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诉权是向法院提出的解决纠纷请求权。立法设置诉权的目的是为了使当事人能够通过法律途径及时地解决纠纷,保护合法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维系社会稳定。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群众总体法律意识不强以及部分案件的复杂性,导致诉权滥用的情形时有发生,其典型形态包括恶意诉讼、诉讼欺诈、滥用起诉权、反诉权、撤诉权等。要规制诉权滥用,就应通过加重诉权滥用的侵权责任、细化诉讼费用的承担、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功能等途径来进行。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2006年1月1日实施了新的《公司法》,新《公司法》首次设立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这对于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但从实践来看,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诉权滥用即是其中之一。我们应当借鉴美、日相关制度,从法律上对我国股东代表诉讼中的诉权滥用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3.
举报权滥用主要表现为夸大事实、张冠李戴、捕风捉影、无中生有以及其他程序性滥用。其存在的原因主要是政府活动和司法活动公开性不够,传统社会过于强调对举报的保障以及对举报权滥用界定困难、打击不力。对举报权的滥用予以规制需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的力度,增强政府信息和司法活动的公开透明度;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滥用行为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4.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付素英[摘要]保护诉权和防止滥用诉权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采取的方法不应当是以限制诉权来防止滥用诉权,而是在对诉权采取宪法保护的前提下,采取明确的法律规定制止滥用诉权情况的发生,同时有明确的识别滥用诉权的标准,从而便于对滥用诉权的行为进行制裁。  相似文献   

5.
与发达国家相对成熟和完善的规制知识产权权利人滥用诉权的法律救济制度相比,我国有关法律还很不完备,难以承担起有效惩处滥用诉权,同时保障合法诉权的重任。我国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有关立法和司法经验,运用《反垄断法》加大对滥用诉权行为的惩罚力度,并对以侵权诉讼相威胁的行为规定救济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了取得有利的竞争地位,知识产权的持有者往往利用知识产权的专有特性,不正当地行使知识产权,超越法律所赋予的合法垄断的界限,限制公平自由竞争。我国《反垄断法》第55条对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但因其过于抽象而不具有操作性。因此,有必要在借鉴他国成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我国对滥用知识产权限制竞争行为的反垄断规制。  相似文献   

7.
虽然我国反垄断法已经生效,但在规制知识产权滥用上却只寥寥数字,操作性极差.因此,该文以反垄断法为视角,着重探讨不断完善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滥用法律规制体系,更好的维护我国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8.
信息公开制度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个别申请人滥用申请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个别申请人为拆迁安置等问题大量、反复申请,职业申请人的出现以及申请人间的抱团现象等。个中原因复杂多样。滥用申请权非我国独有,各国的立法模式大体可分为三种,分别是从申请人、申请行为本身及所申请的信息角度进行规制的。应通过立法来规制该问题,且应以申请行为为核心进行主客观分析并加之程序上的规范。配套措施的实行也非常重要,如收费、惩戒制度,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及现有的公开职责的进一步实现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存的侦查终结撤案制度的适用范围过于单一,基于保障人权和提高诉讼效率的考虑,应将其适用范围扩展至“疑罪”案件和部分轻微犯罪案件。同时,为了规范侦查机关撤案权的有效运作,应当对其施以必要的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10.
2l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及其法律制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各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也将日益增强,但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知识产权的滥用现象也将凸现。为防止知识产权的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使就应当有相应的法律规制。反垄断法就是规制这种权力滥用的一把利剑。  相似文献   

11.
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野分析了中国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程序的不足,并提出了完善中国未成年刑事诉讼程序的思路。认为未成年人是社会的未来,要构建和谐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不仅要预防、惩罚,更为重要的是能便利未成年犯罪者改恶从善、复归社会。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司法界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保障刑事被告人人权、维护被告人的尊严上。然而涉度被害人权利保障方面的问题或者刑事被害人的尊严问题,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却一次又一次地被忽略。在探究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被忽视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引起我国司法界对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对于如何对待非法证据的问题,刑事诉讼法学界一直存有不同的意见,从一新的视角出发,对非法证据的含义,类型及各国对非法证据运用规则的主要观点进行评述,并就我国刑事诉讼的非法证据问题提出个人的见解,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从探讨西方国家和我国对侦查程序中的制约或监督入手,分析我国在侦查程序中的监督存在的问题并从实行令状主义,完善律师辩护权,建立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内部监督、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上诉不加刑原则是刑事二审程序的特有原则,它体现了二审程序的救济性。本文总结各国刑事诉讼制度中这一原则的各种规定,并阐发其理论意蕴,对我国上诉不加刑原则的改革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刘根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1):99-102
不起诉决定的效力,是指检察官依法作出的不起诉决定所具有的拘束力、确定力和执行力。不起诉决定是检察机关依据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作出的一种独立的司法决定,必然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上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基于对司法权威、司法公正和无罪推定原则以及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客观分析,本文认为,生效的不起诉决定对案件当事人、人民检察院以及其他社会主体的行为产生约束力,在程序法上具有终止诉讼的效力,在实体法上具有推定无罪的效力。同时具有执行内容的不起诉决定还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相似文献   

17.
暂缓起诉自2000年开始在我国适用,近十年司法实务的实践证明,虽未得到我国立法的正式认可,但其利远远大于其弊。将暂缓起诉引入战时军事法领域,无疑是对战时军事司法的一个突破:不仅体现在经济上的成本节约,更重要的是蕴含了巨大的军事价值,从而为赢得战场主动奠定了新的司法基础。战时军事法领域引入暂缓起诉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对其进行规范,并就战时暂缓起诉的定义、战时暂缓起诉的价值及其构建进行了相关论述,以期为战时军事立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相对不起诉总体上对犯罪嫌疑人有利,但在其适用中仍存在辩护权保障的缺陷,并因此而给犯罪嫌疑人带来了不利后果。我国立法应关注和加强相对不起诉中辩护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培养适格的法律工作者以及刑法学本身的特殊性都决定了人文主义刑法学的教学要求。在这个前提下,刑法学教学必须重视人文主义刑法学教学的基本措施以及常规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20.
刑事诉讼证据是刑事诉讼的核心和灵魂,刑事诉讼在很大程度上围绕着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而展开。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以及采用,直接关系到罪名是否成立以及刑罚的适用,对被追诉主体而言,这是一个成为与被追诉主体命运甚至生死相关的问题。刑事诉讼证据庭前开示制度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应包含证据开示的时间、地点、组织者、开示的证据材料范围、法院对证据开示的案件如何审理以及对未开示证据材料的处理等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