生和发展,对于全面地认识和掌握这一概念无疑是有益的.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系统地介绍了人们对热量概念在不同认识水平、不同认识阶段的定义.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化没有内生原创性的"人权"概念,近代中国人权思想的产生发展受到西方的个人主义的人权,集体主义的民族权和阶级权等观念的影响,又由于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历史背景,受到同样源自西方的国家主权观念的制约。中国传统哲学土壤和近代历史实践,使中国人权哲学拥有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的人权价值观。近代中国人权哲学开辟了中国哲学的新方向,人权实现的中国之路建立在科学、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哲学观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