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者碳足迹是通过测量旅游活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并借以分析旅游活动对资源环境影响的一种新方法.借鉴前人研究成果,运用碳足迹分析法,从旅游餐饮、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旅游购物、旅游活动的能耗方面来计算旅游者在福建漳州古山重景区内游览过程中的碳足迹.得出结论如下:旅游者年碳足迹总量为1228851.7kg,人均碳足迹为40.962kg,其中旅游餐饮的碳排放量占67.66%,在所调研旅游活动的五个方面中所占比例最高,交通所占比率29.15%,位居第二;住宿与购物两项旅游消费活动比重也较低,分别为0.06%和0.67%.文中针对各项活动的碳排放特点,比较景区内碳排放量所占比例后提出了减少碳排放,发展低碳旅游和构建低碳景区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旅游活动的本质是文化性.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旅游资源是载体,文化是灵魂.以信阳市商城县为例,将"山水为体,文化为魂"的开发理念融入到实践中,推动了该县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化与甘肃省旅游竞争力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旅游资源的灵魂,文化最能体现当地旅游业的个性与魅力。旅游资源区别于其它资源的主要特征就是美学特征,而美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文化与旅游天然就是一种美的融合。然而,如何通过文化来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却困难重重。本文首先对旅游竞争力进行了界定,并对甘肃省旅游竞争力进行诊断,最后提出来了通过旅游文化的新定位、开发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及构建甘肃旅游文化圈等措施来提升甘肃省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适应创意经济勃兴和创意型旅游者崛起的趋势,开发以参与、学习、创意、发展为特征的创意旅游产品,是文化遗产地实现教育功能、实现产品升级换代、应对旅游“麦当劳化”、回归旅游活动本义的重要选择。作为一种产品,创意旅游是游客在融人旅游地社区、参与文化活动过程中,深入了解当地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开发自身创意潜力,促进自我发展的旅游形式。与传统旅游产品不同,文化遗产地创意旅游产品开发中应注重发挥资源组织者的作用,注重与旅游者和社区居民合作,设计兼具文化性、参与性和创造性的专项活动。  相似文献   

5.
体验经济反映出人类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进入了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旅游活动是旅游者的经历,是一种体验过程,旅游产业是体验经济的典型代表。本文从体验经济的视角出发,对民族旅游的开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体验经济视角下的民族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经济反映出人类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进入了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旅游活动是旅游者的经历,是一种体验过程,旅游产业是体验经济的典型代表。本文从体验经济的视角出发,对民族旅游的开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对旅游文化内涵的理解最终应落实在能渗透于旅游行为过程并实现了形式转化的文化形态。旅游文化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的文化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由旅游文化学的定义所决定,其学科体系应由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及基本范畴、旅游文化消费主体及其行为规律、旅游文化客体及其供给形式、旅游文化介体及其服务形式、旅游文化资源及其策划规则、旅游文化政策及其作用等六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8.
旅游文化景观是过去或现在旅游活动的结果,通过研究它可以了解该地区人们过去或现在的相关旅游活动,使得当前旅游文化景观的构建有所借鉴.旅游文化景观作为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它无疑促进了人文地理学文化景观主题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文章以秦皇岛市为例,通过探究旅游文化景观构建的影响因素及机制,认为不受干预的自然环境、元文化及旅游者的需要是影响旅游文化景观构建的主要因素,而旅游文化景观是以达到旅游者需求与可持续性为准绳,通过自然环境与各文化协调及文化整合构建形成.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态旅游及其形象策划和产品设计--以濮阳市为例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城市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近年来备受重视,它是以城市生态资源和服务设施为依托,以保持城市生态资源的生态过程和文化延续为目标,培养生态伦理道德的旅游方式,城市生态旅游的特点一是以人工化生态资源为主,二是生态资源相对脆弱且敏感,三要求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高度协调,城市生态旅游要想得到旅游者的认可,必须注重形象策划和旅游产品设计,以濮阳市为例,在分析其城市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将其旅游形象定位于“龙的故乡”,并构建了旅游产品系列。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旅游活动类型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笑 《科技信息》2007,(17):66-67
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古代旅游活动的类型及其特征。依据旅游者实际社会活动,可以将中国古代旅游活动分为以下几类:帝王巡游、外交文化旅游、文人漫游、科学考察旅行、佛教巡礼旅行、商务旅游、节会庆游。  相似文献   

