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射电子源有横向喷射,喷射速度为V_0,由于中微子天体(NAO)引力透镜的放大作用,其表观的膨胀速度V≥5V_0,因而解释了某些类星体射电子源的超光速膨胀。  相似文献   

2.
文章给出在两个SDSS类星体能谱中证认出的重金属吸收系统.对每一个吸收系统,作者探测到10个明显的重金属吸收线.这两个吸收体的红移明显小于相应类星体的红移(zabs≤ze).因此,这两个重金属吸收系统极可能与在相应类星体的视线方向上的插入星系有关.  相似文献   

3.
用多普勒红移和引力红移分析类星体的光谱特征及类星体的性质,并对类星体研究的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本文考查类星体1331+170的高分辨率(18km/s)吸收线光谱。我们发现了四个肯定的吸收系统,红移分别为0.744(系统 A),1.327(系统 C),1.775(系统 F),1.785(系统 G)和一个可能的吸收系统,红移1.446(系统 D)。表明以前研究者发现的其他三个红移系统(系统 B,红移0.954;系统 E,红移1.7605;系统 H,红移1.8637)都是误认。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下面三条途径,找到了作为对类星体进行“标准烛光”分类的新判据:即(1)光变幅度≤0~m.5的类星体:(2)类星体几条常见发射线强度与连续背景之比的比;(3)按不同z 区间类星体统计分布视星等的数学期望值,从而进一步认为类星体红移的本质很可能是宇宙学效应。并求出q_0>1,得出了封闭宇宙模型。  相似文献   

6.
天球上靠近的两个高红移类星体(也称为背景类星体)与低红移类星体(也称为前景类星体)组成一对类星体对.本文利用斯隆数字巡天光谱数据,获得22对类星体对,其前景类星体的径向方向(视线方向)和横向方向(垂直视线方向)都探测到成协的Mg Ⅱλλ2796, 2803吸收线,其中,横向方向的吸收线通过背景类星体光谱探测,径向方向的吸收线通过前景类星体光谱探测.这22对类星体对在前景类星体处的投影距离范围是101.7–473.9 kpc.研究发现,前景类星体横向方向的Mg Ⅱλλ2796, 2803吸收线由前景类星体宿主星系晕的吸收介质主导,但是径向方向的吸收线可能起源于类星体外流、宿主星系以及宿主星系晕.如果径向方向的吸收线起源于类星体宿主星系或宿主星系晕,其吸收线强度、宽度和相对类星体中心的视向速度都与横向方向的吸收线类似.但是,如果径向方向的吸收线起源于类星体外流,其吸收线强度、宽度和相对类星体中心的视向速度在较高概率上都可能与横向方向的吸收线不同.  相似文献   

7.
在宇宙性红移的假设下,对152颗有光学对应体的射电类星体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了有利于封闭式宇宙模型的α_m-M图。类星体在图上分布的规律性呈现了类星体在分类,非热辐射及演化上的一些特性。预言“光变幅度不大于0.5”可作为类星体“标准烛光”分类的一个新的内禀物理量。已在进一步的工作中获得证实。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类星体的发现给人们带来许多疑惑不解的问题,大红移是它的最大特点,红移机制的研究是揭开类星体之谜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还不清楚是否存在新的红移机制以致能与接近光速退行的多普勒红移相比,所以有必要首先考查红移是否宇宙论性的。用统计检验的  相似文献   

