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地幔流体性质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樊祺诚 《科学通报》1992,37(17):1584-1584
地幔流体在研究地幔物质成分、交代作用、部分熔融等深部地球化学过程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重视.由Roedder定义的地幔流体包括熔体和挥发分两者在内(主要是CO_2、硅酸盐熔体、硫化物熔体).Roedder首先发现地幔岩中原生和次生两类CO_2流体包裹体,彭礼贵报道了阿尔卑斯型橄榄岩中又一类全晶化岩浆包裹体,其成分相当于超镁铁质橄榄岩.  相似文献   

2.
金刚石中流体包裹体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郑建平 《科学通报》1994,39(3):253-253
金刚石中包裹体的研究涉及金刚石成因和地幔岩石圈性质及演化等重大问题.前人把在金刚石中找到的矿物包裹体分为橄榄岩型(P型)和榴辉岩型(E型),近年来在金刚石中又相继发现MARID、巨晶组、复杂岩石包裹体组合、石盐和高钾高氯包裹体.Navon等和Martin在博茨瓦纳和扎伊尔的立方体金刚石中及包壳金刚石的包壳中发现了显微流体包裹体,并分析了其流体组分,该流体代表了这种金刚石生长环境中的流体介质性质.流体包裹体的发现,更把金刚石包裹体和地幔流体相物质研究联系起来,引起广大国内外学者的关  相似文献   

3.
浙江西垄地区上地幔流体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夏林圻 《科学通报》1990,35(11):844-844
碱性玄武岩所含幔源岩石包体中的流体(和岩浆)包裹体是能够向我们提供有关上地幔流体(及熔体)性质的唯一直接样品,也是了解和研究地幔深部地质作用(部分熔融作用、地幔岩浆作用、地幔交代作用)特点最重要的线索。本文将介绍笔者有关浙江省衢县西垄地区上新世-更新世橄榄霞石岩所含退化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包体中CO_2流体(及岩浆)包裹体的最新研究成果,并试图确定存在于该区上地幔中流体(及熔体)相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刘吉强  陈立辉  倪培 《科学通报》2010,55(7):579-588
橄榄岩捕虏体中的流体(熔体)包裹体是研究地幔流体的最直接样品. 应用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学和激光拉曼技术, 研究了山东临朐乔山地幔橄榄岩捕虏体中的各类流体(熔体)包裹体(早期富CO2流体包裹体和碳酸盐熔体包裹体, 晚期富CO2流体包裹体和硅酸盐熔体包裹体). 其中早期富CO2流体包裹体多为高密度纯CO2流体包裹体, 部分含有石墨, CO, N2, 菱镁矿等多种杂质. 两期流体包裹体的最小捕获压力分别为1.42 GPa和0.80 GPa. 由于碳酸盐熔体包裹体的寄主矿物主要是斜方辉石, 据此推测碳酸盐熔体的形成可能与CO2流体和橄榄石、单斜辉石之间的反应有关. 富CO2流体包裹体中杂质组分的多样性说明橄榄岩曾经经历与流体/熔体灌入有关的氧化还原反应. 乔山地幔捕虏体的流体(熔体)包裹体证据说明该区陆下岩石圈地幔曾经被软流圈来源的富CO2流体/熔体所改造.  相似文献   

5.
北祁连山玉石沟地幔橄榄岩中富CH4流体包裹体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苏犁  宋述光  王志海 《科学通报》1999,44(8):855-858
研究了北祁连山玉石沟蛇绿岩底部地幔橄榄岩橄榄石中早期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探针分析表明它们主要以CH4为主,次要组分为H2,N2,H2S,CO2,C2H4,C2H6和C3H6,不含H2O,CO和SO2。这些甲烷高度富集的流体可能来源于深部地幔,该发现对全面认识地幔流体,特别是古大洋地幔的流体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H_2S在海南抱板金矿田成矿流体中的存在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志峰 《科学通报》1993,38(24):2273-2273
在金矿的研究中,虽早就发现金可能是以硫氢络合物的形式迁移,但在含金石英脉的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中只有SO_4~(2-)的存在,并未发现其它硫离子,这可能是分析方法的局限,因在国内流体包裹体研究中多用色谱分析。利用探针质谱分析金矿的成矿流体包裹体时,已发现  相似文献   

