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人们长期来的疑问:究竟是什么决定子孙后代的性别?现在美国麻萨诸塞州的Whitehead研究所的遗传学家D.Page已弄清了性别之谜.他花了6年时间寻找决定性别的染色体中的开关,最近已鉴定Y染色体上一个单基因是构成这种决定性别的开关.而且,其他哺乳动物似乎亦有同样的开关. Page开始寻找少数”性颠倒”人的基因,这种人很稀少,他们的外部性别与其基因组配不一致.通常有两种性染色体:男性具有X和Y染色体,女性具有一对X染色体.但约有两万分之一的男性有两个X染色体,亦有些男性有三个性染色体XXY.而有些女性亦具有XY染色体. 从20年代以来,科学家相信决定性别的物质是在X染色体上,女人所以是女人因为其有两个X染色体.后来科学家发现只有一个X染色体的女人,因而从60年代以后把注意力转向Y染色体.  相似文献   

2.
《科学通报》1973,18(3):142-142
胎儿的性别,是当卵子受精的时候由精子带的性染色体决定的。女子的卵只带有X性染色体。男子的精子有两种:一种带有X性染色体,这种精子与卵结合受精,得XX性染色体,便发育成为女胎;一种精子带有Y性染色体,这种精子与卵结合受精,得XY性染色体,便发育成为男胎。性染色质是由一个X性染色体在细胞分裂期间由于染色体的  相似文献   

3.
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一个秘密:不少夫妻在外貌、表情、体形甚至爱好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人们称之为“夫妻相”,并认为有“夫妻相”即意味着有缘分,这样的人大多家庭牢固,婚姻美满,容易白头到老。真的是这样吗?你和你的妻子(丈夫)又是哪类夫妻相呢?  相似文献   

4.
妇女能更好地产生抗体,病毒和细菌感染的发病率比较低。男、女婴感染疾病之比为120:100,十六岁时,这一比例就变得相等了。在此之后,女性患病的比率继续下降。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的戴维·珀蒂洛指出,研究表明男性更容易患各种疾病。例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流行性脊髓灰质炎)、葡萄球菌感染、军团病及某些癌症。男性抵抗力低的一个原因可能是他们只有一个X染色体,而女性则有两个。近来的研究表明X染色体携带有一些控制免疫力的基因。因为妇女有一对X染色体,她们就多了个备用品。如果其中一个发生问题,另一个就能够代替它。珀蒂洛正对男性因缺少这种备用染色体而易患的几种免疫缺陷中的  相似文献   

5.
我发明“多功能门窗”的想法,是一次偶然事件引起的。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穿过一条巷子,不小心撞到一家向外开着的窗扇上。当时我很生气,心里想:他们家为什么不安装推拉窗呢?到家后,妈妈见我不高兴,问我为了什么事,我就把头被撞的事情讲了,边说边抱怨这是他们不装推拉窗的缘故。妈妈开导我说:“孩子,做事可要动脑啊!你仔细想一想,推拉窗就没有缺点吗?”对妈妈的话,我半信半疑,难道推拉窗也有毛病吗?我站在窗前,边观察,边思索。终于,我发现推拉窗打开时,最大通风量只有整个窗的一半。这时,我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如果把两种类型的窗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
一向被认为很脆弱的性染色体的自我保护能力比人们想象的更强。6月19日的英国《自然》杂志报导说,Y染色体内部存在一种独特的结构,使它能够自我修复有害的基因变异。Y染色体从3亿年前包含有1500个基因,退化到现在只掌管几十个基因,给人的感觉就像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但新的科学发现却为Y染色体迎来了新的春天。  相似文献   

7.
胎儿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其性别由谁决定,雌雄比例为何总接近1:1?这些要从遗传物质的载体——染色体说起。在动物和人类的体细胞中,均含有两种染色体: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前者有许多对,与性  相似文献   

8.
一些研究人员曾预言:男性特有的Y染色体正呈现萎缩之势,上面的许多基因因为突变正在逐渐失去功能,Y染色体早晚可能消失,而男性也会随之灭绝。美国怀特海德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认为,上述观点实在是"危言耸听",并于近日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相关驳文。女性的性染色体为两条X,男性则具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由于只有Y染色体是决定男性性别的染色体,因此它异常“脆弱”。  相似文献   

9.
人会跳舞不稀奇,你能想象出草也会跳舞吗?在北京的圆明园公园里,就展出了一种会跳舞的小草——跳舞草。如果你喜欢这种有“灵性”的植物,可以买一盆回家,为家居生活增添几分生机。  相似文献   

10.
奇云 《科学之友》2005,(3):33-35
如果给你一个选择权,让你可以重新选择孩子的眼睛、头发以及皮肤的颜色,你愿意吗?除了这些选择外,你或许还想让你的宝宝今后变得更高大些、更苗条些或是更加有力量。这就是备受争议的“设计婴儿”。“设计婴儿”究竟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何种影响呢?杰米不是“独生子女”杰米的出  相似文献   

