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陆机与萧统的文学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析萧统的文学批评原则与陆机的文论之间存在的明合暗契之处,表征出陆机的文学理论是萧统批评原则的主要思想渊源之一。萧统的《文选序》、《文选》的体目设立与选篇,皆显露出陆机的影响,其对陶渊明评论中的人格与文品相统一的论点同陆机的人格理想也有思想意蕴上的一致性。文章同时也指出了萧统与陆机文学理论的不同之点。  相似文献   

2.
萧统是陶渊明作品的第一个知音,他在《陶渊明文集序》中说“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虽然不断有人分析陶渊明以酒入诗的现象,但至今还无人解剖陶渊明的寄酒之迹,笔者不揣浅陋,试图从文本的意义上还原其寄酒之迹。  相似文献   

3.
苏轼认为《文选》“编次无法” ,指摘其在文体分类方面的失误 ,但萧统在《文选序》中已然明言其法分体次文之法 ,且对后世颇有影响 ;又说《文选》“去取失当” ,萧统文章衰弱 ,识见短浅。其实《文选》的文体分类、篇章去取是有自身价值的 ,萧统的衡文识见是拔群超俗的  相似文献   

4.
尹伟 《西藏大学学报》2009,24(3):131-135
刘勰的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和萧统的作品集《文选》各自采取了不同的理论标准来表达自己的文体分类思想。文章从两书各自专列文体入手,具体辨析两书文体分类之间的关系及其异同,并从中管窥两书作者的文体观。  相似文献   

5.
论郑樵     
郑樵(1104-1162).号渔促,福建兴化军莆田县人。生于宋徽宗崇宁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三十二年,是南北宋之交的学者。他是宋代反传统学者中最大胆的一位,他研究《诗经》时,认为《诗序)是"村野妄人"所作.彻底把(诗序)的说法加以推拥,对汉代的(毛传}、(郑实),则作彻底的剧创。郑标的说法,在南来时代起了革命性的影响。首先朱子接受他的观点,把以前进从传序)而作的(诗集传》全部废弃.另作反《诗序)的(诗集传}和《诗序辨说),形成来人的反《诗序)运动。郑檐的说法为朱子派学者所吸收,但他的地位并没有相对地提高。他的…  相似文献   

6.
元好问《中州集》由魏道明编辑、商衡手抄的《国朝百家诗略》与其所"记忆前辈及交游诸人之诗"两部分组成,这是造成《中州集》前后体例不一的关键性原因。《中州集》不仅是集金代诗人诗作之大成的一部诗歌总集,而且具有明显的编年性质,为后人研究金代诗歌提供了最重要的文献依据。《中州集》每人一篇的作者小传,具有三个方面的文学史料学价值:一是众多小传中的传主事迹可补《金史》之阙;二是小传载录了数以十计诗人的各类书目,而成为了《金代艺文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小传中以例举或评曰的形式,收录了"正集"之外的82人的207首"集外诗"。《中州集》"诗传合一"的编辑体例,"以诗传史"的编辑思想,"以年为序"的编辑方法,对后世诗选家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论语.泰伯》云:"天下有道者见,无道则隐。"《易.上系辞》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有两种处世方式,即出仕和退隐。隐逸之士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群体,隐逸者因为其清高的外表及高尚的情操往往使人产生崇拜之情。范晔《后汉书》中增设了一批新的类传传目,其中包括《逸民列传》。南朝梁.萧统也关注到了隐逸之士,在编纂《文选》时选取了范晔的《逸民传论》。我们试从《文选》所选《逸民传论》为出发点,结合东汉历史背景,探析范晔思想中的逸民观。  相似文献   

8.
在萧统《文选》对赋的分类中 ,情这一类被作为专门的类别提了出来。这在文学集子的分类里 ,是一个创造性的开始。为弄清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 ,本文试图通过对《文选》赋的分类中情这一专类的分析 ,去寻找与萧统文学思想相通的契合点。萧统列“情”这一专类并非是为了赞扬爱情 ,他的选录依然是符合他的儒家正统思想标准的 ,即典而不野 ,在“情”这一类中就是“发乎情止乎礼”,讲究“以礼自持”,以达到其讽化世人的目的。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其“事出于沉思 ,义归乎翰藻”文学思想的痕迹。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是中国中古时期一部伟大的理论批评著作,贾谊是汉初文坛的杰出代表,其人其文具有永恒的魅力。刘勰在《辩骚》《诠赋》等十四篇中对于贾谊的文学创作做了多方面的评价,特别在《哀吊》《体性》《才略》三篇中重复运用"清"字来评论贾谊的文风。知人论世并结合刘勰审美理想中"清"的意蕴,贾谊"清"之文风主要呈现在其文语言明晰省净和其人性情清正真挚这两方面,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和以《楚辞》为代表的楚地文化对他的思想及"清"之文风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萧统在选中设情类,并选情赋入篇,是顺应了时代与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也表现了作为人的萧统对学抒情性与人性复归的认同,但他对艳情学的态度极为谨慎,“发乎情、止乎礼”才是他践行的人生准则。  相似文献   

