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伍尔夫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作家,思想非常敏锐。她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充满动荡和战争的年代,她亲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凄惨的战争景象,至亲的早亡都加深了她对生死的独特领悟。战争的巨大毁灭力量击碎了人们对理性世界的坚定信仰,悲观思想在当时欧洲大行其道,为叔本华、尼采的悲剧哲学提供了沃土。作为著名文学评论家女儿的伍尔夫,显然接受了当时欧洲的悲剧思想,她的很多作品都充斥着叔本华式的悲观理念,这为她的作品增添了不少魅力和深度。  相似文献   

2.
拜金主义是英国历史进入维多利亚时代以来出现的最本质的社会特征。金钱对人类的情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从而对情感的压抑和对金钱的追逐成为众多维多利亚小说家思索的问题和写作的主题。作为19世纪最重要的英国维多利亚小说家之一的安东尼·特罗洛普也在这一背景下做出了对情感困境的思索。基于男性是其关注的最重要的对象之一,因此作家在自己的小说世界中建构了独特的男性情感模式,以期解决当时英国社会男性的生存境遇,同时引起人们对情感本质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着眼于19世纪中晚期英国科学发展的宏观图像,作者指出在中国广为流行的“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恩格斯)一说不够全面,对上一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的“科学中心转移规律”(汤浅光朝)也提出了质疑,进而尝试对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科学状况给出一个更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乔治·艾略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一位具有深沉的哲学思辨能力和艺术欣赏力的女作家。她的创作是丰富而变化的,从早期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写实到中后期的具有自然主义倾向及现代因素的现实主义风格,从对童年故乡农村生活的描写到对复杂城市中产阶级社会生活及矛盾的刻画,从单纯的外貌描写到描写复杂的具有双重性格的人物,等等。但她的创作有一个主题始终未变,那就是小说中对伦理道德的关注与诠释。并与女性文学结合,塑造了一个个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她对道德主题的探索对女权主义文学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的女性伦理在当时是具有先进性、预见性的,超越了同时代的其它女性作家。  相似文献   

5.
王兴珂  聂媛媛 《科技信息》2013,(12):169-169
苔丝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精心塑造和歌颂的悲剧女性形象。苔丝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男权社会中,在当时多数女性作为第二性只是男性的附属品。在小说中作者着重描写了苔丝这一悲剧人物的性格特征,并揭示了造成苔丝的悲剧命运的各种原因。苔丝有着丰富的性格特征,她生性淳朴善良、执著向往和追求纯洁的爱情、反抗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但这些追求和反抗又缺乏独立的女性意识,所以她的悲剧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6.
正一场意外事故中导致10人死亡的司机,被社会道德贴上了"凶手"的标签。悲剧的意外事故里是否有人去关注那些锁上心灵枷锁的当事人。1977年6月的玛丽安·格雷风华正茂,年仅22岁的她刚刚决定离开迈阿密大学,准备在俄亥俄州的牛津大学里攻读临床心理学硕士。那年夏天,格雷正准备搬入位于辛辛那提的一栋老旧的维多利亚式大  相似文献   

7.
《德伯家的苔丝》是代表哈代最高成就的作品之一,作者叙述了在19世纪英国传统的农业体制受到资本主义冲击逐渐解体的大环境中,一个纯朴美丽而又善良的农村姑娘苔丝的不幸遭遇及她最终的悲剧。哈代通过对苔丝从16岁到21岁几年间经历的描述,抨击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虚伪的道德观,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对男人和女人不公平的双重的道德标准,同时揭露了残酷的经济压迫现象。哈代反对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称苔丝为"一个纯洁的女人",对苔丝寄予极大的同情。他认为苔丝的遭遇不是她的过错,但她却无辜地成了社会的牺牲品。苔丝的悲剧在一定程度上是当时韦克塞斯(注:苔丝生活的地区)的悲剧,是当时英国的一大趋势。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苔丝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而她人性的弱点无疑增加了她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对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的批判性分析贯穿狄更斯全部作品的始终。狄更斯作品中所反映的当时的英国社会,工业化和都市化无处不在;工业社会不仅敌视和排斥制度中的个人,而且使人异化。  相似文献   

