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萧红小说的语言很具有独特性:直率自然、清纯童稚的语言使其作品神传言外;新鲜生疏、感性超脱的语言使其作品灵性十足;寓悲于喜、幽默嘲讽的语言使其作品更具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30年代起,萧红的小说就拥有广泛的读者和影响。萧红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观照她所熟悉的乡土社会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揭露和批判国民性弱点,抒写着人的悲剧、女性的悲剧和普泛的人类生命的悲剧,从而使其小说达到了深刻的人性深度,获得丰厚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一位创作风格独特,极具个性魅力的女作家。她凭着高超的文学天赋、传奇般的人生经历,怀着深切的悲悯情怀,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在作品中书写着自己对旧中国北方底层社会女性生活的悲剧性审视和对人性、对灵魂的深层扣问,表现了对女性命运的观照和对苦涩人生的悲悯与忧伤,体现出强烈的女性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4.
善于写景是萧红小说的一大特色。萧红在景物描写中一方面营造出具有音乐性、绘画性和拟人性的景物画面,同时在她营造的或凄迷或明快的画面中也体现出萧红创作个性与自然的契合。她的小说在追忆的叙述中有皈依自然的情感趋向。  相似文献   

5.
鲁迅小说的悲剧美大致呈现出悲哀、悲愤、悲壮、悲谐四种形态。其中悲哀是最基本、最主要的,这与鲁迅思想启蒙的创作目的有内在联系。在鲁迅小说中,往往是一篇包含着多种悲剧美形态,彼此杂糅交错在一起,产生出丰富复杂的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6.
萧红小说深刻而独到的悲剧意蕴是其思想价值与艺术品格的重要内涵,其悲剧意蕴的特征体现为着眼于生命价值的缺席与群体愚昧,贯穿着鲜明的女性意识与悲凉的情感基调,既是深刻的,又是充满感性化与个体化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唐代边塞诗作充盈着强烈的悲剧精神。一方面,悲剧精神是诗人对自我、社会生存困境的自觉意识,以及随之产生的悲悯情怀;另一方面,悲剧精神是诗人面对苦难的生命历程激发出来的悲壮气概。  相似文献   

8.
萧红小说深刻而独到的悲剧意蕴是其思想价值与艺术品格的重要内涵,其悲剧意蕴的特征体现为着眼于生命价值的缺席与群体愚昧,贯穿着鲜明的女性意识与悲凉的情感基调,既是深刻的,又是充满感性化与个体化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庐隐和萧红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领域涌现出的两位女性作家,富有传奇性的坎坷经历和令人赞叹的卓越才华。社会的积弊、命运的悲苦铸就她们极其叛逆的性格和倔强的生命意志,苦难与抗争构成二者共同的抒情主题。但比起庐隐,萧红的抒情小说主题又显示出一定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刘君 《科技信息》2011,(20):I0148-I0148
《边城》的故事情节很简单,没有跌宕起伏,悬念跌出,但其中的自然、民风和各具特色的人物所散发出的美,把读者带入了一个原始而温暖的美好世界,给后人留下一份隽永而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11.
论悲剧美     
人们在欣赏悲剧时止不住流泪,因为在悲剧中美受到摧残的同时,又更显其光辉品质,这不仅使人在道德情感上受到陶冶,更使人在典型人物的苦难和毁灭中认识到真理,它能唤醒人们,鼓舞斗志。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萧红是个很有创作个性的作家。她是一位有着强烈悲剧意蕴和主体意识的作家,她曲折坎坷的经历、支离破碎的婚姻、对于生活的独特认知都是形成她小说悲剧意蕴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以萧红小说的叙事为侧重点展开论述,分析萧红小说的别具一格的叙事艺术和思想意蕴。  相似文献   

13.
王亚丽 《科技信息》2007,(21):142-142
在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萧红占据着重要位置,她是中国广大普通妇女的代言人,她是最执着,最深切地关注于表现中国普通下层妇女的生存状况的女作家。萧红坚持以女性视角和女性生命体验为切入点,从生与死、灵与肉等多方面写出女性的生存真相,思考着女性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4.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内容多、难度大,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进入高中以后,由于受教师授课方式、自身学习习惯,以及初高中数学思维差异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上会出现一定的波折,甚至出现学困现象,影响学生数学的发展.教师要善于从引导学生发现、体味数学之美的角度入手,带领学生去发现数学的各种美,感悟数学的神奇魅力,增加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消除学生的枯燥情绪和畏惧心理,进而促使对数学学习产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去探索更多的数学奥秘.  相似文献   

15.
从结构学、创作思想、创作主体等三个方面,细致论述了现代女作家萧红的小说创作,指出她敢于淡化小说结构,并能继承鲁迅的创作思想,关注国民愚昧,关注女性命运,体现了她创作的独特和可贵。  相似文献   

16.
萧红和张爱玲所创造的现代抒情小说和传奇小说,突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文体模式,为小说创作的抒情化及通俗化带来了新的形式和新的世界。忧郁感伤的抒情格调与冷静细致的反讽笔法、松散自由的散文体与传统小说的故事性、充满诗意的美学意蕴与繁复艳丽的意象追求,形成一种鲜明的对照,成为现代小说史上两种个性不同的艺术建构。  相似文献   

17.
谢灵运山水诗的“清”之美主要与其山水诗中的自然山水景物相对应,呈现为清新、秀丽、雅致、静谧、幽寂等美学特征;“旷”之美主要与谢氏山水诗中的说理部分相对应,且不期然而然地形成了谢氏山水诗独具特色的以“旷达”人生境界为根基的“旷”之诗歌美学风格。呈现为一种并未被前人所认识到的诗歌美学风格,即:“清旷”之美——清新空旷之自然山水环境与具有“旷达”胸襟之诗人主体紧密结合的产物,是物与人结合之后在山水诗中所生发出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诗歌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18.
从生存困境、精神奴役和生命悲歌三方面论述萧红小说的女性书写,分析萧红小说表现出的生命悲剧意识。萧红对女性生命存在的深层思考,在今天仍有普遍意义,促动着我们对于女性人生价值的反思,对人间温暖和生命尊严的渴求。只有女性的真正解放才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汉诗之美,离不开诗歌的语言之美;英诗之美,也离不开诗歌的语言之美.同样道理,汉诗英译之美,也多在于译诗的语言之美.因此,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应将汉诗的语言之美,转变为英诗的语言之美.诗歌的语言之美,主要包括典雅之美、通俗之美、简隽之美、借鉴之美、和谐之美、精当之美等.  相似文献   

20.
赫维 《科技咨询导报》2010,(12):240-241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两位才华横溢但英年早逝的青年女作家,她们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体验、坎坷的人生经历和非凡的才情笔触为后人留下了一篇篇抒写着情感历程和涂抹着心灵悸动的散文佳作。她们的性格秉性不同,家庭生活不同,感情经历不同,对待人生的态度和处理生活的方式也不同,但她们的散文中却渗透着相同的情绪——悲凉、苦楚,悲剧意识隐藏在她们各自的心灵抒写中。当然,石评梅和萧红散文中的悲剧色彩也因为上述的种种不同而呈现出迥异的风格和各自特征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