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说起国民风味沙县小吃,熟悉的就像自己的手机里装的App一样,闭着眼睛也可以清楚地知道去沙县小吃里吃什么。沙县小吃很早就在全国各地撒网,上至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下到一些连地名都有些陌生的三、四、五线城市,甚至在大一些的乡镇上都有一两家。提起福建沙县小吃,很多人并不陌生,吃过的人都会说"沙县小吃啊,到处都有的小吃店,环境看起来不是很好,出来的食物从视觉上也不觉得美  相似文献   

2.
在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银河里,小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的星空中闪烁。气候条件、饮食习惯的不同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使小吃在选料、口味、技艺上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和流派。 人们以长江为界限,将小吃分为南北两大风味,具体地又将它们分成京式、苏武、广式3大特色。京式小吃泛指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制作的小吃,包括山东、华北、东北等地,以北京为代表;苏式小吃是指长江中下游江、浙一带制作的小吃,源于扬州、苏州,发展于江苏、上海,  相似文献   

3.
行游在3000多年的时空走廊——陕西,会令每一个初到这儿的人都不自觉地挖掘内心深处的怀古悠思。借着历史古都的优势,陕西的美食留有周、秦、汉、唐等十多个王朝的遗风。特别是小吃,博采全国各地小吃之精华,兼收各民族珍馐之风味,汇集内外名食之荟萃,挖掘继承历代宫廷小吃之技艺,因而以品种繁多、花色奇异、民族特色深厚、地方风味各异而著称。  相似文献   

4.
正在世界上最难懂的语言——温州话中,一日三餐的叫法却特别形象直白:"早饭"是"天光","午饭"是"日昼","晚饭"是"黄昏"。似乎"看看外面的天色考虑这顿吃什么"跟"研究如何赚钱"一样,成为了可爱的温州人民最津津有味的日常。靠海吃海,顿顿海鲜就是这儿的家常便饭,家常菜也作出了巧夺天工的新意,变化出了无穷的吃法:江蟹生酿、蝤蠓用黄酒炖蛋、鱼丸和敲鱼都做成清汤;温州街头飘香的小吃也各有千秋,它把听上去很重口味的猪油膏、灯盏糕、酱鸭舌、猪脏粉都奉为上等美食;这里的人们做菜却从不放辣椒,喜清淡,讲究食材的原汁原味,  相似文献   

5.
行游在3000多年的时空走廊——陕西,会令每一个初到这儿的人都不自觉地挖掘内心深处的怀古悠思.借着历史古都的优势,陕西的美食留有周、秦、汉、唐等十多个王朝的遗风.特别是小吃,博采全国各地小吃之精华,兼收各民族珍馐之风味,汇集内外名食之荟萃,挖掘继承历代宫廷小吃之技艺,因而以品种繁多、花色奇异、民族特色深厚、地方风味各异而著称.  相似文献   

6.
正"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一句古诗,描绘出了稻米丰收时蔚为壮观的景象。在这片讲究饮食文化的土地上,以秦岭淮河为线,千百年的耕种历史,为中国人画出了"北吃粮面,南食稻米"的主食图谱。其中,南方人更是将稻米这类食材运用到极致,不仅将米粑粑、肠粉、米豆腐这些以米为原料制作的小吃推向全国,还将大米通过浸泡、蒸煮、压条等工序制成柔韧弹牙的米粉,掀起全国吃粉热潮。  相似文献   

7.
正在浙江的城市里,金华有火腿、宁波有汤圆、嘉兴有粽子、绍兴有黄酒……比起来,台州就没有那么知名。尤其在台州临海市,和这座城市的性格一样,老人和老店很多,闲适懒散但也有自己的个性:大多数店面遵循自己的时间,来得迟关得早,不管有多少人等着来买;有些店开得迟会一直守到天亮;有些食物只有应季才能吃到,错的季节来连影子都看不到。你会发现,生活在这座小城是很悠然幸福的事情,不但有秀丽的古城景色、醉人的鸟语林荫,最关键的还是无论何时,都有各种小吃美食。这里,我们就用小吃解锁临海这座小城,它深情于市井烟火,也变着法子藏在角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剂热法, 用Sb2S3和Bi2S3粉体材料简单制备了A2S3 (A=Sb, Bi) 亚微米/纳米线. 反应产物的形状和大小直接受反应温度、时间和溶剂的影响. 使用乙二醇作溶剂得到的硫化锑棒要比使用乙二醇和乙二胺混合溶剂所制备的硫化锑线更粗且不均匀. 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 使用乙二醇和乙二胺混合溶剂所制备的硫化铋亚微米线 (平均直径150 nm)比硫化锑的更细且更均匀. 反应温度降低, 得到硫化锑线所需要的反应时间更长. 当反应温度和时间分别为200℃和24 h时, 能够得到平均直径在400 nm左右的硫化锑亚微米线, 但温度降到150℃, 即便反应40 h, 也难制得全部的硫化锑线. 讨论了从硫化锑粉体到硫化锑线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9.
东台鱼汤面     
在江苏省东台市有一种小吃——东台鱼汤面,不仅本地人家家会做,人人爱吃,而且驰名大江南北。江苏东台的鱼汤面,源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58年),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相传,清乾隆年间,一位御膳厨师因触犯了御膳房条规,被逐出宫廷,流落到东台盐区,以挑馄饨担子为生,当时的馄饨皆为肉馅。他初来乍到,人地生疏,生意也就有些清淡,不由想起御厨面点,便萌生了试作鱼汤面的念头。几经试验,虽然做的鱼汤色如牛奶,但总有腥味,且浓度也不够。后来,他听从乡民建议,多用姜葱去腥,用猪油炸鱼后再煮,使汤变得稠浓,最后再放些虾籽。这样做出来的鱼汤既保持了鱼汤的鲜味,又别具特色。于是他开设店铺,打出"东台鱼汤面"的招牌,生意兴隆,门庭若  相似文献   

