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科学与伪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什么是科学指出一个事物属于某一类,但又同属于这类中的其他事物有相区别之处,是给它下定义通常采取的一种方法。因此我想在回答“什么是科学?”这个问题时,可以而且应该这么做。科学属于知识。它属于“知识”这个“类”。它包括在“知识”的外延之中。然而“科学”不等于“知识一般”。  相似文献   

2.
陈梦云,我的一位同学,中学教师。她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具体说,她有一个天真活泼的儿子和一位称职的丈夫,原来每当谈起那“爷俩”时,她总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自豪与骄傲,但也许人无完人的缘故,最近,几次提起她丈夫的时候,都表示:阿文(指她丈夫)什么都好,就是有时莫明其妙地朝咱母女子俩发火,不久又莫名其妙地亲热起来,反反复复,简直像个精神病。我问她究竟是什么原因,她说她不知道,还说基本上“每月月底”都是这样。“每次发火时,我开始都会耐心地问他是不是有什么不愉快的事,但他就是说不出来,唉,也许他根本就不愿意告诉我,后来我也懒得问他…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人文”?想必读过书的人也未必说得清。据2005年11月20日的《钱江晚报》报道,在绍兴文理学院,作家梁晓声用了6堂课的时间讲这两个字的含义。不少学生觉得惊讶:“‘人文’,我懂啊!就一句话,以人为本。”梁晓声因此发出一声感叹:除了“以人为本”,我们还能告诉别人些什么呢?是啊,除了“以人为本”,我们还知道“人文”更丰富的内涵吗?为了解说“人文”,梁晓声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在法国,他跟两个老作家一同坐车去郊区。那天刮着风,不时有雨点飘落。前面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不停地从后窗看他们的车。前车车轮碾起的尘…  相似文献   

4.
蓝咪咪拉着铃铛蛋,轻手轻脚地穿过一条长长的小巷,来到一个宽敞明亮的玻璃棚边。墙上的霓虹灯闪着一行大字: 凡尔纳物种设计院5号园铃铛蛋问蓝咪咪:“这是什么意思?”蓝咪咪歪着脑袋想了想说:“大概,大概又是三角板爷爷在这里搞什么物种设计吧?”“物种”怎么能“设计”呢?铃铛蛋琢磨半天也没弄明白。管他呢,设计就设计吧,我倒要看看里面有些什么宝贝。铃铛蛋跟着蓝咪咪悄悄走了  相似文献   

5.
有时邂逅多年未见的隔行的熟人 ,或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在火车上面对健谈的同行者 ,对方往往会客气地询问 :“您干什么专业 ?”当我说自己从事科学哲学研究时 ,问者先是茫然不解 ,继而发问 :“哲学有什么用处 ?”一开始 ,我还详细地解释哲学是什么 ,它对社会文明、人类文化和个人心智健全发展的意义。听明白了的 ,点头似乎称是 ;未听明白的 ,依旧如堕五里雾中。不过 ,他们末了还是要追问一句 :“哲学到底有什么用处 ?”此时 ,我倒是明白了 :原来他们所谓的“用处”是指“实用”。或者说白了 ,是问哲学研究有什么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效益和物质…  相似文献   

6.
快活林     
打赌布什与鲍威尔在一间酒吧里聊天。一个年轻人看见了,走上前说:“噢,见到你们真的是我的荣幸。但你们在这里干什么呢?”布什说:“我们在讨论一些重要的事情。”年轻人好奇地问:“有什么大事要发生吗?”  相似文献   

7.
自Internet(因特网)诞生至今,E-mail(电子邮件)已成为使用范围最广、最受用户欢迎的一种网络应用.而一个小写字母a外加个圆圈的符号经常出现在E-mail地址中,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特殊符号.人们不禁要问:"@究竟如何发音?有什么含义?它是谁创立的呢?"  相似文献   

