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两相厌氧生物技术处理环氧树脂生产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两相厌氧生物技术处理环氧树脂生产废水。试验结果表明:经过AMBR和EGSB反应器处理后,COD去除率达到91%,SS去除率达到67%;进水在产酸器AMBR反应后,pH值由6.8降至5.86,VFA由1265 mg/L升至3862 mg/L,酸化效果较好;经产甲烷器EGSB反应后,pH值和VFA分别为7.61和206 mg/L,产甲烷效果良好;经过后续工艺SBR处理后,出水符合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采用催化铁内电解-A/O工艺处理压缩机生产混合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催化铁内电解对混合废水中COD的去除率达到了35%左右,TP去除率超过98%,BOD5/COD由0.18提高至0.30以上.催化铁内电解出水经水解酸化,BOD5/COD进一步提高至0.45.组合工艺系统COD、悬浮物SS、总磷TP去除率分别达到93%,94%和99%以上.  相似文献   

3.
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抗生素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抗生素生产混合废水的特点,采用水解酸化-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对混合废水进行了工业化实验,系统研究了多种抗生素混合废水处理工艺的运行参数和处理效果. 结果表明,当膜生物反应器的进水COD容积负荷7~10 kg·m-3·d-1时,系统的COD去除率达到90%,NH4-N和TN去除率分别达到80%和65%,出水水质满足中二级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ABR酸解及恢复过程中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完全酸化期同各参数的变化情况.在酸化期间各隔室pH值均低于6.0,且均在5.0~6.0之同变化;出水与进水的COD质量浓度接近,COD去除率平均在10%;各隔室的挥发性脂肪酸(VFA)均大于1 g/L,该状况持续15 d后,通过降低COD负荷来恢复ABR,经过109 d的运行,COD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ABR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5.
UASB反应器在常温条件下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温条件下,进行了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简称,UASB)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5℃~29.2℃,HRT为6h~24h时,UASB处理生活污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COD的去除率为60.7%~96.6%。HRT和进水浓度是影响UASB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因素,缩短HRT会引起COD去除率的下降,提高进水COD浓度,COD去除率增加。HRT是影响COD去除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采用水解酸化法对制药废水进行了预处理的研究。结果表明:水解酸化阶段初始COD越大,其最佳HRT越长及COD去除率越低。初始COD为4250mg/L时,BOD/COD达到了0.84,可生化性提高了55%;对于初始COD为9775mg/L的制药废水,BOD/COD的初始值就很高,水解酸化阶段对其可生化性的提高并不明显。对于进水COD为4250mg/L的制药废水,当HRT为12h时,系统达到临界酸化时间。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行设计的脉冲布水器,建造脉冲水解酸化-A/O(厌氧好氧工艺法)中试装置处理实际石化废水。水解酸化池和A/O的容积分别2.6 m3和3.9 m3;脉冲布水器的频次为10次/h;A/O池污泥龄25 d,污泥回流比100%,温度15~32℃。反应器稳定运行近7个月的结果表明:尽管进水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波动较大,但出水COD和氨氮的去除率保持稳定。在进水COD质量浓度为(458±107)mg·L-1,系统COD去除率为80%,其中脉冲水解酸化池(PHA)的COD去除率为29%。进水氨氮质量浓度为(35.9±11.3)mg·L-1,系统氨氮的去除率为86%。UV254和TN的平均去除率约为58%,TP去除率可达86%。PHA泥水混合良好,出水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比进水提高近1倍,BOD5(5天生化需氧量)/COD值比进水提高35%,显示其良好的水解酸化效果,并可提高进水的可生化性。Ilumina Miseq测序结果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是主要的优势菌群,所占的比例在50%以上。在属的水平上,Anaerolineaceae和Clostridiales在水解酸化池中丰度较高;A/O池中丰度较高的菌属为Flexibacter,Thiobacillu,Nitrosomonadaceae和Nitrospira。通过反应器各段不同微生物种群的共同作用,石化废水中复杂的有机污染物得以有效降解。结果表明,脉冲布水水解酸化-A/O工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石化废水处理技术,并可应用于其他工业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一种低能耗污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低能耗污水处理技术,采用ABR(厌氧折流板)酸化反应器-两级人工湿地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结果表明,本工艺对COD、BOD5、TN和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98%、29%、和64%,出水可以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该工艺适用于南方小城镇地区的污水分散处理.  相似文献   

