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纤维环穿刺髓核抽吸法建立兔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可行性。采用选取10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8只,雌雄不限,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和手术组。正常组不做处理,手术组术前于麻醉下行X线片,术中暴露椎间盘(L3-4、L4-5、L5-6),16G针纤维环穿刺抽吸髓核,术后4、8周X线片检查后收集椎间盘标本,大体观察、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番红"O"染色观察椎间盘退变。结果显示,X线片显示正常组椎间隙无明显改变,手术组4周、8周椎间隙狭窄,椎体前缘终板处变尖、毛糙,终板钙化,骨赘形成。手术组与正常组%DHI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染色:正常组椎间盘结构完整,髓核与纤维环界限明显,排列整齐;术后4周髓核细胞明显减少,髓核与纤维环组织界限欠清晰,纤维环层状排列不整齐,术后8周髓核被纤维软骨组织替代,蛋白多糖含量明显减少。由此可知,纤维环穿刺髓核抽吸法成功的建立了兔椎间盘退变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0T MR测定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评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所致肝脏纤维化(liver fibrosis,LF)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经肝脏穿刺活检确诊的CHB肝纤维化患者47例(其中S1期10例,S2期10例,S3期14例,S4期13例),经临床及影像学确诊的肝硬化患者(S5)14例及健康正常人(S0)10例,进行3.0T MR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测量肝脏ADC值并计算其平均值.分析各组间ADC值的差异及其与LF程度、炎症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ADC值评估LF程度的能力.结果:LF程度与ADC值呈负性相关(R~2=0.859,P=0.000),组间ADC值均有统计学差异(F=40.868,P0.001),组内相互比较:S0与S2、S3、S4、S5之间,S1与S2、S3、S4、S5之间,S2与S0、S1、S3、S4、S5之间,S3与S0、S1、S2、S5之间,S4与S0、S1、S2之间,S5与S0、S1、S2、S3之间,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0、S1+S2(轻度LF)、S3+S4(重度LF)、S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215,P0.001),组内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ROC曲线显示ADC值预测LF(S≥1,S≥3,S=5)有统计学意义(P=0.000);以ADC≤1.229诊断S≥1的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88.5%,以ADC≤1.109诊断S≥3的敏感性为96.9%、特异性为90.2%,以ADC≤1.034诊断S=5的敏感性为81.4%、特异性为85.7%.结论:无创、简便的DWI检查测量肝脏ADC值,可为临床评估CHB肝纤维化的程度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巴马猪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方法 巴马小型猪6头,每组3头,分别为对照组(Con组),造模组(Mod组)。Con组不进行任何处理, Mod组在C形臂X光引导下确定猪L2-3、L3-4、L4-5、L5-6椎间隙,用1%的利多卡因进行浸润麻醉,用16G的引导针沿定位点穿刺椎间盘。穿透纤维环后侧后,呈放散状将椎间盘进行针刺破坏,每个间盘进行6次穿刺,每个角度间隔30度,分别于实验前及实验后1个月对巴马猪腰椎间盘行放射学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Con组椎间盘未见明显变化, Mod组行MRI检查,发现进行穿刺的椎间盘出现间隙变窄,椎间盘后突,硬膜囊受压,髓核信号缺失,纤维环变形等改变,按照Pfirrmann分级标准,处理后的椎间盘在Ⅲ~Ⅳ级;病理组织学观察,与Con组比较,Mod组的椎间盘髓核呈白色胶冻状,穿刺部位椎间盘厚度下降,髓核发暗、含量减少,通道周围组织广泛硬化,纤维环结构粗糙。结论 C形臂X光定位下通过针刺破坏巴马小猪纤维环及椎间盘的方法,可以获得一种可靠的椎间盘退行病变模型。  相似文献   

4.
