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扩展青霉脂肪酶的纯化及氨基酸序列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扩展青霉(Pen.expansum)WMC20718所产碱性脂肪酶经离心分离、硫酸铵沉淀、疏水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以及凝胶过滤等步骤,其酶纯化了18.5倍,获得了比活性为4200U/mg的纯碱性脂肪酶,提取得率48.8%。纯化后的脂肪酶经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高效反相色谱(RP-HPLC)检测,分别达到了SDS-PAGE电泳纯和RP-HPLC色谱纯。经SDS-PAGE和Sephadex G-150凝胶过滤色谱,分别测得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500和28200,表明该酶以单体形式存在。N末端20个氨基酸残基序列测定的结果为ATADAAAFPDLHRAAKLSSA。该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30℃,在35℃以下稳定,45℃处理30min仅残留30%酶活性;PH稳定范围在6.5-10.5之间,最适PH值为10.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对该酶活性的影响较大,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9对酶活性无影响。洗涤剂蛋白酶在规定的添加量范围内,对脂肪酶的活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对圆弧青霉PG37发酵产酶工艺及脂肪酶提取工艺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20m3发酵罐在通风量为0.3~0.8V/V/min、搅拌转速为180r/min、发酵温度为28℃、培养过程中流加棉籽油以控制发酵醪pH值为6.5~7.0的条件下,发酵84h左右,成熟发酵醪酶活为4520U/mL。发酵液经过滤、超滤浓缩、硫铵沉淀、造粒等过程制得颗粒碱性脂肪酶成品,酶的提取总收率在70%以上,颗粒酶活力单位为5.0×104U/g。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噬菌体PG3对产碱性蛋白酶地衣芽孢杆菌N16反复感染多次进行自然筛选,获得8株对噬菌体PG3具有稳定抗性的菌株,其产酶水平有的比出发菌株N16高10%左右。同时对噬菌体PG3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某些研究。  相似文献   

4.
扩展青霉 (Pen .expansum)WMC2 0 718所产碱性脂肪酶经离心分离、硫酸铵沉淀、疏水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以及凝胶过滤等步骤 ,其酶纯化了 18.5倍 ,获得了比活性为 4 2 0 0U mg的纯碱性脂肪酶 ,提取得率 4 8.8%。纯化后的脂肪酶经过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SDS PAGE)和高效反相色谱 (RP HPLC)检测 ,分别达到了SDS PAGE电泳纯和RP HPLC色谱纯。经SDS PAGE和SephadexG 15 0凝胶过滤色谱 ,分别测得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75 0 0和 2 82 0 0 ,表明该酶以单体形式存在。N末端 2 0个氨基酸残基序列测定的结果为ATADAAAFPDLHRAAKLSSA。该酶的最适作用温度为 30℃ ,在 35℃以下稳定 ,4 5℃处理 30min仅残留 30 %酶活性 ;pH稳定范围在 6 .5~ 10 .5之间 ,最适pH值为 10 .0。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对该酶活性的影响较大 ,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9对酶活性无影响。洗涤剂蛋白酶在规定的添加量范围内 ,对脂肪酶的活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的类型的污布,通过去污率评价,研究了已商品化的碱性蛋白酶、碱性脂肪酶、碱性纤维素酶、淀粉酶这四种酶中二组分、三组分、四组分的配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每种酶对污垢类型的去除具有选择性,四种酶组分间配伍性能良好,为复合酶的应用及复合酶洗涤剂的配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两种不同天然有机物对2709碱性蛋白酶活力的影响,采用福林法测定了该蛋白酶的最适作用条件.分别考察了不同浓度的天然有机物T、天然有机物S及这两种有机物的共同作用对2709碱性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T、S及T和S的协同作用对酶活均有不同程度的激活,其中提高酶活最显著的是天然有机物T和S共同作用于蛋白酶的混合体系.  相似文献   

7.
高温碱性蛋白酶(TAP)菌株的分离及筛选(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1份土样中分离出109株具碱性蛋白酶活力菌株。从中筛选出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109号具高温碱性蛋白酶(TAP)活力,在pH10环境中好氧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7℃左右,TAP活力平均为86.9U/mL。109号菌株经亚硝基胍诱变后,得到一株TAP活力提高至301U/mL的突变株M92,该诱变株再用利福平抗性平皿自然分离得到一株具利福平抗性菌株R01,其TAP活力达350U/mL。  相似文献   

8.
为了获得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从采集的海泥中筛选得到20株具有一定产碱性蛋白酶能力的菌株,经过复筛得到5株产酶能力较高的菌株,其中菌株SDL9产碱性蛋白酶能力强、pH耐受范围广。考察了培养基初始pH值、培养温度、培养时间、装液量、接种量等单因素对菌株SDL9产酶能力的影响,然后进行正交试验分析,得出该菌的较佳发酵条件为pH值9.0、发酵时间18 h、20 mL培养液/50 mL三角瓶和接种量3%。影响产酶的强弱顺序为:pH值、培养时间、接种量、装液量,菌株SDL9在较佳发酵条件下的发酵液的最大酶活力达197.58 U/mL。本研究表明从秦皇岛海域可以获得碱性蛋白酶高产菌株,丰富了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9.
从黄石市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碱性蛋白酶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不产芽抱,具美膜.能在pH9-11条件下生长、产酶.产酶最适pH值为9,最适温度为37℃,适发酵时间为36h.发酵产酶量为45.0U·mL-1根据实验结果,该菌株鉴定为毛状假单抱菌Pseudomonas lasia.  相似文献   

