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遥推光漆器是我国四大漆器之一,它以大漆(天然生漆)为料,用描金彩绘及人工手掌推光的独特工艺著称于世.漆面光洁,映影如镜,有耐潮、耐热、耐酸碱、耐老化等特点.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于2006年5月20日由国务院正式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继平遥古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平遥县又一个列入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然而,就是如此让山西省为之骄傲的推光漆器,现在却不知该推向何方?分散经营、无序竞争、后继无人以及要艺术还是要商品?是坚守传统还是抛弃传统等等,都成为平遥推光漆器前进道路上不可回避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分类众多 平遥漆器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它从形式上可分为三大类,即屏风类、家具类、器皿类.它的主要装饰艺术是描金彩绘,是山西漆器中最有代表性的表现手法,集宫廷艺术与民间艺术为一体,适用性强,使用范围很广.从唐代到明清,再到民国,漆器在平遥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平遥漆器最流行的就是成套的家具,大型家具如平面柜、凹面柜、坐箱、连二柜、翘头柜、炕柜、夹柜、扣盖箱、开门皮箱、团桌椅子、床影镜、茶几、条几、银箱、书桌等;小件有食盒、茶盘、饭盘、梳妆盒、首饰盒等.有钱人家用的是描金彩绘推光的,普通老百姓则用素漆、罩漆的.这些漆器上所用的漆都是大漆,经久耐用,一般可以用一二百年.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漆艺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古人制作的漆器精美绝伦,像陶瓷、丝绸一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据考证,我国的大漆工艺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不同于添加了化学成分的合成漆,大漆取自自然森林中的漆树,是纯天然产品,有耐潮、防腐蚀的特点,因此可以代代传承,千年不朽,而大漆固有的神秘、深厚、温润和兼容并蓄的品质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如今,由大漆所创造的漆器和漆艺  相似文献   

4.
正"平遥漆器之华美,穷尽人间词话,终不可道其真谛。"平遥推光漆髹饰品分为实用品(如漆柜、漆箱、条案、茶几)和陈设品(如屏风、漆画)两大类,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工艺价值,为广大群众所欢迎。推光漆技艺还普遍用于宫廷、庙宇、厅堂、文房的陈设装饰,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薛生金从事漆艺六十多年,融会贯通,创造了推光漆器青山绿水、金碧山水、三金三彩、沥银、沥金、沥螺等新工艺,大大促进了漆器工艺的发  相似文献   

5.
经过几千年的变革,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中国漆器形成了不同的类型和风格,技艺也在不断变化,日臻成熟.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平遥就有了化学漆,如永明清漆、调和漆,60年代又有了改良金漆等.这些漆一般都作为民用或是建筑部门使用,漆器上并不使用.70年代市场上又有了双组份聚氨脂漆.80年代又有了腰果漆,也称合成大漆.腰果漆在我国的产生还有一段故事.20世纪60年代,周恩来总理访问一个地处热带的国家,宴席上有一道菜引起周总理的注意,就询问是什么菜.这个国家的元首告诉周总理说是腰果仁.因为这种果实形如腰肾,所以叫腰果.腰果树是一种热带植物,果仁是营养丰富的食品,果皮能制漆.  相似文献   

6.
<正>天然大漆大漆,又称生漆、土漆、国漆,属纯天然漆液,我国的大漆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70%~80%,主产区有山西、四川、陕西、河南、甘肃、湖北、贵州、云南等省。除我国以外,还有日本、朝鲜、老挝、越南、缅甸、泰国等国出产。天然大漆采自原始森林或自然漆树科类中,漆液主要由高分子漆酚、漆酶、树胶质以及水分等构成。大漆含氮物质中的酵素,能促进漆酚的氧化,  相似文献   

7.
正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孕育出无数艺术瑰宝。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的漆器艺术,是中国人自古以来追求"天人合一"精神的载体之一。中国漆器种类众多,各地区漆器因地域不同所呈现的艺术特色也大有区别。漆器,历来是国人引以傲的民族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平遥推光漆器与北京雕漆、福州脱胎漆、扬州点螺漆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漆",其漆器艺术在继承传  相似文献   

8.
正天然生漆的涂装应用源远流长,古老中华民族沿古至今,我国发现和使用天然生漆可追溯到公元前7 000多年前,从新石器时代起,人们就认识了天然生漆的性能并加以应用,据史籍记载"漆之为用也,始于书竹简,而舜作食器,黑漆之,禹作祭器,黑漆其外,朱画其内"。《庄子·人世间》就有"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的记载。大漆又名天然漆、生漆、土漆、国漆,泛称中国漆,是一种天然树脂涂料。割开漆树树皮,从韧皮内流出的一种白色黏性乳液,经加工而制成的涂料,属于纯天然的产品。大漆固化后具有  相似文献   

9.
正外地人提起山西来,可能大多数都知道山西的煤、山西的面、山西的老陈醋,却很少听说这里的漆器。这并不是因为山西的漆器算不得精品,恰恰相反,平遥推光漆器,始于汉,盛于明清,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山西省晋中地区广为流传这样一句话:平遥有三宝,漆器、牛肉、长山药。处于"三宝"之首的漆器,就是名震中外、位列我国四大著名漆器、号称漆器中的高档奢侈品——平遥推光漆器。  相似文献   