8.
一、功能主义的基本思想精神状态和过程的本质是什么?它们产生于什么样的媒介中?它们如何与物理世界相联系?我们的意识在与我们的肉身相离后还会继续存在吗?或者,当脑机能丧失后,意识就会消失吗?总之,心灵(the mind)源白于何处?其本质何在?这一系列问题就是近代哲学中著名的“心—身”关系问题,它在当代以“心—脑”关系的形式突现出来。自本世纪五十年代始,由于人工智能的兴起,这一问题便以“计算机能思维吗?”的形式引起了广泛争论。具体地说就是:构造像计算机这样的纯物理系统,使它们具有真正有意识的智能,这是可能的吗?本文的讨论就是在此背景下层开的。  相似文献   

9.
“理解”科学史,这意味着什么——或者,至少理解一门科学史,这意味着什么?在我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以前,让我们先设想一下,说某人理解一门科学史(例如物理学史),这可能意味着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有某种向导。例如,阿耳伯特·爱因斯坦设想一个科学家的最崇高的使命是实现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物理世界图景(Weltbild)。这可以用一种类比  相似文献   

10.
美和理论物理学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科学中存在美,所有的科学家都有这种感受。美的定义是什么?韦伯斯特(Webster)大学辞典中对美是这样定义的“一个人或一种事物具有的品质或品质的综合,它愉悦感官或使思想或精神得到愉快的满足。”这是一个不到25个字的简洁的定义。(在英语中这段话仅24个词——译者注)当然,美的概念实际上比这个定义复杂得多。你会问在文学、绘画、音乐和科学中,美的含义是什么?当你这样提问时,你会意识到,这个问题相当复杂,也许很难给出一个周全的定义。  相似文献   

11.
水星的密度为什么如此之大?水星的地质史是怎样的?水星核拥有怎样的结构与状态?水星磁场是什么样子?水星两极那些非同寻常的物质究竟是什么?水星上有哪些重要的挥发性物质?为了揭开这些问题的谜底,“信使”号踏上了探访水星的漫漫征程。“信使”号的全部行程将历经80.45亿公里,耗时近7年。“信使”号是近30年来美国向水星发射的第一架探测器。1974~1975年,美国曾经向水星发射过“水手”10号探测器。但与上次不同的是,“信使”号将是第一个进入水星轨道并围绕水星进行科学探测的太空探测器。它将携带多种先进的科学仪器对水星进行全面探测。…  相似文献   

12.
智力拼盘     
让位老先生搭火车,车内非常拥挤,好不容易发现一个空位,正高兴要坐下去,坐位旁的年轻人开口说:“对不起,这位子有人坐。”老先生没办法,只好摸摸鼻子,站在一边。过了一会儿,来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小姐,就问:“这位子有人坐吗?”年轻人说:“没关系,请坐!”说完,这小姐便坐下去。老先生十分火大,就走过来问:“你刚不是说这有人吗?”年轻人便称说:“她是我妹妹。”老先生就更生气地说:“这就怪了,她是我女儿,我什么时候有你这样一个儿子!”老笑话二战时,有一次在火车的一节包厢里坐了4个人:一个是罗马尼亚人,一个是老太太,一个是漂亮的姑娘,一个是…  相似文献   