11.
旅游科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旅游系统结构的分析研究和对旅游活动和旅游业经营活动的矛盾运动的认识与分析,对旅游科学研究中的一些理论问题提出了如下观点:在旅游系统中,旅游者与旅游业之间是平行并列关系,而非包容从属关系,旅游者不是旅游业的构成部分;在旅游系统中,旅游资源与旅游业之间不是平行并列关系,而是包容从属关系,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核心构成。并且是旅游业的四大支柱之一;旅游资源是旅游产品的必要构成,而非游离子旅游产品之外,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旅游的蓬勃发展,旅游者的消费理念更加成熟和理性,旅游需求正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人文旅游方向发展。作为人文旅游重要组成部分的礼俗文化旅游不容忽视。本文以有着丰富的礼俗文化旅游资源的长江三峡为例,分析了三峡礼俗文化旅游资源及特点,探讨了三峡礼俗文化与三峡文化旅游的关系,提出了礼俗文化旅游今后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戴晓丹 《科技信息》2010,(29):I0114-I0114,I0241
随着人类需要的多样化和复杂化,旅游需要也日益丰富多样,而一旦某种旅游需要被认识,就会以旅游动机的形式表现出来。旅游动机作为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是进行和维持旅游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是旅游需要的具体化和表现形式。了解旅游动机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的分析和判断旅游者行为,从而有效地进行旅游预测或引导旅游消费。  相似文献   

14.
杨大志 《科技信息》2009,(32):I0289-I0290
四川作为旅游资源大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川西地区占四川整个版图的五分之三还要多,四川大部分旅游资源都位于该地区,要实现该地区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一定要顺应时代要求,遵循市场需求导向,不断开发出旅游者喜爱的旅游产品。在川西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中,有很多适宜于开展体育旅游活动的体育旅游资源,抓好这些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做到有计划、有重点、有层次地开发,着力开发体育旅游“精品”和“绝品”,可以极大地丰富该地区旅游活动的内容,同时也给旅游者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消费层次不断提升,旅游活动更加强调一种参与和体验的过程。城市居民对品尝原汁原味的农家宴和体验淳朴自然的农家生活的休闲需求日渐增长,普通的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于是农家乐旅游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壮  相似文献   

16.
旅游城市,是具备独特的自然风光或者人文资源等独特资源,能够吸引旅游者前往,具备一定旅游接待能力,以景区景点为核心、以旅游产业为主体、旅游业产值超过城市GDP的7%的一类城市。市场是城市旅游者的重要消费领域,它的发展和旅游城市的发展是互为推动的关系。旅游城市的文化市场建设面临着诸多难题,文化市场的具体定位需要全面衡量城市的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17.
幸福是人生活的终极目标,旅游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方式.旅游发展的初衷就是要服务于人的旅游和幸福生活的需要.但在消费社会里以消费为目的大众旅游逐渐背离了旅游发展的初衷——让旅游者成为消费者、旅游活动成为消费活动,从而遮蔽了旅游之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旅游发展幸福悖论的实质是“旅游发展”和“人的幸福”这二者之间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错位.从旅游发展中的异化现象入手,论述了旅游发展幸福悖论的内涵,提出了旅游健康发展的伦理价值指引:为了破解旅游发展的幸福悖论,必须确立人的幸福是旅游发展的主要目的,树立以发展伦理价值原则为指导的新型旅游发展观,践行合乎伦理的旅游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程玉玲  何小芊 《江西科学》2022,(2):386-393+404
对旅游者幸福感进行探究可以提升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对旅游地的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庐山风景区游客为调查对象,采用贝叶斯网络分析方法分析旅游者幸福感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大部分旅游者能获得幸福感,54%的旅游者有可能性获得较高的幸福感;旅游者获得高的旅游形象满意度概率为61%,其次为旅游形象满意度、旅游活动要素满意度、自我价值实现、旅游积极情绪; 2)旅游形象满意度的敏感度最大,它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最大;旅游活动要素满意度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敏感度次之,旅游积极情绪的敏感度最低,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最小; 3)在影响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因子中,高敏感度节点为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者偏好,中敏感度节点包括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景点等旅游活动要素,旅游形象满意度是影响旅游者幸福感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以构成现代旅游活动的三大要素—旅游者、旅游业和旅游资源—为依据,具体分析了梯面镇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了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朱茜 《科技信息》2009,(25):322-322,378
旅游审美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旅游的本质在于追求愉悦,并主要表现为审美愉悦。中国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的体现。了解中国旅游者在旅游中审美。理规律是很有价值的。以禅宗少林为例,从旅游者的审美心理角度去挖掘中国传统审美心理规律,通过对禅宗少林的详细分析,去印证旅游中的中国传统审美心理规律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