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张宏涛是中国男子体操队的一名优秀年青选手,他鞍马的实力很强,且发展潜力很大。在2009年10月结束的第4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获得了他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他也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很有希望的主力选手之一。作为这样一个在鞍马上的后起之秀,对于他的整个鞍马身体素质训练方法的浓缩和再提升有着非常大的意义。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他的鞍马身体素质训练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和提升,以期为后期鞍马教学方法和教学创新修订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政是个人报效国家、实现人生理想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对彭桂萼而言,作为一个满园桃李的边疆教育实践家、云南地方历史文化的知名学者和中国著名的抗战诗人,在短短几年的从政实践中,由云南省参议员到国大代表,由县长到阶下囚,再到最终平反昭雪的过程,走过了一条曲折之路。  相似文献   

3.
胡适作为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其思想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胡适的宗教与民族思想作为其思想和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研究当今的宗教与民族问题有着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胡适关于宗教问题的研究,其态度是理性主义的,其方法是实验主义的;而胡适的民族思想则是感性主义的、爱国主义的和民族主义的。传统与现代的纠缠贯穿在他的宗教与民族思想中。  相似文献   

4.
李贽,明朝晚期著名的思想家,少年饱学,中年入仕,官至姚安知府,继而辞官归隐,不欲还家,这种有才不仕、有官不敢,有家不归之“异端”,随引后入无限之叹求,李贽晚而不归,所归于他生命的永恒追求-“真”与“直”,“真”与“直”是李贽全部思想的基础,亦是他种种行为选择的最终根源。  相似文献   

5.
阐明了情绪过度紧张是造成比赛失利的原因.分析了影响运动员情绪的因素,并提出对不同影响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表述了他的社会历史观。在分析社会历史现象时,他既依据某些根本原则,又本着尊重事实的态度,虽然有时这两的结合不是太好;他注重事物之间的多种联系,主张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看待社会现象,但他又提出地理决定论,而与上述方法相悖;他的基本原则或立场是坚持和维护人的自由、平等和个体价值。此外,关于人的自然状态的思想也是其社会历史观的一个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7.
肖邦是波兰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因一生创作了大量不朽的作品而被世人称为"钢琴诗人"。圆舞曲是肖邦钢琴音乐创作的重要体裁之一,他在继承圆舞曲的传统风格的同时又以独特的创造力表现他自己的艺术特点,表达自己内心情感和生活的经历,抒发作者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和对祖国沦陷的仇恨与悲痛。他的《#c小调圆舞曲》(Op.64 Nr.2)是其圆舞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从其叹息式的语调和呼唤性的节奏表现中,感受到了肖邦那深深和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诗人气质的浪漫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文学史上,使用笔名最多的作家当首推鲁迅先生。频繁地更换笔名,完全是为了革命斗争的需要,是一种斗争艺术。鲁迅一生使用过的150多个笔名体现了他的韧性作战精神。同时也深刻地展示了鲁迅与敌斗争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唐继尧作为民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史学界对他有褒有贬。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其关注颇多,主要涉及其在护国、护法运动中的表现,治理云南的措施,与云南近代化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于连的身份处境使其具有强烈的身份焦虑,他奋斗的所有动力都来自于朴素的出人头地的人生理想。为了成功地实现阶层晋升从而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他戴上了人格面具,一度变成了忠心为权力阶层效劳的一分子。不管是在市长家里,还是在神学院和侯爵府,他都一方面隐藏自己的真实思想,另一方面竭力训练自己的上层人品质,试图成为进入社会主流正项的中间人。但是,作为竭尽全力向主流靠拢的中项,尽管于连尽职尽责,才华出众,但他并没有被接纳,反而被以卑鄙的手段毁灭。于是,于连走向彻底的异项和反主流,坚决反抗。他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他以个人的崩溃预见了社会的崩溃。  相似文献   

11.
《无名的裘德》是托马斯.哈代的最后一部小说,在序言中作者指出这是一部"壮志不遂的悲剧"。本书主人公裘德是个无名小人物,却空怀崇高的理想。他努力了一生却又回到原点,最终孤独凄惨地死去。他的悲剧是维多利亚时代的产物,当时各种社会条件如阶级划分、婚姻制度和教育体制等无一不阻止着裘德对理想的追求。但是根本原因却要归结到裘德的悲剧性性格缺陷,他性格中致命的缺陷就是摇摆不定和耽于幻想。  相似文献   