10.
平遥漆器艺术3 000多年来之所以唯独在平遥本地发扬光大,没有辐射到周边地区,有地域条件的因素,有经济条件的因素,更有人文环境的因素. 令人惋惜的是,现在全面掌握平遥漆器工艺的老一辈艺术家,唯有获得国家级最高艺术称号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薛生金.如不及时挽救,传统平遥推光漆器工艺将面临断代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
1 炼制大漆:平遥推光漆器的用料颇有讲究,使用的是在黄土高原广泛分布着的漆树刮掉树皮后流出来的一种天然漆料--大漆.没有处理过的漆树原液被称之为生漆,传统方法的生漆精制加工有两种.自然搅拌晒制和煎煮,现在一般采用搅拌的方法.具体操作是先将原生漆过滤,先用粗麻布过滤,再用细布过滤.然后搅拌,搅拌的目的就是改变原生漆的性能.通过慢慢的搅拌,可以增加生漆漆膜表面的硬度和亮度,同时使生漆各成分更均匀,增加使用时的流平性.  相似文献   

12.
在古城平遥,整个城市充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游客们在这里会看到难得一见的古代城池和那些创造过惊人财富的票号,他们还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这里的商店似乎只出售一种商品:平遥推光漆器. 据史料记载,早在7 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就有了最早的漆器--一只枣红色漆木胎碗,它之所以能够保存如此长久的时间,是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一种天然的漆树里面的汁液有着神奇的防腐功效.  相似文献   

13.
正都说平遥有"三绝"——牛肉、城墙以及推光漆,如果说牛肉代表了人们简单平淡的世俗生活,城墙代表了不可言说的悠远过去,那么推光漆则连接了古往今来。既落入了世俗,又高于生活,既是可仰望的过去,又是触手可及的现在。推光漆之绝在于其手工推光和描金彩绘的精湛技艺。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在巡游石壁山玄中寺时,看到寺内雕梁画栋,佛桌坐椅等漆器制品奇巧别致,听说是出自平遥人之手,就下令在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平遥木工、漆工三十多人,参与修建了著名的文成宫大昭寺。从此这项  相似文献   

14.
<正>山西新绛(古称绛州),这座矗立于古老河东大地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悠远的历史文化,而传统工艺美术即是绛州古城辉煌历史和悠久文化的见证。漆器工艺更是其中一朵极为璀璨的奇葩。漆器髹饰技艺(绛州剔犀技艺),是雕漆工艺的一种,它用两种(一般为朱、黑二色)以上天然大漆(是指从漆树上采下来的漆液,也叫生漆、国漆)在一定的胎体上有规律、有层次地交替髹涂,漆层厚度累积达5~8 mm(一般需要髹漆百余道,历时4个月之久),然后用刀以45°角雕刻出回纹、云钩、剑环、卷草等不同的图案。刀口上宽下窄,进刀深峻,棱面分明,线纹圆润,刀口断面可  相似文献   

15.
正梅艺漆坊手工漆艺工作室成立十几年来坚持传承传统手工工艺,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目前工作室主要以孝字为主要题材,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引出姓氏家训系列作品。把大漆工艺表现在器皿、葫芦、漆画上,创作出茶具系列、漆器屏风、首饰盒、旅游纪念品、家具、大漆饰品等更贴近人们生活的作品,也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接受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正平遥推光漆器以家族式生产方式为主,从业者多为父子相承、师徒相承的民间手工艺人。这些手工艺人们扎根于民间,感知着普通百姓的审美倾向,传承着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从近代以闫道康为代表的平遥漆艺"三杰",到乔泉玉的"乔派"漆艺,再到现代以薛生金为代表的"薛派"艺术,平遥漆器传统髹饰技艺代代相传、绵延不绝。薛生金先生从事漆艺六十多年,在总结继承传统漆艺的基础上兼取诸地之长,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薛氏漆艺。精雕细磨匠心坚守薛氏漆艺创始人薛生金1937年出生于山西省  相似文献   

17.
<正>剔犀技艺传承人何俊明有30多年的从艺经历,他的剔犀技艺在不断创新和提高。1993年,他创办了新绛县黄河云雕工艺厂,目前厂里拥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2人,剔犀雕刻师傅15人,生漆熬制师傅2人,大漆髹漆师傅5人,漆胎制作5人,设计师3人,其中专门负责研究和传承工作的有15人。新绛县黄河云雕厂成立了绛州漆器研究所,专业从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绛州剔犀髹饰技艺(云雕)"的保护传承工作,与此同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与各大美术院校建立长期合作机  相似文献   

18.
正拨金漆画以红松、樟子松等名贵木材作底胎,天然大漆制版,24K纯金箔绘制,矿物颜料调色彩绘。制作过程中需用到大漆、瓦灰、面粉等材料以及刮刀、毛刷、竹针等工具,一般需经过底胎制作、上漆、贴金、拓图、拨金、推光等基本流程。拨金漆画制作流程繁复,不同款式、不同类型的作品操作步骤不尽相同。如果说底胎制作是其中最基本、最不可缺的环节,那么拨  相似文献   

19.
防晒防熏 收藏漆器应注意避免阳光曝晒、烟熏. 防干防湿 避免忽干忽湿、温度忽高忽低,最好把漆器放在温度和湿度比较恒定的房间中.空气过于干燥,漆器容易发生断裂;湿度过大,则易出现变形和脱漆.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器的国家,从新石器时代起我们的先人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历经商周至明清,中国漆器工艺不断发展,古人根据漆器的特性和一些自然原料,创造出了种类繁多的漆器,制作工艺精湛,在当时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然而,经过历史长河的洗刷,部分漆器制作工艺今已失传,有些还延续着古老的根脉,漆彩纷呈,依然光辉,比如稷山螺钿漆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