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4 毫秒
1.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对非言语交际的主要方式--体态语进行了初步研究,重点讨论了体态语的文化差异及在外语教学中导入体态语文化的必要性和方式,目的在于帮助外语学习者及对外交往人士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全球化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2.
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承认并保护文化差异的存在,各个文化体系之间才有可能相互理解和相互宽容。通过比较美国和沙特阿拉伯的文化和交际模式的差异,旨在促进东西两种文化能在相互的交往中进一步发展自己,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同社会、文化以及不同地区的人们产生了相互交往的强烈欲望。可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因素影响交际效果,有时甚至会引起不必要的冲突。本文从文化定势、语用失误和非言语行为三方面剖析了造成障碍原因。  相似文献   

4.
新时期国与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军队的国际交往也更加频繁。从文化的视角看,军队对外交往属于跨文化交际的范畴;军队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无论在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都具有很大影响;研究军队跨文化交际是对普通跨文化交际研究领域的拓展,从军队对外交往实践的需要来看,要从外语教育、外国文化和外国军情三个方面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罗琳 《科技咨询导报》2010,(11):144-144
跨文化交际学说的提出,不仅在承认不同文化差异性的同时,培养了人们在与不同文化接触时应对文化冲击的适应能力和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沟通时的交往技能。在跨文化交际中不断地促进德语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芦俊 《科技信息》2010,(25):I0180-I0180,I0214
文化,作为一个专门术语,具有丰富的内涵。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7.
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意识在当今的对外交往活动与外语教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文章对跨文化意识的内涵与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了阐述,深入探讨了如何提高高职生文化意识的新途径,建立跨文化意识的新模式,从而促进外语教学。  相似文献   

8.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9.
文化因素渗透在国际商务活动之中,并对其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国际商务交往中的文化误解与冲突,指出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差异,提出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培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扼要介绍了东亚建筑研究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日本与中国的交往在建筑方面的主要影响;佛寺与都城建设;  相似文献   

12.
家族企业作为一种古老的企业组织形式,在世界各国都广泛存在并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通过对中、美、日三国家族企业的对比分析,从中总结出美、日家族企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以此更好地促进中国家族企业的健康发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家族企业。  相似文献   

13.
1955-1957年间,与此前的吉田内阁时期相比,新组阁的日本鸠山内阁顺应内外形势的变化,在对华政策上表现出某种松动,中日民间交流呈现出一种较为活跃的状态,可谓当代中日交流史上出现的第一次高潮,它为中日关系的恢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主要对这一时期中日交流的状况做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形成的背景及其对后来中日关系的发展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斯图尔德的文化生态学理论。该理论分析了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适应与发展的过程,而在相似的环境中有可能产生相类似的文化发展模式。文化生态学不在于寻求适应所有文化和环境的普遍规律,而在于发现不同地区之间特殊文化与环境适应产生的结构与特征。斯图尔德最关注的文化是生计方式。文化生态学理论生命力依然旺盛,可以用来解释当代一个巴西小社区的社会文化发展与变迁。  相似文献   

15.
喜饶尼玛教授是国内外有影响的藏族学者。主要从事近代藏族历史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以及汉藏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课题研究。他出版(含合作)学术著作20余部,学术论文90余篇,并多次获得国家和北京市奖项。文章就国内藏学研究的现状和学科建设方面对喜饶尼玛教授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6.
唐宋时期是中国图书对外交流的高潮,以中国书籍输入日本为主,为日本吸收汉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中日两国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刻的战略视野,把创新、科技、文化放在国家、民族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位置,围绕创新、科技、文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阐释。习近平新时代文化和科技创新重要论述表明,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即文化和科技创新是一种耦合创新、系统创新、全面创新,可以激发创新领域其他方面的创新;精湛的艺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科技的创新也能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在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在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适应协调、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和科技创新的作用尤为显明;运用科技创新手段,可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相协调,挖掘出、弘扬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激活其内在的生命力、感召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美国对外的文化和教育交流活动一直是由民间组织和个人发起并实施的,1938年国务院建立文化关系司,是美国政府致力于"文化外交"的开端。美国试图通过与其他国家及其人民之间观念、信息、艺术和文化的其他要素的交流来促进相互理解。1941年末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为了扶植中国以抵抗日本的攻势,减轻对美国本土的威胁,从而赢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美国国务院开始筹划实施专门针对中国的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日本和韩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经验:由于政府重视、制定相关法律、加大投资和人才培养力度等原因,其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功。为提高大连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应学习日韩两国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文化产业相关法律和市场监管体制等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定期出台《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决心依靠科技重建经济实力,并在科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我国当前科技发展与日本当年有相似之处,该计划对我国有重要借鉴价值。介绍《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出台背景和过程,分析日本科技发展目的、战略目标和基本策略,以及计划实施效果,并对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制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