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固定化核酸酶P_1应用于5′-核苷酸生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袁中一 《科学通报》1980,25(14):654-654
近十年来,固定化酶因其在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中的巨大潜力,尤其是工业生产中应用的现实可能性,受到世界各国的注意.我们使用了迄今未见国外在固定化酶领域中使用的对,β-硫酸酯乙砜基苯胺[p,β-Sulphato ethylsulphonyl)aniline,简称SESA],将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num)的核酸酶P_1共价连接到蔗渣-芒秆纤维素上.于1976年取得了固定化酶中试生产5’-核苷酸的成功,提高酶的实际生产率20倍.1977年底又在工厂进行了生产试验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证明了固定化核酸  相似文献   

2.
利用桑蚕丝素蛋白制葡萄糖氧化酶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跃 《科学通报》1992,37(4):327-327
生物活性酶的固定化是几乎所有类型的生物传感器制备过程中必经的步骤。固定化酶的质量,除与生物活性物质本身有关外,固定化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因素。本文以葡萄糖氧化酶(GOD)为对象,首次利用活蚕液状丝素蛋白的构象变化,即蛋白质的变性现象,将酶固定于蚕丝素蛋白中。用这种新的酶固定化方法所制成的葡萄糖氧化酶传感器,不仅具有制作方便,酶活性降低少,电极稳定性高,响应速度快,寿命长等特点,而且呈现优越的耐热能力。同时,对于同一批制备的酶——丝素蛋白柞品,所制电极的性能有着相当好的重现性,因而具有商品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自组装制备Fe3O4@Au复合纳米粒子用于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显祥  黄硕  单志  杨婉身 《科学通报》2009,54(4):430-435
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6~12 nm的超顺磁性Fe3O4纳米晶体, 在室温下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其表面氨基化, 然后加入Frens法合成的金溶胶, 自组装制备了磁性Fe3O4@Au复合纳米粒子.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震动样品磁场计(VSM)等方法对合成的金磁微粒的表面形貌、光学、结构、磁性质等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合成的金磁微粒粒径分布均匀, 在15~20 nm, 磁响应性好. 金磁微粒有超顺磁性和易与生物分子结合的特点, 以葡萄糖氧化酶(GOx)为模型, 详细研究了固定化酶条件及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 固定化酶的最优条件为: Fe3O4:HAuCl4摩尔比为0.5:1, pH 5.5, 温度为28℃. 固定化后葡萄糖氧化酶耐热性提高, 保存时间延长, 且能在外部磁场下分离反复使用.  相似文献   

4.
微量热法测定漆酶的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望天志  李卫萍 《自然杂志》1997,19(6):361-361
酶活性大小是研究酶特性、进行酶制剂生产及应用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参数.测定酶活性的方法有HPIC法、测压法、分光光度法、极谱法等  相似文献   

5.
郭晓强 《自然杂志》2015,37(5):369-390
20世纪下半叶,分子生物学取得迅猛发展,分子生物学酶的发现和应用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DNA聚合酶、RNA聚合酶、逆转录酶、限制性内切酶和端粒酶等的鉴定和功能阐明拓展了对许多生命现象的理解和认识。这些酶的应用还衍生出重组DNA、桑格酶法测序和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技术,在基因操作、DNA测序和扩增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通过介绍分子生物学酶的研究历程展现了酶的发现和应用对当代生命科学研究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顺民  董文宾 《自然杂志》2004,26(6):339-342
简要介绍了淀粉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木聚糖酶、葡萄糖异构酶和木糖异构、几丁质酶等嗜热酶的研究进展及其在食品、化工、环保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优系青蒿法呢基焦磷酸合酶基因的克隆和酶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青蒿(Artemisia annua L)高产株系025的cDNA文库中克隆到了一个编码青蒿法呢基焦磷酸合酶(AaFPS1)的cDNA(af1). 序列分析表明, 这一cDNA编码一个含343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 分子量为39 kD. 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与来自其他植物、哺乳动物及酵母的FPS相似, 也包含异戊烯基转移酶和聚异戊烯基合酶所共有的5个保守域. 此cDNA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产物表现出明显的FPS酶学活性. 通过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 进一步测定了其酶学动力学. 上述结果将进一步推动青蒿素生物合成分子调控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酶法体外建立天冬氨酸酶基因的随机突变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红缨 《科学通报》1991,36(19):1500-1500
L-天冬氨酸酶(EC 4.3.1.1)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酶,用于酶法生产L-天冬氨酸。近年来,全世界对L-天冬氨酸的需要量稳定增长,因此,对该酶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已引起广泛的重视,1984年Guest等报道了E.coli K-12菌株的天冬氨酸酶基因的克隆;1985年了akagi等报道了E.coli W菌株的天冬氨酸酶基因的克隆和核苷酸顺序,克隆株比原始菌株的酶活力提高2—3倍;1986年Woods等报道了E.coli K-12菌株的天冬氨酸酶的氨基酸顺序.并将含有天冬氨酸酶基因的质粒转化E.coli 294中,细胞酶活力提高约30倍;  相似文献   

9.
恒磁场影响固定化α-淀粉酶催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颜流水  朱元保  何双娥  曹祉详 《科学通报》1996,41(20):1852-1854
磁场生物效应是当代生物磁学的三大主要领域之一,也是应用生物磁学的基础。为了探索磁场生物效应,人们已利用不同类型的磁场对许多生物体及不同结构层次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然而,以离体酶为研究对象的报道不多,有关磁场对固定化酶反应影响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以价廉易得、性能优良的软聚氨酯(PU)泡沫为载体,用戊二醛为交联剂,固定α-淀粉酶,制成酶反应柱,结合流动注射分析技术,考察了磁场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观察  相似文献   

10.
袁中一 《科学通报》1981,26(12):749-749
一、引言大肠杆菌的碱性磷酸酯酶是非专一的磷酸单酯酶,是核酸研究的重要工具酶。但是,不含杂酶的碱性磷酸酯酶来之不易,而且反应后为了除去酶往往造成产物得率较低。将酶固定化,则可能解决这些弊病。碱性磷酸酯酶已尝试固定化在多孔玻璃、纤维素或乙烯顺丁烯二酸酐上,它们或是稳定性较差,或是机械性能不适合于装柱连续工作。我们在前文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