11.
吴权 《科学24小时》2004,(12):35-36
心理咨询室老师:不知道为什么,每当一个难题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总是会不断重复以下的自问自答:“以我的能力,能应付眼前的困难吗?”“我行吗?”“我可以完成吗?”,或者是“这件事值得我这么努力吗?”“我这么做合算吗?”然而每次我总是这样回答自己:“我完成不了”,“我恐怕不行”……老师,说实话我觉得自己不比别的同学笨,能力也不比别的同学差,但是事实是无论在学习或其他方面,我总是比其他同学差一截。比如说,在今年的夏令营活动时,有一个寻宝游戏,同学们都满载而归,只有我两手空空。我总是认为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会完不成;每一次的考试…  相似文献   

12.
肖宇 《科学之友》2005,(2):37-37
在一些古籍和古代诗词中,经常出现“兽炭”一词,有人把兽炭解释为煤炭,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煤炭还与野兽有什么关系吗?我国古代常把煤炭称为兽炭。如在光绪年间编纂的四川《荣昌县志》上就讲:“石炭,俗名煤炭,古名兽炭。其形似兽,故名。邑广顺场、金盆山、双河场俱出”。这本县  相似文献   

13.
梦飞 《科学之友》2006,(12):3-3
英国前首相劳合·乔治有一个随手关门的习惯。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你有必要把这些门都关上吗?”朋友很纳闷“。哦,当然有这个必要。”乔治微笑着说“,我这一生都在关我身后‘的门’。你可知道,这是每个人都必须做的事。因为当你关‘门’时,也将过去的一切留在了身后,不管是美好的成就,还是让人懊恼的失误。然后,你才可以重新开始。”随手关掉你身后的那扇“门”,如此简单的生活细节,却折射出一个不变的真理:关掉身后的那扇“门”,就是忘记昨天,一个人只有忘记昨天,着眼于现在,才能始终…  相似文献   

14.
奇云 《科学之友》2004,(6):28-30
昔日,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放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如今,生物学家笑谈给我两个卵子,我可以把生命创造出来。这不,没有“父亲”的小老鼠刚刚亮相,地球的主宰者们又有一个按捺不住的冲动——让女人单独完成人类的传宗接代。试想一下,如果连女性生孩子都不再需要男人的“贡献”,在这个地球上还有什么奇迹不会出现。这……到底是福还是祸?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藏宝洞吗?它又隐匿在何处?号称“世界屋脊”的帕米尔高原,是个天上无飞鸟、地上无寸绿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人的能力(智能)以及它的物理存在都表明智能机器的存在,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制造一个新的不同的智能机器。那末一个自然而然的问题就是:“人工智能机器能模拟人类的智能吗?”与此相关的问题是:“理解事物意味着什么样的含义?”“自我意识是什么?”什么叫有意识?”等等。目前机器的能力与这些问题都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它们与人的差别。量子力学的理论与方法也许是通向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17.
当人类从火星探测器上成功取回图像数据,并为此欢欣鼓舞时,是否有人会想到,也许与此同时,外星智慧生命早已发射了探测器来侦察我们地球呢?谁在编制太空“生命目录”人们也许会问:星际间谍活动有可能吗?毕竟,银河系中有数以千亿计的星系,它们分布在一个直径长达10万光年的碟形区  相似文献   

18.
<正>汉代荀悦所写的《申鉴》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从远方飞来一群鸟,捕鸟人在林中张好了网,不少飞鸟会被网所困,所以他把网一收,就捉住了许多鸟。有个过路人发现,一只鸟只不过钻了一个网眼,剩下的许多网眼都空着,便想:捕鸟何必用这么大的网呢?卡住鸟的仅是一个网眼,那么只用一个网眼不也可以把鸟捉住吗?于是,他就用绳子结了一张只有一个眼的"网",挂在那里捕鸟。结果等了许多天,连一只鸟也没能捕到。  相似文献   

19.
雄性大危机     
正Y染色体是一种决定生物个体性别的性染色体,对哺乳纲动物来说,它含有SRY基因,决定着雄性性状。不过,人类的Y染色体却在遭遇前所未有的震荡。对人类而言,区分个体性别的主角就是性染色体X和Y。其实,Y染色体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基因突变的产物。3亿年前,性染色体X和Y的原始祖先与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探索》2005,(10):7-7
泰坦表面存在生物吗?或许我们很快就能回答这个问题了——只要这些生物呼出的是甲烷。欧洲太空局发射的“惠更斯号”探测器已在2005年1月登陆泰坦,也许它在登陆过程中所记录的信息里就包含着微生物的“化学指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