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如果说恐龙曾一度充当地球霸主,那么它们肯定不会是光杆司令。事实上,整个中生代除了各种恐龙之外,还有许多种不同的动物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其中包括种类繁多的昆虫、巨型两栖爬行类动物和体形娇小的丛林哺乳动物等等。同时共生在这个生态系统里的还有形态万千的各种植物。一直以来,科学家都希望了解恐龙的生长环境,想知道这一时期的恐龙跟其他动植物之间存  相似文献   

2.
正昆虫被誉为未来的"超级食物"。但科学家发现,食用昆虫还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厨师本·里德正从厨房的一个黑暗角落里取出一个塑料盒,它已然成为一群巨型蟑螂的窝巢。如果这种情形发生在其他任何一个厨房里,人们一定会想:"该杀虫了。"但这里是位于哥本哈根的北欧食品研究机构——举世瞩目的诺玛餐厅的一个由船屋改造成的实验室,而这种巨型蟑螂不过是实验人员所饲养的许多种准备上餐盘的昆虫中的一种。  相似文献   

3.
动物界中也有许多"建筑高手",它们的"建筑杰作"丝毫不逊于人类. 石蚕的"水下建筑" 石蛾是一种纲毛翅目属昆虫,它的幼虫叫石蚕,生活在湖泊和溪流中,偏爱较冷而无污染的水域.石蚕在水中的"建筑"不是由庞大"社区"组成的巨型结构,而是由有着多种功能、艺术水准很高、可移动的"外壳"组成.  相似文献   

4.
在动物大世界中,昆虫占了很大的比例,据统计,全世界昆虫有100万种以上。昆虫在动物学中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它们与人类生活关系非常密切,人们以它们的食物和生活习性给人类带来利益或者危害为标准,给它们区分为"害虫"或"益虫"。  相似文献   

5.
新西兰巨型蟋蚌并非世界上最大的昆虫,按长度比较,一些蜻蜒(达15厘米)和竹节虫(达33厘米)超过它,但与这些颀长的昆虫不同的是巨型蟋蟀具有异乎寻  相似文献   

6.
DDT——一种合成的有机卤化物药剂,是20世纪名扬全球的“杀虫英雄”,曾为人类造福作出过杰出的贡献;DDT也是一把双刃剑,在铸就辉煌业绩的同时,又伸展那无形的黑手破坏着自然环境。今天,DDT已退出了历史舞台,让我们从逝去的岁月里,追寻科学家智慧的创造与“杀虫英雄”神奇的往昔。法国最先开发化学农药世界上有近300万种昆虫,其中害虫只有3000余种,绝大多数是益虫或既无益也无害的昆虫。在庞大的“昆虫王国”里,害虫虽为少数,但它们的存在已对人类及农作物等植物带来危害,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从古至今人类向害虫的宣战也从未停止…  相似文献   

7.
在人类进入北美大陆之前,这块陆地上充满了一系列外形怪 异的巨型动物:巨型洞熊、长毛猛犸象和剑齿虎等"巨无霸"在 树林间和原野上徜徉。长期以采,科学家一直在为它们后来为何会神秘失踪而争论不休。一项最新研究暗示,是气候改变而非人类的捕杀导致了这些巨型动物的灭绝。科学家研究了当今大草原野牛的祖先--白令野牛,白令野牛曾经分布在从当今西伯利亚和白令海到阿  相似文献   

8.
在自然界里存在大量对人类有益的昆虫,例如,以取食害虫为生的各种捕食性昆虫和寄生性昆虫有:寄生蜂、瓢虫、食蚜虻;还有药用昆虫类的虫蜕;以及通过虫体生理机能直接为人类社会提供各类产品的桑蚕、蓖麻蚕、蜜蜂、紫胶虫、五倍子蚜虫、白蜡虫。这一类昆虫均称之为益虫,国家已积极采取措施列为保护、繁殖、发展对象,一般称之为“经济资源昆虫”。本文专就其中能分泌紫胶的紫胶虫,进行一些综合性论述。  相似文献   

9.
正许多人都以为鸟类是自然界最善于飞行的动物,实际上并不是这样。飞行本领最高超的,首先要推飞虫。有些昆虫除了具有惊人的"长跑"本领以外,还能在茫茫大海上空不迷失方向,准确地向目的地前进。比鸟翼更先进的翅膀昆虫最初是没有翅膀的,这从泥盆纪中找到的跃尾虫化石可以证明。后来,在石炭纪中,才开始出现能飞的昆虫。那时的飞虫,体形比较笨重,像蜻蜒那么大,身上长着两对翅膀,飞行时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一部关于昆虫演化的权威论著认为,所有昆虫化石中最令人迷惑的是蜥虱(Saurophthirus)和恐怖虫(Strashila)。对于前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黄迪颖课题组于2012年3月8日在英国Nature杂志报道了中国中生代巨型跳蚤的发现,并指出蜥虱实际上是白垩纪一种特化的巨型跳蚤。然而,恐怖虫仍是个谜,它由俄罗斯科学家1992年最先报  相似文献   