9.
1901年之前英国的君主是维多利亚女王,她统治下的英国,风气浮华而古板,沉闷的礼仪显示着农业社会的繁文缛节,后人常常把她看做一个时代的象征。20世纪起步,恰逢维多利亚女王去世。这意味着这个世界在走出维多利亚时代,这个世界的人在告别维多利亚精神,这个世界的艺术和文化也开始背离维多利亚风格。从这个时代开始,人类将不再与森林、乡村、牛马为伴,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城市、汽车和冷冰冰的机器。这种变化创造了许多奇迹:人类在这个十年进入了电报时代、无线电广播时代。1903年,一个叫维尔伯·莱特的人驾驶一架用木杆、金属线、棉布和小型发动机制成  相似文献   

10.
正13岁小女孩艾米,在一场交通事故中失去了妈妈,只好被送到离异多年的农场主父亲身边。可父亲整天琢磨各种稀奇古怪的发明,面对生疏已久的艾米,相处起来多少有些隔阂。一天,艾米从树丛中捡回一窝被遗弃的大雁蛋,她小心地捧回家中,并孵化  相似文献   

11.
对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社会的批判性分析贯穿狄更斯全部作品的始终.狄更斯作品中所反映的当时的英国社会,工业化和都市化无处不在;工业社会不仅敌视和排斥制度中的个人,而且使人异化.  相似文献   

12.
魔幻森林     
一种梦想,在时间边缘徘徊,在童年的回忆中流浪一个充满幻想的、纯洁的游戏世界大娃娃,成人童话制造者  相似文献   

13.
正艺术、文学和科学领域对泡沫的兴趣在17世纪达到了顶峰,当时泡沫与"虚空"的概念联系在了一起,常常用来说明人类生活的脆弱性和短暂性。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的屋顶,《绿野仙踪》中的善良女巫格林达、迪士尼动画片中的灰姑娘、艾萨克·牛顿爵士、维多利亚时代晚期的第一个"病毒式"广告,还有阴郁的荷兰静物画,它们有什么共同点?答案是它们都跟肥皂泡有关。  相似文献   

14.
1838年,18岁的亚历山德拉·维多利亚登上英国女王的宝座,直到1901年去世,在位60余年。她是英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她开创了英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维多利亚时代。人们评价:没有一个坐上帝位的女人,像维多利亚一样,如此出色地完成了女王的职责,同时又拥有如此平凡的作为女人的幸福。  相似文献   

15.
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政治抒情诗,既是50年代颂诗中政治抒情诗的发展,又是当时国内外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与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一种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样式,我们在新的历史高度将这些诗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类型进行考察,能得到全新的启悟与感受。  相似文献   

16.
托马斯·哈代在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成功塑造了苔丝这样一个美丽纯洁的维多利亚时期的新女性形象。19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农业的扩张导致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哈代着重刻画了作为农民阶级的女儿苔丝,在社会转型期遭受的苦难与挫折,在恪守传统与追求自我的冲突中所表现出来的双重性格。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的英国诗人、批评家马修·阿诺德的思想对现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赋予文学深刻的社会意义,倡导了著名的“人生批评”论。阿诺德独特的文学功能观基于他对维多利亚社会的全面了解和深刻审视,得益于古典文学的滋养,适应了当时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政治抒情诗,既是50年代颂诗中政治抒情诗的发展,又是当时国内外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与社会生活的反映。作为一种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样式,我们在新的历史高度将这些诗作为一种特殊的话语类型进行考察,能得到全新的启悟与感受。  相似文献   

19.
程瑜瑜 《长沙大学学报》2012,26(6):92-93,104
王尔德秉承"生活模仿艺术"的原则进行叙事创作,也真实地反映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质。他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对世相百态和人心美丑的揭示恰恰表达了一种荒诞的真实,他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荒诞故事逻辑的建立,以及对哥特式风格的借用展现了"陌生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19世纪中叶的法国文坛上,乔治·桑是位别具特色的女作家。她生活和创作的年代,正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日渐兴盛的时期,但她却自觉地把自己认识生活、反映生活的方式与巴尔扎克等人区别开来,她“总觉得必要按我所希望于人类的,按着我相信人类所应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