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茂兰秋、冬季观果植物资源名录及观赏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发掘茂兰野生观果植物资源,采取典型样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统计的方法,对茂兰喀斯特自然保护区秋、冬季观果植物资源分布地和种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茂兰自然保护区蕴藏有丰富的秋、冬观果植物资源,统计收录32科46属114种(或变种)植物,90%以上属、种分布在中亚热带石灰岩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下,资源数量较少,多数物种处于林下偶见伴生地位。采取赋分量化的方法对收录的114种观果植物进行观赏价值评价,筛选出31种优质观果植物资源,为科学引种驯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梵净山药用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保护区进行第二次本底资源调查,结果显示:梵净山的药用植物2 086种(含变种),其中药用苔藓植物17科23属32种。同时对这些药用苔藓植物的生境、药用功效及分布特点进行了归纳整理,并结合梵净山药用苔藓植物的可利用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梵净山10个典型固定样地的草本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共记录草本植物64科131属223种,其中,蕨类植物21科40属87种,被子植物43科91属136种。分析表明:草本植物在梵净山森林群落中有很高的重要性;不同海拔梯度、生境特点和森林类型的样地中草本植物分布差异性较大,组成复杂,但有一定的规律性。珍稀和受保护草本植物较多,应加强保护;可开发利用草本植物资源丰富,应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梵净山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资源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梵净山区内的中国特有种子植物为研究对象,探究分布于该区中国特有种子植物中特有属物种组成特性、生活型及其地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分布于梵净山的中国特有种子植物特有属共24属,有33种,隶属于24科,科的分布类型中,有7个分布型和3个变型,其中泛热带分布型最多,属的分布类型中,主要为中国特有分布21属,占该区总属数的87.5%,北温带分布型最多,从物种组成上看,苦苣苔科的种数最多,有5种,特有属中单少型属占比较大,有21属,占比达87.5%,大多具有原始性及古老特有残遗属等特点;生活型上以木本(含木质藤本)属数量(16属)占优势,丰富的特有属植物也反映了梵净山种子植物区系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2015年6月对梵净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不同海拔树干附生苔藓植物螨类进行了调查,捕获螨类3 295只,隶属3亚目71科120属,分析了螨类类群组成、个体数量、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相似性、甲螨群落MGP和捕食性螨类MI指数等群落特征.结果显示,Achipteria为优势类群,Gamasiphis、Ololaelaps等为常见类群.螨类个体数、类群数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多样性、均匀性和优势度指数最大值出现在1 700、1 500和1 300m.1 500与1 700m的相似性最大.无翅坚背和有翅孔背甲螨是甲螨群落主体.MI分布由大到小为1 700、1 900、1 300、1 500 m.研究表明梵净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树栖螨类与树生苔藓适应良好,随海拔高度增加群落差异性越大;研究区生态条件较好,螨类在该植被类型上采取了均衡发展的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福建省建瓯万木林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区系成分、群落外貌和结构做了初步分析。 调查植物计58科100属140种。植物种类以樟科、壳斗科、未兰科、山茶科、杜英科和山矾科为主。对种子植物属的地理成分统计表明,热带分布的地理成分占总属数的73%,温带分布的则占24.4%。而种的地理成分则以中国亚热带特有分布为主,占总种数的61.5%。 常绿阔叶林中高位芽植物占86.4%,以常绿成分为主。叶性则以中小型叶、革质、全缘单叶为主。群落结构较完整,可分林木、下木和草层等,藤本植物较发达,一些树木有小型板状根发育,为中亚热带较典型的常绿阔叶林。  相似文献   

7.
深圳笔架山公园的植物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圳笔架山公园有野生维管植物129科382属563种,栽培植物88科262属417种.调查研究表明野生维管植物中有各类丰富的资源植物,例如药用、食用、景观植物资源等.其中重要的资源植物有山苍子、鱼腥草、草珊瑚、余甘子、阔叶猕猴桃、蕨、绿苋菜、黄鹌菜、山莴苣、铁线蕨、酒饼叶、绒楠、假苹婆、紫玉盘等.  相似文献   

