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于羡国的批判法学,是一种旨在挑战和推翻传统法律理论和实践中的既定规范与标准的法学思潮,它将矛头直指作为西方现代法理学殿堂的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西方自由主义法律思想以及体现这些法律思想的法律制度。批判法学竭力撕破自由主义法律的确定性、中立性以及客观性的面具,以证明法律不是一个理性体系,而是一种意识形态,这一意识形态是不公平的政治制度得到支持并成为可能。本文试图探究这种转变的可能性以及批判法学与传统法律研究范式的具体区别。  相似文献   

2.
文涛  王慧娟 《科技信息》2007,(33):184-185
法律英语是具有法律专业特征的英语,是用英语书面表达的法律文件。法律英语不同于其它文体的英语,其专业性强,句子长而复杂,语篇结构严谨,用词准确、规范,有大量外来语和古体英语。因此说,翻译法律文件是各种翻译中最严谨而又最困难的一种翻译。本文探讨采用"功能对等"实现法律翻译的准确性和交际功能以及指导法律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3.
法律价值是法理学的基础,也是法律研究的基础。就一般来说,它主要包括秩序,自由,平等,正义,效率等要素。其中秩序与正义是法律价值各要素中最核心的部分。它们之间既有融合的一面,又有冲突的一面。本文主要分析秩序与正义间的联系和冲突及冲突的解决办法,力求找到一种途径,使这两个要素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为建立理想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而努力。  相似文献   

4.
《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是综合法理学的代表性著作。其理论脉络是先通过对西方法哲学思想的历史考察,得出必须从价值、社会等因素综合解释法律制度的结论。然后基于其人性论的理论预设和对于价值与社会因素的解释,阐明了法律的性质和作用、渊源和技术等一系列重要的法理学问题,表明了其整合历史上有限片面的真理,建构综合法理学的理论立场。笔者以为,法理学进行综合的研究是必要,也是可能的,但关键在于找到一个结合点,而综合法理学的这一理论进程虽然反映了法律的永恒矛盾关系,但其对人性、社会与法律的内涵和相互关系的论述并不完全让人信服,因此综合法理学在宏观方法论上的意义甚于具体结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法律功能,指法律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调整器所具有的,能够对社会宏观系统发挥作用的能力。法律的功能不仅直接决定于法律的工具性特征,还取决于法律体系自身的一种系统结构。法律功能的类型有模式形成和建构功能、模式维持功能及模式发展功能。  相似文献   

6.
余达忠 《龙岩学院学报》2008,26(1):107-110,114
大学是文化的产物,文化塑造了大学的精神与品格.大学进行文化选择,一方面,坚持一种永恒的精神,即对于真理与科学的追求精神;另一方面,大学是因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是大学的另一种文化使命.大学的功能就建立在这样的文化选择上,前者决定了大学的文化功能与批判功能,后者决定了大学的经济功能.为地方服务,为地方发展发挥经济功能,而又秉持大学的文化功能、批判功能,恪守大学的知识性、学术性品质,这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明确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7.
作为法学教育的内容之一,法学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实践性必然也应在法理学上有所反映。法理学所具有的实践性是不可质疑的,司法改革的进行也要求法理学为其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这就不仅要求法理学研究关注法律实践的开放性及多元性,而且要求对法理学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进行必要的改革和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法理学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白平 《甘肃科技》2006,22(3):219-220,130
现代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信用关系是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过去我们常常把既无内债又无外债作为经济发展的标志,这实际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思想的反映。现代信用具有道德的、法律的、经济的内涵,具有巨大的社会功能。信用的健康发展要靠道德、法律、制度来维护和保障。  相似文献   

9.
银杏叶提取物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活性物质,它在养禽生产中的应用已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概述了银杏叶的活性成分、银杏叶提取物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禽类生产中的研究应用进展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法理学是一门独立的法学学科,它有其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其独立存在的价值。它在整个法学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但是其他部门法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作用。法理学与部门法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体现,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正确对待两者的关系,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以及法律实践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行中国法制史教材“化整为零”的“断代式”体例已无法适应当前高等法学教育的要求,应该对这一体倒加以完善,改变现行体例整齐划一的“逐朝开列”模式,使其更符合中国法制史固有的发辰态势,也更符合法学的专业性质和法学本科学生的学习需要。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工智能在法学中深入应用,计算法学(Legal Jurisprudence)作为法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研究科学应运而生.计算法学是计算思维与法学思想的融合,研究者不再只是与经验、理论打交道,也不是单纯的借鉴和仿照自然科学,而是使用建模、模拟、神经网络等计算方法来分析法律关系,让法律信息从传统分析转为实时应答的信息化、智能化体系.通过主体的分布式实时计算分析法律行为,从而发现法律系统的运行深层规律,提高司法公正和立法科学性,促进司法效率,减少法律系统的摩擦.  相似文献   