评价3.0TMR弥散加权成像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45例肝纤维化患者为观察组,同时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行DWI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评价DWI在肝纤维化诊断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肝纤维化组ADC值为(1.18~2.01)×10-3mm2/s,平均为(1.59±0.23)×10-3mm2/s;正常对照组ADC值为(1.75~2.25)×10-3mm2/s,平均为(2.05±0.23)×10-3mm2/s,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F1、F2、F3、F4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78±0.31)×10-3mm2/s、(1.58±0.25)×10-3mm2/s、(1.40±0.19)×10-3mm2/s、(1.23±0.14)×10-3mm2/s,随着肝纤维化分级的增高,平均ADC值不断下降,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DWI在肝纤维化的诊断和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做为一种高效准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体内锌、铜代谢规律.方法:将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3组(青年、中老、老年组),测定其血清、尿液和髓核组织锌、铜的含量.结果:血清和髓核组织中锌、铜含量随增龄呈逐渐增高趋势,尿锌含量逐渐减少,尿铜含量各年龄组间无明显改变(P>0.05).髓核组织中锌含量曲线与血清锌存在明显相关性(r=0.978,P<0.01);与尿锌含量呈负相关性(r=-0.959,P<0.01);结论:提示锌、铜含量的变化在髓核的退变及纤维化中起一定作用,在锌的代谢中血清和髓核之间存在某种协调关系;血清和髓核中铜含量的变化与尿铜的排出量无关.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白介素18(IL-18)髓核内注射对兔椎间盘蛋白多聚糖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影响。方法采用健康大白兔72只,体重2.5~3 kg。随机分为实验组48只,阴性对照组16只,空白对照组8只。实验组(IL-18组):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选择L4~L5椎间盘,分别注射浓度为10 ng/μL2、0 ng/μL、40 ng/μL的IL-18各1μL。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椎间盘内注射1μL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第3、6周取相应椎间盘作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3的表达及蛋白多聚糖含量测定。结果显示:①HE染色显示,随着IL-18浓度加大,髓核中细胞数量减少,正常组织结构破坏越严重,空泡状结构减少,细胞核的形态由椭圆形变为多种形态。②3周时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髓核蛋白多聚糖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组蛋白多聚糖下降明显(15.72%~43.78%,P0.001)。6周时阴性对照组及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髓核蛋白多聚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蛋白多聚糖下降程度与IL-18注射剂量呈正相关(P0.05))。③实验组均发现表达MMP-3的阳性细胞,随时间延长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并且阳性率与IL-18注射剂量及时间呈正相关(P0.05)。3周时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很少发现表达MMP-3的阳性细胞,而6周时阴性对照组MMP-3的阳性细胞表达增多,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内注射IL-18能够导致椎间盘内蛋白多聚糖含量降低,促进腰椎间盘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表达,可能加速椎间盘的退变,并且有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因两个腰椎之间或腰、骶椎之间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神经根,而引起腰腿痛.好发于活动量最大的第4、5腰椎及腰5、骶1椎间两处.主要表现为一侧腰腿沿坐骨神经行经串痛或麻木感.治疗方法有手术法及保守法,超短波治疗为保守疗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微血管形成在腰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病理表现特征,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48例行单节段腰椎后路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术中切取患处组织,冷冻切片后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Weidner微血管计数法统计微血管密度.根据是否有微血管分为有微血管组、无微血管组,比较微血管形成的可能影响因素,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25例患者椎间盘内存在明显微血管形成,组织切片中存在典型的条形管腔结构,血管内皮细胞核有明显蓝染,微血管形成率为52.08%,MVD值平均为11.9±2.5.有微血管组椎间盘钙化率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有微血管组JOA评分明显低于无微血管组,腰椎疼痛VAS评分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盘退变程度、椎间盘疝出程度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椎间盘钙化、腰椎疼痛VAS评分与退变椎间盘内微血管形成有明显相关性(OR值分别8.992,7.359,P值均0.05).结论椎间盘退变伴随着微血管形成,椎间盘钙化、腰椎疼痛VAS评分与退变腰椎间盘微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应用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对猪腰椎间盘进行轴向压缩实验,研究正常椎间盘和去除髓核椎间盘不同区域轴向应变的分布及随载荷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应力的逐渐增加,椎间盘不同区域的轴向应变均随之增加,且变化具有不均匀性.纤维环(AF)在髓核(NP)区的轴向应变增量最大,背侧区次之,腹侧区最小;内侧的轴向应变增量均大于外侧.髓核摘除后,椎间盘腹侧区、NP区和背侧区的应变增加量均大于正常椎间盘,且纤维环内、外侧的应变增加量均大于正常椎间盘.  相似文献   

10.
DW、T2W EPI序列在诊断出血性和非出血性脑梗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DW和T2W平面回波磁共振成像在诊断急性出血性脑梗死以及区别出血性和非出血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单次激发三向同性DW/T2W FSE和常规T1W SE序列对36例病人进行MR扫描,其中有18例非出血性梗死的病人,18例出血性梗死的病人。测量感兴趣区(ROI)及对侧相应解剖部位的表面弥散系数(ADC)值及T2W信号强度值,由此计算相对ADC(rADC),T2W EPI和FSE T2W相对信号强度比(rSIR)。结果:(1)急性出血性和非出血性脑梗死病灶都表现出ADC的降低;(2)急性出血性脑梗死在T2W EPI上呈低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而急性非出血性脑梗死在T2W EPI和FSE T2W上表现正常或稍高信号;(3)急性期及亚急性期非出血性脑梗死都表现出DWI的高信号或不均匀高信号,发病4h之内的出血性病灶表现为DWI的高信号,而发病6~48h之内的出血性病灶DWI表现为低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4)出血性脑梗死中病灶处ADC的降低会比非出血性脑梗死持续得更久。结论:结合三向同性DWI和T2W EPI MR成像能够比常规MRI更准确地检测和鉴别出急性出血性和非出血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