10.
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是山西北部高寒地区民间的家常美食,作为杂粮小吃颇受人们欢迎。其来历、制法,要追溯到约1 400年前的隋末唐初。  相似文献   

11.
正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传奇,就像热干面之于武汉,羊肉泡馍之于西安,麻辣兔头之于成都,而说到福州,除了著名的闽菜佛跳墙,就是鱼丸了。有人说福州太过低调了,但也正因如此,相比起游人蜂拥而至的厦门,福州的慢节奏反倒值得来感受一下,这份低调平和的心态似乎也体现在了福州小吃上。福州美食清淡、偏甜,在美食界中可以说是平平无奇,甚至从视觉上就无法做到让大众垂涎欲滴,但当你入乡随俗跟着本地人去品尝,会发现老福州的市井生活都在这些美食上。  相似文献   

12.
正小贴士糯米是糯稻脱壳的米,在中国南方称为糯米,而北方则多称为江米。糯米分长糯米和圆糯米。长糯米即是籼糯,米粒细长,颜色呈粉白、不透明状,黏性强;另有圆糯米,属粳糯,形状圆短,白色不透明,口感甜腻,黏度稍逊于长糯米。糯米是做黏性小吃的主要原料,如粽子、八宝粥、汤圆元宵等。糯米里  相似文献   

13.
晋菜在中国各菜系中地位平平,晋菜文化似有若无,就连土生土长的山西人也说不出晋菜的特点。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晋菜本身没有特点呢还是有什么客观原因?山西自古地形复杂,又兼有少数民族融合,饮食文化各具特色。以吕梁山和太行山为代表的山味文化;以地理位置自然形成的晋北、晋中、晋南等地域饮食文化;以山西面食为代表的面食文化;以官僚名人私家菜为代表的私家菜文化和各种流传民间的民俗节日小吃各具其形,相互交叉发展。加上少数民族饮食文化的介入,晋菜看上去纷繁混杂,  相似文献   

14.
《科学之友》2015,(3):74-75
<正>马卡龙,一种用蛋白、杏仁粉、白砂糖和糖霜做成的法式甜点,通常在两块饼干之间夹有水果酱或奶油等内馅。这种甜食出炉后,以一个圆形平底的壳作基础,上面涂上调合蛋白,最后加上一个半球状的上壳,形成一个圆形的小巧甜点,口感丰富,在海内外都极具盛名。马卡龙原是意大利小吃,后来因为意大利公主嫁到法国,思乡心切,对妻子疼爱有加的王子就命人学习制作,然后给公主吃,后来便成了皇宫里最受欢迎的甜品。  相似文献   

15.
走进山西平遥的南大街,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街道、房屋的格局依然保持明清建筑的原汁原味:酒肆、客栈的风貌诉说着百年前的市井故事:钱行、镖局记录着一个历史王朝的跳动脉搏;乘人力三轮车、喝百年老字号的黄酒、吃风味独特的传统小吃、触摸古人衣食住行的痕迹……  相似文献   

16.
杨洋 《科学24小时》2014,(12):38-39
<正>门锁、插座、遥控器……这些不起眼的家用物件,如果跟手机一样,也与"智能"搭上边,我们的家会变得怎么样?随着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电视等各类智能产品的出现,我们在生活中已经离不开这些头顶"智能"光环的工具了。如今的"智能"变得非常时髦,似乎任何物品都能与它发生化学反应。你是否想象过家里那些不起眼的小玩意也可以变得智能,甚至家里的温度、湿度、照明、通风等室内环境都可以通过场景设定来实现自由控制?  相似文献   

17.
以毒止痛     
正蛇、蝎子等许多动物都拥有用于捕猎或防御的"化学武器"——毒素,这些毒素有的会使人类感到强烈不适,有的甚至杀人于无形,但其中一些也为科学家提供了药物开发的灵感。科学家从动物毒素的作用机理中发现了疼痛产生的机制,也从毒素中找到了一些镇痛物质。动物王国里有不少有毒的动物,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毒蛇、毒蜘蛛和蝎子等"凶手",一些蜗牛、青蛙和鱼类也含有毒素。毒液和毒素是这些动物用于防御或捕食的"武器",其中很多都会造成攻击对象的疼痛。  相似文献   

18.
《科学之友》2015,(3):14-15
<正>科技是把双刃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个人信息泄漏、网络诈骗、银行卡被盗刷等相关事件的报道层出不穷。我们的购物、看病、支付、身份、信用卡等信息都成了个别"有心商家"贩卖的对象,价格还很低廉。那么,到底是谁"出卖"了我们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最近一位朋友带孩子从澳大利亚回国探亲,笔者发现这个从小在国外长大的孩子非常具有经济头脑,才5岁大的小人,在街头买小吃时就知道用不太流利的汉语问摊主“能不能钱少一点?”见到笔者惊讶,朋友说,外国  相似文献   

20.
钢筋、混凝土、塑料、木材等,人们再熟悉不过了,它们中大多是没有知觉、没有反应的"死"材料。它们只能被人所感知,自己无从感知外界情况。在出现"危机问题"时,它们不能告诉人们,也没法修理自己,只能"坐以待毙"。如今,一些"活"材料正逐步走进我们的生活,并将改变我们的生活。这就是"聪明绝顶"的智能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