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顿悟思维方法是灵感创造和直觉创造成果的捕获者,是突破性创造的第三思想工具,顿悟创造能力是第三创造力。但是它几乎还是一块研究的“空白区”或“真空地带”,应当充分认识到分析研究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着力分析研究顿悟思维方法理论与开发顿悟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
下面刊登的这张地图,是从今年1月18日出版的一期"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转载的.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核武器的放射性微粒弥漫美国,到处是一片火海,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堡垒正面临着毁灭的危险!和这张地图同时登载的,还有用黑体字加框的一  相似文献   

3.
顿悟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顿悟形式常为人们所运用。愉悦能使人心情轻松乐观,也是人们修炼佛性首先要调整到位的心态。向佛者顿悟佛性过程有多个层次,持之以恒就会有进步。一次顿悟有一次体验,从体验中顿悟,从体验中进步,佛地就在前面。  相似文献   

4.
D’oh 《世界博览》2009,(21):69-71
一些漫画里,主人公突发奇想的表现方法是脑袋上亮起一盏灯泡,而点亮这盏灯的“电源”到底在哪里?  相似文献   

5.
顿悟和渐悟思维形式是一对不同的思维形式,但它们又都是在领悟思维形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领悟等思维过程中的表现状态。顿悟思维形式,是人类原始先民在生存劳动和氏族群体生活中,对本悟体悟感悟领悟等思维形式的内容突然式进行的有效把握进程。它通过物象、物象群或表象群、意象或意象群等形式和记忆,即悟象的多种意象形式,进行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信息互换)。而信息接受方,依据自己在劳动活动和群体生活中累积的体验或经验,通过情感、联想、想象等心理活动创造内心视象或象境,历经顿悟途径或形式,达到某种沟通或交流的领会过程或状态。  相似文献   

6.
元胜 《青年科学》2010,(3):32-32
你是否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苦苦思索一个问题的答案时,忽然恍然大悟,“灵感”不期而至。这就是人类智慧的火花——顿悟。  相似文献   

7.
顿悟是成长小说的一个典型特征,指在危机时刻人的突然灵机闪现.成长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主人公霍尔顿在几天的游历中经历了人生的几次顿悟使其达到对人生的理解和超脱,美好梦想的破灭和爱的再生能力最终使霍尔顿回归社会,走向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时间观念因素对顿悟问题解决的影响,结果表明时间观念影响顿悟问题的解决,体现在长远未来时间观念促进了加工转移现象的产生,形成了抽象的心理表征,因而促进了对顿悟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正>自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以美欧为首的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在谴责俄罗斯并支持乌克兰当局,同时对俄实施越发广泛的制裁,很多国家政府也被迫相继表态。其中与西方国家和俄罗斯同时保持良好关系的印度在冲突中保持“中立”态度,  相似文献   

10.
陈洵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5):117-120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高师是培养师资后备力量的场所,心理学是高师院校设置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又是一门最具示范性和实用性的课程。高师院校应当充分认识过去心理学教学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抑制作用,在心理学教学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1.
肖瑶 《科技信息》2008,(17):195-195
解释顿悟问题解决机制的理论主要有两种取向:探讨顿悟问题困难的原因取向与探讨顿悟为什么会获得的取向,这两种取向以进程监控理论和表征转变理论代表。进程监控理论主要解释了顿悟问题为什么困难,而表征转换理论主要解释了顿悟是如何获得的。基于两种理论的不足之处.产生了顿悟问题的原型激活和关键启发信息理论假说。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繁琐讲解、肢解文章,是造成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少、费、差、慢”的原因之一。我们应多给学生一点阅读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揣摩、领悟蕴含在文章中的情旨、意趣。在这一点上,格式塔心理学的“顿悟学习”理论很有启发性,我们有必要对它作一个新的审视,充分把握其内涵、实质,既要认识其可取之处,又要弄清其缺陷,以便于在阅读教学中正确地加以运用。  相似文献   

13.
精神顿悟是自英国浪漫主义时代常用的一种文学写作手法。雪莱诗歌中的精神顿悟反映了诗人对泛神主义的信仰。本文将通过分析他的几首诗歌来得出其精神顿悟的运用特点。  相似文献   

14.
精神顿悟是詹姆斯·乔伊斯小说的核心。乔伊斯在其美学理论的基础上,否认了西方神本主义的顿悟观,认为精神顿悟不是神的瞬间显灵,而是在完整、和谐和光彩的美学维度中被随时建构的、保持变化的一种新颖独特的创作技巧。乔伊斯的精神顿悟观与中国人本主义哲学思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舍伍德·安德森是当之无愧的美国现代主义之父,他以擅长于写短篇小说而出名.他表达了美国社会底层人民的矛盾、迷惘、孤独、异化和绝望的现代意识主题.他同时也揭示了美国梦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安德森开创了一种崭新的现代小说题材.安德森成功地应用了现代小说创新手法,如象征、意识流、心理刻画等等.文章主要通过一个鸡蛋来体现父亲美国梦的破灭,并最终达到了顿悟.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以四巧板T puzzle问题为实验材料,采用2(认知方式:场独立型、场依存型)×2(类比启发类型:具体启发、原型启发)被试间设计,探讨不同类比启发类型对顿悟问题解决的抑制解除机制的影响,并分析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对类比启发信息的利用效果。结果发现:场独立者在原型启发条件下的顿悟时间显著短于具体启发条件,而场依存者在此两种条件下的顿悟时间无显著差异;场独立者的顿悟后解决时间显著短于场依存者;原型启发组的顿悟问题总解决时间显著短于具体启发组。  相似文献   

17.
李佳芩 《科技信息》2012,(35):I0161-I0162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要反映了19世纪50年代美国中产阶级青少年对社会的不满。当他们了解了成人世界的虚假后,他们决定和这个丑陋肮脏的世界断绝联系.却又无法逃离这个世界。作为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中产阶级青少年的一个缩影,主人翁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内心充满孤独、矛盾、压抑和彷徨。在人生成长的十字路口,他感到迷茫和疏离,主要原因包括美国当时的社会背景,霍尔顿与父母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以及学校的氛围和老师让他感到的虚假。霍尔顿经历了成长路上的种种阵痛,但由于他自身的性格特点和他眼中仅存的一些美好事物,他最终再一次在成长路上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和这个社会达成了一定的妥协。  相似文献   

18.
王红晓  蒋军伟 《科技资讯》2013,(23):185-186
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审视历史课堂的教学,力图使心理学融于历史教学中,更好地适应学生心理需求,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创造性思维和顽强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9.
回光返照现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广泛存在的一类现象,本文认为这类现象有着共的演化特征,并试图给予它们的一个统一的数学描述,基于这种描述对思维的“顿悟”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顿悟是禅宗"见性成佛"的不二法门。顿悟的实现就其忽然默契来看,是刹那间的当下体验;就其修行的过程来看,却是极其艰难的。在顿悟中参禅者获得了生存智慧,它是在日常工夫中才体现出的涅槃般若。顿悟作为本体智慧与日用工夫的合一,它不是参禅的结束,而是刚刚开始;它也不单单是个人的解脱和精神逍遥,而是指向着一个开悟的世间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