11.
用PLD实现桶形移位器的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LD器件具有灵活方便、设计周期短、保密性强等特点、可反映编程。  相似文献   

12.
在古代汉语中,按断复句常常与其他句式相混。正确区别它,对我们阅读古籍,特别是理解汉语复句间关系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上古经典名著《论语》中广泛撷取论据,探索它的规律性,并为其建立了鉴别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翻译的理想境界是“化境”,本文从“内”与“外”,也即形式与内容两个方面,并结合优秀翻译工作者应具备的三个素质,谈如何达到“化境”。以形象生动的例子论证了文学作品的翻译应求神似而非单纯的形似。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V 到"结构很普遍,根据"V 到"结构所表示的意义可把它们分为四种类型:"V 到"结构表示位移义(包括具体位移义和抽象位移义)、"V 到"结构表示时间义、"V 到"结构表示程度义、"V 到"结构表示获得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明朝著名的思想家、评论家李贽的"童心说"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儿童乃是成人的父亲"的命题产生于不同的年代和完全迥异的文化背景中。把上述理论和命题置于同一研究视野中,从文学上一贯争论的真与假、情与理、今与古和自然与雕琢四个方面来对其进行论证、分析,可以再次证明文学的本性、共性和超历史性,以及发现其对今天的文学、艺术和社会的启发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甲骨文、金文、古文、篆文白字,虽字形有异,但都是大拇指在内的拳头侧面之形,外部笔画表示手掌和四指组成的形状,内部笔画表示在内的大拇指,是拳头的象形,其本义为手。  相似文献   

17.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理论生涯中始终关注的问题。马克思在人与自然统一思想的基础上,不断确立了人与自然关系协调发展的思想。当代面对人与自然相冲突而导致的各种危机,人们应该进行哲学反思并且寻找对策。对马克思晚期的“人—自然”关系思想的追索,有助于为解决人与自然问题提供哲学视角,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甘薯新品种“渝苏303”选育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介绍了对甘薯新品种“渝苏303”的生产力和主要经济性状的鉴定结果在1994~1995年四川省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渝苏303”鲜薯产量28263.0kg/hm2,比对照品种“南薯88”减产2.3%,藤叶产量21396.0kg/hm2,薯干产量8649.0kg/hm2,生物鲜产量49648.5kg/hm2,生物干产量11205.0kg/hm2和淀粉产量5430.8kg/hm2,比“南薯88”分别增产19.3%,4.6%,5.1%,7.0%和20.8%.它在重庆、四川的生产上产量表现更好。该品种萌芽性较好,结薯较早,大中薯率85%以上,薯块烘干率30.75%,出粉率19.32%,氮基酸含量0.844%,高抗茎线虫病,抗黑斑病和根腐病.贮藏性好1998年“渝苏303”已推广1×104hm2以上。  相似文献   

19.
“新人文主义”在中国的影响与接受主要分为两个时期:1920—30年代的“学衡时期”;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新时期”。其间我国对“新人文主义”的研究缺少传承,甚至直接显示为断代。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关于“高上意志”对“卑下意志”的“内在制约”这一“新人文主义”核心思想,部分新时期研究者未加分辨地接受了学衡时期阐释者们给出的解读,致使这一核心概念在新时期的再阐释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形。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充分地理解前人所处的时代背号与当时学人的独特心态,这样或可避免谬误流传。  相似文献   

20.
在室温下,我们用“泵浦-探测”方法对CdS单晶的光学非线性吸收的时间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用激子之间相互作用,激子与电子相互作用以及激子自发衰减三种导致激子浓度减小因素的模型对实验曲线进行了数学模拟,发现理论与实验曲线符合很好。文中给出了三种过程的时间常数及相应的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