9.
内循环UASB处理高浓度丙烯酸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工艺处理高浓度丙烯酸废水的可行性.试验过程中在pH、温度正常稳定基础上,以不同方式提高反应器的容积负荷,直至最大值.结果表明:UASB反应器处理高浓度丙烯酸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为13.1~13.5 kg/(m3·d).在容积负荷13.1 kg/(m3·d)、进水化学需氧量(COD)为15.234g/L下反应器可稳定运行,对COD的去除效果良好,挥发性脂肪酸(VFA)为3.5 mmol/L,出水COD为0.614 mg/L,COD去除率达87.9%.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完全酸化期同各参数的变化情况.在酸化期间各隔室pH值均低于6.0,且均在5.0~6.0之同变化;出水与进水的COD质量浓度接近,COD去除率平均在10%;各隔室的挥发性脂肪酸(VFA)均大于1 g/L,该状况持续15 d后,通过降低COD负荷来恢复ABR,经过109 d的运行,COD去除率稳定在90%以上,ABR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对啤酒废水采用外循环厌氧工艺与好氧工艺联合的处理工艺的可行性进行了中试研究,外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各项参数能够满足生产的需要,为厌氧技术在实际工程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技术方法和解决途径,对啤酒废水厌氧处理的发展和实践起到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对相关的高浓度废水处理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平流层通信与地面蜂窝通信频谱共用的系统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分析了平流气愤层通信系统所受干扰的特性以及此时的通信性能,以基站发射功率、基站接收功率、地面蜂窝半径、地面蜂窝活动用户数以及平流层天线波束旁辫衰减幅度为可变参数,对平流层通信系统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平均误码率的变化进行了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平流层系统用户有较好的误码率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13.
在叙述晶体管模型参数提取原理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自制晶体管GP模型参数自动提取系统的工作原理.该系统通过计算机控制实现数据自动采集、采用模型参数总体优化提取方法提取晶体管GP模型参数.运用该系统对MJE13005晶体管进行参数提取及PSPICE模拟,模拟结果与器件外特性测试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采用A1-A2-O-M工艺处理焦化废水A1-A2段COD的去除特性,并得出了两段反应器各自的最佳运行控制参数,包括进水pH值、温度、进水COD浓度、水力停留时间等,通过试验,证实了厌氧水解酸化对焦化废水可生化性的提高有明显作用,BOD5/COD从0.348提高到0.440。  相似文献   

15.
涡轮桨搅拌槽内混合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中采用FLUENT软件对六直叶涡轮桨搅拌槽内的混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选用多重参考系法(MRF)及标准kε模型,将速度场与浓度场方程分开进行求解,所得的混合时间的模拟结果与实验值相吻合。同时用计算机流体力学(CFD)方法研究了不同的加料点、监测点位置及操作条件对混合时间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混合过程主要由搅拌槽内的流体流动所控制,混合时间与加料点及监测点位置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对于工业搅拌反应器的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应用Navier-Stokes方程建立了高分子聚合物在双螺杆挤出机螺槽中压力分布的计算模型.分析了喂料量、螺杆冷却方式、螺杆转速等操作工艺参数与螺槽中压力分布的关系,以及压力分布对挤出物质量(即挤出物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善螺槽中的压力分布,寻找最佳操作工艺参数,并在此操作条件下进行了实验论证.  相似文献   

17.
基于增湿除湿(HDD)的原理,设计了一种两级多效太阳能苦咸水淡化装置,用电加热水箱模拟太阳能集热器,对该装置进行了性能研究,目的是了解装置产水性能及效率. 试验中,给出了装置在不同加热温度、苦咸水进水流量以及补水流量下的各测点温度变化和淡水产量,并理论分析了苦咸水进水流量对装置产水量的影响,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了不同进水流量下的装置性能系数(GOR). 研究结果表明,系统产水量随苦咸水进水流量和加热温度增加而增大,在苦咸水进水流量为1 000 kg/h时,装置产水量可以达到63.55 kg/h. 由于该装置多次利用了湿空气的凝结潜热以及排浓盐水所含的显热,其性能系数在加热温度为85 ℃时,最大可以达到1.98. 且装置性能系数的理论计算值和试验测试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利用CSD模型分析了粒子流和热流相空间中低杂波电流驱动托卡马克装置的运行参数空间,详细研究了边缘杂质辐射、边缘抽送气和芯部自举电流对托卡马克运行参数空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边缘区域高杂质辐射、中性气体送气和芯部等离子体自举电流都有利于改善托卡马克运行参数空间.  相似文献   

19.
甘蔗联合收割机剥叶装置的性能试验和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确定甘蔗联合收割机剥叶装置主要参数对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利用自制的剥叶装置试验台,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以各辊(喂入辊、第1级剥叶辊、第2级剥叶辊、输出辊)转速为试验因素,以甘蔗未剥净率、蔗茎合格率为试验指标,完成了室内物理模拟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初步研究了剥叶性能影响机理。试验得到影响剥叶装置性能的最佳参数组合,为甘蔗联合收获机械的设计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从气相含率、液体循环速度和体积氧传质系数方面研究气液两相牛顿流体在缩放型导流筒气升式内环流生物反应器内的流体力学与传质特性.内导流筒分别采用传统圆柱型和三种不同结构参数的缩放型,实验介质为空气—水两相牛顿流体系.结果表明,与传统圆柱型导流筒比较,缩放型导流筒气相含率提高10%以上,体积氧传质系数在较大范围内提高.圆柱型导流筒反应器的液体循环量(Ar·ULr)大于各缩放型导流筒反应器的液体循环量.还在Higbie穿透理论和Kolomogoroff各向同性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体积氧传质系数与操作条件管结构参数间的关联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