12.
论海明威作品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海明威是20世纪世界文坛极具个性的作家。他孤独、困惑、悲观和勇敢的个性特质直接影响着他创作思想的形成,体现在他的价值取向上。海明威鲜明独特的创作思想与价值取向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他的创作思想本身即体现了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价值取向不仅是他创作思想的直接表现形式,而且集中体现了他的复杂的个性特质。在阐述作家创作的价值取向时,重点分析了海明威创作的硬汉生存方式以及多元伦理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设投资者面临着两种投资选择,一是把钱存入银行,另一种是购买股票(假设金融市场只有一种股票).在金融市场交易中必须支付相应比例的费用,在此条件下,讨论投资者初始资金(u0,v0)在交易中的变化情况,并指出存在买卖交易费用不同的条件下,通过交易资金的流向是单一的,即不可逆,应用Girsanov变换讨论了资金状态在边界上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爱尔兰诗人,叶芝一生关注爱尔兰民族命运,但是其诗歌中爱尔兰主题并非一成不变:诗人早年时热衷于民族主义,诗歌创作题材汲取了爱尔兰传统神话与民间传说,勾画出理想的爱尔兰蓝图;到中晚期时由于政局变化和诗人本人的心态逐渐成熟,叶芝对爱尔兰社会和历史进行了深刻思索,其诗歌中对爱尔兰的态度由狭隘走向成熟,他扎根于本土文化,却跳出狭隘民族主义的语境,使其文学创作成为世界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趣味”在梁启超那里,被境界化了,其意涵超出了具体的感性嗜好的层面,是一种超越忧患疑惧而对整个生活保持乐观态度的深厚稳定的心境,梁启超以“仁者不忧”来表述,其精神特征是“无入而不自得”。作为境界的趣味,是人心主动的营构,生成于自心对人生活动的成败之忧和得失之忧的透解和超越。  相似文献   

16.
人类学者潘年英教授有两重身份,一是作为人类学学者(他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作家或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一是作为土著的身份(许多时候他表现为土著利益的代言人)。这使得他的人类学著作很难做到像一般的人类学那样“客观”,但也因此而使我们见识到了一种观察世界的新视角和新观点。他的“土著文明说”虽然还略显粗糙,远未成型,但业已使我们倍感惊奇和骇异。这是人类学本土化的最经典的范例。  相似文献   

17.
唐太宗是我国封建名君,由于他善于教化各级官吏注意安民,从善施政,而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由于他善于选才用人,而使一大批有为人才云集其周围,使之政权巩固昌盛;由于他善于纳谏,始终与下属保持宽松和谐的君臣关系,使其决有良策,政令畅通,为协力治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于他善于借鉴历史经验,从而使其铭记民威,施政秉公不计私情,为巩固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唐太宗的独特领导艺术不仅成为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而且对我国当代社会领导者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Edgar Allan Poe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oets in the American poetic history for his unremitting pursuit for 'ideal beauty'. This essay proves by various examples chosen from his poems that his aestheticism was obvious in his versification techniques. His poetic theory and practice gave an immortal examp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poetry.  相似文献   

19.
对阿基米德《方法》中关于底面半径相同的两个直交圆柱公共部分立体 (牟合方盖 )的体积公式的证明作了复原  相似文献   

20.
《苦闷的象征》是厨川白村的遗作,也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该书一经出版,便引起了鲁迅的关注。由于鲁迅等人的积极译介,厨川白村及其作品在中国文学领域名声鹊起。他的文学观契合了鲁迅当时的文学思想,也影响了鲁迅的文学创作。学界关于厨川白村与鲁迅的比较研究尚处于一般引述状态,而关于厨川学术思想的渊源方面还有待深入探讨。厨川白村文学思想的显性源头在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学之中,而其隐性的渊源则在马克思学说中。马克思的劳动学说是厨川白村改造日本国民性的重要参照,这也是《苦闷的象征》超越精神分析学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