13.
ABCD……这26个字母,既称“拉丁字母”,又称“罗马字母”。两个名称有什么不同?什么时候用“拉丁字母”,什么时候用“罗马字母”,有什么规律?本文从这套字母的发展史谈起,通过考察两个名称在中国及英语国家的使用情况,得出“罗马字母”应该取代“拉丁字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智力拼盘     
增加的菱形每移动2根火柴增加一个菱形,连续5次直到变成8个菱形。赶快动手试试看吧!数正方形仔细看一看,认真数一数,下面图形中有多少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如果你能在3分钟内数对,说明你够聪明!后生可畏(谜语故事)众所周知,“后生可畏”这句成语源自孔夫子之口。孔子当年周游列国,进入燕国城门时,被该国一少年拦住了马车。少年对孔子说:我听说您学问大,特地拦道求教。孔子以为少年真有什么难题,笑答愿意解题。谁知少年要孔子猜谜语,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雪?什么花没有枝?”孔子回答说:“江河湖海,什么水里都有鱼;不管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自然辩证法”分会场对理工科硕士生与博士生的公共必修课“自然辩证法”及“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教学内容问题曾展开热烈争论,这应该是这两门课中所存在的一个全国性的问题。以下是我们对这一问题的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16.
休闲一刻     
正我是雄县农村人准岳母问:你有房吗?男:没有。准岳母:你有车吗?男:没有。准岳母:什么都没有还敢来见我?给我滚!男:我是雄县农村人。准岳母:孩子,外面风大,我们进屋说话!父债子还儿子问爸爸:“什么是父债子还?”爸爸回答道:“就是爸爸欠的债子女来还。”儿子:“那爸爸你欠债吗?”爸爸:“我买房子时借了一百多万的贷款。”儿子惊讶地说道:“爸爸,从现在开始我们还是做朋友吧。”偷钱包小李偷了一个钱包,不久后落网,在派出所里他看到了受害者。  相似文献   

17.
看了某报上刊登的《虐待动物没法管》一文,我走访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伦理学教授,请他就《虐》文谈谈看法。问:有人说,“我们不能把动物生命看得和人类一样重,但至少应该平等地对待动物的生命”。你怎么看这个问题?答:这句话自相矛盾。人与动物的生命不一样重,因而无从谈及平等而且也实现不了。一个人对待他养的狗和狗身上的跳蚤,能平等吗?你总不会认为跳蚤不是动物吧。问:狗眼瞎了遭人遗弃,人这样做算是什么行为?答:只能看作是对财产所有权的放弃。放弃也是行使所有权的一种方式。问:但是某大夫认为,遗弃也是虐待动物的行为。法律应对禁止…  相似文献   

18.
自Internet(因特网 )诞生至今 ,E mail(电子邮件 )已成为使用范围最广、最受用户欢迎的一种网络应用。而一个小写字母a外加个圆圈的符号经常出现在E mail地址中 ,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特殊符号。人们不禁要问 :“ @究竟如何发音 ?有什么含义 ?它是谁创立的呢 ?”“ @”在E mail中与英文单词“at”的发音一致。在英文中两者通常可以混用 ,同表示“在……”的意思。“ @”在网络上的广泛应用 ,使得许多以前从未见过或使用过它的国家必须在电脑键盘上加上这一符号键 ,而这种符号一直没有真正的官方名称。“ @”在…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广东省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假酒中毒事件。对此,有人产生疑问:既然酒精也是“醇”,为什么甲醇的毒性那么大呢?也有人问:有的报上说“毒酒就是掺了工业酒精的酒”,还有的说“甲醇,又称工业酒精”,到底哪种说法正确呢?要讲清楚这些问题,我们还得从醇说起。什么是醇在有机化合物中,凡是烃基分子中的氢原子被醇基(—OH)取代的衍生物都称为醇。若醇基与直链式烃基相连、具有一个碳元子,这种化合物就称为甲醇(CH3OH);具有两个碳元子,则称为乙醇(C2H5OH)。以此类推。什么是甲醇甲醇又称木精、木酒精、木醇等,最早是由木材干馏取得,现在则使…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06,(9):34-35
美国著名的男性网站“askmen”实话实说:许多人都可能产生某个了不起的想法,但是伟大思想家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一个人的思想就能衍生出许多伟大的点子。你或许会问:“这可能吗?”要是不信,那就请看以下所列的世界10个最多产的发明家对人类做出的贡献。第一名:莱昂纳多·达·芬奇(意大利)最著名的发明:计算器提到达·芬奇和他的发明时,你最好问这样的问题:“什么东西不是他发明的?”因为他发明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达·芬奇的工作日志里绘有许多东西的设计图,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计算器的设计。试想如果缺少简单的复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