13.
时下对于法律发现的理解基本上是从两个层面展开的:一是法的起源角度,二是从法律的适用过程。应该说,法律发现更早是从“立法”视角被阐述的,即法的产生角度。回溯历史法学到概念法学的流变,可以透视法律发现立场变迁的全过程,实现对法律发现理论的“全景式”理解。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技术发展和学科交叉的角度,论述了一般量化方法、计算智能和认知智能先后被应用于法学系统对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产生的重要推动作用,首次提出了认知法学的理论和概念,分析了认知法学的内容、研究意义与学科分支,并梳理了计量法学、计算法学与认知法学的发展脉络.自然科学的方法引入法律领域对减少法律系统中的主观性、为法律中的模糊表达提供客观参考具有积极意义,然而,法律信息语义模糊、法规冲突、司法解释具有开放性、司法裁判需要常识,各种隐性知识、过程知识、模糊知识等难以用计算机符号体系表达.认知智能重在提高智能系统对数据理解、知识表达、逻辑推理和自我学习能力,将更好地理解法学规则和分析法律行为.认知法学运用认知智能将提高智能系统对法学问题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增强智能裁判的可解释性,从计量法学、计算法学发展到认知法学是法学研究的必然趋势.作为认知社会科学的一部分,认知法学将完善和发展传统法学理论,促进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深度融合,并有望成为法学研究的新交叉学科分支.  相似文献   

15.
“动物成为权利主体”理论因与传统法学存在诸多不协调之处而在法学界引起激烈的争论。通过对法律史、法理学的理论、动物本身的特征、道德的形成过程,该理论所期望实现的目标、法律体系所具有的内在协调性及法学理论对法律实践的指导作用等方面的分析,最后得出“动物成为权利主体”论是不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合伙能否作为民法主体,一直以来就有争议。要说明这一问题,首先应该对论证的前提进行说明,也就是说,必须首先回答法律主体的内涵。通过对这一术语的分析,认为:法律从伦理和功能的角度对“事物”能否成为主体进行了拟制。而合伙正是功能意义上的主体,换言之,合伙能否成为法律主体,主要是根据现实需要而进行立法政策选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关于刑事法律正义输出的诸多环节里,量刑是其中的核心环节,国家的意志和法律的思考最终很大程度上都要通过量刑来传达给当事人,并对社会产生一定的预防效果。计算机量刑是一种区别于传统人脑量刑的模式,从其诞生之初,就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思考和争论,莫衷一是。以法理学的角度融入这种思考并对有关盲点予以厘定,从而提出计算机量刑的路径选择,以期更好地指导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中,公立高等学校被定位为事业单位法人,但其行政主体法律地位并不明确,成为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以界定公立高等学校行政主体法律地位为研究思路,在全面分析公立高等学校多重法律身份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公立高等学校的公务法人主体地位,从而实现以法律来规制公立高等学校的行政权力,构建具有法治精神的现代大学。  相似文献   

19.
论学位授予权--法理学的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人们法治观念和权利意识的增强,司法审查已涉及高校领域,学位授予这类关系到相对人权益的行政行为更是引起司法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种背景下,从法理的角度对学位授予权进行全面审视显得非常必要;学位授予权就其性质和特征而言,是一种法律法规授予高等学校的权力,这种权力具有行政权和学术权的双重属性;学位授予行为又是一种可申请行政行为,具有可诉性。学位授予单位在行使学位授予权时应充分贯彻法的精神,遵循法的基本原则,尤其要遵循依法行政原则、比例原则和正当程序原则,以使学位授予单位的行为既合理,又合法。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浪潮推动了全球性法律重构的进程 ,国家间互相借鉴、移植法律日趋频繁。但是中外法学界对于法律移植问题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 ,对于法律移植的基本问题、法律移植的可行性、必要性等各学派观点不一 ,争论不休。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法制现代化运动同样无法回避这一问题 ,在选择借鉴、移植外国法律时 ,应认真研究来源国及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等条件 ,坚决杜绝照搬照抄式的“全盘西化” ,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