7.
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来源的He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对取自该矿床层状矿体和块状矿体的4件黄铁矿样品进行了流体包裹体的He同位素测定,^3He/^4He值为1.7-2.5Ra,反映了成矿流体中有地幔流体的混入,可能是海水与地幔流体混合的结果,类似于许多现代大洋底块状硫化物矿床,而与花岗岩有关的1件萤石样品的^3He/^4He值为0.7Ra,明显低于与层状太体和块状太体有关的成矿流体。两种流体可能具有不同的来源,因此层状和块状矿体的形成可能与花岗岩无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8.
陈意  叶凯  苏斌  郭顺  刘景波 《科学通报》2013,(23):2294-2299
详细的岩石学研究表明,大别-苏鲁造山带橄榄岩和辉石岩记录了俯冲带之上地幔楔的交代和变质信息.在苏鲁芝麻坊石榴二辉橄榄岩中识别了七期变质矿物组合,反映了大陆俯冲-碰撞-折返过程中多期的变质和交代作用.大别毛屋石榴斜方辉石岩同样保存了大量的交代结构,高Ni和富集轻稀土(LREE)的斜方辉石核部包裹了早期原岩橄榄石,表明它是俯冲地壳熔/流体与原岩橄榄石在超高压条件下反应的产物.毛屋石榴斜方辉石岩记录了六期变质作用,对应了岩石从浅部地幔楔沿俯冲隧道进入深部地幔楔,最后随陆壳岩石折返回浅部地壳的全部过程.其中石榴石变斑晶核部包裹了大量的以含水矿物为主的角闪岩相多相包裹体,具有高XMg和Ni含量,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LREE,表明它们是早期岩石在浅部地幔楔与地壳流体交代的产物.角闪岩进入深部地幔楔经历高压和超高压变质,早期含水矿物完全脱水分解,形成超高压石榴斜方辉石岩,释放LILE和LREE富集的流体进入上覆高温地幔楔,从而导致高温地幔楔发生部分熔融并产生岛弧岩浆.  相似文献   

9.
储雪蕾 《科学通报》1995,40(1):62-62
自从Roedder发现地幔矿物含有原生的CO_2包裹体以来,CO_2这种形式的碳就受到研究地球深部流体性质的学者的密切注意.火山岩中超镁铁质捕虏体含有分布很不均匀的、纯CO_2或以CO_2为主要成分的CO_2包裹体.例如,浙江西垄石榴石二辉橄榄岩中早期形成的CO_2包裹体几乎为纯CO_2而晚期CO_2包裹体以CO_2为主.此外还有少量或微量的H_2O,CO,CH_4,H_2,SO_2和H_2S等挥发组分存在.  相似文献   

10.
黔西南金锑矿床成矿流体中轻烃物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庄汉平 《科学通报》1997,42(16):1752-1755
成矿流体是金属元素沉淀的直接介质,成矿流体中的有机物质是研究有机质在金属成矿中的作用的最直接窗口之一。由于许多矿床成矿温度均已超过液态烃稳定存在的温度范围,在流体包裹体中仅存轻烃物质。因此,轻烃物质就成为判识成矿流体中有机质的最直接标志之一。本文选择了黔西南有代表性的金锑矿床(烂泥沟金矿床和大厂锑矿床),实验研究了矿物包裹体中的轻烃物质。  相似文献   

11.
魏文中 《科学通报》1990,35(23):1811-1811
近20年来,国内外陆续有研究者报道了蛇绿岩套阿尔卑斯型铬铁矿中有含水溶液流体包裹体、气液包裹体、全结晶化硅酸盐熔体包裹体和晶体-流体包裹体。最近,作者在我国西部西准噶尔地区萨尔托海阿尔卑斯型铬铁矿中,又进一步发现了原生含玻璃相和晶相子矿物的岩浆包裹体,这对研究蛇绿岩中豆荚状铬铁矿的形成条件及成因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盐源斑岩铜矿流体包裹体中黄铜矿子矿物的发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有关斑岩铜矿多相流体包裹体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地质学者的高度关注。80年代初,国外依据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发现美国西部一些斑岩铜矿床的流体包裹体中含有黄铜矿子矿物。然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至今在国内还没见报道。近年来我们在对四川盐源斑岩铜矿床开展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电子探针发现多相流体包裹体中除NaCl子矿物外还普遍含有黄铜矿子矿物,从而确定成矿流体是一种铜含量很高的高矿质流体。  相似文献   

13.
流体包裹体在沉积盆地中广泛分布,它是封存于矿物晶穴或裂隙中的原始流体,是流体运移聚集过程的原始记录。流体包裹体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因后期油气继承性活动的叠加改造而消失,在这些保存至今的形成于油气生、运、聚、散各阶段的原始样品中,含有丰富的油气成藏信息,对成矿流体的运移聚集成藏具有重要的示踪作用,成为追踪盆地流体活动的有利工具,近年来流体包裹体技术在油气成藏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运用流体包裹体测温方法确定上古生界的油气成藏期次和成藏时间。  相似文献   