8.
思南县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野外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思南境内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进行研究。通过长达1个月的实地调查统计,发现思南县有野生木本观赏植物80科193属433种。将思南县野生木本观赏植物分为6类。筛选出7种具开发潜力植物,并对其分布、观赏价值及繁殖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深圳笔架山公园的植物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笔架山公园有野生维管植物129科382属563种,栽培植物88科262属417种。调查研究表明野生维管植物中有各类丰富的资源植物,例如药用、食用、景观植物资源等。其中重要的资源植物有山苍子、鱼腥草、草珊瑚、余甘子、阔叶猕猴桃、蕨、绿苋菜、黄鹌菜、山莴苣、铁线蕨、酒饼叶、绒楠、假苹婆、紫玉盘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天门山的地理成分和植被类型进行分析,统计植物区系,研究天门山科、属的结构组成。将天门山划分为山顶矮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暖性针阔叶混交林五个植被类型,分别对主要植被类型的群落外貌、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为天门山的植被及植被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从生活型、叶的性质和季相出发对天门山植被类型进行比较,分析群落优势种重要值、垂直结构和径级结构以及不同径级和高度级物种多样性,进一步明确了天门山的空间排列和群落演替趋势,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天门山植物资源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贵州西部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贵州西部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得出具有较好观赏价值的野生木本观赏植物101科399属835种,裸子植物6科,10属12种,被子植物95科,289属,823种,竹类4属11种,藤本54属153种(含变种、亚种)。分析了贵州西部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的种类,为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30种野生观果植物果实性状及种子萌发试验观察,发现具有核果、浆果或梨果的植物在秋、冬季具有较高的果实观赏价值;尤以具鲜红色、红色、亮紫色、亮蓝色核果的植物观赏价值最高。野生观果植物种子自然萌发率较低,未萌发13种,占总种数的43.33%,萌发率30%以下11种,占总种数的36.67%;仅有6种植物萌发率在30%以上,占总种数的20.00%。  相似文献   

13.
蕨类植物是观赏植物中的一个重要观叶类群,素有"无花之美"的声誉.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条件优越,观赏蕨类植物资源丰富.经过调查研究,初步统计该保护区有观赏蕨类植物35种,隶属于12科19属.并着重介绍了该保护区主要观赏蕨类植物的观赏特性和用途.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庐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状况,采取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方法,对庐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庐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约472种,分别隶属69科211属.壳斗科Fagaceae、榆科Ulm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樟科Lauraceae和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为5个优势科;石楠属Photinia、胡枝子属Lespedeza、冬青属Ilex和荚蒾属Viburnum为4个优势属;分析了庐山野生木本观赏植物资源特征、生活型、观赏类型及园林应用.最后,对野生木本植物资源的生态环保、引种驯化、栽培繁殖研究及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北方冬季观果树种分类、景观配置与园林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果实形状、大小、颜色及果相(果实或果序着生于树冠上的整体形貌)类型为依据对我国北方冬季观果树种资源进行了分类,列出了常见的36种冬季观果树种的主要观赏特征.据此,以冬季观果树种作为主景、伴景,探讨了其背景的颜色、高度、宽度等景观配置参数的确定方法和具体的园林应用途径,提出应加强品种选育和开展针对具体种类景观配置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安徽黟县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黟县位于皖南山区,是旅游景点之一,植物种类非常丰富,该文在广泛深入地调查,采集,整理,鉴定的基础上,研究了黟县野生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分布区类型和性质,本区有野生观赏植物(种子植物)117科,370属,821种(变种,变型),其中乔木178种,灌木187种,藤本111种,草本365种,根据本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种类,区系成分和特片,开发与保护现状,对本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对广西容县都峤柚谷风景区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风景区内野生观赏植物共110种,隶属66科,102属.其中蕨类植物11科11属12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53科90属97种.根据风景区内观赏植物的生活型和观赏特性分为观赏乔木、观赏灌木、观赏藤本和观赏草本等,并对其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初步探讨了湖南吉首地区野生观赏植物的区系地理成分.该地产野生观赏植物79科,152属,280种,它们的区系地理成分有12个分布类型.根据“区系发生法”的引种理论,阐明了这些野生植物可以引种栽培的范围。  相似文献   

19.
吉安市园林植物初步调查及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实地踏查,对吉安市(吉州区和青原区)园林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观赏特征和园林用途等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吉安市园林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有园林植物76科148属188种(含变种,不含品种),其中裸子植物有7科17属20种,被子植物69科131属168种,分别占总种数的10.63%和89.36%。组成吉安市园林植物的优势科较少,优势科园林植物种数占吉安市园林植物总种数的37.76%。吉安市园林植物的生活型多样,乔木52种,灌木74种,草本61种,分别占吉安市园林植物总种数的27.65%、39.36%和32.45%。吉安市园林植物观赏功能类型多样,主要可分为观叶类、观花类、观果类、观树形类、藤蔓类和香木(花)类等6类。吉安市园林植物园林用途多样,主要有行道树类、孤散植类、庭荫树类、风景林木类、花灌木类、绿篱类、垂直绿化类、草坪地被类和花坛花境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