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具体作品为基础,而教学方法的改革至关重要。考虑到课程和学生自身的特点,以"自主式"的教学方式挖掘学生的潜力,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开展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性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应由封闭走向开放;在教学方式上,应抓好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两环节,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升或新建的本科院校在课程教学方面与老牌高校存在较大差距。对以菏泽学院文学与传播系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届本科毕业论文为典型案例进行的考察,折射出该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活动中的特点与不足:大部分学生喜爱现当代文学课程,喜爱重要的、流行的作家作品,重视女性作家作品或女性主义思潮,部分学生具有了贯通学科的意识并进行了努力;然而学术视野的狭窄、学术能力较低等各种问题也鲜明地呈现出来,暴露了我们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的某些不足。引导学生开拓学术视野、提升学术能力、建立学生培养质量的教师负责制、加强教师自身建设、重新探讨学科教学问题是解决目前教学欠缺或不足的有效的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4.
从实际的教学实践活动和广义的实践教学观看来,所谓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始终是交织在一起,互为你我和紧密联系是同等重要的,并不是比例分配或等量实施层面上的问题。文章拟从学校办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社会和个性发展需求等角度,探讨建构应用型地方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设想,以探索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提高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理论依据、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任桂娟 《科技信息》2011,(22):I0176-I0176
本文简要分析了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侧重介绍了实施教学过程中所作的教改探索——注意授之以法、把握学科动态、完善教学手段、加强课外阅读,以期为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及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门知识传授和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针对目前大学生人文素质较差的现状,应努力挖掘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所蕴含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方法,并通过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并发扬其人文精神,培养其人文方法.  相似文献   

7.
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的适时传入对于新时期以来内地学界研究格局的转变与审美评判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夏志清强调文学评判的文学性标准,在挑战了彼时内地惯常的思维方式的同时,也挑战了彼时内地关于“经典”的定义,而且现代性的一些核心思想始终贯穿在夏著之中。夏著作为一种潜在的影响,一次次地释放着我们对于文学史的理解与想象。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现当代文学中红旗意象的象征意义、政治意义和审美价值,认为红旗作为20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尤其是红色革命文学中独特的意象,在大量的诗词、小说等文学创作中反复呈现,有其特殊的时代内涵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充满了历史意蕴与人性关怀的一种文学形态,“人文精神”是其内在灵魂,因此,人文精神的渗透与高扬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而一支高素养的教师队伍是做好人文精神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当前,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授课规律是什么?本文从授课内容选择的多面性、授课方式的独特性、功利化的学生主体、多样化的教学目标指向等四个方面出发,结合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具体授课事例,对其作了详细而全面的分析,进而对当前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授课规律进行全面总结,对高等艺术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授课具有一定的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的考研热对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产生了较大影响。学生基于考试的需要,形成了以教材和考题为中心的功利性学习方式,知识结构单一、视野狭窄,严重影响了专业的学习和素质的提高;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需要做出相应的改革,调整教学计划,改换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常规教学和网络精品课程的一体化,是充分运用精品课程提高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而要做到这一点,既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层面着手,也要分阶段地采取一些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稳步扎实地推进。  相似文献   

13.
图像时代文学作品的影像化倾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提供了可兹利用的丰富资源,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对文学文本意义丰富性的消解与遮蔽。明确影像的效用及其限度,把握好相关影像资源与文学文本之间的关系,化解图文的矛盾,才能把影像资源作为文学教学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视觉文化时代使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教学更加便捷和丰富多彩,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但同时却呈现出不可避免的缺陷。因此,我们应思考在教学中如何将这两种艺术相结合,突破单一的专业限制,尝试建构视觉文化时代的新型教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命名和分期受到了研究者们的普遍质疑,以新的学术视角,对这一学科的建构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笔者也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这一学科的发展进行了自我的思索和反思,以期正确定位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的多元局面。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的现当代文学课程"学—导互动式"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并有效开展开放式、交互式的师生双向互动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四个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地位的转变、教学内容的转变、信息技术作用的转变。在教学内容组织上注重"六个结合",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外指导和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知识传授与综合能力培养相结合,现场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强化创新意识与注重知识的建构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史料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是其学术研究的基础,同时也是其教学的根本。自20世纪初至今,许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因各种原因逐渐散落湮没在历史的尘封中。打捞史料的碎片并使之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在当下日益变得重要和迫切。而这个过程牵涉到方方面面,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对此尤为关键,其间包括史料意识的普及、史料搜集的统筹规划与有机整合以及治史料者实事求是的学术立场等。在此基础上,不懈的坚持会让我们最终建构起拥有自己话语体系、理论原则和方法范式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学。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中的文学反映论经历了宽泛的社会联系的现象反映论、先在的认识论的本质反映论、现象与本质相统一的文学反映论几个阶段。文学上的社会认识性的本质反映论,将文学引向了社会性认识的道路,悖离了文学作为艺术性、审美性精神产物的本性,产生了许多理论认识上的偏误和问题。艺术性、审美性才是文学最核心的本质,社会性认识的东西必须在其统摄之下,才能获得有限制的一定程度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常常忽略实践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对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对本课程的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本课程的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提出了改革对策,并建立起了本课程新的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中强化文本阅读与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和直觉感知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学年论文与毕业论文水平,对培养学生们文学创作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从而有利于为时代培养有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人才,为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