14.
地幔的窗口:金刚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路凤香 《自然杂志》2011,33(3):161-165
从经济价值而言,金刚石是最昂贵的宝石饰品;从科学意义而言,它还是直接可以提供地幔的物理状态与化学组成的窗口。笔者简要介绍了金刚石在自然界的产状、形成条件、不纯净组分、各类包裹体的特征以及成因模型。金刚石最主要的寄主岩为地幔橄榄岩和榴辉岩。金刚石中的同生包裹体可以为其形成时的寄主岩组成、温压条件、在地幔中的存留年龄提供重要的依据。近20多年来在金刚石中发现了深达下地幔的超深矿物包裹体,它又成为了认识全部地幔物质组成的唯一窗口。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部大陆地幔存在中酸性硅酸盐熔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樊祺诚 《科学通报》1996,41(16):1535-1536
这里研究的中国东部5个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中的6个无水橄榄岩捕掳体矿物中普遍含有丰富的CO_2流体包裹体。从电子探针贝散射图象发现这些岩石薄片中都有若干包裹体出露,它们有的全部为玻璃充填,有的中间有一空洞(CO_2已逸失)。个别包裹体有脱玻化现象,出现子矿物。我们对包裹体中未脱玻化玻璃进行了系统测试。 从玻璃包裹体的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  相似文献   

16.
南苏鲁超高压岩石含柯石英锆石中的流体包裹体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刘福来  许志琴 《科学通报》2004,49(2):181-189
对锆石微区性质、显微结构、激光Raman测试及阴极发光图像的研究结果表明, 南苏鲁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片麻岩和退变榴辉岩中的锆石均保存了与柯石英等典型超高压矿物共存于同一变质增生锆石微区中的流体包裹体, 多数为CO2(气)-H2O(液)两相, 且以H2O液相为主的流体包裹体, 少数为单一的H2O液相流体包裹体, 表明苏鲁地体的榴辉岩及其围岩在超高压变质阶段并非处于“干体系”环境, 而是处在有流体参与的相对“湿体系”环境. SHRIMP定年结果显示, 含柯石英+流体包裹体的变质增生锆石微区的U-Pb年龄为233.7±4.3 Ma, 可能代表了苏鲁地体超高压变质峰期阶段至峰后降压初始阶段锆石生长时间. 其他锆石边的U-Pb年龄为213.2±5.2 Ma, 代表角闪岩相退变质过程中锆石增生的时间. 因此, 苏鲁地体超高压岩石折返过程中的流体活动主要出现在中晚三叠世, 不过在超高压阶段依然存在流体活动. 这些结果不仅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超高压变质过程中流体性质、演化以及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机理提供重要的信息, 而且为今后在世界各地超高压岩石中准确识别原生流体包裹体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小秦岭含金石英脉复式成因的流体包裹体证据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小秦岭地区太古代变质岩、燕山期花岗岩及含金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研究发现,区域变质热液为高温高盐度的流体,燕山期花岗岩浆期拍热注伪含CO2的低盐度流体,而典型金太乱矿热液也为富含CO2的低盐度流体,但在金矿区无金或贫金地段的石英脉中残留有变质热液特有的埝放物高盐度流体包裹体,这说明石英脉可能是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就已形成,后期又被燕山期后含金热液叠加改造并成矿。  相似文献   

18.
汉诺坝地幔捕虏体中的硫化物包裹体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对汉诺坝玄武岩中二辉橄榄岩等捕虏体的地幔矿物内硫化物包裹体进行电子探针分析,查明了硫化物包裹体的主要组成,其Ni/Fe比值与原寄生地幔岩有关。二辉橄槛岩中硫化物包裹体中铁镍矿化物(均为镍黄铁矿成分)的Ni/Fe比值明显高于橄槛辉石岩的(以镍黄铁矿为主,部分为磁黄铁矿)。CO2包裹体的激光拉曼探针表明硫(H2S+SO2)在气相中普遍高于20%(摩尔百分数),与出现较多硫化物窝本包裹体有关。  相似文献   

19.
南京栖霞山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中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树成 《科学通报》1997,42(12):1312-1315
绝大多数金属矿床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着重于矿石和围岩中的吸附烃类和干酪根,但与成矿有最直接联系的有机质往往是在成矿流体中,而有机包裹体是成矿有机流体遗留下来的最为直接的样品.作者结合有机包裹体常规非打开性光谱学研究及打开性色谱-质谱(GC-MS)分析检出了成矿流体中系列生物标志化合物,并与岩石、矿石中的吸附烃类进行了对比,探讨了流体中可溶有机质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20.
范宏瑞  张文淮 《科学通报》2002,47(24):1905-1905
由中国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包裹体专业委员会、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国家开放实验室、中同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主办,国际矿物协会包裹体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成藏重点实验室协办的第13届地质流体及流体包裹体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0月14-17日在南京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各主要地球科学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地质院系、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的120余位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