11.
石缸平原     
正高原上散落着成千上万个巨型石缸。它们是谁建造的?它们是用来干什么的?探索它们为什么这么困难?石缸平原是老挝境内由巨型石缸组成的一片考古区和风景区。在老挝沙湾拿吉省的川圹高原上,散落着成千上万个巨型石缸,其中最重的重达10吨。在环绕中央平原的山脚下和高原沟壑里,这些石缸单独放置,或几只成堆,或十几只成簇,或几百只成群。  相似文献   

12.
在远古时代生活着一些体形超大的动物,而且世界各大洲都有自己独特的巨型动物,从新西兰不会飞的恐鸟,到北美的猛犸象,都是称霸一时的庞然大物。  相似文献   

13.
巨型鱿鱼     
巨型鱿鱼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种无脊椎动物,然而人类至今还没有真正见到过活着的在自然环境中的巨型鱿鱼。多年来,许多学者在想方设法寻找巨型鱿鱼的踪迹,但由于其神出鬼没,一直没有结果。迄今人们只看到过死的或正在死去的巨鱿,还没有任何人在自然生存环境中观察到它的踪影。一位曾经在捕鲸船上和捕鲸站担任过检查官的英国生物学家克拉克,为了研究巨鱿他一直找了几十年,而最终也只是在捕杀的鲸鱼的胃里找到了大量被消化剩下的巨鱿的假趾足。他借此整理了不少资料,进行推断,后来成为人们认识巨鱿的惟一根据。巨型鱿鱼属于动物中的巨人…  相似文献   

14.
有一类昆虫,它的体形和知了相似,但一般个体较小,像知了的微缩版.多数吸食植物叶片的汁液,我们常称它们为"叶蝉".它们不像大型的蝉类一样能够在自然界大声地歌唱,是一类比较沉默的小精灵.  相似文献   

15.
<正>人类心灵与自然造化的奇妙结合。在地球上,除了深海以外,昆虫几乎无所不在。在一些人的心中,昆虫留给人的印象并不那么可爱。但纵观人类历史,昆虫为无数美丽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材料或灵感。古人从昆虫身上收获颇多古人是高超的自然观察家,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丰富的昆虫艺术品。已知最古老的昆虫艺术品是在法国南部一个洞穴中发现的雕刻着蟋蟀的牛骨,它有大约1.4万年的历史。昆虫艺术品不仅多姿多彩,还是许多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吴学平 《科学之友》2009,(11):56-56
动物界中也有许多“建筑高手”,它们的“建筑杰作”丝毫不逊于人类。 石蚕的“水下建筑” 石蛾是一种纲毛翅目属昆虫,它的幼虫叫石蚕,生活在湖泊和溪流中,偏爱较冷而无污染的水域。石蚕在水中的“建筑”不是由庞大“社区”组成的巨型结构,而是由有着多种功能、艺术水准很高、可移动的“外壳”组成。  相似文献   

17.
成功的蚂蚁     
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的昆虫之一,这种个体弱小的动物在1.3亿年的漫长岁月里,竟然进化成了地球上最成功的社会性昆虫。如今,它们庞大的个体总数超过了其他所有动物个体数的总和,它们的总重量甚至和人类的总重量旗鼓相当。那么,小小蚂蚁是如何成为昆虫世界的强者的呢?  相似文献   

18.
<正>大灭绝多次涂炭地球生命,而我们对大灭绝原因的解释可能一直都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2.55亿年前的地球,一出"失落世界"大戏的帷幕正在降下。在其巅峰时期,古生代地球的茂密森林里长着今天的小小石松和木贼(一种植物)的庞大亲戚——它们当时竟然高达30米。身长2.5米的巨型百足虫在地上飞快匍匐前进,翼展达70厘米的类蜻蜓昆虫(也称巨型蜻蜓)在空中转瞬即逝(请参  相似文献   

19.
昆虫蜕皮物质,在生命活动中扮演什么角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邱明华 《自然杂志》2005,27(3):161-165
昆虫蜕皮物质,是调控昆虫蜕皮过程的激素(ecdysone),它不但存在于昆虫蜕皮过程之中,也存在于昆虫的其他生理节律变化时期;而且在低等植物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众多植物类群中也有存在,并且其含量远高于昆虫中;在哺乳动物甚至人类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发现了这类物质.昆虫蜕皮物质,在生命活动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在生物界是不是蕴藏着一些共同的生命活动信息,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它们具有怎样的生物学意义,已有一些学者提出过不少的假说.我们试图分析昆虫蜕皮物质存在或作用的种种现象,以及发生的变化,探讨这类神奇的物质在生命活动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为此提出它们是具有"更生诱导物质"(revive inducer)作用的假说,认为"更生诱导物质"有可能是几个类型的物质协同作用,共同起效的结果.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对DNA的合成和有丝分裂等生物体发育和生殖诱导起共同作用的蜕皮甾酮物质,在宏观上对在生命现象中起调控或诱导作用的物质基础进行了解.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探索》2009,(10):4-4
所有的猪笼草都是肉食性植物,它们通过捕获动物(主要是一些昆虫)为自己提供营养。科学家最近在菲律宾发现了一种新的猪笼草,它能长到1米多高,堪称“巨型猪笼草”。这种猪笼草外表色彩鲜艳,容积更大,它们通过分泌花蜜引诱昆虫甚至一些啮齿类动物前来觅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