9.
<正> 本文在大爆炸学说的基础上简述了正处于膨胀过程中的,受哈勃定律制约的宇宙图景,然后根据类星体的红移异常现象及相对论原理,提出一种新的总星系定义,认为总星系的范围是有限的,它在不断膨胀的同时,又不断地向外释放出能量,它以原始火球大爆炸的方式而诞生,最后将以完全放尽自己的能量而灭亡,并在这种意义下指出了当代摄谱仪对宇宙观测的范围。由于当前宇宙论中对类星体的本质及其产生异常红移的原因尚无定论,随着现代研究方法和观察手段的不断发展,将来一定还能对类星体的异常红移作出更深入的揭示,也还有可能发现更大红移的类星体,那么,本文所提出的假说或许还须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类星体的发现及主要特征;讨论了类星体的红移,并对类星体无定论的性质以及它与活动星系核的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最新的较完备的类星体总表,用数理统计的X^2检验的方法,分别选取泊松分布和伽马分布,分析了类星体红移和星等的大尺度分布,并且考察了室女星系团天区类星体与星系团中亮星系成的可能性。得到初步的结果:类星体就整体来说其红移和星等在各种尺度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类星体与星系团中亮星系普遍成协的可能性不显著,但局部区域的成协性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2.
由时一空整体性假设能导致以r=C。t(其中C。为普适恒量)代替r=Ct。此假设的结果能用于解释“尺缩”,“时延”,星系红移,类星体红移,并导致黑洞并不完全黑和寻找黑洞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多种技术对类星体红称分布的周期进行了检验,发现对于本样品只有一个ξ=0.071的周期具有较高的置信度,考虑到不同作者得出的不同结果,我们认为类星体的红移分布的周期是由样品的选择效应带来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功率谱分析(PSA)和RAYLEIGH技术对由非物端棱镜选类星体和复合技术选类星体样品的红移分布的周期性进行了统计检验,发现对于本文所选的两个样品存在一个ζ=0.013的周期。为考虑此样品的完整性和每种选择效应对样品周期性的影响,对非物端棱镜选类星体的子样品以及各种技术选类星体样品的计算,并和1989年,1991年版类星体表比较,结果表明ζ=0.013的周期是一不随样品改变而变化的周期值,这说明类星体红移分布存在ζ=0.013的周期,此周期不应是样品的选择效应所带来的  相似文献   

15.
收集了20个射电宁静类星体(radio quiet quasars,RQQs)和97个射电噪类星体(radio loud quasars,RLQs)的红移、5 100的单色光度、Hβ发射线宽度、射电噪度、5 GHz射电光学流量密度、热光度.分别计算了考虑辐射压影响和没有考虑辐射压影响的黑洞质量和爱丁顿比,利用总的5GHz射电光学流量密度计算了射电光度.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得到如下结论:RQQs考虑辐射压的黑洞质量与射电噪度、5 GHz射电光度、热光度的相关性比RLQs考虑辐射压的黑洞质量和射电噪度、5 GHz射电光度、热光度的相关性弱;考虑辐射压后,RQQs的黑洞质量和红移的相关性比RLQs的强,RQQs的黑洞质量Mma108 M☉,而且它的吸积未超爱丁顿吸积;由于辐射压对宽线云有影响,且大多数人认为RQQs可能来自吸积盘,表明宽线区和吸积盘可能有关联;考虑辐射压的RQQs和RLQs的黑洞质量与射电噪度、5 GHz射电光度、热光度的相关性比没有考虑辐射压黑洞质量与射电噪度、5GHz射电光度、热光度的相关性好;考虑辐射压后,RQQs和RLQs的黑洞质量—射电噪度分布、黑洞质量—Ηβ发射线宽度分布、射电噪度—爱丁顿比分布的不同说明辐射压对RQQs和RLQs的不同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红移,中心黑洞质量和吸积率是类星体演化的重要参数,通过三种方法计算了405个类星体和Seyfert星系样本的中心黑洞质量,并分析了中心黑洞质量和吸积率的分布,进而验证了:1.类星体-Seyfert星系的演化序列;2.平谱射电类星体(FSRQ)-BL Lac天体-射电星系(RG)的演化序列。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中微天体(NAO)作为引力透镜偏转体的意义和作用。指出:NAO作为偏转体,能使发光体生成五个象。由于观测仪器分辨本领的限制,有时只能观测到三个象或四个象。提出了象亮度的增加导致类星体星等变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类星体的视光度函数随红移z的变化关系出发,对用Lemaitre模型推导出视光度函数F(z)提出了异议,并初步提出了演化的想法。  相似文献   

19.
一、引言类星体与星系成协的观点最早是由 Arp 提出来的.此后,Arp一直致力于这一工作,并发现了许多成功的事例.这些事例被 Arp 用来说明类星体具有非宇宙论性红移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Rosen的双度规引力理论的引力场方程于球对称星的情形,假设球对称星中心处引力为零,在这一假设下解了Rosen方程,得出星体的内外度规无奇性,因之引力红移无上限。所以类星体的非常大的红移量可以看为是引力红移。提供了另一个对Rosen理论的判据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