10.
EDTA对合浦珠母贝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为实验材料,从其外套膜中分离提取碱性磷酸酶(ALP),分别用不同浓度的EDTA不同时间处理ALP,发现随着EDTA浓度的增大,酶的活力指数下降至完全消失,可见酶分子在脱除金属辅基后,活力完全丧失,它是一种金属酶,对酶活性中心金属离子替换实验中。发现分别加入Mg^2 、Mn^2 、Co^2 、Zn^2 后,酶活力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而同时加入Mg^2 、Zn^2 ,可使酶活力恢复到92%.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获得可应用于酯类水解及合成的脂肪酶资源,本研究通过筛选分离得到能够水解长链脂肪酸酯的脂肪酶产生菌,克隆表达其脂肪酶基因并研究脂肪酶的酶学性质。【方法】从环境中筛选分离出可水解三硬脂酸甘油酯的菌株,利用16SrDNA对其进行分子鉴定,并扩增其脂肪酶基因和脂肪酶分子伴侣基因。以pET-22b(+)为表达载体,构建共表达重组质粒,转化Escherichia coli BL21(DE3)进行异源表达,并对重组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经16SrDNA鉴定该菌株为产碱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lcaligenes。通过PCR成功克隆到该菌的脂肪酶基因(lipPA-9A)和脂肪酶分子伴侣基因(lipPA-9B),并构建共表达重组质粒pET22b-lipPA-9A-9B,实现脂肪酶LIP-9A的活性表达。酶学性质研究表明LIP-9A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最适反应pH值为10.5,最适反应底物为对硝基苯酚辛酸酯(pNPO);同时,LIP-9A还可以催化醇和羧酸发生酯化反应产生酯类物质。【结论】LIP-9A在碱性条件下具有较高活力,且可以催化酯化反应,在洗涤行业和酯合成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扩展青霉PF898的发酵液经硫酸铵沉淀、D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等步骤,其碱性脂肪酶的活性被纯化了79.3倍,回收率约15%,此活为76.9U/mg。纯化蛋白经SDS-PAGE和HPLC TSK-GEL G3000SW凝胶过滤分析显示其分子量约为28kDa。纯化蛋白经氨基酸序列测定仪分析表明,其N-端12个氨基酸的序列为:A-T-A-D-A-A-A-F-P-D-L-H。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分离获得的产碱性脂肪酶的5株菌进行复筛,对产酶量大的一株菌F12进行鉴定,确定该菌株为凝结芽胞杆菌(BacillusCoagulans)。此菌产碱性脂肪酶的最适条件是:黄豆饼粉2.5,玉米浆1.5,可溶性淀粉0.5,K2HP40.5,NaNO30.5,起始pH9.0,培养温度28~30℃,培养周期22~26h。  相似文献   

14.
青霉脂肪酶在一定浓度的钙离子存在下,显示出高的活性,当钙离子浓度为2×10-2M时,酶的相对活性达180%.乙酸钠和多羟基化合物可以作为洗涤剂的稳定剂,其中多羟基高分子化合物对青霉脂肪酶有优良的稳定和激活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蛤蜊消化系统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中国蛤蜊的消化生理,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其消化系统进行了研究.消化道粘膜上皮由纤毛柱状细胞和数量不等的粘液细胞组成.胃和肠纤毛柱状细胞呈现蛋白酶、脂酶、非特异性酯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消化腺腺上皮由嗜碱性细胞和消化细胞组成.嗜碱性细胞含丰富的RNA和蛋白质;消化细胞呈现蛋白酶、脂酶、非特异性酯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表明该细胞能进行细胞内消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由碱性蛋白酶、淀粉酶、碱性纤维素酶复配而成的复合酶在合成洗衣粉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洗衣粉中添加复合酶,大大提高了其去污力,可同时去除各种类型污垢;在适宜条件下,复合酶与洗衣粉中各成分配伍性良好,并具有较高的酶活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从黏细菌中分离各种酶类,通过各种选择培养基对成都地区10株黏细菌菌株的酶活性进行了检测.研究发现,菌株CX-1为高产纤维素酶菌株、菌株CL-7为高产淀粉酶菌株、菌株CC-1为高产蛋白酶菌株、菌株CL-1为高产壳聚糖酶及脂肪酸氧化分解酶类菌株、菌株CL-5为高产脂肪酶菌株.本研究为下一步从这些黏细菌中提取特定的酶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大黄鱼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各主要消化器官进行了研究.胃前段粘膜上皮由柱状细胞和粘液细胞组成;胃中后段粘膜上皮仅有柱状细胞,固有层含有发达的胃腺,胃腺上皮由Ⅰ型和Ⅱ型细胞构成.幽门盲囊与肠粘膜形成发达的皱襞和绒毛,粘膜上皮由柱状细胞和粘液细胞组成.胰腺为弥散性腺体.胃中后段粘膜柱状细胞呈现脂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胃前段粘膜粘液细胞及胃腺Ⅰ型细胞分泌中性和酸性混合粘液,胃腺Ⅱ型细胞呈现强蛋白酶活性.幽门盲囊与肠粘膜粘液细胞分泌酸性粘液,柱状细胞呈现蛋白酶、脂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其游离端质膜和胞质还分别具有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肝细胞和胰腺细胞呈现非特异性酯酶和弱蛋白酶活性,肝细胞还贮存糖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